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峰 張通建
1899年,梁啟超將學校、報章、演說作為“傳播文明三利器”。時至今日,傳播文明的利器早已斗轉星移,就連功業(yè)無量的報章,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潮流中,也不得不改頭換面,跟上時代。大眾媒介在傳播文明、制造時尚的同時,也構建了電影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不斷更新的電影文化和反復重寫的電影史,則建構了電影經(jīng)典。2005年,中國電影資料館舉辦“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影片展映,其鎮(zhèn)館之寶《勞工之愛情》(《擲果緣》,1922)格外耀眼。近半個世紀以來,經(jīng)由中國電影史學者不斷重寫,該片已成“中國喜劇電影的奠基之作”。程季華、李少白、邢祖文、陸弘石、馬軍驤、饒曙光、酈蘇元、胡克、丁亞平、李道新、石川、虞吉、劉宇清、秦翼等幾代學者,均或詳或略解讀界定了該片的“影史地位”;張真、秦喜清、克里斯托弗·雷亞(Christopher G.Rea)、董新宇、孫紹誼、黃雪蕾則將其納入世界電影史的書寫視野。
而今,《勞工之愛情》邁向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煥發(fā)出前所未有的新活力。2022年,中國電影資料館推出該片“動態(tài)電影海報”數(shù)字藏品,在“區(qū)塊鏈技術”潮流中重獲新生。本文梳理前人成果和原始史料,追溯《勞工之愛情》在20世紀20年代最初放映階段的營業(yè)狀況、營銷口徑及排片方式,還原其與《孤兒救祖記》(1923)的轉接關系,鉤稽該片進入“五四”新文化敘事乃至世界電影史的經(jīng)典化過程。更重要的是,歷經(jīng)百年滄桑的《勞工之愛情》,在短視頻和網(wǎng)絡直播的滾滾洪流中,開始重塑“魔術梯”,身披“新霓裳”,坦坦蕩蕩地游走于全球互聯(lián)網(wǎng)之中,文化風采、藝術魅力和娛樂效果絲毫不減當年。從這個意義上講,重回大眾視野的《勞工之愛情》,就像其誕生之初那樣,在民間、鄉(xiāng)野和都市的滋養(yǎng)下綻放新聲。
1922年10月5日,《申報》頭版刊出夏令配克影戲院開映“中國滑稽影戲”的大幅廣告。20年代初,卓別林(Charlie Chaplin)、羅克(Harold Lloyd)的滑稽片仍在中國電影市場上熱映。明星影片公司創(chuàng)業(yè)伊始,順勢而為,推出《滑稽大王游滬記》和《勞工之愛情》,號稱“中國人自制之第一創(chuàng)作”。事實上,1913年,張石川在亞西亞影戲公司(Asiatic Film Company)擔任導演時,已和鄭正秋拍過一些“仆廝胡鬧”的滑稽戲。按他的說法,“這正是電影事業(yè)飛入中國第一燕”。1922年3月,張石川與鄭正秋、鄭鷓鴣、周劍云、任矜蘋諸君創(chuàng)辦明星公司,考慮當時的觀眾喜好,重拾滑稽短片作為創(chuàng)業(yè)之作,自在情理之中。《游滬記》和《擲果緣》就像孿生兄弟,在銀幕上聯(lián)袂開映,觀眾“笑聲掌聲猶如雷動”。從1922年10月到1926年5月,這兩部滑稽片在夏令配克影戲院、恩派亞大戲院、萬國影戲院、卡德影戲院、閘北影戲院、中國大戲院斷斷續(xù)續(xù)放映近四年之久,其間更運往南京、北京、天津、漢口等地開映。1923年以來,中國早期電影制作蓬勃發(fā)展,而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勢頭也無比迅猛。面對如此境遇,到1926年,《游滬記》和《擲果緣》還能躋身其中,其魅力可見一斑。
