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瑞
(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云湖初級中學 222200)
例1將一定量的鐵粉投入到硫酸銅溶液中,經(jīng)過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液為藍色.則分析所得濾渣和濾液的情況.
解析依據(jù)“三步法”:
步驟1審題,根據(jù)題目已知條件,此為“一金斗一鹽”的情況:“一金”是指鐵粉;“一鹽”是指硫酸銅.故可能會發(fā)生以下1種反應:
(1)
此時只發(fā)生一種反應,故不需要判斷誰先發(fā)生的情況.
步驟2分析,依據(jù)“一金”鐵粉量的多少來判斷反應后的情況,如圖1所示,具體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情況1:Fe極少,(1)式發(fā)生,全部Fe參與(1)式反應,剩余部分CuSO4;此時反應后的濾渣中一定有Cu,濾液中一定有FeSO4(反應生成物)、CuSO4(反應后剩余的量).
圖1
情況2:Fe適量,(1)式發(fā)生, Fe與CuSO4恰好反應完,都無剩余;此時反應后的濾渣中一定有Cu,濾液中一定有FeSO4(反應生成物).
情況3:Fe過量,(1)式發(fā)生, Fe與CuSO4反應完,F(xiàn)e剩余;此時反應后的濾渣中一定有Fe、Cu,濾液中一定有FeSO4(反應生成物).
步驟3判斷,根據(jù)本題目中后半段已知條件“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液為藍色”,通常溶液為藍色,則含有銅離子,故對步驟2分析的3種情況進行篩選對照,可知情況1反應的結(jié)果中有CuSO4,溶液能夠呈現(xiàn)藍色.故濾渣中一定有Cu,濾液中一定有FeSO4和CuSO4.
例2將一定量的鋅粉加入到硫酸亞鐵、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過一段時間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則濾渣中一定有____,可能有____;濾液中一定有____,可能有____,一定沒有____.
解析依據(jù)“三步法”:
步驟1審題,根據(jù)題目已知條件,此為“一金斗兩鹽”的情況:“一金”是指鋅粉;“兩鹽”是指硫酸亞鐵、硫酸銅.故可能會發(fā)生以下2種反應:
(1)
(2)
那如何快速判斷哪個反應先發(fā)生呢?依據(jù)金屬活動順序:Zn→Fe→Cu,相距遠的2種金屬間先發(fā)生反應,故上述(1)式先發(fā)生反應,(2)式后發(fā)生反應.
步驟2分析,依據(jù)“一金”鋅粉量的多少來判斷反應后的具體情況.鋅粉量少,則只發(fā)生(1)式的反應;鋅粉量多,(2)式才有可能發(fā)生.故依據(jù)鋅粉量反應的情況,如圖2所示,具體為以下幾種情況:
圖2
情況1:Zn極少,(1)式發(fā)生,全部Zn參與(1)式反應,剩余部分CuSO4,(2)式不發(fā)生,此時反應后的濾渣中一定有Cu,濾液中一定有ZnSO4、CuSO4(反應后剩余的量)、FeSO4(沒有參與任何反應,故剩余全部).
情況2:Zn較少,(1)式發(fā)生,Zn與CuSO4恰好反應完,Zn與CuSO4都無剩余,(2)式不發(fā)生,此時反應后的濾渣中一定有Cu,濾液中一定有ZnSO4、FeSO4(沒有參與任何反應,故剩余全部).
情況3:Zn較多,(1)式發(fā)生,Zn與全部CuSO4反應完后,Zn有剩余,此時(2)式發(fā)生,剩余的Zn與部分FeSO4反應,Zn無剩余,F(xiàn)eSO4有剩余,故反應后的濾渣中一定有Cu、Fe,濾液中一定有ZnSO4、FeSO4(剩余的部分量).
情況4:Zn非常多,(1)式發(fā)生,Zn與全部CuSO4反應完后,Zn有剩余,此時(2)式發(fā)生,剩余的Zn恰好與全部FeSO4反應,Zn與FeSO4都無剩余,故反應后的濾渣中一定有Cu、Fe,濾液中一定有ZnSO4.
情況5:Zn過量,(1)式發(fā)生,Zn與全部CuSO4反應完后,Zn有剩余,此時(2)式發(fā)生,剩余的Zn與全部FeSO4反應后,Zn依然有剩余,F(xiàn)eSO4無剩余,故反應后的濾渣中一定有Cu、Fe、Zn,濾液中一定有ZnSO4.
步驟3判斷,根據(jù)本題目中后半段已知條件“過一段時間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也就是說,在第一次反應發(fā)生后,后面又有反應發(fā)生,故對步驟2的分析的5種情況進行篩選對照,可知情況3、情況4、情況5中都先后有2次化學反應,滿足本題目條件.故綜合情況3、情況4、情況5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濾渣中都有Cu和Fe,可能有Zn;濾液中一定有ZnSO4,可能有FeSO4,一定沒有CuSO4.
