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冬玲
一、教學目標
1.讓幼兒能夠掌握毛筆的運筆方法和控制墨的濃淡。
2.引導幼兒學會用寫生的方法表現(xiàn)南瓜形象,培養(yǎng)幼兒觀察的能力。
3.讓幼兒感受中國水墨畫的美,并嘗試表現(xiàn)。
二、教學準備
1.材料準備:南瓜、墨汁、筆洗、宣紙、毛筆、中國畫顏料等。
2.經(jīng)驗準備:幼兒提前搜集和了解中國水墨畫的知識和特點。
三、教學過程
1.欣賞傳統(tǒng)名畫
教師首先帶領(lǐng)幼兒一起欣賞水墨作品《南瓜圖》《種瓜得瓜》,發(fā)現(xiàn)和感受水墨畫的美,為幼兒下一步創(chuàng)作做好鋪墊。在欣賞過程中,重點引導幼兒觀察線的運用和墨色的濃淡變化。
2.觀察寫生對象
教師播放大豐收的音樂,讓幼兒在歡快的音樂中進入到豐收的情境,從而感受豐收的喜悅。接著,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擺放好的南瓜,讓大家說說南瓜形狀、大小、顏色等特征。
幼兒:“有的南瓜是黃色的,有的是綠色的,形狀是圓圓扁扁的?!薄斑€有葫蘆形的!”“有的南瓜好大,有的南瓜小一點?!薄澳瞎系谋砻婀墓牡模械牡胤酵钩鰜?,有的地方凹下去?!薄八谋砻嬗幸粭l一條的紋路?!?/p>
教師:“大家觀察得很仔細。南瓜因為品種不一樣,所以外形、顏色也不一樣。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南瓜表面上彎彎的紋路和我們剛剛欣賞的水墨畫上南瓜的紋路很像。我們一般蘸濃一點的墨用中鋒來畫出南瓜的紋路,用顏料或淡墨以側(cè)鋒涂南瓜的身體?!?/p>
3.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
幼兒在作畫期間,教師巡回指導,并提醒幼兒在作畫時注意側(cè)鋒、中鋒的運用,以及控制墨的濃淡。(附教學兒歌:大筆中筆蘸淡墨,側(cè)鋒并列畫五筆,中間三筆稍大,最外兩筆較小。)
4.作品展示與欣賞
教師鼓勵幼兒在同伴面前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并引導幼兒之間相互評價作品,學會欣賞他人作品中的美。
四、教學建議
1.本活動以寫生為主,也可以讓幼兒結(jié)合想象與記憶進行創(chuàng)作。
2.每個幼兒的位置不同、觀察的角度不同,看到和感受到的內(nèi)容也不同,教師要鼓勵幼兒畫出自己對觀察對象的不同理解。
五、教學拓展
1.美工區(qū):將南瓜和水墨畫工具投放到美工區(qū)中,作為幼兒日常在區(qū)域活動的觀察對象和寫生材料。
2.作品展示區(qū):通過作品展示,引導幼兒在同伴前大膽介紹自己的繪畫作品,增強其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