然而,在一些電影史書寫中,《勞工之愛情》被認為“不受歡迎,營業(yè)失敗”,往往還和《孤兒救祖記》聯(lián)系起來,以此證明后者挽救明星公司的票房功勞,進而張揚后者的文化地位。不過,據(jù)我翻閱的上述史料來看,《游滬記》和《擲果緣》兩片聯(lián)袂放映的營業(yè)狀況還不錯,以至于明星公司在“二片映演后,進取精神益形奮發(fā)”。1927年,徐恥痕撰寫《中國影戲大觀》,追溯中國早期電影之起源,特別銘記明星公司的三部創(chuàng)業(yè)作品:《勞工之愛情》《卓別林游滬記》《大鬧怪戲場》。在徐恥痕看來,明星公司鑒于《閻瑞生》(1921)大獲成功,拍攝長片《張欣生》(《報應昭彰》,1922),孰料“不為眾所歡迎,且經(jīng)官廳之取締”,導致“營業(yè)上乃受一絕大打擊,是時之明星,大有一蹶不振之勢”,于是才有《孤兒救祖記》(1923)的佳話??梢?,徐恥痕將明星公司的經(jīng)營困境算在了《張欣生》頭上,而非《擲果緣》。這在鄭君里的《現(xiàn)代中國電影史略》(1936)中也可佐證:“上海浦東發(fā)生一樁張欣生弒父的命案,新舞臺的時事新劇又復轟動一時,于是明星公司據(jù)此制成《報應昭彰》一劇,但片成不久,竟因不合電影檢查條例被禁,是后明星公司的基礎岌岌可危,直至十二年終出了《孤兒救祖記》才漸躋于穩(wěn)固?!笨梢?,倘若要讓《勞工之愛情》來背負明星公司“一蹶不振”這口鍋,恐與史實有出入。
對照原始史料和電影史書寫的分歧,不是要分辨《勞工之愛情》和《張欣生》究竟誰是明星公司陷入困境的“背鍋俠”。相反,它們都是中國早期電影發(fā)展過程中的奠基石和里程碑。換言之,沒有《張欣生》的“失敗”,何來《孤兒救祖記》的“成功”。中國早期電影發(fā)展史也是一部前赴后繼的“試錯史”,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國電影人的不懈努力,才成就了中國電影史上的“滑稽片”“倫理片”“武俠片”等類型電影。《勞工之愛情》和《滑稽大王游滬記》在早期電影市場上以“中國滑稽影片”站穩(wěn)腳跟,這在很大程度上確立了“滑稽片”作為中國類型電影先驅的文藝地位。在張石川眼中,即便卓別林,在1910年代初也還是“一個只會亂跳亂蹦的小丑”,到20世紀20年代,則成為婦孺皆知的“喜劇圣手”。中國滑稽片作為類型電影,也經(jīng)歷從笑片、趣劇、打鬧喜劇到滑稽片的正名過程。1923年4月,《勞工之愛情》與梅蘭芳的《春香鬧學》同臺放映。1924年,在中國早期電影市場上,以“滑稽片大會映”“中國滑稽大會”為旗幟,《勞工之愛情》和《滑稽大王游滬記》《大鬧怪戲場》聯(lián)合開映,正所謂:
中國影片大盛行,著名滑稽卻難尋。
本院不惜其重金,出版公司名明星。
十本佳片早著名,第一勞工之愛情。
大鬧怪戲笑煞人,游滬記片趣味深。
可見,當《勞工之愛情》在早期電影放映市場上摸爬滾打兩年后,至少在報刊媒體看來,它已連同《游滬記》和《怪戲場》被傳誦為中國著名滑稽片的“三大佳片”。無怪乎1927年徐恥痕在《中國影戲大觀》中要專門銘記這三大滑稽片。
更重要的是,《勞工之愛情》在其早期放映傳播過程中,已被納入“五四”新文化敘事,而海內外的電影史書寫,更讓它散發(fā)出古今雜糅的文藝魅力。1923年6月25日的《申報》記載了一則“家庭日新會”活動?!吧虾<彝ト招聲蓖贫ê慰嗣髋拷M織“家事研究會”。在何女士看來,彼時民眾有兩種生活:“一為學校生活,一為家庭生活,而我國家庭向來保守,不求改進,故絕少進步研究之道?!蛟O法與社會相聯(lián)絡,或研究各種有益之娛樂,以破除枯寂之生活?!睍h討論完畢后,開映明星影片公司新制影片《勞工之愛情》《滑稽大王游滬記》《頑童》,并先由該公司發(fā)起人兼經(jīng)理任矜蘋說明明星公司“其目的不盡在營業(yè),亦注意于改良社會”??梢?,1923年6月,《勞工之愛情》等明星公司的首批滑稽片已進入“家庭生活-有益娛樂-改良社會”的新文化敘事之中。此后,《勞工之愛情》還參與寧波旅滬同鄉(xiāng)會舉辦的演講會(《考察廣州市政之感想》)。1984年3月,蔣勛在香港參加“中國早期電影展”后,認為《勞工之愛情》“不但充分保留了中國舞臺傳統(tǒng)中類似打面缸、小上墳一類小戲的傳奇性與戲謔性,同時,也有趣地反映了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以后受新思潮沖擊的小市民的種種生活情態(tài)”。