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珊
明年秋天,當你看到雁群一路以“V”字隊形飛往南方越冬時,你也許會想到科學己經(jīng)對這種飛行方式作了解釋:鳥兒鼓動雙翼時,為緊隨其后的鳥兒形成一種浮力。借助“V”字隊形飛行,鳥群的飛行里程至少比孤雁單飛增加71%。
一只大雁脫離隊伍時,會立即感到一股動力阻止它離開——借著前一個伙伴的“支撐力”它很快回到隊伍。
頭雁疲倦時,會回到側(cè)翼,另一只大雁飛到前面充當領隊。后面的大雁用叫聲鼓勵前面的同伴繼續(xù)保持速度。
最后——也是關鍵的一點——遇有大雁生病或因槍擊受傷掉隊時,會有兩只大雁離隊陪著它,跟在后面提供幫助和保護。它們與落隊的大雁呆在一起,直到它能夠展翅高飛或死去為止;然后,兩只大雁才會自行飛走,或加入另一個雁陣追趕自己的隊伍。
具有共同目標與集體意識的人可以更快、更容易地達到目標,因為他們憑借彼此的推動力向前進。
如果我們擁有大雁一樣的意識,我們會和那些與我們前進方向一致的人留在同一隊列里。
如果我們擁有大雁的意識,我們也會像它們那樣彼此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