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國內(nèi)外昆蟲展覽現(xiàn)狀調(diào)查淺析

      2022-09-15 10:00:04石飛翔焦猛劉立群李萌侯琴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2年15期
      關鍵詞:館藏昆蟲蝴蝶

      石飛翔 焦猛 劉立群 李萌 侯琴

      (1.山東博物館,山東 濟南 250014;2.山東農(nóng)業(yè)工程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昆蟲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動物類群,已發(fā)現(xiàn)的種類超過100萬種。昆蟲種類多、數(shù)量大、容易吸引公眾的關注,是少年兒童接觸大自然非常好的切入點。

      1 昆蟲博物館

      昆蟲博物館是收藏昆蟲標本并開展科學研究、宣傳教育、文化交流、多樣性保護等為一體的重要基地。昆蟲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昆蟲博物館通過普及自然科學知識,促進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

      1.1 國內(nèi)昆蟲博物館

      我國專門的昆蟲博物館主要包括國家動物博物館、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昆蟲博物館、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博物館、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昆蟲標本館、南京紫金山昆蟲博物館、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蟲館、天臺山昆蟲博物館、周堯昆蟲博物館、翔宇昆蟲貝殼博物館和蝶語世界昆蟲博物園,其中較大型的有4家(表1),主要體現(xiàn)在館藏標本量、科學性和展廳面積上,代表國內(nèi)昆蟲博物館的最高水平。

      表1 我國主要昆蟲博物館館藏標本量及展廳面積

      現(xiàn)有各類動物標本530余萬件,約占中國科學院生物標本收藏總量的三分之一。展覽面積5500平方米,展出動物標本5000多種,通過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結合實物標本、生態(tài)環(huán)境復原等手段,將各種生物學知識貫穿于展覽之中,起到了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生態(tài)文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作用。

      我國第一家國有昆蟲博物館,館藏標本量120多萬件,昆蟲物種多樣性重要的保藏基地。展覽面積、展出昆蟲種類、展覽檔次在國內(nèi)首屈一指,充分地將知識性、趣味性融合到展覽中,起到了很好的科普效果?;娟惲邪ㄉ鷳B(tài)區(qū)、昆蟲生命廳、昆蟲家族廳、昆蟲與人類廳、昆蟲學家周堯教授廳、昆蟲文化廳和蝴蝶園。

      我國大型的專業(yè)昆蟲館,歷史久遠,前身是籌建于1868年的震旦博物院,歷經(jīng)百余年發(fā)展,現(xiàn)館藏量100多萬件,其中包括大批珍稀瀕危昆蟲標本以及數(shù)量眾多的國際和國內(nèi)危險性檢疫害蟲標本。展廳分為昆蟲生命廳、昆蟲世界廳、昆蟲與人類廳、昆蟲文化廳以及互動實驗室。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采用國際先進的展示方式將2萬余件昆蟲標本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館藏量超70萬件,被公認為世界上館藏中國蝴蝶門類最齊全的博物館。昆蟲標本以觀賞昆蟲為主,有數(shù)萬種,來自六大洲四十多個國家的名貴蝴蝶和觀賞昆蟲以及世界上最古老的螞蟻和蜜蜂化石、恐龍時代的各種昆蟲化石等。同時館藏大量昆蟲照片、文獻等資料,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1.2 國外昆蟲博物館

      國外昆蟲博物館眾多,主要有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新奧爾良奧杜邦昆蟲博物館、美國博哈特昆蟲博物館等。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是歐洲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館內(nèi)藏有世界各地的標本7000萬件,其中昆蟲標本有2800萬件。美國新奧爾良奧杜邦昆蟲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獨立昆蟲博物館,也是美國最大的專門研究昆蟲及其成員—節(jié)肢動物的機構。美國博哈特昆蟲博物館是北美七大昆蟲博物館之一,收藏有700萬只節(jié)肢動物的標本,其館藏數(shù)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其中90%為昆蟲。

      2 自然博物館昆蟲展

      自然博物館又稱自然歷史博物館,是收藏、制作和陳列天文、地質(zhì)、植物、動物、古生物和人類等方面具有歷史意義的標本,供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的機構。自然博物館通過推出不同主題的自然展覽,傳播自然科學知識,使人們能夠熱愛并且主動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2.1 國內(nèi)自然博物館昆蟲展