黃雪蕾特別注意到《勞工之愛情》實際上最初原名《擲果緣》,而“擲果緣”的標題更與“潘安擲果”的傳奇故事產(chǎn)生互文關系。雖然1998年Routledge出版的《中國電影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Chinese Film)中,《勞工之愛情》仍被標示為鬧?。╯lapstick)。然而,張真卻對該片作了高規(guī)格的細致解讀,認為《勞工之愛情》諷刺了傳統(tǒng)包辦婚姻,“五四運動倡導將個人從封建桎梏中解放出來,自由戀愛是它的核心主題之一,由此可見,中國早期電影并非完全與五四新文化運動脫節(jié)”。
圖1.電影《勞工之愛情》劇照
《勞工之愛情》不僅在最初放映階段進入“五四”新文化敘事,且在1936年鄭君里的《現(xiàn)代中國電影史略》中納入世界電影史的書寫視野。近年來,該片更被海內外學者共同推向19世紀末世界電影的初生時期。鄭君里認為《擲果緣》等明星公司的早期滑稽片“可以肯定說是受了戰(zhàn)后美國開士東影片公司(Keystone Film Co.)導演M.山納脫之有名的打鬧喜劇影響”。這個“受影響”的思路,在海內外中國電影史書寫中被延續(xù)下來。秦喜清考察20世紀20年代初期中國電影如何在歐美電影的影響下,開始試制偵探片、愛情片和喜劇短片,并就《勞工之愛情》與《誤會了》(或譯《永不示弱》,Never Weaken,1921)進行細致比對??死锼雇懈ァだ讈啠–hristopher G.Rea)認為《勞工之愛情》運用吸引力電影(cinema of attractions)、敘事電影(narrative cinema)和鏈接裝置(connection devices)等美學機制,片中眼鏡和樓梯的視覺景觀則借鑒歐美電影,受到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Lloyd)、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的影響。董新宇回溯世界電影的初生時期,將《勞工之愛情》與盧米埃爾兄弟(the Lumière Brothers)的《水澆園丁》(L'arroseur arrosé,1895)連綴起來,將其稱為“發(fā)明喜劇”(the comedy of inventions)。孫紹誼更將該片推演到世界電影理論史之中,從德勒茲(Gilles Louis Réné Deleuze)、多恩(Mary Ann Doane)的時間影像論述出發(fā),認為《火車進站》(L'arrivée d'un train à La Ciotat,1895)“為束縛在理性和工具化時間中的現(xiàn)代主體提供了嘉年華般宣泄的自由”。同樣,未被理性化馴服的時間自由也體現(xiàn)在《勞工之愛情》中。片中兩次運用鬧鐘特寫為“改造滑梯”提供某種道德合法性,由此讓觀眾陶醉于從時間理性中脫身而出的自由天地。從世界電影的時間線索來看,《勞工之愛情》在很大程度上自覺完成了由《火車進站》開啟的電影時間哲學的運動軌跡,其“運動-時間-影像”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更煥發(fā)出恣肆的民間活力。
《2021中國網(wǎng)絡視聽發(fā)展研究報告》指出:“截至2020年12月,短視頻、綜合視頻、網(wǎng)絡直播、網(wǎng)絡音頻的用戶規(guī)模分別為8.73億、7.04億、6.17億和2.8億,與往年內部競爭激烈之勢不同,長視頻在2021年卻陷入了與短視頻的拉鋸戰(zhàn)?!彪S著短視頻平臺的普及,大量受眾群體漸漸習慣了“短”視頻所帶來的視覺快感。2020年,快手平臺將平遙國際電影展的開幕片《煙火人間》以800多段“視頻錦集”的形式呈現(xiàn)在大眾面前。賈樟柯認為,“電影藝術自發(fā)明以來,就有很強的媒介屬性,科技的進步,傳播方法的改變一直在重塑電影語言、電影方法?!彪娪芭c短視頻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除了一些具有時效性的影視作品外,大批短視頻的個人創(chuàng)作者為吸人眼球,還將一些老電影擺上互聯(lián)網(wǎng)。因經(jīng)典作品自帶“復古”與“新鮮”的傳播屬性,創(chuàng)作者通過情懷營銷與時代共鳴來換取點擊量,這間接掀起一場“時尚復古”風潮,開啟新時代的互聯(lián)網(wǎng)變奏之勢。
