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歡,孫恒昌,黃建華(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630)
華支睪吸蟲?。–lonorchiasis)又稱肝吸蟲病,是華支睪吸蟲(Clonorchis sinensis)成蟲寄生在人體肝膽管,成蟲堵塞膽管及代謝產物、分泌物等刺激膽管產生炎癥,又迫使肝臟出現脂肪變性、萎縮壞死等現象的一種嚴重的人獸共患寄生蟲病。主要流行于我國廣東、廣西、黑龍江、吉林等省份(自治區(qū))[1],其中廣東省是我國發(fā)現最早、感染最嚴重的省份,感染率達5.56%;順德區(qū)、番禺區(qū)、勒流區(qū)居民感染率更是達到了18.52%、22.30%、39.98%,為高流行區(qū)[2-3]。生食淡水魚行為是華支睪吸蟲病感染的主要途徑;居民的喜食淡水魚生習慣、生熟砧板混用等不良衛(wèi)生行為使得大眾感染率持續(xù)上升[3]。由于華支睪吸蟲病前中期感染臨床癥狀不突出,容易與其他胃腸疾病或肝炎混淆,常常出現因為發(fā)現不及時,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的狀況。糞便顯微鏡檢查蟲卵是診斷華支睪吸蟲的金標準。目前,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是臨床運用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該方法操作繁瑣、費時費力,檢測結果受檢驗人員經驗技術的影響等,難以滿足臨床快速檢測的需求。因而,探索糞便華支睪吸蟲蟲卵快速檢測技術具有重要意義。全自動糞便分析儀能自動識別糞便中的蟲卵,具有簡便快速、便于標準化等優(yōu)點,但是常規(guī)儀器檢測模式下容易造成蟲卵漏檢。本文通過改變全自動糞便分析儀的參數等提高儀器法華支睪吸蟲的檢出率,并與傳統(tǒng)方法的檢測效果相比較,具體報告如下。
1.1 選取2020年5月-2020年9月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檢驗科華支睪吸蟲感染的門診和住院患者糞便標本137例,每份糞便量5-10g。分別應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和全自動糞便分析儀(KU-F20,珠??朴蚬煞萦邢薰荆┻M行華支睪吸蟲蟲卵檢測。
1.2 檢測步驟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的檢測采用《第四版全國檢驗標準操作規(guī)程》中的流程,由經驗豐富的檢驗人員進行檢測,一式三份,包括基本操作方法、采樣標準、鏡檢標準和結果判讀計算。三張片全片計算華支睪吸蟲總數除以3再乘100,即總數/3×100個/g為每克糞便華支睪吸蟲蟲卵數。
改良全自動糞便分析儀肝吸蟲卵檢測法流程,包括基本操作方法、采樣標準、鏡檢標準和結果判讀計算。按儀器KU-F20糞便分析儀糞便采集流程收集標本,一式兩份;對儀器拍攝參數進行以下設置,儀器拍照參數設置A組(10倍鏡拍攝):共20組,B組(40倍鏡拍攝):共24組;每組拍4個視野,每個視野有4張圖片,共176個視野,704張圖片/標本。設置儀器鏡檢完成自動識別所拍攝圖片中的華支睪吸蟲蟲卵,人工對儀器識別的蟲卵進行二次判讀確認。
1.3 結果統(tǒng)計分析 本研究用改良加藤厚涂片(Kato-Katz)法作為標準法,分析改良糞便分析儀華支睪吸蟲蟲卵檢測法的檢測效力,主要包括以下評價指標:靈敏度、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等,糞便華支睪吸蟲蟲卵檢測靈敏度特異性的差異(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Kappa檢驗評價兩種方法的一致性,Kappa值<0:一致性極差;0-0.2:微弱;>0.2-0.4:弱;>0.4-0.6:中度;>0.6-0.8:高度;>0.8-1.0:極強。
