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笑笑
【摘要】? 目的? 探析針對性護理在急性顱腦損傷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20年1月-2021年12月醫(yī)院收治的60例急性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組間基本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進行分組,對照組(30例)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30例)患者行針對性護理,評估患者護理后的療效,觀察患者護理后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結果? 經針對性護理后,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顱腦損傷患者接受針對性護理后,臨床療效明顯升高,患者治療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降低。
【關鍵詞】? 針對性護理;急性顱腦損傷;護理效果;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 R473.6?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2)17--03
急性顱腦損傷通常是指由外傷引起的骨折、出血癥狀,是急診科常見的危重癥疾病,致傷原因一般離不開高空墜落、交通事故等因素[1]。當前臨床用于治療急性顱腦外傷的方法主要包括氣管切開術、開顱手術等,能有效緩解患者自身癥狀,但由于患者術后常伴隨出血、感染、黏膜損傷等并發(fā)癥,如果得不到及時護理,則會限制患者預后效果,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2]。以往臨床采用的護理措施主要包括病情監(jiān)測、健康教育及圍手術期護理等措施,雖能達到一定臨床護理效果,但由于缺乏主動性,過于重視疾病本身,難以達到較為理想的護理效果。針對性護理是一種具有較強針對性、特殊性、準確性的護理措施,對患者的護理效果具有顯著提升作用。鑒于此,本研究對急性顱腦損傷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觀察其護理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20年1月-2021年12月醫(yī)院收治的60例急性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組間基本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43~78歲,平均年齡54.86±2.68歲;致傷原因:摔倒7例,毆打傷9例,交通意外5例,重物砸傷6例,鈍器傷3例。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42~77歲,平均年齡56.49±2.75歲;致傷原因:摔倒8例,毆打傷7例,交通意外6例,重物砸傷4例,鈍器傷5例。兩組上述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病患及家屬均簽署同意書;本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批準。
納入標準:60例患者經CT等常規(guī)影像學檢查確診為急性顱腦損傷;既往無顱腦損傷史。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手術治療;合并心腦肺血管疾病患者;患有肝病、出血性疾病、消化性潰瘍患者。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護理,向患者提供日常護理、病情觀察、用藥護理、心理干預等護理措施,嚴密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
1.2.2? 觀察組? 進行針對性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組建護理小組:組建由護士、護士長、醫(yī)師等組成的護理小組,并按患者病情評估情況,給患者制定良好的護理方案。向小組成員開展針對性護理知識培訓,將護理方法、相關知識介紹給護理人員,增強其護理技能與理論知識。深入探討該病給患者帶來的重大影響,通過詳細搜索國內外知名數(shù)據(jù)庫,給患者查找良好的針對性護理措施。以“急性顱腦損傷”“護理措施”“并發(fā)癥”等作為關鍵詞,在各大知名數(shù)據(jù)庫中進行搜索。將搜集到的文獻資料進行適當整理,針對當前臨床遇到的問題,結合患者瞳孔動態(tài)評估、顱內壓升高情況及血氧檢測等情況,給患者制定符合需求的針對性護理計劃。
(2)針對性護理措施:①提供心理疏導措施。護患之間需溝通良好,針對情緒消極、心理抑郁的病患,要給予針對性疏導,指導其通過聽音樂、聊天、觀看視頻等方式,擺脫不良情緒。激發(fā)患者對生活的熱愛,耐心解決患者心理存在的問題,使其對疾病治療及康復充滿信心。將相關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及家屬,使其對疾病知識產生深刻認知,從而緩解患者自身不適。②提供針對性護理。密切關注患者意識、瞳孔等各項體征變化,并提供對癥處理,如果出現(xiàn)不良事件,需準確記錄不良事件發(fā)生時間、發(fā)生原因及解決方法。如果患者處于昏迷狀態(tài),為保護患者角膜,可使用生理鹽水沖洗患者眼瞼,同時,也可使用抗生素眼膏、油紗條覆蓋患者眼球。建議患者增加蔬菜、水果等食物攝入量,適當增加飲水量,使患者保持大便通暢。③提供呼吸道護理。做好患者口腔及鼻腔的清潔工作,為避免患者發(fā)生誤吸情況,患者嘔吐時,應保持其頭偏向一側,微微抬高其下頜,選擇適宜的吸痰管,在無菌操作的指導下負壓吸痰,對分泌物做細菌培養(yǎng),必要時還可聯(lián)合氣管插管、機械通氣。④提供顱內壓護理:觀察有無腦水腫或血腫情況,為其建立靜脈通道以輸液,預防腦疝,確保用藥個體化,觀察其有無瞳孔變化等危象,確保其意識清醒,對患者做體位指導及提問護理,可予以冰袋冷敷等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處理,改善機體產熱平衡狀態(tài),滿足機體氧耗需求。⑤提供并發(fā)癥預防護理。積極預防肺部感染,強調管道的消毒以及口腔的清潔,積極預防胃腸道感染,聯(lián)合抗菌藥物、飲食配合、經鼻飼養(yǎng)以維持菌群動態(tài)平衡,積極預防泌尿系統(tǒng)感染,加強生殖器清潔及導管護理,觀察排尿情況及性狀,及時更換尿袋,積極預防壓瘡及下肢深靜脈血栓,需協(xié)助翻身,并配合適當按摩。