在互聯(lián)網(wǎng)+電影的時代背景下,短視頻平臺“異軍突起”,成為在線公共空間。重新進入大眾視野的老電影也需適應短視頻格式,寬屏尺寸入鄉(xiāng)隨俗變成9/16的豎屏,劇情濃縮精簡成5分鐘模式,標題也更具噱頭以適應快節(jié)奏觀影方式?!秳诠ぶ異矍椤吩诙兑簟⒖焓值榷桃曨l平臺上被重新賦予各色亮點,諸如“中國電影之最:1922年上映第一部電影僅有22分鐘,評分高達8.0分!”“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電影《勞工之愛情》,勞工靠什么娶到了漂亮的老婆”“當我用阿珍愛上了阿強的方式打開《勞工之愛情》”“百年前中國首部喜劇故事片太搞笑:木匠賣甘蔗用刨子剝皮”,等等?!秳诠ぶ異矍椤返挠笆穬r值與文化意蘊當然不能簡單以某些標簽一言概之,畢竟趣味性的標題雖利于傳播,但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這部電影原有的歷史價值與文化底蘊。“魔術樓梯”作為《勞工之愛情》中的經(jīng)典一幕,其夸張的動作與詼諧的劇情貼合當下短視頻時代“短精快”的觀影模式,以一種自帶流量的屬性被廣泛傳播。在抖音、快手、b站等平臺上,部分自媒體用戶將這個視頻片段單獨提取出來,將鄭木匠快速重復、高度同步的動作與新時代節(jié)奏感強的音樂進行連續(xù)性剪輯,從感官上營造一種情緒的“快感”和“High點”。這種“鬼畜”的視覺效果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傳播過程中建構了獨特的視覺奇觀。在b站上,網(wǎng)友將魔術樓梯搭配上新褲子樂隊的《你要跳舞嗎》做“鬼畜剪輯”。新浪潮風格的電子音樂與舊式經(jīng)典影像,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的聽感與記憶點極強的視感,共同給觀眾帶來植入式“打擊”。復古與時尚在“魔術梯”中產(chǎn)生微妙的聯(lián)動,給人一種恍如隔世之感。相較于原版,“借力”之后的“魔術梯”對電影本體進行了多元重構,其彩色版、踩點配樂版、鬼畜版等新穎形式更層出不窮。原版中魔術樓梯作為敘事的高潮點和轉折點,從情節(jié)沖突上強調了鄭木匠追逐自由戀愛所展現(xiàn)出的機智與勇敢,而當下版本的“魔術梯”迎合碎片化觀影方式,并過度強調原作中的玩鬧成分?!白冄b”后老電影,在一定程度上折損了原作的歷史價值與文藝內涵?!秳诠ぶ異矍椤肪嘟癜倌辏^眾在觀看前已自帶“考古”濾鏡。b站網(wǎng)友評論道:“這已經(jīng)不是看電影那么簡單了,這是在和過去的人對話?!币蚨楣?jié)上的瑕疵與技術上的問題也可以得到諒解。網(wǎng)友調侃道:“我把這部電影的聲音調到最大,才發(fā)現(xiàn)這是默片”;“當貓和老鼠看就ok,莫名的可愛”;“自動二倍速”。老電影嵌入新時代可以喚醒集體記憶,這種情感上的共鳴喚起受眾的感性回歸,融媒體平臺裹挾商業(yè)資本與萬千網(wǎng)民掀起時尚復古的在線狂歡。
