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上市公司并購商譽與異常審計收費
      ——基于年報問詢函中介作用的分析

      2022-09-20 07:11:46王文姣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 2022年5期
      關鍵詞:審計師商譽年報

      王文姣 傅 超

      (1.四川農業(yè)大學 管理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0;2.四川大學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四川 成都 610065;3.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會計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一、引言

      自2014年起,我國上市公司的商譽資產呈現明顯的增長趨勢。據CSMAR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4年末我國A股上市公司資產負債表列示的并購商譽資產為0.331萬億元,而截至2020年末該資產已達到1.199萬億元,增幅高達262.24%。商譽的賬面價值是基于交易對價和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而確認的,但由于并購信息缺乏充分披露,商譽確認過程充滿了主觀性和隨意性[1],并購方更容易高估確認巨額商譽資產[2][3],從而形成并購商譽泡沫,使商譽成為并購風險的“蓄水池”。面對商譽資產會計信息的嚴重“水分”,作為承擔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連帶責任的“擔保人”,審計師扮演著十分關鍵的角色。近年來,關于公司并購商譽資產[4][5]、超額商譽[6]、并購商譽減值[7][8]與審計收費之間的關系受到學者的廣泛關注,他們發(fā)現兩者之間存在正向關系的一致結論,并主要從審計投入成本的視角加以驗證。但審計費用作為審計師提供審計服務的報酬和承擔潛在風險的補償[9],其對審計質量的影響,眾多學者持有不同的觀點[10][11],尤其是異常審計收費往往被視作審計師收取高額風險溢價,與客戶公司達成合謀的表征[12]。因此,基于風險溢價補償的視角,公司并購商譽對異常審計收費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這是本文首先要明晰的問題。

      此外,并購商譽減值不充分仍然是資本市場普遍存在的現象[2][13],究其原因:一是并購交易活動的復雜性與信息不透明導致商譽資產后續(xù)計量往往缺乏充分的依據和明確的標準[2];二是因商譽資產操縱導致審計失敗時,會計師事務所面臨的民事賠償風險很低,監(jiān)管處罰代價較小,導致審計師對商譽資產風險關注不足。面對審計監(jiān)督可能缺位的現象,證券交易所引入一種創(chuàng)新監(jiān)管模式——問詢函。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一旦對上市公司年報信息披露過程中的敏感風險事件存疑,則會要求上市公司及時回函以對關鍵信息進行解釋說明或者補充披露,同時還可能要求年報審計師核查相關事項并發(fā)表專項意見。年報問詢函的風險預警作用,往往被審計師視作審計風險信號,這無疑增強了審計師的風險感知,從而影響審計師行為[14][15]。那么,并購商譽是否會使公司更容易收到證券交易所的年報問詢函,進而影響異常審計收費?目前研究尚未有結論。鑒于上述分析,本文以2014-2020年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從風險溢價補償的視角考察公司并購商譽與異常審計收費的關系,并分析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監(jiān)管在兩者關系中的中介作用?;卮鹕鲜鲆幌盗袉栴}不僅有助于進一步理解并購商譽與審計收費的關系,還從非處罰性監(jiān)管視角拓展了兩者之間作用機制的研究,為深化認識問詢函監(jiān)管與審計監(jiān)督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新視角,對有效應對并購商譽風險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相較于已有研究,本文的邊際貢獻在于:第一,為重新認識公司并購商譽與審計收費之間關系提供新視角。已有研究多從審計投入成本的角度解讀并驗證并購商譽與審計收費之間的關系,而本文著重從風險溢價補償的角度,認為并購商譽對異常審計收費的正向影響可能蘊藏著審計意見購買動機,并進一步從審計意見的角度給予了驗證,這對深入理解審計服務供求雙方之間的定價提供了新的啟示;第二,拓展了并購商譽影響審計收費的作用機制研究?,F有文獻從公司內部風險以及審計師的角度驗證并購商譽與審計收費之間的作用機制,本文則基于非處罰性監(jiān)管視角,從年報問詢函入手探討了公司并購商譽影響異常審計費用的作用機制,在拓展了問詢函監(jiān)管領域研究視野的同時,豐富與深化了對并購商譽與審計收費之間關系的認知與理解;第三,有助于重新審視問詢函監(jiān)管與審計監(jiān)督之間的關系。本文基于非處罰性監(jiān)管視角,分析了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監(jiān)管對公司并購商譽與審計師行為之間關系的影響,在監(jiān)管機構積極營造和加強有效的問詢函監(jiān)管環(huán)境下,為資本市場的會計風險監(jiān)控提供了新的角度和依據。