1.3? 指標觀察
(1)臨床療效:結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變化,將患者護理后療效分為顯效、好轉、無效3個等級,當患者各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瞳孔、意識等生命體征穩(wěn)定,各項身體指標恢復如常,為顯效;當患者各臨床癥狀有所改善,部分體征改善,為好轉;當患者各臨床癥狀及體征并未得到有效改善,病情存在加重情況,為無效。有效率=(顯效+好轉)/觀察例數(shù)。
(2)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包括患者護理后是否出現(xiàn)輸液外滲、導管脫落、跌倒、用藥錯誤等不良事件。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3.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率比較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α=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經針對性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
經針對性護理后,觀察組不良事件共發(fā)生2件,發(fā)生率為6.67%,對照組為36.67%,顯然觀察組遠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顱腦外傷是一種病死率高達30%~50%的神經外科常見疾病,通常是由外傷、交通意外、打擊等因素引起。顱腦外傷這一常見外傷,既可單獨出現(xiàn),也可復合出現(xiàn),一般按患者病情可分為輕、中、重、特重4種程度。急性顱腦損傷作為一種神經外科常見病癥,患者多為顱內血腫、腦干損傷、顱腦損傷等情況,部分患者受昏迷時間較長等因素影響,其死亡率較高[3]。部分急性顱腦損傷患者常并發(fā)應激性消化道出血情況,除加重患者顱腦損傷病情外,還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由于顱腦外傷具有病情進展速度快、昏迷時間長、并發(fā)癥多等特點,除增加了臨床治療難度外,還提升了患者的死亡率,所以,護理人員對患者開展護理工作時,應著重關注患者病情變化。由于急性顱腦損傷患者病情通常較重,且多數(shù)不具有自理能力,受缺乏足夠的疾病知識與護理經驗等因素影響,如果患者未及時得到臨床護理,則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極易產生多種不良事件[4]。所以,加強急性顱腦損傷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對緩解患者病情、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以往臨床采用的常規(guī)護理措施,通常包括圍手術期護理、病情觀察及健康教育等內容[5],整個護理過程始終以疾病為護理重點,僅對患者進行被動、機械性干預,不具有主動性,受護理人員護理經驗、護理流程等因素限制,難以有效提升臨床護理效果。針對性護理即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提供能夠滿足其需求的護理措施[6],不同的患者其需求也不盡相同,極具人性化及個體化等特點,相較常規(guī)護理更為全面,基礎及專項護理并存,為此取得的護理效果也更為理想。
本研究中,經針對性護理,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這表明急性顱腦損傷患者接受針對性護理,護理效果較為理想。另外,針對性護理措施的制定與實施始終以患者的康復需求為出發(fā)點,充分考慮到護理對象的特殊性,其護理措施包含了生理及心理等多層次的內容。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明顯更少,進一步表明急性顱腦損傷患者接受針對性護理,大幅降低了患者的不良事件,有助于提升患者護理安全性。針對性護理相比于常規(guī)護理,其結合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術后并發(fā)癥風險,嘗試從預防及治療配合等角度來提出更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這對改善患者病情、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具有重要作用[7]。
總之,急性顱腦損傷患者接受針對性護理,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患者護理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保障了患者的護理效果。
4? 參考文獻
[1] 周倩倩,張敏,李蕊.急性顱腦損傷患者護理質量敏感指標的構建[J].上海護理,2022,22(3):49-52.
[2] 柳英,趙偉,狄艷.醫(yī)護-家庭一體化護理對急性顱腦損傷手術病人功能康復、心理健康和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全科護理,2021,19(33):4686-4689.
[3] 劉先鳳,羅燕玲,林節(jié)娥.急性顱腦損傷患者的院前急救與護理探究[J].基層醫(yī)學論壇,2021,25(36):5185-5187.
[4] 代賢梅,王莉,王菲.基于CRAMS評分的分組護理在急性顱腦損傷患者人工氣道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0):143-146.
[5] 艾俐慧,侯玉娟,譚慧.早期護理對急性顱腦損傷合并顱內腫瘤患者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21,43(9):1427-1429,1433.
[6] 吳清,李裕淑.急性顱腦損傷患者發(fā)生早期精神障礙的影響因素及相關護理措施[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9):1571-1574.
[7] 李靈莉.針對性護理在急性顱腦損傷合并腦心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心臟與心律電子雜志,2019,7(1):59-61.
[2022-01-20收稿]
作者單位:222100? 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qū)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