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摘要】? 目的? 探討基于量化評估策略的心理干預對婦科疾病患者負情緒的影響。方法? 選擇醫(yī)院2018年5月- 2021年3月收治的86例婦科疾病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及組間均衡可比的原則分成兩組,各43例,觀察組開展基于量化評估策略的心理干預,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護理前后進行漢密爾頓抑郁、焦慮量表(HAMD、HAMA)、應對方式、生活質量量表(SF-36)評分調查,并在護理結束后評價患者對護理服務態(tài)度的滿意程度、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HAMD、HAMA評分、應對方式評分、SF-36評分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HAMD、HAMA評分、應對方式評分、SF-36評分均有明顯改善,其中觀察組患者HAMD、HAMA評分、應對方式評分低于對照組,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采取基于量化評估策略的心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3.02%,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6.7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基于量化評估策略的心理干預更為顯著,能夠有效減輕患者負性情緒,選擇積極應對方式,患者滿意度高,同時可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 負性情緒;量化評估策略;婦科疾病;心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73.71?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2)17--02
婦科疾病作為臨床常見病,包含卵巢、子宮以及輸卵管疾病等,不僅病種多且復雜,同時具備患病率較高及病情反復發(fā)作的特點,給女性機體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極大危害。但大部分患者缺乏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極易產生焦慮、抑郁、恐懼等負性心態(tài),直接延緩病情康復,甚至延長住院時間,增加家庭經濟負擔[1-3]。對此,臨床除了常規(guī)治療之外,應盡早選擇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以此穩(wěn)定患者情緒,使其保持積極心態(tài)面對疾病[4]。近幾年,隨著護理技術的進步,臨床發(fā)現基于量化評估策略的心理干預能夠有效清除患者負性情緒,調節(jié)其應對方式,為病情早日好轉提供前提[5-6]。本研究針對臨床婦科疾病患者開展基于量化評估策略的心理干預,探討干預對婦科疾病患者負情緒的影響,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我院2018年5月- 2021年3月收治的86例婦科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條件[7]:①與臨床診斷相符,經病理或者影像學等檢查確診;②病歷資料完整,中途未退出觀察者。排除條件:①研究前服用激素類藥物;②合并意識障礙、肝腎功能不全、內分泌疾病、精神疾病者;③存在視聽障礙,難以配合護理者。
按隨機數字表法及組間均衡可比的原則將患者分成兩組,各43例。觀察組年齡41~63歲,平均年齡50.37±1.25歲;體重52~67kg,平均體重60.33±2.78kg;子宮肌瘤16例,宮外孕12例,子宮內膜癌10例,其他5例。對照組年齡40~65歲,平均年齡50.44±1.18歲;體重50~68kg,平均體重59.67±2.55kg;子宮肌瘤18例,宮外孕10例,子宮內膜癌9例,其他6例。兩組上述信息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對此研究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機構審核批準。
1.2? 護理方法
1.2.1? 觀察組? 選擇基于量化評估策略的心理干預。
(1)創(chuàng)建護理小組:將組內成員按護士等級進行劃分,由具備豐富臨床經驗的一級護士、低年資三級護士共同負責重度患者,護師以及多年經驗的二級護士負責中度患者,三級護士負責輕度患者。入院時對患者基礎信息與病情狀況進行評估,發(fā)放心境狀態(tài)量表(POMS-SF),按結果將患者劃分成輕、中、重度,分別給予針對性護理。
(2)制定完整的心理干預措施:首先選擇熱情態(tài)度主動與患者及其親屬溝通,介紹醫(yī)院周邊環(huán)境、院內先進技術等,并舉例同類型疾病治療成功的病例,同時可邀請恢復較好的患者分享經驗,相互抒發(fā)內心真實想法。選擇通俗的語言講述疾病與治療的相關知識,并告知治療后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及預防措施等。邀請親屬參與護理中,囑咐其多陪伴患者,同時鼓勵患者積極參與康復活動,并幫助其尋找社會支持。指導患者深呼吸、聽音樂以及轉移注意力等方式放松機體,定期開展疾病相關知識講座,普及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項及保健知識等,同時可引導患者抒發(fā)內心真實想法,耐心傾聽其疑問,幫助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出院指導:告知院內心理咨詢電話,獲得患者聯系方式,定期進行隨訪,掌握其心理情緒的變化,及時給予疏導。
1.2.2? 對照組? 選擇常規(guī)護理,幫助患者完善各項檢查,按醫(yī)囑進行用藥指導,并提供日常生活方面的指導,制定合理的飲食、運動計劃,必要時提供心理輔導。
1.3? 觀察指標
(1)心理狀態(tài):護理前后進行漢密爾頓抑郁、焦慮(HAMD、HAMA)評分調查,①HAMD:<8分正常,8~20分輕度,20~35分中度,>35分嚴重[8];②HAMA:<7分正常,7~29分中度,>29分嚴重。
(2)應對方式:護理前后進行應對方式評分,包括回避、面對、屈服3大項,每項總分62分,得分越高應對危險事件的能力越弱。
(3)滿意度:護理結束后評價患者護理服務態(tài)度的滿意程度,滿分100分,≥80分十分滿意,65~79分一般滿意,<65分不滿意,滿意度=(十分滿意+一般滿意)/觀察例數×100%。