      二、文獻回顧與研究假設

      (一)文獻回顧

      商譽泡沫已然成為影響資本市場健康運行的“地雷”,面對確認巨額商譽資產以及商譽減值不充分的情況,眾多學者就其中存在的審計風險展開了研究。鄭春美和李曉(2018)指出,審計師面對公司并購商譽可能帶來的審計風險,會以更加謹慎的職業(yè)態(tài)度開展審計工作,導致審計收費增加[4];蔣堯明和楊李娟(2020)進一步驗證上述關系的作用機制在于并購商譽增加了公司信息不對稱程度和代理成本,進而提高了審計收費[5]。趙彥鋒(2021)基于超額商譽的視角認為超額商譽通過增加經營風險和審計投入,導致審計收費增加[6]。葉建芳等(2016)則從商譽減值測試估計的角度,驗證了商譽減值測試的不可核實性是并購商譽增加審計工作量及審計風險,并使審計費用提高的重要原因[7]。朱杰(2021)基于并購商譽減值的視角,從審計投入、審計收費以及審計意見方面驗證了審計師對并購商譽風險謹慎的態(tài)度[8]。

      上述文獻驗證了公司并購商譽對審計收費的正向影響,并主要從審計投入成本的視角驗證兩者之間的作用機制,鮮有文獻從非處罰性監(jiān)管的角度探討公司并購商譽影響異常審計收費的作用機制。作為審計師提供審計服務的報酬和承擔潛在風險的補償,審計收費對審計質量的影響,眾多學者持有不同的觀點[10][11],其中異常審計收費往往被視作審計師對承擔潛在風險而索取的溢價補償[12]。申慧慧等(2017)指出,異常審計收費意味著審計師與客戶公司存在合謀的可能[12],是客戶公司對審計師因合謀行為而承擔額外風險的補償。李明輝和沈真真(2016)研究發(fā)現,過高的異常審計收費會降低審計質量,而過低的異常審計收費與審計質量之間不存在顯著的關系[16]。

      同時,近年來證監(jiān)會、上交所以及深交所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監(jiān)管不斷趨嚴,監(jiān)管方式也從證監(jiān)會的行政處罰性監(jiān)管(事后監(jiān)管)向證券交易所的非行政處罰性監(jiān)管(事前監(jiān)管)過渡[17]。監(jiān)管問詢作為一種非行政處罰性監(jiān)管機制,會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疑點進行問詢,并要求上市公司進行解釋、更正或者補充關鍵信息。其中交易所發(fā)布年報問詢函不僅會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發(fā)揮直接的監(jiān)督作用,同時也會向為上市公司提供審計服務的會計師事務所施加監(jiān)管壓力。陳碩等(2018)研究表明,年報問詢函的風險預警作用會提升客戶潛在審計風險,從而導致審計師收取更高的審計費用[18],李勝楠等(2022)也得到了一致的結論[19]。米莉等(2019)進一步發(fā)現當客戶公司收到與會計信息相關的問詢函時,審計收費增加更為顯著[20]。因此,立足于非行政處罰性監(jiān)管視角,本文基于年報問詢函探討公司并購商譽影響異常審計收費的作用機制,在豐富并購商譽與審計收費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深化理解問詢函監(jiān)管與審計監(jiān)督的關系提供新思路。

      (二)并購商譽與異常審計收費

      本文認為公司并購商譽資產會提高異常審計收費,其原因在于:

