龍福星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6-225-02
摘? ? 要? 籃球傳接球技術訓練是能夠提升籃球意識的練習,傳接球技術的好壞往往也體現(xiàn)著球員和球隊技戰(zhàn)術水平的高低。本文通過對傳接球技術特點與教學進行分析研究,旨為傳接球的教學訓練提供一些思路與建議。
關鍵詞? 傳接球? 技術? 訓練? 研究
一、傳接球技術的重要性
傳接球是指在籃球比賽中進攻隊員之間有目的地支配球、轉移球的方法。它是進攻隊員在場上相互聯(lián)系和組織進攻戰(zhàn)術的紐帶,也是實現(xiàn)戰(zhàn)術配合的具體手段。幾乎所有的進攻都始于傳接球,傳接球技術是籃球比賽中最常見的技術,也是運用最多的基本技術之一,它對完成各種技術動作以及全隊戰(zhàn)術配合起著重要作用,是籃球運動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技術,是籃球比賽中進攻隊員之間有目的地轉移球,是運動員支配球能力的最主要的指標。出色的傳接球技術對提高全場推進速度、控制比賽進攻節(jié)奏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傳、接球好,可以減少全隊的傳接球失誤,保證全隊的投籃次數(shù),從而可以提高全隊的得分水平。在籃球比賽中,傳接球是非常重要的,該什么時候傳,怎么傳,傳到哪里。這些技術要領是一名籃球運動員在場上必須掌握的,這些傳接球動作及技術要領的掌握與運動員平時反復的訓練分不開,傳接球的好壞直接決定了一場籃球比賽進攻端的流暢性,傳接球是在籃球比賽中進攻隊員必備的技術,也是考察隊員之間相互配合的默契度及傳球基本功的表現(xiàn),必須掌握了熟練的傳接球技術,才能使隊員之間成為一個整體,打出相應的配合,充分發(fā)揮集體的力量,打亂對方防守的部署,從而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出手機會。
在現(xiàn)代籃球運動中,要求運動員在比賽中運用傳接球技術時應做到隱蔽、及時、多變、準確,巧妙地利用球的轉移調動防守,打亂對方的防守部署,創(chuàng)造良好的進攻機會,提高攻擊效率。傳、接球技術也是運、傳、投、突、搶、防、切這籃球七大基本技術之一,另外在掩護、突分、策應、傳切,這四項進攻基礎配合里就有三項與傳接球技術有關。這足以凸顯傳接球技術在籃球比賽進攻中的重要程度。但是在我們平時的教學與訓練中卻鮮有專注于傳、接球技術部分的內(nèi)容。我們更多是在練習運球、突破、投籃以及身體素質。個人單獨訓練可能對于傳接球練習不便開展,但即使是在集體訓練時,老師、教練安排了傳接球技術內(nèi)容的練習,絕大部分隊員也是流于形式,在練習中只是機械地做表層動作,而沒有去思考這個技術動作的內(nèi)涵,我們的一部分教練員也沒有真正意識到傳接球技術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對傳接球技術的重視程度。傳接球技術是能夠真正提高球員籃球意識的訓練內(nèi)容,各種技術的訓練只是外在,只有提高了籃球意識這個內(nèi)核,才能夠讓球員真正地獲得質的提升。因此本文通過對傳接球技術特點與教學進行分析研究,旨在為提高傳接球技術在廣大籃球愛好者與運動員觀念中的地位,并為傳接球技術的教學訓練提供一些思路與建議。
二、傳接球的技術動作分析
傳接球是“復性”技術,是由兩個人共同完成的。成功的傳球,能使同伴接球后做下一步動作。首先來說傳球的技術動作分析,傳球的完整過程是由傳球的持球手法、傳球的用力、球的飛行路線、球的落點四種要素組成。這其中傳球的用力是最為主要的,它影響著球的飛行路線以及球的落點。傳球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但不管運用哪種方式,在傳球時都要求全身協(xié)調發(fā)力,最后通過手腕、手指去完成傳球動作。在傳球技術運用過程中,還必須充分利用籃球場的立體空間。要使任何傳球手法都能熟練掌握前、后、左、右、上、下的立體出球方向,以避免一個點、一條線或一個面的狹窄出球范圍。球的飛行路線是傳接球的飛行軌跡,由于傳球手法和出球方向,傳球有所差異,傳球人可使球呈直線、弧線、折線、拋物線飛行。但是不管是選擇哪種飛行路線,其目的都是為了使球飛安全準確以及穩(wěn)定易接地到達接球人手中。球的落點是完成傳球技術的最后一環(huán),因此,傳球落點要盡量提高安全系數(shù)、發(fā)揮傳球的最大效能,并能無聲指揮接球同伴的行動。在有防守人時,理想的球的落點應是迎接球人而落,人到球到,球要落在遠離防接球人的一側,在沒有防守人時,球可以落到離接球人稍遠,傳球人想要讓接球人到達的方向來指揮他的行動。
此外,球在飛行中后旋會產(chǎn)生馬格努斯效應,具有定向作用,這可以使球保持穩(wěn)定的飛行軌跡,從而提高傳球的準確性。所以在傳球時需要在最后壓腕撥指,使球產(chǎn)生后旋,提高傳球路線的穩(wěn)定性。其次是接球,從生物力學角度來看,接球是終止球在空中運行的方法。無論是單手還是雙手接球,是要用手給飛行中的球施加一個阻力,將它的速度減弱為零,球與手接觸的時間越長,籃球對手的沖擊力也就越小。因此,接球的時候手臂一定要迎球伸出,手指自然分開。手指觸球后,屈肘引臂,主動增加更多的時間緩沖來球力量,這樣才便于銜接下一個攻擊動作。接球技術在實戰(zhàn)中與傳球、運球、投籃、突破、搶籃板球等進攻技術緊密相關。因此做好接球技術動作也是完成好其他進攻技術的基礎,運動員如果能夠掌握好接各種球的技術,在接球后又能迅速合理地銜接下一個動作,那么他就能在進攻中發(fā)揮較大的威力。