例3將一定量的鋁、銅粉末混合物加入硝酸銀溶液中,充分反應過濾后,濾液為藍色.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后所得濾渣中一定有Ag,濾液中一定有Al(NO3)3、Cu(NO3)2,可能有AgNO3
B.反應后所得濾渣中一定有Ag、Cu,濾液中一定有Al(NO3)3、Cu(NO3)2
C.反應后所得濾渣中一定有Ag、Cu,濾液中可能有Al(NO3)3、Cu(NO3)2、AgNO3
D.反應后所得濾渣中一定有Ag、Al、Cu,濾液中一定有Cu(NO3)2
解析依據(jù)“三步法”:
步驟1審題,根據(jù)題目已知條件,此為“一鹽破兩金”的情況:“一鹽”是指硝酸銀;“兩金”是指鋁、銅粉末.故可能會發(fā)生以下2種反應:
(1)
(2)
那如何快速判斷哪個反應先發(fā)生呢?依據(jù)金屬活動順序:Al→Cu→Ag,相距遠的2種金屬間先發(fā)生反應,故上述(1)式先發(fā)生反應,(2)式后發(fā)生反應.
步驟2分析,依據(jù)“一鹽”硝酸銀的多少來判斷反應后的具體情況.AgNO3量少,則只發(fā)生(1)式的反應;AgNO3量多,(2)式才有可能發(fā)生.故依據(jù)AgNO3的量反應的情況,如圖3所示,具體為以下幾種情況:
圖3
情況1:AgNO3極少,(1)式發(fā)生,全部AgNO3參與(1)式反應,剩余部分Al,(2)式不發(fā)生,此時反應后的濾渣中一定有Ag、Al(反應后剩余的量)、Cu(沒有參與任何反應,故剩余全部),濾液中一定有Al(NO3)3.
情況2:AgNO3較少,(1)式發(fā)生,AgNO3與Al恰好反應完,AgNO3與Al都無剩余,(2)式不發(fā)生,此時反應后的濾渣中一定有Ag、Cu(沒有參與任何反應,故剩余全部),濾液中一定有Al(NO3)3.
情況3:AgNO3較多,(1)式發(fā)生,AgNO3與全部Al反應完后,AgNO3有剩余,此時(2)式發(fā)生,剩余的AgNO3與部分Cu反應,AgNO3無剩余,Cu有剩余,故反應后的濾渣中一定有Ag、Cu(剩余的部分量),濾液中一定有Al(NO3)3、Cu(NO3)2.
情況4:AgNO3非常多,(1)式發(fā)生,AgNO3與全部Al反應完后,AgNO3有剩余,此時(2)式發(fā)生,剩余的AgNO3恰好與全部Cu反應,AgNO3與Cu都無剩余,故反應后的濾渣中一定有Ag,濾液中一定有Al(NO3)3、Cu(NO3)2.
情況5:AgNO3過量,(1)式發(fā)生,AgNO3與全部Al反應完后,AgNO3有剩余,此時(2)式發(fā)生,剩余的AgNO3與全部Cu反應后,AgNO3依然有剩余,Cu無剩余,故反應后的濾渣中一定有Ag,濾液中一定有Al(NO3)3、Cu(NO3)2、AgNO3.
步驟3判斷,根據(jù)本題目中后半段已知條件“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液為藍色”,通常溶液為藍色,則含有銅離子,故對步驟2的分析的5種情況進行篩選對照,可知情況3、情況4、情況5反應的結(jié)果中都有Cu(NO3)2,溶液能夠呈現(xiàn)藍色.故綜合情況3、情況4、情況5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三種情況的濾渣中都有Ag;濾液中一定有Al(NO3)3、Cu(NO3)2,可能有AgNO3,選擇A.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是金屬與鹽溶液反應所得濾液和濾渣成分的分析,平時除了“三步法”的分析,在題目中還要注意題干后部分的要求,例如,若所得濾液為藍色,則濾液中一定有銅離子(Cu2+);若所得濾液為淺綠色,則濾液中一定有亞鐵離子(Fe2+);若向所得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無氣泡,也可剔除部分可能情況.
通常,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的這類題型大多數(shù)分為3種情況:“一金一鹽”、“一金多鹽”和“一鹽多金”.“一金一鹽” 是指一種金屬與一種鹽溶液反應,“一金多鹽”是指一種金屬與多種鹽溶液反應,“一鹽多金”是指一種鹽溶液與多種金屬反應.這三種情況的解答都圍繞金屬活動順序進行,抓住距離遠的兩類金屬先反應為重點,然后按照“一金”或者“一鹽”量的多少來逐步分析,最后結(jié)合題目問題得出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