      第一,并購商譽資產在初始確認及后續(xù)計量的過程中可能存在嚴重的“水分”。一方面,初始確認時商譽資產容易被高估。公司并購商譽的確認是主并方對不確定未來的預期,但因并購交易結構的復雜性和風險性,在實踐中通常缺乏對并購信息的充分披露,商譽確認過程存在主觀性和隨意性[1]。由于巨額的商譽能夠迅速擴大企業(yè)的資產規(guī)模,向市場傳遞正面的信號,進而幫助公司獲得融資便利、股價上升等正面效應[3],因此上市公司往往存在高估商譽資產的動機。另一方面,后續(xù)計量中商譽資產減值往往不充分。商譽資產是否真實可靠地反映了其資產價值取決于對公允價值的確認,如果活躍交易的市場價格不存在,則公允價值無法得到證實[21]。而現實中商譽的后續(xù)計量缺乏充分的依據和明確的標準[2],商譽減值測試估計往往具有不可核實性[7],隨之產生的商譽減值不充分、不及時等問題也無法得到有效解決[22]。因此,商譽資產在確認計量的過程中很可能會累積形成商譽泡沫。

      第二,并購商譽資產會增加審計師面臨的潛在風險。一方面,并購商譽具有高復雜性、不確定性、高風險性的信息特質,這會降低公司盈余信息質量[8],增加公司經營風險[6],導致公司信息披露違規(guī)動機增強的同時還容易誤導投資者決策[8][23],這無疑加劇了審計師面臨的潛在風險,審計人員必須索取額外的審計費用以獲取承擔潛在風險的補償。另一方面,透明度較低的商譽資產容易成為管理層操縱的工具[24][25],審計師因激烈的行業(yè)競爭和巨大的生存壓力很可能會迎合客戶公司的審計需求[12],導致管理層更傾向于選擇支付額外審計費用這種風險較低的方式實施審計意見購買。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設H1:

      H1:公司并購商譽資產會提高異常審計收費。

      (三)并購商譽、年報問詢函監(jiān)管與異常審計收費

      另外,本文認為年報問詢函監(jiān)管在公司并購商譽影響異常審計收費的關系中發(fā)揮中介作用。具體而言:

      第一,并購商譽會增加公司收到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的可能性。近年來證監(jiān)會、上交所以及深交所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監(jiān)管不斷趨嚴,監(jiān)管方式也從證監(jiān)會的行政處罰性監(jiān)管(事后監(jiān)管)向證券交易所的非行政處罰性監(jiān)管(事前監(jiān)管)過渡[17]。以上交所和深交所為發(fā)函主體,監(jiān)管問詢作為一種非行政處罰性監(jiān)管機制,會針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疑點進行問詢,并要求上市公司進行解釋、更正或者補充關鍵信息。隨著資本市場商譽資產“泡沫化”風險的不斷積累以及資本市場“嚴監(jiān)管時代”的到來,滬深交易所高度關注公司商譽資產問題,近年來涉及并購商譽的年報問詢函也不斷增多,2020年其數量已占據當年總體年報問詢函的47.772%。公司商譽資產規(guī)模越大,越容易引起監(jiān)管部門對商譽資產風險的關注,收到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的概率越大。

      第二,面對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所帶來的監(jiān)管壓力,審計師會索取額外的異常審計費用作為風險溢價補償。問詢函監(jiān)管不僅僅體現在直接對上市公司等會計主體進行監(jiān)管,還可以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監(jiān)督發(fā)揮監(jiān)管作用,部分問詢函還會要求年報審計師核查相關事項并發(fā)表專項意見。因此,作為一項非行政處罰性監(jiān)管,交易所發(fā)布問詢函不僅會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發(fā)揮直接的監(jiān)督作用,同時也會向為上市公司提供審計服務的會計師事務所施加監(jiān)管壓力。審計師將交易所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監(jiān)管所傳遞出的信息視為一種風險預警信號,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審計師對商譽資產相關審計風險的評估更為謹慎,審計失敗后的聲譽損失也將加大,審計師有理由收取更高的異常審計費用作為潛在風險的溢價補償[18][19]?;谝陨戏治觯疚奶岢黾僭OH2:

      H2: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在公司并購商譽影響異常審計收費的關系中發(fā)揮中介作用。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考慮到年報問詢函、年報審核問詢函(以下統(tǒng)稱“年報問詢函”)會直接影響年度財務報告審計師行為,并且深交所和上交所自2015年起正式公開披露上市公司上一年度年報的問詢函信息,因此本文選取2014—2020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由于本研究被解釋變量異常審計收費需要進行提前一期處理,故其數據選取期間為2015—2020年,其余變量數據選取期間為2014—2019年。本研究剔除以下樣本:(1)金融行業(yè)公司樣本;(2)被ST和PT公司樣本;(3)數據缺失的公司樣本;(4)當年發(fā)生會計師事務所變更的公司樣本。本文對所有連續(xù)變量進行了1%和99%分位上的縮尾處理,避免了極端值的影響。經過上述處理,本文最終樣本包含14155個公司—年度觀測值。本文上市公司財務數據和審計數據來自國泰安數據庫(CSMAR)和萬得數據庫(Wind),證券交易所問詢函數據來自中國研究數據服務平臺(CNRDS)。

      (二)模型設定與變量定義

      參考蔡春等(2015)以及高瑜彬和毛聚(2020)的研究[26][27],本文構建如下回歸模型(1):

      AbFeei,t+1=α0+α1DumGWi,t(LnGWi,t)+∑αjControli,t+∑Ind+∑Year+εi,t

      (1)

      式(1)中,i和t分別表示公司和年份。被解釋變量AbFeei,t+1為異常審計收費,參照高瑜彬和毛聚(2020)的研究[27],本文以單位資產審計費用變化率指標衡量異常審計收費。并且為避免回歸分析中逆向因果關系所造成的內生性問題,以及審計實務中多數上市公司當年的審計費用通常在上一年度年報審計后就已確定,故本文模型(1)中被解釋變量采用t+1年的異常審計收費。解釋變量企業(yè)并購商譽指標參考葉建芳等(2016)的研究[7],分別以公司第t年末是否擁有商譽資產(DumGWi,t)以及商譽資產加1的自然對數(LnGWi,t)度量。Controli,t表示控制變量,εi,t為模型殘差項。本文主要關注的系數是α1,預期α1顯著大于0,表示公司并購商譽顯著提高了異常審計收費水平。

      控制變量Controli,t為其他可能影響異常審計收費的因素,包括:(1)企業(yè)規(guī)模(Size),使用公司總資產的自然對數表示;(2)總資產報酬率(ROA),使用凈利潤除以總資產平均余額表示;(3)資產負債率(Lev),等于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4)公司成長性(Growth),使用本年營業(yè)收入與上一年營業(yè)收入之差除以上一年營業(yè)收入表示;(5)應收賬款比率(AR),等于應收賬款除以資產總額;(6)存貨比率(Inv),等于存貨除以資產總額;(7)市賬比(MB),等于總市值除以凈資產;(8)產權性質(SOE),如果上市公司是國有企業(yè),則取值為 1,否則為0;(9)董事會會議(Bdmeet),使用董事會會議次數的自然對數表示;(10)股權集中度(Shrcrl),使用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的平方和表示;(11)公司上市年齡(Listage), 等于公司上市年限的自然對數;(12)是否為國內十大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國內“十大”)(Big10),如果會計師事務所為國內“十大”取值為1,否則為0;(13)是否為外資會計師事務所(Foreign),若為外資會計師事務所取值為1,否則為0;(14)審計意見(Optype),若公司當年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取值為1,否則為0;(15)審計投入(LnDelay),等于公司財務報表日與審計報告發(fā)布日之間間隔天數的自然對數。

      為了驗證假設H2,本文參考江艇(2022)一文的建議[28],構建模型(2)研究解釋變量企業(yè)商譽資產DumGW和LnGW對中介變量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GW_Inquire)的影響,即考察回歸系數β1的顯著性。

      GW_Inquirei,t=β0+β1DumGWi,t(LnGWi,t)+∑βjControli,t+∑Ind+∑Year+μi,t

      (2)

      式(2)中,GW_Inquirei,t為中介變量,即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指標,表示上市公司第t年年報是否收到與商譽相關的問詢函,若收到此類問詢函則賦值為1,否則為0。其他主要變量的界定與上文一致,在此不再贅述。