三、傳接球的教學策略
有傳必有接,學傳先學接。在傳接球技術的基礎教學中,教練員與教師在一定要先教學生關于接球技術的動作要領。練習方式可以采用兩人面對面近距離推接球再過渡到由教師在稍遠距離輕柔地傳球,學生接球的方式進行。待基本掌握要領之后再開始傳授傳球技術的動作要領。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初學者未對傳接球技術有一個完整的概念,若是先教授傳球,在尚未學會接球的情況下,學員在練習傳球時很容易因接球方法不當而導致手指挫傷,嚴重甚至骨折。因此,符合學習規(guī)律的教學過程應是先教學接球,再教學傳球。
基本掌握傳接球的技術之后,在通過練習鞏固提高的過程中,還有從易到難的四項學習步驟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分別是原地傳球、原地接球;原地傳球、移動接球;移動傳球、原地接球;移動傳球、移動接球。它們絕不可以打亂順序,在前一項尚未掌握的情況下便進入下一項的練習,否則只會導致事倍功半。
在練習原地傳球原地接球時,要求把單手、雙手的各種基礎的傳球動作手法熟練掌握,強調手指手腕的用力,傳出的球要平、直、快。并且重視接球技術動作,接球時要屈膝下蹲,做好準備姿勢,一定要“把手拿出來”,手臂前伸,向傳球人示意已做好接球準備,便于接球后迅速銜接下一項進攻技術動作。在進入原地傳球、移動接球中以及往后的訓練中,要加入“TLC”三要素,即時機Timing、觀察Looking以及交流Communication。傳球人要通過觀察尋找最佳的傳球時機,接球人要通過觀察以及與傳球人語言、肢體動作、眼神的交流去決定自己的行動。此外,“TLC”要作為一個教學要求去貫徹在訓練中,教練員要把它當成一個要點去量化,明確要求學生去做到,這也是對球員的籃球意識的培養(yǎng)。在移動傳球、原地接球時,要注意運球技術動作與傳球技術的緊密銜接,要做到在運球時隨時都能夠將球迅速傳出并且準確地傳到接球人手中。在移動傳球、移動接球中便要將之前所有的要求融會貫通,包含在內(nèi)。在這時,訓練中才會出現(xiàn)兩人行進間傳球等內(nèi)容。與傳球配合教學的內(nèi)容還有假動作,它包括傳球隊員的假動作與無球隊員假動作。以及無球跑動,包括向球跑動和空區(qū)跑動。
此外,作為教練員,一定要給球員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傳、接球練習是一項專項練習,它同運球練習、投籃練習一樣重要,是一項必須要熟練掌握好的技能,不可或缺。因此在傳、接球訓練時首先教練員就要起到帶頭作用,并且規(guī)范球員的行為,在練習時一定要讓球員端正練習態(tài)度,努力把每一次球都傳好、接好,這樣才會有提高。
四、實戰(zhàn)中傳球的要求
在實戰(zhàn)時,現(xiàn)代籃球運動在激烈緊張快節(jié)奏比賽中對運用傳接球技術提出四項要求:準確、及時、隱蔽、多變。我們依次來進行分析。
1.準確,這需要球員熟練掌握近、中、遠距離的各種傳球技術動作以及接球技術動作,傳球人需要精準地傳到接球人手中,接球人無論是對近距離的來球還是遠距離的來球都能夠接穩(wěn)接好,迅速銜接上下一個進攻技術動作,這就需要大量的基礎性傳接球練習作為保障。
2.及時,要求球員學會觀察,對傳球情況要有預見性,準確合理地考慮到傳球的力量、方向、手法、位置以及接球人的移動速度、接球方式等因素,做到人到球到,人球相遇,這不僅要求傳球人具備扎實的傳球功底,還需要對比賽情況以及隊友充分地了解。
3.隱蔽,這其中就蘊含了假動作,包括眼神的假動作、肢體的假動作,或是不看人傳球,或是聲東擊西,球員要通過各種假動作以及細小的動作來盡可能地隱蔽自己的傳球意圖。
4.多變,在激烈緊張的籃球比賽進行過程中,各種突發(fā)情況都有可能發(fā)生,常規(guī)的傳球動作可能并不適用某一特定情況,這時候就需要球員變換甚至創(chuàng)造新的傳球動作,這需要以各種傳球技術的熟練掌握為基礎,這樣才有可能在比賽中隨機應變。
五、結語
想要做到上述的要求,就需要球員具備扎實的傳接球技術功底,并且要學會觀察隊友、觀察對手、觀察比賽。因此,擴大視野,縱觀全局是有效地運用傳球技術的先決條件。在擴大視野后還必須合理分配視野,要分清先后和主次。先看防守后看同伴,主要視野集中于捕捉時機,并用余光觀察所有的防守者,合理選擇最有威脅的傳球時機,最大限度地減少傳球的盲目性,這個過程就叫作“閱讀比賽”。當球員學會了閱讀比賽,并根據(jù)比賽情況決定自己的技戰(zhàn)術行動,這個過程中他的籃球意識也在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郭恩洪.籃球傳球技術的運用和訓練[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84(01):67-70.
[2]黃益.籃球傳球技術的重要性及其實踐運用[J].內(nèi)江科技,2011,32(01):167.
[3]張建章.籃球傳球技術教學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0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