近年來,世界各地的電影節(jié)“修復經(jīng)典”單元常常展映高清修復老電影,吸引了許多電影愛好者的目光。2014年,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就創(chuàng)立了4K修復單元。從2006年到2021年,中國電影資料館完成500余部電影的2K修復,10余部4K修復。電影修復包含了紛繁復雜的流程,主要包括物理修復、數(shù)字修復、藝術修復等,而“修舊如舊”則是修復師們遵從的基本原則。在老電影的色彩修復環(huán)節(jié),更顯復雜,修復師需要參考大量數(shù)據(jù)把握影片的真實色彩,確保準確傳達出作品應有的藝術表達。當前,《勞工之愛情》(1922)、《盤絲洞》(1927)、《永不消逝的電波》(1958)、《槐樹莊》(1962)等影片紛紛以彩色面貌出現(xiàn)在國內外各大主流視頻平臺上。在當下時尚復古的時代背景下,經(jīng)典作品忙著附庸時尚,新影像卻返璞歸真。一些當代電影人轉向黑白質感中的本真表達,如斯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1993)、貝拉塔爾(Béla Tarr)《都靈之馬》(A torinói ló,2011)、婁燁《蘭心大劇院》(2019)等,都拋棄了艷麗多彩的視覺奇觀回歸到了“復古”的黑白世界中。創(chuàng)作者將重心放在對電影本體的表達上,觀眾也可以更直觀的進入電影文本的欣賞層面。無論是彩色還是黑白,色彩終究只是電影藝術的眾多表象元素之一。在b站博主@經(jīng)典影院主頁發(fā)布的AI彩色版《勞工之愛情》彈幕中,網(wǎng)友表示:“居然能修復到顏色,太厲害啦!”顯然,彩色版給觀眾以新鮮、靈動、直觀的視覺觀感,鄭木匠的衣著服飾、祝郎中女兒頭上的裝飾以及水果攤與醫(yī)館的環(huán)境都比黑白版本更具觀賞性,色彩影像增強了畫面的層次感與觀賞性。修復版在增加視覺觀賞性的同時,還在整體上還原了老電影應有的質感。然而,《盤絲洞》(1927)黑白版本開頭由于膠片受損導致畫面人物模糊,但網(wǎng)上流傳的AI彩色版本盲目增加銳度,導致色彩鮮艷到近乎失真。電影修復的初衷是為了滿足當代人更高標準的觀影要求,盲目追求畫面的鮮艷與銳利,不僅會影響觀眾的觀影體驗,還會破壞原作品的美學內涵和文化價值。在當下老電影的修復流程中,將黑白化妝成彩色被認為是修復的一環(huán),而出于對維持老電影原有陳舊質感與文化意義的考慮,若將上色作為視頻修復的必要步驟,則有待商榷。誠然,舊影新裝后的影片,無論從環(huán)境、燈光、布景、服裝、道具,還是情感、表情、神態(tài)來看,都能傳達更豐富的色彩。然而,一味迎合當下觀眾的審美趣味而忽視老電影的史學韻味和影像靈蘊,也不可取。
令人欣喜的是,我們現(xiàn)在還能從《勞工之愛情》中看到鄭正秋、鄭鷓鴣的活動影像,看到女主角余瑛,看到陸鐵民、嚴仲英及其他眾多早期電影演員的靈動身影。鄭正秋在片中飾演“祝醫(yī)生”,醫(yī)館所掛“仁心在濟世,妙手可回春”,從某種角度看,也折射了20世紀20年代中國早期影人的電影觀念。電影對于人生的撫慰、舒解乃至改良功能,也是周瘦鵑、包天笑、徐卓呆等早期影人群體的共同追求。今天,我們紀念《勞工之愛情》,也是在紀念中國早期電影人的不懈努力,分享他們攜手共進的文藝才華。
歷史充滿著偶然,假如和《擲果緣》同日首映的《滑稽大王游滬記》也能留存至今,它倆定會共享今日榮耀。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早期電影史研究需要一代又一代學者的持續(xù)努力,不僅紀念,還需挖掘那散失在歷史煙塵中的無聲印跡。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早期電影,扎根于動蕩不安的民眾之中,給普通市民帶去宣泄和撫慰。時光流轉,互聯(lián)網(wǎng)的多元交互生態(tài)重塑了老電影的傳播渠道、存在形式和歷史價值。司若、黃鶯認為,“電影文化遺產(chǎn)與多元化媒介渠道是互相促進的,電影文化遺產(chǎn)豐富著媒介渠道的內容,媒介渠道促進了電影文化遺產(chǎn)的大規(guī)模傳播?!比缃竦摹秳诠ぶ異矍椤?,已由才華橫溢的網(wǎng)友們“妙手回春”,綻放出新的歡聲笑語。
【注釋】
1梁啟超.自由書[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2012:90.