      四、實證分析

      (一)描述性統(tǒng)計

      表1報告了本文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異常審計收費(AbFee)最大值為0.995,最小值為-0.596,標準差為0.241,說明我國A股上市公司異常審計收費存在一定的差別。公司商譽變量DumGW和LnGW的最大值分別為1.000和21.770,最小值均為0,均值分別為0.568和10.233,標準差分別為0.495和9.129,說明我國A股上市公司并購商譽資產存在明顯的差異。與商譽相關的年報問詢函(GW_Inquire)的均值為0.033,表明約3.3%的上市公司商譽資產曾被證券交易所問詢??刂谱兞糠矫?,聘請國內“十大”(Big10)的均值為0.600,表明60.0%的上市公司選擇聘請國內“十大”。審計意見(Optype)的均值為0.033,表明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上市公司比例僅為3.3%。審計投入(LnDelay)的最大值為4.787,最小值為3.526,均值為4.581,標準差為0.213。其他各控制變量結果與已有文獻相似,且均在合理范圍內,在此不再贅述。整體而言,本文主要變量均表現出了明顯的波動性, 為回歸結果的有效性奠定基礎。

      表1 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

      不僅如此,本文還逐年對年報問詢函中涉及商譽問詢的占比進行了整理,結果如表2所示。本文發(fā)現2015—2019年涉及商譽問詢的占比從最初的8.772%逐年上升到52.203%,2020年該比例雖略有回調,但也達到47.772%。由此可見,近年來監(jiān)管部門對企業(yè)商譽資產確認和計量問題的關注在不斷增加,對商譽資產的監(jiān)管日益趨嚴。

      表2 年報問詢函信息的描述性統(tǒng)計

      (二)回歸結果分析

      表3第(1)~(4)列報告了本文假設H1的回歸結果。第(1)(2)列是僅控制了行業(yè)和年度固定效應的回歸結果,結果顯示公司并購商譽DumGW和LnGW的回歸系數分別為0.025和0.002,均在1%統(tǒng)計水平上顯著。第(3)(4)列為進一步加入相應控制變量的回歸結果,結果顯示公司并購商譽DumGW和LnGW的回歸系數分別為0.021和0.001,依然均在1%統(tǒng)計水平上顯著。上述結果表明,相較于沒有商譽資產的公司,審計師對有商譽資產的公司會收取更高的異常審計費用;同時,公司商譽資產規(guī)模越高,審計師收取的異常審計費用越高。從經濟意義上看,公司并購商譽DumGW和LnGW每增加1單位標準差,會使得異常審計收費的平均提高幅度相當于樣本標準差的4.313%(0.021×0.495/0.241)和3.788%(0.001×9.129/0.241),支持了本文的研究假設H1。

      表3 公司并購商譽、年報問詢函監(jiān)管與異常審計收費

      表3第(5)(6)列報告了本文假設H2的回歸結果,結果顯示,公司并購商譽DumGW和LnGW的回歸系數均在1%統(tǒng)計水平上顯著為正,即商譽資產會提高企業(yè)收到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的概率,而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會提高審計師面臨的潛在風險,從而導致審計師收取更高的審計費用。上述結果說明,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在公司并購商譽資產與異常審計收費的關系中發(fā)揮中介作用,驗證了本文的研究假設H2。

      以上回歸結果表明,公司并購商譽資產使審計師面臨更高的潛在風險,審計師通過收取額外的審計費用作為風險溢價補償。同時,從年報問詢函監(jiān)管視角探討并購商譽與異常審計收費之間的作用機制發(fā)現,公司并購商譽會引起證券交易所對商譽資產的關注并發(fā)函詢問,即并購商譽使得公司收到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的概率提高,這將增加審計師面臨的監(jiān)管壓力,從而對并購商譽潛在風險感知更為敏感,進而提高異常審計收費。

      (三)內生性分析與穩(wěn)健性檢驗

      為了保證上述結論的可靠穩(wěn)健,本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檢驗:

      1.內生性問題。由于可能存在不可觀測因素影響并購商譽與異常審計收費,因此本文的研究結論可能受到遺漏變量等內生性問題的干擾。本文參考周澤將等(2019)的研究[29],使用工具變量法(IV),以同年同行業(yè)所有其他公司的商譽均值作為工具變量(IV_LnGW)再次進行回歸,回歸結果如表4所示。在第一階段,將企業(yè)商譽(LnGW)對工具變量(IV_LnGW)以及控制變量進行回歸,估計出預測值(LnGW_hat)。在第二階段,分別將異常審計收費(AbFee)和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GW_Inquire)對預測值(LnGW_hat)以及控制變量進行回歸。表4第(1)列為第一階段回歸結果,結果顯示企業(yè)商譽工具變量(IV_LnGW)與企業(yè)商譽(LnGW)的回歸系數為0.916,且在1%統(tǒng)計水平上顯著,與本文預期相符。工具變量檢驗結果顯示,Kleibergen-Paap LM值在1%水平上顯著,表明估計結果不存在識別不足問題;Kleibergen-Paap Wald F值遠高于10%水平的Stock-Yogo臨界值16.380,通過了弱工具變量檢驗。以上結果表明企業(yè)商譽工具變量(IV_LnGW)是有效的。第(2)列為第二階段回歸結果,結果表明企業(yè)商譽(LnGW_hat)的回歸系數在1%統(tǒng)計水平上顯著為正,這說明本文假設H1的結論在進一步控制內生性問題后依然成立。同樣地,表4第(3)(4)列結果表明,假設H2的結論在克服了內生性問題后依然穩(wěn)健。

      表4 內生性分析:工具變量法(IV)

      2.自選擇偏差問題。上文結論可能還受到會計師事務所選聘決策的干擾,即擁有商譽資產以及商譽資產較多的公司會主動選擇以高額異常審計收費作為審計風險溢價補償的會計師事務所。為了排除這一干擾,本研究采用傾向得分匹配法(PSM)進行配對處理,根據上市公司是否擁有商譽資產構建實驗組(有商譽資產)和控制組(無商譽資產),選擇企業(yè)規(guī)模(Size)、總資產報酬率(ROA)、資產負債率(Lev)、公司成長性(Growth)、產權性質(SOE)、公司上市年齡(Listage)、兩職兼任(Dual)、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FirstShare)、董事會規(guī)模(BoardSize)以及獨立董事比例(Indpend)作為協(xié)變量,在卡尺ε=0.01范圍內使用1∶1無放回最近鄰匹配方法得到處理組和控制組的匹配樣本,并對上文研究假設進行重新估計,回歸結果如表5所示。第(1)(2)列結果表明,企業(yè)商譽DumGW和LnGW的回歸系數分別為0.022和0.001,且均在1%統(tǒng)計水平上顯著,假設H1結論穩(wěn)健。第(3)(4)列結果表明,企業(yè)商譽DumGW和LnGW的回歸系數均在1%統(tǒng)計水平上顯著為正,假設H2結論穩(wěn)健。

      表5 穩(wěn)健性檢驗I:自選擇偏差問題

      3.替換解釋變量。參考蔣堯明和楊李娟(2020)、李丹蒙等(2018)的研究[5][30],本文以經過資產標準化后的商譽規(guī)模(GW_Asset)以及當年新增商譽資產除以年末總資產賬面價值(GWadd)替換上文解釋變量DumGW和LnGW進行檢驗,回歸結果如表6所示。第(1)(2)列回歸結果表明,企業(yè)商譽GW_Asset和GWadd的回歸系數均在1%統(tǒng)計水平上顯著為正,假設H1結論不變。第(3)(4)列結果表明,企業(yè)商譽GW_Asset和GWadd的回歸系數均在1%統(tǒng)計水平上顯著為正,本文假設H2結論穩(wěn)健。

      表6 穩(wěn)健性檢驗II:替換解釋變量

      4.替換被解釋變量與中介變量。參考袁東任和汪煒(2015)的研究[31],本文采用回歸殘差法構建異常審計收費指標(AbFee_residual),以回歸殘差值作為審計收費的異常值;同時,以公司當年收到商譽相關年報詢問函次數加1后的自然對數(GW_Inquire_N)替代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啞變量(GW_Inquire)再次進行檢驗,回歸結果如表7所示。第(1)(2)列結果驗證了本文假設H1,第(3)(4)列結果表明本文假設H2結論穩(wěn)健。

