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衛(wèi)威
(南京大學 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1937-1948 年間,郭沫若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教育部、外交部、內(nèi)政部及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的各類檔案中留下的文稿有600 多件。為了便于整理,我將其分為11 類:一、信函。二、電文。三、通知。四、批示。五、指令。六、訓令。七、報告。八、簽呈。九、評審。十、文稿。十一、題字(手跡及鈐印)。
抗戰(zhàn)期間,國共合作,郭沫若先后作為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中將廳長、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因工作需要,有大量公文簽呈,僅從已打開的300 卷檔案中,查得300 多份這類簽呈文稿。
抗戰(zhàn)開始后,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具體負責領導全國的抗戰(zhàn)宣傳,包括對內(nèi)文藝宣傳、對外國際宣傳,甚至兼管孤島上海、香港、海外僑胞(如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越南)的宣傳機構。
這批簽呈多是秘書或相關副廳長、處長,以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郭沫若職位代擬后,郭沫若名字前加“職”,或郭沫若簽“行”,或簽章。檔案中通常是保存三種文本,即郭沫若手書批示或簡短指示本、秘書所擬手稿本、正式向上呈送的謄抄本或打印本。從檔案中保留下來三種文本看,文字上略有不同,整理時進行了互校,并結(jié)合同一事件發(fā)出的電文、信函,加以互證。因是軍事委員會的軍方公文,可以視為軍令發(fā)出和執(zhí)行過程中的文書保證,才有檔案里如此完整的保存方式。
軍方的行令、電文、信函,有嚴格的等級限制,第三廳執(zhí)行各種公務活動,廳長郭沫若才有權發(fā)布公文。
有的簽呈在以郭沫若名義行文后呈送時,若是范壽康、范揚副廳長、處長杜國庠、主任秘書陽翰笙代簽“行”,則有相應的鈐印。
公文式簽呈有固定的格式,特別是尊稱、習慣用語。在整理時,保持簽呈的文風、格式。1938 年的簽呈,我主要依據(jù)郭沫若手書稿本確立的簽呈格式(秘書也是依據(jù)這一格式)。前期對上級的所求一律前頂格,以示尊重?!爸敵省焙缶Y,不分行。自1939 年的行文,特別是打印稿,“謹呈”有另起分行。
檔案中一份完整的簽呈,會顯示多個清晰的時間:秘書擬稿時間、郭沫若準“行”時間、謄寫稿或打印稿發(fā)出時間、秘書長(秘書處)收到時間、部長批閱指示時間。這是軍中簽呈公文的行政流程。我在整理時,選擇一個明確的擬稿時間,若后續(xù)流程中有延宕,則注明發(fā)出時間。
整理工作十分繁難,先行將1938 年的簽呈整理出來。郭沫若自4 月1 日出任第三廳廳長始,到年底,郭沫若及第三廳的辦公地點先后在武漢、衡陽、桂林流動。其中在衡陽、桂林的時間較短暫。
從這批原始檔案簽呈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即歷史現(xiàn)場,可以清晰看到抗戰(zhàn)初期文藝宣傳背后的行政權力運作。這是戰(zhàn)爭年代國共兩黨合作特殊時期的個案,也是郭沫若政治生涯與文學生活交融,個人魅力與時代精神相映生輝的時光。
