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仙進(重慶移通學(xué)院)
巖石有著天生的佛性,一些在縉云寺顯化
另外一些成為嘉陵江中光潔的卵石,蘊含流水
的經(jīng)文,等待認領(lǐng)
懸崖峭壁上鑿佛的人,將內(nèi)心的慈悲掏出來,
幫菩薩描眉
將欲望、隱痛、怯懦一一攤開,為金剛點睛
越鑿,心中越敞亮、清明。金石的聲響,是群
山的禪音
縉云寺鑿佛的人,胸懷世界,頭頂著干凈的雪
身體在鹽水中腌制,靈魂在木魚聲中漂洗
最后用敬香的姿態(tài),吸取一根紅梅煙
我走在前往縉云寺大殿的路上,一步一蓮花
拾級而上,每一枚足跡,都有溫暖的禪音
所有的慈悲都在腳下,菩薩們低眉順眼。密林
中的
鳥鳴又剪落了一些陽光。誦經(jīng)的佛陀們
用目光,拾起這些碎金子與草藥同碾
小火慢熬,制成一劑清洗濁身的猛藥
沒有人不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將刀口藏于內(nèi)心,嚴守戒律。沾不了美酒,
就飲杯中的山水
再點燃一炷香,驅(qū)趕心猿。誦一卷佛經(jīng),拴
住意馬
平心靜氣放下繩索,披上袈裟
放任葉落、花開。放任生死輪回,因果循環(huán)
一低頭,遼闊人間就從貝葉經(jīng)中流淌出來
慈悲莫過于一次等身長頭,伏地合掌。經(jīng)書
已舒眉
在北碚,縉云寺 ,收容了一切。多余的山水,
收容了縉云寺
老住持對游客說:遲一些,慢一些,輕一些
佛,就會從縉云寺的午后,走出來
在“廬陽第一名山”這位睿智的老者注視下
學(xué)著多年前的周瑜讀書、登山,觀賞白日依山
盡的景象
年輕的女孩們,盡力展示美妙肉體,白嫩如藕
雙臉的酡紅和閃亮的葉片,不會熄滅
遠處,樹枝依舊在三條溪流中劃動,像給河流
梳頭
盤發(fā)髻。如水般溫婉的女子,對鏡,貼花黃
鳥鳴鑄造的精致鑰匙。打開耳朵。驚動岸邊喝
水的馬匹
不時,一只水鳥從翅膀里抖動起伏的潮汐
掉落成水中的倒影,浮動馱著鐘聲的夜晚
抬眼望去的城市,睡成一條傷疤
男人們用一只瘦酒杯。倒扣住唐朝的月亮
含露的銅質(zhì)欄桿,吞吐呼出的酒氣
啜泣聲制造密林的缺口,夜晚開始流動
水中古老的倒影渙散。汽笛船切開河流的軟肉
從山的傷口隱去。呼吸著月光和鹽
我從口袋里面掏出手機,將紫蓬山的夜景
收納成為一張照片。帶著它,像揣著一劑藥
——性溫,味甘。足夠我在塵世中
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茍全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