      表7 穩(wěn)健性檢驗III:替代被解釋變量與中介變量指標

      五、進一步分析

      由上文理論分析可知,并購商譽具有高復雜性、不確定性、高風險性的信息特質,這使得審計師面臨著較高的審計風險,審計人員往往通過收取更高的異常審計費用以補償所承擔的潛在風險。考慮到我國審計市場屬于買方市場,會計師事務所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會計師事務所的談判地位以及議價能力相對較弱[12]。同時,我國以往的外部監(jiān)管對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商譽資產審計失敗的關注不足,處罰代價較小,所以會計師事務所往往更愿意收取高額審計費用以補償風險,審計師為此甚至可能發(fā)表具有傾向性的審計意見[32],與客戶公司達成合謀[12]。因此本文進一步從審計意見的視角,基于異常審計收費分組探討公司并購商譽對審計師行為的影響差異。本文構建如下模型(3):

      Optypei,t=γ0+γ1DumGWi,t(LnGWi,t)+∑γjControli,t+∑Ind+∑Year+υi,t

      (3)

      式(3)中,Optypei,t表示審計意見,當期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時取值為1,否則為0。Controli,t表示控制變量,具體包括企業(yè)規(guī)模(Size)、總資產報酬率(ROA)、資產負債率(Lev)、公司成長性(Growth)、應收賬款比率(AR)、存貨比率(Inv)、市賬比(MB)、產權性質(SOE)、董事會會議(Bdmeet)、股權集中度(Shrcrl)、公司上市年齡(Listage)、是否為國內“十大”(Big10)、是否為外資會計師事務所(Foreign)以及審計投入(LnDelay)等。變量的界定與上文一致,在此不再贅述。異常審計收費分組以同年同行業(yè)公司異常審計費用的中位數為判斷標準,當公司異常審計費用高于同年同行業(yè)公司異常審計費用的中位數時為高異常審計收費組,反之為低異常審計收費組,實證結果如表8所示。

      表8 公司并購商譽、異常審計收費與審計意見

      表8第(1)(3)列結果顯示,在高異常審計收費組中,企業(yè)商譽資產DumGW和LnGW的回歸系數分別為-0.669和-0.039,且均在1%統(tǒng)計水平上顯著;第(2)(4)列回歸結果表明,在低異常審計收費組中,企業(yè)商譽資產DumGW和LnGW的回歸系數均為正,但都不顯著,即相較于異常審計收費較低的會計師事務所,異常審計收費較高的會計師事務所對擁有商譽以及商譽資產越多的公司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概率越低。以上回歸結果表明,擁有并購商譽以及商譽資產較多的公司更愿意支付高額異常審計費用以實施審計意見購買,從而規(guī)避高質量審計監(jiān)督;會計師事務所則收取高額異常審計費用以補償因發(fā)表具有傾向性的審計意見而可能承擔的潛在風險。

      此外,已有研究表明年報問詢函監(jiān)管對審計師與公司管理層的合謀意愿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33][34],因此,本文基于異常審計收費較高的研究樣本,從年報問詢函監(jiān)管視角出發(fā),構建模型(4)和模型(5)研究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監(jiān)管對并購商譽加劇公司實施審計意見購買的影響。

      GW_Inquirei,t=?0+?1DumGWi,t(LnGWi,t)+∑?jControli,t+∑Ind+∑Year+ζi,t

      (4)

      Optypei,t=φ0+φ1DumGWi,t(LnGWi,t)+φ2GW_Inquirei,t+

      ∑φjControli,t+∑Ind+∑Year+ωi,t

      (5)

      模型(4)和(5)中的變量與上文一致,實證結果如表9所示。第(1)(2)列回歸結果顯示,企業(yè)商譽資產DumGW和LnGW的回歸系數均在1%統(tǒng)計水平上顯著為正,即在異常審計收費較高的研究樣本中,公司商譽資產與收到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的概率正相關。第(3)(4)列結果表明,在異常審計收費較高的研究樣本中,企業(yè)商譽資產DumGW和LnGW的回歸系數均在1%統(tǒng)計水平上顯著為負,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GW_Inquire)的回歸系數均在1%統(tǒng)計水平上顯著為正,表明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GW_Inquire)對公司商譽資產與審計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概率之間的負向關系存在一定的遮掩效應,即擁有并購商譽以及商譽資產較多的公司所聘用的審計師出具標準審計意見的概率在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監(jiān)管的影響下有所降低,換言之,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監(jiān)管對并購商譽加劇公司實施審計意見購買具有抑制作用。實證結果表明,擁有并購商譽以及商譽資產較多的企業(yè)考慮到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所帶來的監(jiān)管壓力,會削弱其實施審計意見購買的動機,同時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監(jiān)督提升了審計師風險感知水平和聲譽損失成本,從而降低其發(fā)表具有傾向性審計意見的可能。上述結果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監(jiān)管的有效性。