利用抗戰(zhàn)初期國共合作的大好機會,政治部第三廳工作人員,有進出流動,但基本成員呈現(xiàn)出三個屬性:原郭沫若留學日本的創(chuàng)造社同人,或稍后留學日本的歸來者(在日本多與郭沫若有來往,如楊祖貽、傅抱石、姚潛修);上海左翼文化陣營的作家、戲劇電影人、畫家、編輯;中共地下黨組織的成員。在組織保障上,他們受政治部副部長周恩來暨中共南方局的直接領導。軍事委員會先后兩任政治部部長陳誠、張治中與郭沫若關系較好,除在國共兩黨政治分裂的大是大非問題上無法讓步外,兩任部長基本上沒有與郭沫若為難,郭沫若與其合作愉快。北伐時,郭沫若曾是蔣中正的少將秘書、政治部主任,此時軍事委員會諸多工作人員,都沒有他資歷老,就連軍事委員會下屬調(diào)查統(tǒng)計局(軍統(tǒng))也避免對郭沫若進行監(jiān)控,監(jiān)控郭沫若的“黑鍋”讓“中統(tǒng)”徐恩曾背著(我曾有專門文章提及)。
1939 年1 月初第三廳遷至重慶辦公后,工作人員中川籍成員增加。郭沫若內(nèi)舉不避親,在武漢即招兩個侄子郭峙東、郭培謙入第三廳就職,兩人隨后相繼任會計副官,幫郭沫若掌控第三廳的財務大權。上校主任秘書陽翰笙是川人,且極具行政能力,入川后應付各種“場面”“關系”上的事,如魚得水,為郭沫若抵擋諸多事務性麻煩。先后兩個文字秘書傅抱石、翁澤永,幫他草擬公文,他都給出較滿意的評價。尤其是贛籍傅抱石旅日期間,得郭沫若幫助,技藝多方長進。當郭沫若武漢扛旗統(tǒng)帥文藝大軍時,招他于麾下,使其得展文繪才華。而傅抱石隨后的多幅畫卷,郭沫若都專門寫下題記(詩),并加以推舉。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 年版《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二卷第263-268 頁中收錄有《題傅抱石畫八首》;1984 年版《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五卷第93-95 頁中收錄有《題傅抱石畫〈延安畫卷〉八首》。
郭沫若在第三廳廳長、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位置上,雖日理萬機,卻又產(chǎn)生許多文學作品,與這支強有力的工作團隊有很大關系。抗戰(zhàn)初期的文藝宣傳主要集中在街頭朗誦詩、戲劇電影、木刻漫畫,所以在第三廳及下屬十支抗敵演出隊、十支電影放映隊里,就集中了當時中國一批最具影響力戲劇電影人:郭沫若、田漢、鄭伯奇、洪深、董每戡、陽翰笙、鄭君里、應云衛(wèi)、史東山、馬彥祥、孫師毅、石凌鶴、鄭峻生等;年富力強的畫家傅抱石、李可染、葉淺予、郝力群、張樂平、廖冰兄、倪貽德等。更有一批熟悉新聞宣傳及國際時事政治的專門人才胡愈之、杜國庠、馮乃超、尹伯休、曹荻秋等。
檔案文獻中的文學呈現(xiàn),不僅僅是發(fā)現(xiàn)文學史料的問題,而且檔案學的特殊專業(yè)屬性,為文學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感知與理性思考,開出不同于文學理論、文學批評鑒賞(評論)、文學史所對應的義理、詞章、考據(jù)的別樣門徑。更有別于傳統(tǒng)小學(文字、音韻、訓詁)及譜牒的古典學法則。
五年來在檔案館的閱讀、寫作實踐,特別是摸索出600 多件郭沫若未刊檔案稿本、200 多篇周作人未刊文稿、8000 多封學人手札、3000 多封作家手札及100 多部長篇手稿(如朱自清的《經(jīng)典常談》稿本330 多頁、朱光潛的《詩論》稿本440 多頁、老舍《大地龍蛇》稿本104 頁)的實際體驗,我對于民國檔案中文學文獻的認識更加清醒,并有了如下感知:
相對于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獨立存在的檔案館,是專門的文獻珍藏空間;
作為原始記錄的多方共在現(xiàn)場呈現(xiàn);
作為歷史文本的唯一性(相對于報刊的復制性傳播);
作為歷史現(xiàn)場的時間確定;
作為獲取事實的空間定位(唯一收藏地,走到才能看到);
作為歷史敘事的互證性;
作為文學敘事的神秘性;
現(xiàn)場感覺的關聯(lián)性、明晰性;
看到即擁有絕對話語權;
作為展示的兩種呈現(xiàn):人事真相、未刊文本;
公權與私權的同一性存在(需館藏方授權)。