2姚志峰.中國電影百年展映重現(xiàn)昔日輝煌[N].中華新聞報,2005.9.21
3饒曙光.中國喜劇電影史[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12):29-35.
4程季華,李少白,邢祖文.中國電影發(fā)展史[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弘石.中國早期故事片的創(chuàng)作探索[J].電影藝術,1990(01);馬軍驤.中國電影傾斜的起跑線——早期電影形態(tài)思考[J].電影藝術,1990(01);胡克.中國內地類型電影經(jīng)驗[J].電影藝術,2003(07);饒曙光.舊中國喜劇電影掃描[J].電影藝術,2005(11);丁亞平.中國電影通史1[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6:51;李道新.中國電影:國族論述及其歷史景觀[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3:38;石川.作為早期大眾文化產(chǎn)品的鄭正秋電影[J].當代電影,2004(03);劉宇清.中國早期喜劇電影的創(chuàng)始與奠基[J].電影新作,2005(05);秦翼.中國無聲喜劇電影研究[J].藝術百家,2009(12).
5 Zhang Zhen.An Amorous History of the Silver Screen:Shanghai Cinema 1896 -1937[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秦喜清.好萊塢電影與中國早期三個片種的試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7(01);Christopher G.Rea and Nicolai Volland.Comic Visions of Modern China:Introduction.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2008,20(2):v-xviii.Xinyu Dong.The Laborer at Play:"Laborer's Love",the Operational Aesthetic,and the Comedy of Inventions.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2008,20(2):1-39;孫紹誼.時間器物與革命敘事:后49中國電影變異的時間性[J].當代電影,2013(12);Huang,Xuelei.Shanghai Filmmaking:Crossing Borders,Connec ting to the Globe,1922-1938[M].Leiden and Boston:Brill,2014.
6新浪V R.老電影《勞工之愛情》動態(tài)海報數(shù)字藏品于5.20發(fā)行[EB/OL].https://view.inews.qq.com/a/20220520A0AFYQ00,2022.05.20.
7中國滑稽影戲[N].申報,1922.10.05.
8付永春著.路玨譯.威廉林奇與亞西亞影戲公司[J].電影藝術,2019(3).Yongchun Fu,The Early 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 Industry[J].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19.
9張石川.自我導演以來[M].明星,1935,1(3).
10張石川.明星影片公司十二年經(jīng)歷史[M].陳立夫,潘公展,厲家祥等.中國電影年鑒[M].北京:中國教育電影協(xié)會,1934.
11申報,1922.10.16.
12申報,1922.10.5.
13程季華《中國電影發(fā)展史》:“這些影片之不受觀眾歡迎,是可以料想得到的。由于這批短片營業(yè)上的失敗,明星經(jīng)濟基礎岌岌可危。”程季華.中國電影發(fā)展史[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59.馬軍驤認為:“《勞工之愛情》是早期電影的最后余音”,“這部影片的失敗,使中國電影的第一線曙光式微了。明星公司老板張石川看到這種惟興趣是尚的影片遭到了失敗,于是采用了鄭正秋的主張,改拍長篇正劇。《孤兒救祖記》一出,大獲成功,挽明星公司于既倒?!瘪R軍驤.中國電影傾斜的起跑線——早期電影形態(tài)思考[J].電影藝術,1990(1).