      近些年,我國各大自然博物館共舉辦過11個昆蟲展(表2),展覽展示形式多樣、結構嚴謹、趣味橫生,從不同角度全方位地滿足觀眾對于昆蟲的好奇,增強了觀眾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表2 我國自然博物館昆蟲展覽名稱及時間

      蝴蝶絢麗多彩,蝴蝶展熱度很高。2019年,北京自然博物館推出“會飛的花朵—珍稀蝴蝶展”,展覽分為關于蝴蝶、蝴蝶秘密、蝴蝶世界、蝴蝶文化四大板塊來解讀蝴蝶的神奇奧秘之處。2016年,廣西自然博物館推出“感受生命之美—走進斑斕的蝴蝶世界”,共展出蝴蝶標本450件,結合圖文展板、工藝品等多種展出形式,從蝴蝶的種類、分布、生活習性、與人類的關系等幾個角度進行闡述,普及蝴蝶科學知識,為觀眾打造了一個五彩繽紛的蝴蝶世界。

      琥珀是數(shù)億年前逐漸形成的一種透明的生物化石,蟲珀是琥珀內(nèi)含昆蟲的包裹體。2018年,天津自然博物館推出“時光膠囊—蟲珀展”,200余件展品以生動活潑的形式講述了琥珀是如何形成、琥珀的主要產(chǎn)地及琥珀的價值。2017年,北京自然博物館推出“凝固時光的寶石—蟲珀科普展”,展覽以精美的圖文、實物標本為載體,將各種各樣獨一無二的琥珀生動地呈現(xiàn)在公眾面前,透過小小琥珀可以發(fā)現(xiàn)數(shù)千萬年至上億年前的各種古老昆蟲及其他動物和植物,窺探生物演化的歷史。

      化石反映了一定的生物特征,是地殼中保存的屬于古地質(zhì)年代的動物或植物的遺體、遺物或生物留下的痕跡。大部分昆蟲化石的形成是昆蟲死亡后被迅速掩埋,與空氣隔絕,昆蟲的幾丁質(zhì)外骨骼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碳化形成化石。2016年,浙江自然博物院推出“蟲豸魅影—中生代昆蟲化石特展”,結合160件昆蟲化石詳細地闡述中生代昆蟲的生物學和埋藏學知識。2011年,北京自然博物館推出“恐龍時代的小精靈—昆蟲化石展”,近400件昆蟲化石系統(tǒng)地介紹了昆蟲的特征、發(fā)展演化、傳粉等知識。

      昆蟲的鳴叫是由于其體內(nèi)某些器官的振動或器官之間的不斷摩擦產(chǎn)生,不同于鳥類和其他脊椎動物。2019年,上海自然博物館推出“‘夜聽蟲吟’探秘鳴蟲世界”,展覽通過聲光電等多媒體技術,利用3D空間音頻打造出具有沉浸式氛圍的黑夜場景。在展覽形式上不斷創(chuàng)新,通過鳴蟲微距攝影將科學與藝術相結合,讓公眾在喧鬧的城市中去探秘觸手可及的鳴蟲世界,感受自然之美。浙江自然博物院在2013年推出“鳴蟲特展”,從文化的角度來闡釋鳴蟲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系,包括用民俗、文學及藝術作品中的鳴蟲形象來展現(xiàn)其藝術之美。展覽中觀眾可以參與斗蟋蟀、灌蟋蟀、鳴蟲拍拍樂等游戲,在互動體驗中學習鳴蟲知識。該展覽在材料使用上以環(huán)保紙板和紙箱來組合呈現(xiàn),充分體現(xiàn)了低碳理念。

      2014年,天津自然博物館推出“奇趣·昆蟲—世界昆蟲專題展”,展覽通過探索與發(fā)現(xiàn)的視角,利用童話、飛翔等設計元素,展示了一個夢想與飛翔的生命世界。其中包括生命印記、生存之道、昆蟲啟示、精品昆蟲展示、昆蟲文化、共同的家園等板塊。

      2017年,吉林省自然博物館推出“奇趣甲蟲”特展,共展出標本526件,分為甲蟲的長相、甲蟲的一生、世界甲蟲知多少三大部分。展覽集中展示了甲蟲形態(tài)上的差異性和行為上的多樣性,讓觀眾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生活史以及行為方式等,認識到它們自身所蘊含的科學研究和文學藝術價值。

