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年芳,王婧影
(泰州市人民醫(yī)院,江蘇 泰州 225300)
我國血液腫瘤以26.3%的發(fā)病率位居第二,僅次于乳腺腫瘤[1]。血液腫瘤疾病的早期臨床癥狀并不明顯,許多患者錯過了最佳的診療時機。隨著血液腫瘤疾病診療技術不斷取得全新的突破,化療成為了廣大血液腫瘤疾病患者首選的診療方案,對于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疾病造成的痛苦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2]。在對患者實施放療期間,須輔以行之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隨著我國臨床護理技術的逐步更新,以人文關懷護理為代表性的護理干預技術在血液腫瘤科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僅能夠降低患者在放療化療時的痛苦,還從根本上促進臨床護理質量的提升。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腫瘤科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28例血液腫瘤患者為參考對象,其中,男18例,女10例,其年齡區(qū)間均在40~70歲,病程均在6個月~2年。其中,急性白血病11例、惡性淋巴瘤10例、多發(fā)性骨髓瘤7例。納入標準:臨床上符合血液腫瘤化療指征、無嚴重精神、意識障礙、自愿參與到此次臨床研究工作的患者;排除標準:伴有嚴重精神、意識障礙、臨床資料不全的患者。上述所有入選患者的臨床資料在組委會研究人員的反復比較和斟酌下證實無顯著差異,將其統(tǒng)計得到的數(shù)據(jù)結果進行比較符合此次臨床研究既定的統(tǒng)計學標準要求(P>0.05)。
1.2 方法按照既定護理方案的不同,首先對所有入選的患者進行統(tǒng)一編號,編號為1~28,將所有編號為奇數(shù)的患者納入一組,組別名稱為對照組,該組的所有患者全部實施常規(guī)護理。首先,自患者入院后,考慮到因為對疾病的認知不足,從而產生緊張、焦慮的負面心理,甚至會對抗臨床護理工作。為了強化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護理人員應就疾病知識加強與患者的交流,為患者講解疾病形成的原因、診療原理及臨床護理重點,強化患者對疾病的系統(tǒng)性認知,并協(xié)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少熬夜、合理飲食,主動關心患者,積極鼓勵患者樹立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積極面對治療。其次,對于服藥的患者,護理人員需指導患者合理服藥,囑咐患者每次服藥的劑量與每日服藥的次數(shù),同時指導患者服藥后易產生的不良反應,讓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最后,為了給予患者一個舒適、良好的住院環(huán)境,護理人員需每日定時為患者開窗通風,保證室內的空氣流通,并給予充足的光照,每日三次消毒,早中晚各一次。
剩余編號為偶數(shù)的14例患者劃分至試驗組中,并全部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具體方案如下:
第一,在科室內成立人文關懷護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一職,并選擇3~5名臨床經(jīng)驗豐富的護理工作者擔任組員,確保白班、夜班護理人員的新老搭配合理,強化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在臨床護理工作中促使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得到有效的落實,此外,每個班次的護理人員須做好充分的護理記錄,認真做好護理人員的交接班工作。第二,為了促進科室臨床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科室根據(jù)計劃安排定期開護理技能培訓,每月安排??浦R講座,全面熟悉血液腫瘤患者的護理重點、日常護理工作內容及心理護理內容等,定期對科室所有護理人員進行業(yè)務知識考核,確保所有護理人員的考核全部合格。第三,在對患者實施化療前,護理人員首先要充分熟悉患者的臨床資料、藥物過敏史、家庭情況等,并根據(jù)患者的身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加強對患者化療期間的病房巡視工作。第四,考慮到患者因為反復的靜脈穿刺而增加其疼痛癥狀,為此,護理人員首先要加強靜脈穿刺護理的人文關懷,積極落實人文關懷護理理念,依據(jù)治療藥物的性狀、化學性質選擇適宜的穿刺靜脈,確?;颊甙踩?,同時用藥期間督促患者多飲水,促進排尿。
1.3 觀察指標護理療程結束后,由組長負責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護理效果及住院情況等各項數(shù)據(jù)結果進行詳細的統(tǒng)計和比較。其中,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衡量以軀體功能、運動功能、睡眠功能三項內容來衡量,每項的滿分均為100分。按照患者在護理工作中取得護理效果的不同將其劃分為顯效、有效與無效三種,護理總有效率=(顯效+有效)/患者總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兩組比較使用%與(xˉ±s)分別來代表計量資料與計數(shù)資料,并在進行臨床試驗的過程中分別使用t和x2試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該數(shù)據(jù)結果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結果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未見顯著差異,隨著護理進程的發(fā)展,其各項生活質量評分也逐漸拉開了差距,試驗組顯著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結果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對照組中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8.57%;試驗組中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4.28%,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該項數(shù)據(jù)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結果
2.4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對照組護理總有效率為78.56%;試驗組護理總有效率為92.86%,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該項數(shù)據(jù)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結果
2.5 兩組患者的住院情況比較兩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平均住院總費用之間的比較差異顯著,對照組顯著高于試驗組(P<0.05),該項數(shù)據(jù)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的住院情況比較結果
隨著我國醫(yī)療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惡性腫瘤疾病的治療也不再是夢,通過實施化療,減輕了廣大血液腫瘤患者的痛苦,也幫助其樹立良好的心態(tài)[3]。而人文關懷護理模式的廣泛應用,成為廣大血液腫瘤患者的首選護理方案,通過在日常護理工作中積極落實人文關懷護理理念,推動我國護理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4]。
在此次臨床研究工作中,人文關懷護理對于血液腫瘤患者的預后恢復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首先,人文關懷護理小組的成立,云集了科室內眾多的護理工作“中堅力量”,憑借其自身豐富的護理經(jīng)驗在血液腫瘤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中發(fā)揮了重要的價值,從根本上促進了血液腫瘤患者臨床護理質量的提升。同時,面對護理知識更迭的時代環(huán)境下,強化對組內成員護理技能的培訓,有助于護理人員充分掌握多元化的護理技能,從容應對各項血液科的突發(fā)情況,是提升廣大患者護理滿意度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