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雅芳,林慧冰
(1.廈門市蓮龍小學,福建廈門,361005;2.共青團廈門市海滄區(qū)委員會,福建廈門,361000)
讓核心素養(yǎng)落地的本質是新時期育人目標的完善與重構,其價值取向是回歸人本性育人目標。[1]“多元啟能”是廈門市蓮龍小學(以下簡稱我校)的辦學理念,其內涵與核心素養(yǎng)培育目標不謀而合。以“繼承—創(chuàng)新—發(fā)展”為工作方向,我?;趯W校歷史文化和辦學特色,構建了具有核心素養(yǎng)內涵和本校文化特色的課程體系,實現了核心素養(yǎng)培育從頂層設計到學校課程推進的有效落實,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多元啟能”理念的落地需要學校為師生提供多元的、豐富的平臺,為學生提供適切的教育,從而培養(yǎng)學生多元包容的特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個性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并逐步形成學校獨特的、穩(wěn)定的、優(yōu)質的辦學特色。我校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對基于“多元啟能”辦學理念的校本課程進行了頂層設計。
多元化的文化氛圍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不同的智能,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校園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在物質文化方面,本著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成為育人場所的設計理念,通過對線上線下環(huán)境的營造,我校形成了具有多元特色的操場文化、樓層文化、班級文化和部室文化。在精神文化方面,我校以“多元啟能”理念為核心,以“三風一訓”為手段,以家長文化氛圍為引領,以各類制度為保障,打造了積極的校園精神文化。
“多元啟能”理念的落實需要一支一專多能的教師隊伍。我校倡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勇于創(chuàng)新,構建“趣、活、情、實”的魅力課堂。我校還通過“讀書沙龍”、內請外聘等形式,促進教師不斷學習,發(fā)展多元素養(yǎng),使教師勝任一專多能的教學工作。此外,我校還根據教師的發(fā)展目標和個體差異,實施分層培訓,使不同層次、不同風格的教師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課程是“多元啟能”理念實現的載體,也可以促進“多元啟能”理念的真正落地。我校根據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整合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構建以“適切、多元、選擇”為主題詞的課程結構,具體做法如下。
1.機制引動
要想建立多元化的課程體系,就要形成與之相適應的課程管理運行機制。我校通過成立課程開發(fā)組、課程發(fā)展指導組、課程評價組,制訂校本課程評估方案、課程常規(guī)管理制度及課程成果獎勵制度等,形成“指導—評估—反饋”的運行機制,使校本課程真正以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滿足學生的需要。
2.三模驅動
一是開好國家課程。我校突出國家課程的重要性,確保開齊開好國家課程,并深入挖掘國家課程的豐富資源,使課程學習成為學生主動發(fā)展的過程。
二是做全選修課程。這是理想化目標,也是相對學生的需求而言的。學生的需求就是教育的內部需求,是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秉承“多元啟能”的理念,只要是利于培養(yǎng)學生素養(yǎng)、滿足學生需求且報名人數達到15人的課程,我校就會在評估其可行性后成立相應的社團。為此,筆者針對學生、教師、家長三個層面設計了校本課程意向調查問卷、教師興趣愛好調查表和校本課程建設工作家長問卷調查。針對問卷摸底情況,我校及時調整校本課程,根據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學生的原有基礎,開設普及班和提高班,滿足不同水平層次學生的需求。為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我校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積極發(fā)掘社區(qū)、家長資源,滿足學生的課程需求。
三是做精必修課程。在“多元啟能”理念的引領下,我校根據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將已有的書法、拉丁舞、足球三個傳統項目開發(fā)為全校學生的必修課程,每個課程設立相應的系列活動,融入學校文化的方方面面,融入學生每天的學習生活,形成穩(wěn)定的校園文化,并成為學校辦學特色,使每名學生在畢業(yè)時都能寫一手好字,習得優(yōu)美舞姿,鍛煉強健體魄。
