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高文軒
說到我最喜歡吃的水果,那非蘋果莫屬了。
紅彤彤的蘋果,看上去圓圓的,像紅皮球一樣;拿在手里,光滑鮮亮的果皮泛著光澤,讓人愛不釋手。削掉果皮后,白色的果肉一下子映入眼中,帶著瀲滟水光,看起來晶瑩剔透,叫人忍不住咬上一口,又甜又脆,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
可是有一次,媽媽給我削好的蘋果,我沒來得及吃,放置了一會兒之后,果肉上竟然出現(xiàn)了大片斑駁的黃色;又過了一會兒,黃色變得更深了,就像鐵生了銹一樣。
蘋果為什么會“生銹”呢?別的水果也會這樣“生銹”嗎?怎樣才能不讓水果“生銹”?
我問媽媽,媽媽讓我開動腦筋,自己去尋找答案。我想起老師說過,不確定的問題可以通過做實驗來找答案。
于是,我找來蘋果、香蕉和梨子,將它們切開分別取一塊來做實驗,并且每隔一段時間記錄下這幾種水果的顏色變化。通過這個實驗,我發(fā)現(xiàn)這幾種水果都有“生銹”的現(xiàn)象,只是蘋果最明顯。
那怎么才能讓蘋果不“生銹”呢?我又做了一個實驗。
我準(zhǔn)備了四個容器,分別裝入純凈水、鹽水、糖水和檸檬水,并把切開的蘋果同時放進(jìn)容器中,觀察它們的變化。
實驗結(jié)果告訴我,使用糖水和純凈水保鮮的蘋果會變黃,但使用鹽水和檸檬水保鮮的蘋果沒有變化。原來蘋果“生銹”是可以防止的。
可是,蘋果“生銹”的原因還沒有找到,我又請教了老師。
老師告訴我,這是因為水果中的二價鐵離子在空氣中被氧化成三價鐵離子,而三價鐵離子是紅褐色的,看上去像是鐵銹色。這就是蘋果生銹的原因。
看來,蘋果削皮以后要及時吃掉。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科學(xué)現(xiàn)象,如果自己開動腦筋去思考,親自動手做實驗,找到答案,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啊!
(指導(dǎo)老師 許海云 戴萍)
素材提升
蘋果“生銹”,是我們?nèi)粘I钪泻艹R姷囊环N現(xiàn)象。肯動腦筋的小作者,善于從這些細(xì)小的事情入手,帶著熱愛探索的好奇心,親自做實驗,并揭開其中的奧秘,值得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