      表9 公司并購商譽、年報問詢函監(jiān)管與審計意見

      六、結論與啟示

      本文立足于風險溢價補償的視角,考察了公司并購商譽對異常審計收費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研究發(fā)現:第一,并購商譽高復雜性、不確定性、高風險性的信息特質,使會計師事務所面臨的審計風險較大,會計師事務所會收取較高的審計費用作為風險補償,因此公司并購商譽資產會提高異常審計收費;第二,進一步剖析企業(yè)并購商譽影響異常審計收費的作用機制發(fā)現,公司并購商譽資產會提高公司收到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的概率,從而導致審計師面臨較高的潛在風險,因此審計師會收取較高的風險溢價補償費用;第三,高異常審計費用還可能意味著公司對審計師因發(fā)表具有傾向性審計意見而承擔額外潛在風險的補償,這反映了上市公司可能存在通過支付高額審計費用實施審計意見購買以規(guī)避高質量審計監(jiān)督的動機,而商譽相關年報問詢函監(jiān)管則會降低雙方合謀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年報問詢函監(jiān)管的有效性。

      本文研究結論具有較強的現實啟示:第一,我國監(jiān)管部門在優(yōu)化注冊會計師執(zhí)業(yè)環(huán)境和能力,引導形成以質量為導向的會計師事務所選聘機制時,不僅要重視注冊會計師行業(yè)因惡性低價競爭導致審計費用偏低的現象,也要關注過高的異常審計收費情況,這可能使審計師喪失獨立性,發(fā)表具有傾向性的審計意見從而損害審計質量。第二,會計師事務所及其注冊會計師因審計失敗的處罰多停留在罰款以及警告階段,行政處罰決定書中涉及商譽審計違法事實的案例少之又少,上市公司并購商譽頻頻“爆雷”的背后可能是會計師事務所對財務報表重大錯報的“縱容”。因此,增加會計師事務所及注冊會計師的違規(guī)成本,是抑制客戶公司和審計師合謀的有效措施。第三,作為行政部門會計監(jiān)管的重要手段,年報問詢函是對社會審計監(jiān)督的有益補充,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可能面臨的監(jiān)管問詢無疑會提升審計師的風險感知,這將使審計師更加慎重地權衡審計風險溢價補償收益和審計失敗處罰成本之間的關系,讓審計師真正成為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發(fā)展的“護航人”。

      猜你喜歡
      審計師商譽年報
      審計師駐村“治未病”桐廬“紀審聯(lián)動”延伸至村 打通“最后一米”
      杭州(2023年1期)2023-03-15 03:25:36
      我刊2021年影響因子年報
      我刊2021年影響因子年報
      財務重述、董事長更換與審計師變更
      我刊2021年影響因子年報
      審計師輪換類別與審計結果
      ——基于“關系”的視角
      在商譽泡沫中尋找投資機會
      審計師聲譽與企業(yè)融資約束
      智富時代(2018年7期)2018-09-03 03:47:26
      上市公司2015年年報重要數據
      我國部分商譽與國際完全商譽的會計處理比較及啟示
      荥经县| 新干县| 克什克腾旗| 正镶白旗| 丰顺县| 宁陵县| 乃东县| 栖霞市| 晋中市| 溧阳市| 丰宁| 保靖县| 丰镇市| 栾川县| 安顺市| 苍梧县| 师宗县| 德格县| 神农架林区| 长武县| 泌阳县| 罗定市| 喜德县| 许昌县| 电白县| 龙泉市| 栾城县| 东乡| 乐至县| 肇东市| 轮台县| 镇原县| 洛南县| 义乌市| 思南县| 宜宾县| 乌兰察布市| 新平| 湟源县| 双桥区| 河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