3.實施推動
實施推動可以簡單概括為加、減、乘、除四個字?!凹印笔侵讣由钫J識:有機結合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通過有效策略,推動校本課程從無到有;搭建互動平臺,開展觀課、議課活動,推動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減”是指減輕負擔:面對“雙減”背景下學生書面作業(yè)減少、課余時間變多的現狀,我校通過國家課程、選修課程和必修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使“多元啟能”理念真正落地?!俺恕笔侵讣摇⑿?、社聯動效能翻倍:我校構建了家、校、社三位一體的教育新格局,通過家長、學校平臺和聘請校外輔導員,以社區(qū)、共建單位、研學基地等為依托,開設了豐富多彩的實踐課程,實現了讓學生在實踐中發(fā)展能力和特長的目標?!俺笔侵浮俺f更新”:根據國家政策,我校不斷更新校本課程的資料和形式,形成了富有成效的校本課程教學模式、學習方法,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評價方式。
4.活動帶動
我校擬訂了校園活動月歷,并根據教育熱點,定期或不定期開展藝術節(jié)、體育節(jié)、科技節(jié)、書畫節(jié)、讀書節(jié)、足球嘉年華等各類活動課程。多元的活動平臺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又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舞臺。
“多元啟能”理念的落實需要配套多元化的評價手段。我校基于“五育融合”等相關理念,從國家層面到學校層面、從框架到細則,修訂完善了《蓮龍小學學生評星、爭章、奪冠,爭當“魅力少年”評價方案》。該方案涵蓋學生品德發(fā)展、學業(yè)水平、身心健康、興趣特長、實踐能力五個方面,學生只要在德智體美勞的某一方面表現有所進步或取得成績,均可以獲得相應級別的獎章,并記入個人的《蓮龍小學“魅力少年”行動手冊》。當學生積累了一定數量的獎章時,可以申請晉級,換取高一級的獎章?!霸u星—爭章—奪冠”的評價路徑使整個評價系統能起到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導向作用。在學生評價的內容、手段和評價主體上,我校也采用了多元化模式,強化“多元啟能”理念在評價機制上的落實。
我校拉丁舞課程的形成是學校辦學歷史的積淀,是在學?!岸嘣獑⒛堋崩砟畹闹敢拢诮逃龑嵺`中不斷豐富和生成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多元包容的特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個性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
拉丁舞作為一種集體育、音樂和藝術于一體的體育項目,除重要的藝術價值外,還具有較高的教育學價值,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都有顯著作用。[2]將拉丁舞作為校本課程,主要有以下幾種價值。
一是體育價值。拉丁舞能夠有效糾正學生因錯誤坐姿、站姿形成的不良體態(tài),幫助正處于身體發(fā)育關鍵時期的學生塑造挺拔身姿。不同風格的拉丁舞舞種,可以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爆發(fā)力、柔韌性和身體協調性,有效提高學生對身體的控制力,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二是美育價值。拉丁舞對提升學生的審美觀,培育多層次、全方位的審美視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拉丁舞獨特的藝術風格、絢麗多彩的服飾、富有律動的舞風,在具有節(jié)奏感的音樂的烘托下,從多個角度呈現出形體美、動作美、服飾美、音樂美,具有突出的培養(yǎng)學生審美的價值。
三是文化價值。拉丁舞融合了多種地域文化。學習拉丁舞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對國家文化差異的感知與理解力,使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與底蘊,培養(yǎng)跨文化認知力。對拉丁舞禮儀文化的學習,也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知禮講禮的好習慣,提升學生的文化內涵和個人氣質。
四是心理價值。小學生處在身心快速發(fā)展的時期,在心理方面也容易產生波動和問題。練習拉丁舞能夠使學生舒緩壓力和緊張情緒,抒發(fā)心中的焦慮,在舞蹈中放松身心。同時,拉丁舞本身帶有交際功能,學生在拉丁舞課上也能擴展交際范圍,增強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性格,在藝術陶冶中快樂成長。
