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芳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要立足課堂,運用多元化的方式,更好地引導學生習得識字方法;要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從“樂”學到“會”學,從而為學好語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興趣,開啟識字之窗
教師應通過多種途徑,為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打開一扇窗,讓他們透過識字之窗感受到語文的魅力。
1. 愉悅的課堂,輕松地學習。一堂課的學習氛圍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愉悅的課堂中學習,效果事半功倍。例如,“臉”字在低年級學生的書寫中錯誤率比較高,當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經(jīng)常把“臉”字右邊的橫弄丟時,便和學生做起了游戲。筆者手持“臉”字卡片遮住臉,說:“這是我的臉,誰來摸摸我的頭發(fā)、我的眉毛?我的眼睛在哪里?”一個學生上來,摸著“臉”字卡片上的“人”說:“這是老師額頭上分開的劉海。”摸著“人”下面的“一”說:“這是老師的眉毛。”于是,筆者馬上接過話茬說:“對啊,‘一’像眉毛不能丟,沒有眉毛實在丑?!睂W生聽了哈哈大笑。在之后的作業(yè)中,“臉”字書寫的正確率就極高了。
2. 直觀的教學,深刻的記憶。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功能,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通過各種教學方法,把抽象的漢字符號直觀化,加深學生的印象。如筆者在教學“柳”字的時候是這樣做的。
師:漢字就是一幅畫,學習生字有妙法。(出示課件“柳”字)你們看,春風吹,春雨下,柳樹姑娘的長頭發(fā)隨風飄動。(點擊課件,“柳”字右邊的撇和豎化作細長的柳條,在微風中輕輕飄動)誰來摸摸這柳條?
學生個個高舉小手,躍躍欲試,有的直接在位置上比劃了起來。一名學生走上臺,在屏幕上用心地隨著柳條畫下了撇和豎。
師:柳樹可是一位漂亮的姑娘,(用手比劃撇和豎)這兩根細長的柳條可不能丟哦!
3. 精準的表揚,主動地學習。教師激勵性的評價語言能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活躍課堂氣氛?!澳愕穆曇繇懥粒醋x正確,為你點贊!”“你的想象讓這個漢字活起來了,讓同學們記得更牢了,我要謝謝你!”“你的識字口訣編得真好!”……像這樣的評價猶如石子激起了漣漪,學生爭先恐后,暢所欲言,思維的火花不斷碰撞,想法也層出不窮。每逢此時,筆者便會鄭重地說:“孩子們,將你們熱烈的掌聲送給自己吧!”當陣陣熱烈的掌聲響起時,學生的臉上洋溢著成功的喜悅。
二、方法,指引識字之路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則是教學的指引人,教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
1. 歸類識字,初窺漢字之妙。漢字的造字法都有其規(guī)律,或形聲、或指事、或象形、或會意……為了提高識字效率,筆者利用字理字源引導學生掌握漢字的規(guī)律。如在教學《青蛙寫詩》中的“點”字時,筆者是這樣做的。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點”字的偏旁是什么嗎?
生:“點”字的偏旁是四點底。
師:那你們知道四點底的字和什么有關嗎?
師:四點底的字和火有關。(點擊課件,出示四團燃燒的火)最早的“火”字是人們根據(jù)火的形狀畫出來的,這就是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后來“火”字又歷經(jīng)了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等字體的演變。當“火”做字底時,中間的“人”也發(fā)生了變化,于是就變成了“灬”?!包c”字中間的口,多像一口鍋。(點擊課件,火上出現(xiàn)一口鍋,火苗在鍋底燃燒)媽媽正拿著一雙筷子在不停地攪拌,煮著可口的點心。(繼續(xù)疊加手拿著筷子的圖)孩子們,你們還知道哪些四點底的字?
經(jīng)過這一番探索,學生說出了很多四點底的字,如煮、蒸、煎、熱……他們也很快就記住了四點底的字和“火”有關。
2. 聯(lián)想識字,感受漢字之美。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體,引導學生大膽想象,把抽象的漢字符號想象成具體的事物,讓學生初步感受中國漢字之美,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如在教學“幸”字時,有學生說:“我覺得土下埋著人民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學生把“幸”字下半部分想象成人民幣的符號了。還有學生說:“農民伯伯辛苦種田,當莊稼在土里結了果,那是農民伯伯最幸福的時刻?!睂W生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雖然他們的有些表達并不合理,但只要他們樂于思考,就會有所收獲。就在學生你一言我一語說得熱鬧的時候,筆者順勢教學“幸”的字理:在古代,“幸”字是指犯了死罪的囚犯,因為得到了帝王的赦免而能繼續(xù)活下去。所以,甲骨文的“幸”字是枷鎖和鐐銬連在一起的。后來字義慢慢延伸成為“幸福,高興,希望”等意思。學生聽了恍然大悟??梢?,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的同時,也要讓他們感受到祖國文字的博大精深。
3. 謎語識字,增加漢字之趣。在識字教學中,猜字謎能活躍課堂氣氛,能鍛煉學生思維,能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記住生字。如在教學“會”字時,筆者出示了謎語“有人本領大,能在云上飄”。在讀完謎面以后,一些學生就能結合本課的生字,立刻猜出是“會”字了。借助謎語猜一猜,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體驗到了識字的趣味性,識字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4. 游戲識字,體驗漢字之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游戲的方法,做到教學與娛樂相結合,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送快遞”的識字游戲,很受學生的歡迎。
師:孩子們,收快遞啦!請你來收快遞。(指名讀生字)
生(全體):叮鈴鈴,快遞到,小小快遞你來收!
生1讀出所出示的生字并組詞。如“雄,雄偉的雄”。
生(全體):對對對,快收下,雄,雄偉的雄。
如果學生讀錯生字了,其他學生就說:“送錯快遞啦?!?/p>
以這樣快節(jié)奏的、有趣的游戲來鞏固識字,學生在游戲中既享受到了樂趣,又達到了鞏固識字的目的。
三、閱讀,享受識字之樂
閱讀,是增加學生識字量的最好方法。當學生能夠借助拼音認識漢字以后,他們內心對知識的渴求就會促使他們推開知識大門,走進一個精彩有趣的世界。每天中午的閱讀時間是學生享受故事的時間,或教師娓娓地講述,或學生聲情并茂地表演,或自己靜靜地閱讀,各種不同形式的閱讀陪伴著學生。在課外閱讀指導課上,總有學生為同伴推薦好書。每天晚上,20分鐘的親子閱讀是課堂的延伸,學生在閱讀中學習了生字新詞,拓寬了知識面,充分體驗了識字的樂趣和自由閱讀的成就感。
總之,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教師要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方法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教師要為學生打開一扇門,鋪設一條路,帶領他們走進一個精彩的閱讀世界,讓他們“樂學”“會學”“想學”,讓他們真正享受到語言文字帶來的快樂。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清市高山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