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第一批00后大學(xué)生走出校園,正式走入職場。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顯示,2000年至2010年出生的總?cè)丝诖蠹s1.46億,占當前總?cè)丝诘募s1/10。
現(xiàn)在,全世界都在研究他們。我們未能免俗。關(guān)注新世代,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習(xí)慣—10年前,我們推出了《“90后”登場》,再往前還有《八零后 忙一代》。
在制作這期雜志的過程中,我們接觸了許多00后,但他們都表示自己可能不是典型的00后。對于這個問題,我們持開放的態(tài)度。畢竟,你確實很難講清,一個典型的00后究竟應(yīng)該是怎樣的。很多時候,那些直接蹦出的答案更接近于標簽式的刻板印象。人群、世代,本身并不能用一條時間界限清晰地劃分。
但虛長幾歲的過來人總能在一個瞬間發(fā)現(xiàn):啊,這代人是新的一代了。在杰森·多希與丹妮斯·維拉所著的《Z世代經(jīng)濟》一書中,兩位作者發(fā)現(xiàn)1995年后出生的美國Z世代對“9·11”事件記憶模糊時,意識到這代人確實是全新的一代了—沒有恐怖襲擊的陰影,這代人身上少了上一代人的恐慌和不安感。
我們在向00后提問時,也有意識地加入了一些00后成長過程中的大事件。結(jié)果,確實有許多轟動一時的大事件,例如三聚氰胺問題,在下一代人中已經(jīng)知之不深了。啊,這代人真的是新的一代了。
我們決定順應(yīng)新思潮,放下刻板印象,試著去掉標簽,只想單純地探尋幾個樸素的問題的答案:時代在00后身上留下了哪些痕跡?00后如何看待世界,他們的職場觀、消費觀究竟是怎樣的?這么做也是為了一個樸素的目的:作為“00前”,該如何與他們打交道?
正如丹妮斯·維拉所言,“每一個新世代都為人類帶來變革”。今天,我們對Z世代的好奇,其實是在對未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