我校近些年在課程設計與實施方面的努力,為拉丁舞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其發(fā)展具備充分的可行性。一是我校舞蹈教室設施相對完備,具備開展拉丁舞課程及活動的基本功能配套。二是我校拉丁舞專職教師配備齊全,教師隊伍不僅多才多藝、有潛能,還具有較強的合作意識。三是我校拉丁舞方面的校外資源豐富,社區(qū)關工委和廣大家長都關心支持學校的工作,為我校拉丁舞校本課程的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
培育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是課程體系的完善與重構。我校立足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和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結合校本課程開發(fā)實踐,確定了拉丁舞校本課程的理念、目標、規(guī)劃、實施與評價。
1.課程理念
在“多元啟能”辦學理念指引下,我校關注拉丁舞校本課程的適切性,即在課程結構、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價、教學資源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選擇。
2.課程目標
基于核心素養(yǎng)內涵,我校從強健體質、培養(yǎng)品質、提高修養(yǎng)三個維度確定了拉丁舞校本課程的目標,如表1所示。
表1 拉丁舞校本課程目標
3.課程規(guī)劃
我校開設了“走進拉美,體驗博雅”的拉丁舞課程,撰寫了《拉丁舞課程綱要》《拉丁舞少兒等級考試分級教材提綱》,并針對倫巴、恰恰、斗牛、牛仔等不同舞種編寫了《拉丁舞訓練教程》《拉丁舞課程實施方案》,實現了“特長”到“特色”的轉變。在一、二年級,每周開設一節(jié)拉丁舞必修課;在三至六年級,每兩周開設一節(jié)拉丁舞必修課;在每天的大課間融入拉丁舞,以此堅持普及性和提高性相結合,推進課程計劃實施。
4.課程實施
課程實施是課程發(fā)揮育人效果、實現課程內在價值的關鍵。我校在組織多次拉丁舞校本課程研討課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將拉丁舞文化融入其他課程的多元學科融合滲透的教學模式。
一是采用學科滲透的方式,將拉丁舞文化融入其他課程。我校開設了拉丁舞選修課和必修課,學生需著統一的舞鞋及服飾,在專門的舞蹈教室學習。此外,我校還將拉丁舞文化融入語文、數學、音樂、美術、品社、綜合實踐等學科。例如:在美術課中開展拉美工藝品、拉丁服飾鑒賞,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在音樂課的兒歌中融入倫巴的節(jié)奏,并以“走進拉美音樂”為主題使學生體會多樣的音樂風格;在科學課上,教師引導學生了解拉丁舞對身體各項機能的影響,通過“跳一跳你跳掉多少卡路里”主題課程激發(fā)學生結合拉丁舞探究科學的興趣;在道法課中開展拉丁舞的禮儀學習,啟發(fā)學生進行中西方禮儀文化對比,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視野。
二是在拉丁舞課程資源的開發(fā)上,除專業(yè)拉丁舞教師外,其他學科的教師、學生和家長也可以參與其中。例如,在語文課堂,開展“走進拉美”主題閱讀活動,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上網查找資料、制作匯報材料、上臺展示交流,以此將拉丁舞文化融入主題研究學習,發(fā)掘更多的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探究能力。
三是組織豐富的實踐活動,搭建多元活動平臺。我校拉丁舞教學不僅進入課堂和社團,還融入各種活動和比賽,如定期開展“牛仔千人團體舞”“想秀就秀,小舞臺”“舞動童年”等拉丁舞主題比賽。
5.課程評價
課程評價既要體現反饋功能,也要體現發(fā)展性功能。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我校在對評價內容、手段和主體上都采用了多元化模式,強化“多元啟能”理念在評價機制上的落實。
在評價內容上,我?;凇拔逵诤稀崩砟?,將課程評價有機融入《“魅力少年”評價方案》,從學生品德發(fā)展、學業(yè)水平、身心健康、興趣特長、實踐能力五個維度全面客觀評價學生,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在評價手段上,我校為每名學生設計定制《“魅力少年”行動手冊》,只要學生有所進步或取得成績,均可以獲得相應級別的獎章,并記入個人行動手冊。評星、爭章、奪冠的晉級機制很好地發(fā)揮了評價系統的導向功能。在評價主體上,我校將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方式結合起來,以自我評價引導學生自我反思,以教師評價實現點撥引導,以學生互評促進相互學習、共同提升,使片面的、單一的評價模式轉向全面的、多元的評價模式。多元的評價主體更有利于評價結果的公正、客觀、穩(wěn)定。[3]
在“多元啟能”理念指導下,我校繼承并創(chuàng)新了原有特色課程,力求通過課程引領,使學生的視野更廣闊,為學生未來發(fā)展的無限可能奠定基礎。未來,我校將不斷完善線下課程,建設線上課程,加強課程融合,使課程成為學校的第一生產力,不斷為學校發(fā)展和師生成長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