(4)生活質量:護理前后評價生活質量(SF-36)評分:各項滿分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據選擇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數據以“±s”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選擇t檢驗;計數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的比較選擇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評分對比
護理前,兩組患者HAMD、HAMA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HAMD、HAMA評分均明顯降低,組間比較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應對方式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應對方式回避、面對、屈服3個維度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應對方式3個維度觀察組評分均明顯降低,組間比較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
采取基于量化評估策略的心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3.02%,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6.7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兩組患者護理前SF-36各維度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較護理前SF-36各維度評分均大幅度升高,組間比較觀察組患者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研究發(fā)現,婦科疾病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極易產生焦慮、恐懼、緊張以及抑郁等情緒,主要是因為其缺乏對疾病以及治療相關知識的了解,從而對治療結果極為擔憂,或者部分患者對治療效果的期望較高,一旦效果不明顯時可能出現失望、抵觸等情緒,甚至降低配合治療的依從性,最終給治療進展造成極大影響[9]。以往,臨床多選擇常規(guī)護理進行干預,但其效果并不理想,難以快速控制其情緒,從而延長治療與康復時間。隨著臨床不斷深入研究,發(fā)現基于量化評估策略的心理干預效果更為顯著,可促進病情早日康復[10]。本研究結果顯示,采取基于量化評估策略的心理干預后,觀察組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患者,同時消除負性情緒,改善其應對方式,顯著提升生活質量?;诹炕u估策略的心理干預作為新型護理模式,按患者病情及心理狀態(tài)進行分級,提供針對性護理措施,同時通過評價結果幫助臨床醫(yī)生選擇更為合適的治療方案,且護理人員也按照評估結果判斷不同等級患者存在的護理需求,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促進病情快速恢復。由此看出,該護理方式是創(chuàng)建于患者心理狀態(tài)評估基礎上,隨后對護理人員進行合理分配,并調整護理頻率,實現差異性心理護理,從而保證護理措施的時效性與針對性,進一步提升護理質量。護理期間,首先通過健康宣教提升患者認知功能,有效提升其對護理人員的信任,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增強其依從性。同時邀請病友分享經驗,家屬給予更多陪伴,護理人員指導放松方式,引導其抒發(fā)內心真實想法與壓力,并給予隨訪,實時掌握患者情緒變化,并耐心解答其疑問,有助于穩(wěn)定患者情緒,使其積極面對疾病,最終促進病情快速好轉。
綜上所述,基于量化評估策略的心理干預療效突出,消除負性情緒,調節(jié)應對方式,使患者滿意度及生活質量明顯提升。
4? 參考文獻
[1] 華東育,劉麗,蔣桂芬.基于量化評估策略的護理干預對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負性心理及危險性積分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8,33(5):395-399.
[2] 賈玉蕾,延麗霞,張則,等.基于量化評估策略下的心理護理干預對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情緒狀態(tài)及應對方式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8,45(2):357-360.
[3] 孫興梅,徐百玲.情欲順勢心理護理在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23):4302-4304.
[4] 崔冀芳,葉成杰,潘洪帥.手術室量化評估干預策略對胃腸道腫瘤手術患者應激反應及術后康復的影響[J].癌癥進展,2019,17(11):1357-1360.
[5] 王雪梅,劉莉.手術室量化評估策略應用于早期宮頸癌的臨床效果及對術后康復指標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1,28(3):342-345.
[6] 王千心,張彩云,張志剛,等.積極心理干預對婦科癌癥患者病恥感及適應水平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20,35(13):71-73.
[7] 裴晶.心理護理聯合疼痛護理對子宮肌瘤患者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11):1998-1999.
[8] 范海蘭,杜二球,周婉平.情緒調節(jié)法對婦科感染性疾病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療效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yī)藥,2021,28(1):119-122.
[9] 宋秀娟.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婦科腹腔鏡術后疼痛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14):2439-2440.
[10] 何利芳.積極心理干預對提升宮頸癌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及主觀幸福感的作用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8,18(7):515-518.
[2021-12-28收稿]
作者單位:201501? 上海市金山區(qū)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