14明星影片公司消息[N].申報,1922.10.16.
15徐恥痕.中國影戲大觀[M].上海:上海合作出版社,1927.
16鄭君里.現(xiàn)代中國電影史略[M].上海:上海良友圖書有限公司,1936.
17張石川.自我導演以來[J].明星半月刊,1935,1(3).
18梅蘭芳.“春香鬧學”影片之開映[N].申報,1923.04.18.
19滑稽片之大會映[N].申報,1923.07.02.
20中國滑稽大會[N].申報,1924.08.21.
21家庭日新會紀事[N].申報,1923.06.25.
22家庭日新會紀事[N].申報,1923.06.25.
23演講并紀[N].申報,1923.11.30.
24蔣勛.看中國早期電影雜感[J].當代電影,1984(03).
25 Huang,Xuelei.Shanghai Filmmaking:Crossing Borders,Connecting to the Globe,1922-1938[M].Leiden and Boston:Brill,2014:238.
26Yingjin Zhang and Zhiwei Xiao.Encyclopedia of Chinese Film[M].London:Routledge,1998:116.
27Zhang Zhen.An Amorous History of the Silver Screen:Shanghai Cinema 1896 -1937[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張真.銀幕艷史:都市文化與上海電影1896-1937[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9:156.
28鄭君里.現(xiàn)代中國電影史略[M].上海:上海良友圖書有限公司,1936.
29秦喜清.好萊塢電影與中國早期三個片種的試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7(01).
30 Chinese Film Classics - Laborer's Love (1922).Modern Chinese Cultural Studies.video lecture 1-Youtube[EB/OL].https://youtu.be/QDw2LgFjZAs.2021.01.03.
31Xinyu Dong.The Laborer at Play:"Laborer's Love",the Operational Aesthetic,and the Comedy of Inventions.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2008,20(2):1-39.
32孫紹誼.時間器物與革命敘事_后49中國電影變異的時間性[J].當代電影,2013(12).
33中國文明網(wǎng).2021年網(wǎng)絡視聽發(fā)展報告[EB/OL].http://www.wenming.cn/zg/wmzk/202201/t20220121_6285551.shtml,2022.01.21.
34央視網(wǎng).《2020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20201011《煙火人間》新聞發(fā)布會[EB/OL].http://ent.cctv.com/2020/10/11/VIDERMmbWfqxVDKbx cldHW8l201011.shtml.2020.10.11.
35鉛心與死鳥.[修復版高清/劇情勞工之愛情] 1922[張石川執(zhí)導]-嗶哩嗶哩[EB/OL].https://b23.tv/6aP7TqI.2018.08.20.
36道戈森杰.[修復版高清/劇情勞工之愛情] 1922[張石川執(zhí)導]-嗶哩嗶哩[EB/OL].https://b23.tv/6aP7TqI.2018.08.20.
37仁厚的老智光大師.[修復版高清/劇情勞工之愛情] 1922[張石川執(zhí)導]-嗶哩嗶哩[EB/OL].ttps://b23.tv/6aP7TqI,.2018.08.20.
38一思一霖.[修復版高清/劇情勞工之愛情] 1922[張石川執(zhí)導]-嗶哩嗶哩[EB/OL].https://b23.tv/6aP7TqI.2018.08.20.
39中國日報網(wǎng).4 K修復讓老片“新生”[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4681264231424058&wfr=spider&for=pc.2021.10.26.
40北京日報客戶端.精準還原經(jīng)典時刻 電影修復讓銀幕佳作舊貌換新顏[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5457658487172336&wfr=spider&for=pc.2021.11.04.
41光明網(wǎng).電影修復讓經(jīng)典“永生”[EB/OL].https://m.gmw.cn/baijia/2022-01/14/1302762385.html.2022.01.14.
42司若,黃鶯.電影修復的歷史、規(guī)范與時代意義[J].電影藝術,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