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坤
康明惠入讀黃埔軍校戎裝像
1919 年,四川黨團組織創(chuàng)始人、四川最早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者王右木出任四川公立農業(yè)專門學校(四川農業(yè)大學前身辦學機構,存續(xù)于1914—1927 年)經濟學教員,他在任教期間積極巧妙地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并在學生群體中組織創(chuàng)立四川首個馬克思主義讀書會。當時就讀于四川公立農業(yè)專門學校林科的康明惠深受王右木熏陶和影響,在其引領下逐漸成長為其得力助手及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后康明惠成為四川黨團組織的骨干成員,他積極參加黨領導的重大革命活動,并在家鄉(xiāng)溫江創(chuàng)立首個黨組織。
中共成都市溫江區(qū)委黨史研究室紀念康明惠烈士展板(潘坤/供圖)
左圖為1988 年溫江縣人民政府追認康明惠為革命烈士的決定(潘坤/供圖)
右圖為中共成都市溫江區(qū)委黨史研究室保存的康明惠檔案(潘坤/供圖)
四川公立農業(yè)專門學校林科學生招生廣告(潘坤/供圖)
康明惠在四川公立農業(yè)專門學校的學生名冊(潘坤/供圖)
四川公立農業(yè)專門學校招錄康明惠的公函(潘坤/供圖)
1927年底,康明惠在國民大革命失敗后被迫返回家鄉(xiāng)溫江之時,正值革命低潮之際,整個中國籠罩在白色恐怖當中,康明惠回家后的第二天,便被地方反動勢力以共產分子名義逮捕,后因查無實據(jù)釋放。康明惠沒有被當時嚴酷形勢嚇倒,而是冒著被反革命勢力捕殺的生命危險,憑借自己在溫江的人脈地緣便利,在家鄉(xiāng)秘密開展革命工作,一面與反革命勢力做堅決斗爭,一面深耕厚植革命土壤,親手培育了溫江歷史上首個黨組織,將第一面鮮艷的黨旗插在魚鳧古國的大地上。
康明惠的家庭原本在溫江當?shù)匾矊俑皇髮嵢思?,康明惠繼承的祖遺田產就有80多畝。但因當時革命形勢復雜,黨的工作經費支絀困難,康明惠自1927 年返回溫江后,先后賣掉70 余畝地作為革命經費,只留下十多畝作為妻兒的生活開支。家中族人大都不理解其行為,紛紛指責他為“敗家子”,但他在生活與工作中卻非常節(jié)儉,在從事革命工作之外還經常親自下田務農,也曾通過指導培育果樹、養(yǎng)蜂和組織家人編制竹器等方式為黨組織賺取革命經費。
1931年夏,康明惠在成都和溫江的革命活動被地方軍閥察覺,遭到全城搜捕。在此種情形下,他按上級黨組織要求,迫不得已離開溫江,離開年輕的妻子和年幼的兒子,踏上轉移到江西蘇區(qū)繼續(xù)從事革命活動的征程。
從1920 年康明惠入讀四川公立農業(yè)專門學校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理論,至1931年他在赴江西蘇區(qū)途中犧牲失蹤,其革命生涯雖僅有短短10 余年,但他曾提出和彰顯的武裝奪取政權、積極推動平民教育活動、高度重視黨的輿論宣傳和堅決服從組織原則等革命思想,不僅在歷史的長河中呈現(xiàn)出熠熠生輝的真理光芒,也對今天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教育有著重要啟迪意義。