      2020年,武漢自然博物館推出“植物與昆蟲的奇趣世界”,展出800多件植物昆蟲標本,其中植物標本140多件、昆蟲標本660多件。展覽圍繞植物與昆蟲的特征及其“愛恨情仇”展開,以植物趣話、昆蟲物語、命運交響三個板塊來講述植物與昆蟲的生活,旨在激發(fā)人們尤其是孩子們對于自然科學的熱情,探索奇趣世界,感受科普魅力,提升生態(tài)文明素養(yǎng)。

      2.2 國外自然博物館昆蟲展

      2018年,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推出以昆蟲為主題的特別展覽,旨在讓人們了解昆蟲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性。使用豐富的色彩區(qū)分不同的展區(qū),標牌由放大的昆蟲圖片和展區(qū)代表色組成,較粗的字體使信息一目了然?;谡褂[的臨時性,使用展板作為導視板,更加環(huán)保。為了豐富昆蟲標本展區(qū),設計了野外風景插畫作為環(huán)境圖形,營造了生動自然的氛圍。

      3 昆蟲藝術展

      昆蟲藝術展以自然教育為本,以昆蟲為載體,從觀、學、玩、樂、集五大維度向兒童詮釋生命的意義。近年來,生態(tài)昆蟲藝術展陸續(xù)在廣州、成都、蘭州、河北、西安舉辦(表3),活動精彩紛呈,觀眾絡繹不絕。展覽設置活體觀賞區(qū)、標本藝術區(qū)、互動體驗區(qū)等,親子旅游、環(huán)保公益教育貫穿其中。孩子們既能學習昆蟲知識,又能鍛煉動手能力、陶冶情操、感受自然之美,激發(fā)探索大自然的好奇心。

      表3 我國藝術館昆蟲展展覽名稱及時間

      4 思考與見解

      博物館展覽應該具備三個核心特征:科學性和真實性、知識性和教育性、趣味性和娛樂性。在文化多元的今天,隨著審美素養(yǎng)不斷提高,觀眾在接受科學知識傳播的過程中,對展陳設計的審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大程度地滿足群眾多樣化的文化需求,結合最新發(fā)展趨勢策劃實施出更加符合行業(yè)動態(tài)的展覽,顯得尤為重要。

      4.1 充實的館藏標本

      自然標本是自然博物館業(yè)務工作的物質(zhì)基礎,博物館研究、展示傳播、科普教育都有賴于館藏自然標本,展覽陳列時應優(yōu)先選擇具有完整自然屬性和自然特點的標本。世界著名自然博物館都有豐富館藏,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館藏量7000萬件,其中昆蟲標本2800萬件,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館藏量3600萬件等。由于不同博物館定位以及館藏標本量不同,導致各大博物館之間展覽差異巨大,也制約著我國博物館發(fā)展,所以標本量是做好展覽的前提,博物館應在增加館藏量上努力。

      4.2 嚴謹?shù)闹R結構

      昆蟲展覽要注重內(nèi)容與形式相結合,在展陳大綱的基礎上,多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進行展示,合理分配展廳空間,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給予觀眾最好的展陳內(nèi)容和較為舒適的參觀環(huán)境。昆蟲文化、昆蟲與人類的關系等貫穿于展覽中,結合昆蟲化石、昆蟲琥珀標本闡述昆蟲的起源,使觀眾在參觀過程中能輕松愉快地認識昆蟲并了解其習性。同時注重館藏標本的完整性、科學性,即完整的本體+環(huán)境資料,尤其是在標本采集、征集階段,除了對標本完整本體要求外,還應注重對昆蟲生活習性、生活環(huán)境等附屬資料的要求,確保知識結構完整、科學。

      4.3 有趣的互動體驗

      參與式展示形式相對于傳統(tǒng)展示而言,不僅可以觀賞,還可以觸摸、傾聽、操作、互動、體驗等,是一種更有趣、更有效、更多層次的展示形式。昆蟲展覽的陳列設計主要采用主題性原則,結合館藏標本,突出特色。展覽互動性強,可以設計多媒體裝置與設備,結合放大鏡、多媒體影院、顯微鏡、觸摸屏等,讓觀眾領略昆蟲生存狀態(tài)和趣聞逸事,巧妙詮釋昆蟲與人類相互依存的關系。在展廳中間設計不同的昆蟲模型,如將昆蟲身體結構做成可拆解的部分,讓孩子自己動手,了解昆蟲身體及內(nèi)部構造,欣賞昆蟲之美和構造之妙。