2.1 改良加藤法華支睪吸蟲檢測結果137例標本中陽性69例,陽性率50.36%;改良糞便分析儀法華支睪吸蟲檢測結果137例標本中陽性73例,陽性率53.28%。兩種方法檢測結果比較見表1。
表1 改良加藤法與改良全自動糞便分析儀檢測糞便中華支睪吸蟲蟲卵的檢測結果
以加藤法為標準方法,全自動糞便分析儀法檢測華支睪吸蟲蟲卵的敏感性為86.96%,特異性為80.88%。陽性預測值75.95%,陰性預測值85.93%。兩種方法符合率為83.9%,一致性檢驗顯示儀器法的檢測結果與加藤法高度一致。
目前用于診斷華支睪吸蟲病的方法主要有病原學診斷方法、免疫學診斷方法、分子生物學診斷方法。免疫學診斷方法中主要是ELISA和免疫膠體金技術,但其敏感性和特異性不高,使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與ELISA聯(lián)合檢測,檢出率更高;分子生物診斷方法主要是PCR法,前景比較好,但是現階段技術要求上尚未達到比較理想水平,且分子生物學和免疫學檢測技術對儀器設備、人員素質等要求較高,不適合基層檢測機構推廣使用[4-8]。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是現在各臨床實驗室主要應用的檢測方法,但是該方法處理復雜,操作步驟多、耗時長、氣味難聞,生物安全性較低,且臨床結果報告時間長,往往難以滿足臨床快速檢測的需求。因此,探索糞便華支睪吸蟲蟲卵簡便、準確的快速檢測方案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全自動糞便分析儀在進行糞便常規(guī)檢測的時候,標本為全封閉狀態(tài)下,多點抓取,通過對糞便樣本進行稀釋、過濾大的殘渣之后涂片。在顯微鏡下,利用顯微攝像技術采集糞便涂片的多個視野圖像,繼而將圖片中識別的特征性物質與儀器數據圖片庫中細胞、脂肪球、寄生蟲卵等的形態(tài)進行比對,從而實現糞便中紅細胞、白細胞、脂肪球、蟲卵等的識別檢測。已有研究對比了人工鏡檢和全自動糞便分析儀對寄生蟲的檢測效果。結果發(fā)現糞便分析儀檢測寄生蟲與人工鏡檢的結果一致性達到98.9%[9]。但是筆者發(fā)現KU-F20全自動糞便分析儀器推薦的糞便常規(guī)檢測拍攝視野和每個視野拍攝數量較少,因此可能導致肝吸蟲卵的漏檢。筆者推測儀器拍攝的視野數量和每個視野拍攝的圖片數量越多,糞便中蟲卵被檢測出的幾率越高,敏感性也就越高,因此對拍攝參數進行改進也許能提升華支睪吸蟲的檢測率。
本文通過調整設置KU-F20全自動糞便分析儀的糞便沉渣拍攝參數,即增加每份糞便樣本中的拍攝視野和每個視野拍攝數量,并且同一份糞便標本重復兩次進行檢測。改良后的儀器法檢測肝吸蟲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達到86.96%和 80.88%。陽性預測值75.95%,陰性預測值85.93%。且一致性分析顯示,全自動糞便分析儀法與加藤法結果高度一致。此外,儀器檢測法極大縮短了糞便肝吸蟲檢測的報告時間,提高了檢測效率。且自動化程度高,檢測過程為全封閉狀態(tài)下進行,自動化程度和生物安全性高,減少人為誤差。
傳統(tǒng)形態(tài)的顯微鏡觀察在檢驗過程中仍屬于金標準,但是單一的顯微鏡觀察容易使檢驗人員產生視覺疲勞,影響結果判讀,甚至容易產生漏檢,儀器法有望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這一單一的鏡檢工作;其次儀器法的檢驗圖片可以保留,圖片的保留不僅便于教學[10],也有利于在醫(yī)生或患者對檢驗結果有疑問時,作為檢驗結果的可靠證據。所以在不影響檢驗結果甚至在準確性能更優(yōu)的情況下,用儀器法代替人工計數,使得檢驗人員能更好地對結果進行分析,完成更多的臨床檢驗任務及教學任務,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