毫不夸張地說,康明惠在此時提出的“勞工專政,必自握軍權始”的思想主張,與之后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槍桿子里出政權”光輝思想幾乎完全一致。而追根溯源,康明惠武裝奪權思想應該是脫胎于其引路人王右木關于“組成有槍階級”的設想,但此時康明惠的思想?yún)s遠遠已比王右木的設想更為深入和具有可行性。在實施路徑上,王右木曾提出以法政學校培養(yǎng)團員,進而設法使團員畢業(yè)生掌握地方團委,漸漸發(fā)展成“有槍階級”。但該設想明顯具有局限性,因為讓法政學校畢業(yè)生去設法掌握地方團務,成為地方實權人物,實行起來周期長且難度較大。而且,在當時四川黨團組織并未發(fā)展成熟的形勢下,很難對地方團員形成有效制約,畢業(yè)學員也很容易異化成為新的地方實力派人物,反而滋生和助長軍閥勢力??得骰菸溲b奪權的思想?yún)s相對實事求是且可行性較高,他主張以整治鄉(xiāng)村匪患為務,發(fā)展農工青年為有槍階級,不僅立足于黨的階級基礎力量,且便于掩護,實行起來更為便利可行。從歷史進程看,康明惠提出的武裝奪權、勞工專政思想,與瞿秋白、毛澤東等人提出的武裝奪取政權的思路有諸多契合之處,與我黨后來武裝奪取政權的具體革命實踐更有頗多相似相通之處。
康明惠以四川公立農業(yè)專門學校學生身份親筆書寫的陳請書(潘坤/供圖)
1922年,康明惠在四川社會主義青年團創(chuàng)立伊始即被王右木推薦加入團組織——成都地方團。成都地方團草創(chuàng)之際,內部派別林立,意見分歧嚴重,第一屆執(zhí)委書記童庸生在其他非馬克思主義思想影響下立場搖擺不定,導致多人退團;執(zhí)委傅雙梧甚至以假馬克思主義之名另外創(chuàng)建組織,率眾攻擊王右木,康明惠此時挺身而出,與錯誤思想展開堅決斗爭,努力維護組織內部團結。在歷經激烈殘酷的斗爭淬煉后,康明惠迅速成長起來。1923年,康明惠在四川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二屆執(zhí)委選舉中當選執(zhí)委。
康明惠等人推動的平民教育活動不僅為川省工農大眾普及了基本文化知識,更迅速有效地提升了工農的階級覺悟,在以后四川黨團組織的歷次運動中都有工農的廣泛參與和支持,大大加速了四川省的革命進程。
在康明惠的努力下,溫江的智識風氣改良迅速,受到啟蒙的工農群眾開始逐步敢于和善于與軍閥勢力和地方惡霸作斗爭;與之同時,溫江黨組織的思想根基也逐步厚植工農群體中,黨組織的群眾基礎得以迅速鞏固。
1924年,康明惠服從組織安排,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次年初,他再次服從組織安排,離開四川公立農業(yè)專門學校南下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工兵科。求學期間,軍校內的右派分子用拉攏和打擊的手段分化革命學生??得骰菔冀K不為所動,毅然決然地參加周恩來組織領導的“青年軍人聯(lián)合會”,同校內的國民黨右派進行堅決斗爭。黃埔軍校畢業(yè)后,康明惠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工兵排長。北伐戰(zhàn)爭中,康明惠身先士卒,作戰(zhàn)英勇,很快升為工兵連連長。“寧漢合流”后,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康明惠隨部隊參加南昌起義。軍旅生涯中,康明惠身上再次凸顯出他在身處復雜局勢中堅定不移跟黨走的組織原則性。
大革命失敗后,康明惠在與黨組織失去聯(lián)系后返回溫江。他在革命低潮時始終不忘初心,一邊繼續(xù)傳播真理、啟蒙民眾開展斗爭,一邊積極尋找黨組織,始終沒有對黨的事業(yè)喪失信心;在恢復黨組織關系后,堅決服從組織安排,著手創(chuàng)建溫江黨組織;在身份暴露后,又再次堅決服從組織安排,拋婦別雛趕往江西蘇區(qū),直至犧牲在途中。返回溫江開展革命工作時期的康明惠,更加鮮明地彰顯出一名優(yōu)秀共產黨員堅決服從組織,為黨的事業(yè)奉獻一切的初心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