      4.4 沉浸式的寓教于樂

      充分認識展覽與教育的關系,促進展教合一,多用講故事的方式向觀眾傳遞內(nèi)容。在展覽中設置不同形式的互動游戲區(qū),通過結合現(xiàn)代的數(shù)字化技術,開發(fā)一些與昆蟲相關的智力游戲,以寓教于樂的形式,讓兒童、青少年更能融入其中,普及昆蟲知識,為公眾搭建一個創(chuàng)新思維和科學對話的場所。例如,上海自然博物館“我的自然百寶箱”活動嘗試將教育和展覽結合,按照“展教合一、以人為中心、寓教于樂”的思路來策劃和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展覽中充分發(fā)揮公眾力量,積極地讓公眾走進來,這是一個趨勢,也是未來策展中需要不斷探究的重點。

      4.5 先進的科技“加持”

      陳列形式要求藝術風格的統(tǒng)一,也要求設計手法的多樣。傳統(tǒng)博物館展覽以陳列、櫥柜展示為主,存在局限性、單一性。新技術在展覽中的應用可以有效豐富觀眾的參觀體驗,提高文物展示效果,拉近與公眾的距離,增加觀眾對文物的了解。充分認識展覽與技術的關系,發(fā)揮新技術在展覽策劃中的作用。當今AR-VR融合技術在博物館中廣泛應用。昆蟲展可以充分利用技術優(yōu)勢,打造AR-VR融合叢林探險,讓觀眾置身其中,在叢林中發(fā)現(xiàn)昆蟲標本,體驗不一樣的樂趣。

      5 結語

      綜上所述,自然展覽在充實的館藏標本和嚴謹?shù)闹R結構框架支撐下,采用不同展陳設計以提升自然標本的科學價值和科普價值,利用先進科技手段,助推博物館展覽不斷發(fā)展。結合展品將科學內(nèi)容貫穿于有趣的互動體驗中,不斷滿足公眾文化需求,真正地體現(xiàn)出博物館的功能與價值。

      注釋

      ①馬元.自然博物館陳列的審美探索與思考[J].中國博物館,2012(1):97-99.

      ②陸建松.博物館展示需要更新和突破的幾個理念[J].東南文化,2014(3):98-101.

      ③陸建松.論自然博物館展覽學術支撐體系建設[J].科學教育與博物館,2021(6):509-513.

      ④姜瑩.面向兒童的藝術展覽中的參與式展示及其評價標準研究—以波特蘭兒童博物館“Chagall for Children”展覽為例[J].中國藝術,2013(2):122-123.

      ⑤劉哲,趙妍.淺析教育學、傳播學視角下的博物館展覽策劃與實施—以“我的自然百寶箱”展覽為例[J].博物院,2020(1):95-100.

      ⑥王宏鈞.中國博物館學基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猜你喜歡
      館藏昆蟲蝴蝶
      館藏
      RFID昆蟲閱讀放大鏡
      玩具世界(2022年3期)2022-09-20 01:48:20
      借昆蟲上課
      甘肅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8
      博物館的生存之道:館藏能否變賣?
      藝術品鑒(2019年11期)2019-12-27 09:06:18
      我最喜歡的昆蟲——知了
      知還印館藏印選——古印篇
      昆蟲的冬天
      為了蝴蝶
      捉蝴蝶
      捉蝴蝶
      唐河县| 阳城县| 蒙山县| 景宁| 玛沁县| 邹城市| 鹤庆县| 安岳县| 宜川县| 离岛区| 承德县| 鄯善县| 若羌县| 麦盖提县| 安国市| 沧州市| 内丘县| 朔州市| 吴堡县| 清水县| 铜梁县| 南阳市| 鄂温| 武鸣县| 蓬溪县| 黄陵县| 临朐县| 达拉特旗| 商水县| 虞城县| 渭源县| 靖边县| 丹江口市| 盖州市| 长丰县| 昌吉市| 桑植县| 剑川县| 湘西| 白玉县| 仙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