雖輇才綆短,但用心著力。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我將此視為從事檔案文學文獻研究的理性提升,即由文入史、關聯(lián)人事、文史互證、生發(fā)立論的學理程序,同時在我的檔案文學文獻研究團隊中,加以學術實踐。
以下的郭沫若檔案文學文獻都出自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存第三廳名下。對其整理,言之有物,是這一學術實踐的基礎工作展示。
查本廳籌備之初,事務異常紛繁,計劃接頭,多方奔走,雖至三月末梢,始行正式辦公,而事前兩月,即有部分人員,先行開始工作。擬請對該員等準予分別到差先后,補發(fā)俸薪,以作車靴等費補償。茲將擬請發(fā)薪人員名冊造具附呈,即祈
鑒核示遵!謹呈
秘書長張轉(zhuǎn)呈
部長陳
副部長黃
周
附呈名冊一份
職郭〇〇
職,為郭沫若第三廳廳長簡稱。
“秘書長張”為張厲生(1900-1971,字少武),河北樂亭人,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秘書長,中將軍銜。他之后賀衷寒為秘書長。
“部長陳”為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部長陳誠(1898—1965,字辭修),浙江青田人,上將軍銜。
“副部長黃”為黃琪翔(1898—1970,字御行),廣東梅縣人,留學德國,此時為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中將軍銜。
“副部長周”為周恩來,此時為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中將軍銜。
時間:1938 年4 月12 日。
抗戰(zhàn)之初,郭沫若出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中將軍銜,月薪300 元。政治部部長陳誠規(guī)定戰(zhàn)爭特殊時期,部內(nèi)工作人員均領取八成月薪,郭沫若每月實際領取240 元。其他工作人員依照軍內(nèi)級別分別支薪。第三廳建制之初,情況特殊,由此簽呈,可確保先期到任參與籌備人員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五月三日于第三廳
查俘虜之管理與感化,在詳細明了俘虜情況,以便擬具整個計劃施行,惟本廳調(diào)查所得,為數(shù)無幾,擬函請軍政部將各俘虜收容所詳細情況見示,以憑依照辦理,茲將函稿擬呈,并祈
鑒核示遵!謹呈
秘書長張轉(zhuǎn)呈
部長陳
副部長黃
周
附呈部稿一件
職郭沫若【郭沫若印】
第三廳下屬第七處為國際宣傳處,同時還設有專門的國際研究會,聚集一批留學日本歸來的抗戰(zhàn)人士,即負責對日本宣傳、收聽日本廣播、中日文翻譯、對日廣播、教育感化日軍俘虜?shù)染唧w工作。同時又不斷招募一些反戰(zhàn)日籍人士,參與工作,如青山和夫、鹿地亙、池田幸子等。
五月十一日于第三廳
竊職奉
命籌備戰(zhàn)地文化服務處,經(jīng)召集各機關代表開會,并將議決事件呈報在案?,F(xiàn)已將辦公房地覓妥,即日□員布置,所需開辦費,擬請暫行墊發(fā)五百元,可否之處,理合簽請批示。謹呈
秘書長張轉(zhuǎn)呈
部長陳
職郭〇〇呈
可 郭沫若 五、十一
“可 郭沫若 五、十一”為郭沫若手書。
在各戰(zhàn)區(qū)及主要城市設立的文化服務處,由第三廳統(tǒng)一領導。軍事委員會同時在各戰(zhàn)區(qū)及主要城市還設立有軍人服務處(招待所)、軍統(tǒng)情報處(站)。檔案中有彼此工作上的來往顯示。
案奉
鈞部治機字第三三八號調(diào)令尾開“以往工件報告,不論已否編送,均著遵照上列辦法,重行補編呈復,并著于一周內(nèi)匯送前來”等因,奉此自應遵照辦理,查職廳每周工作報告,均已按期編送在案,茲遵將以往工作報告重行補編,理合檢同工作報告一件,備文呈送,伏希
鑒核備案,實為公便。謹呈
秘書長張轉(zhuǎn)呈
部長陳
副部長黃
周
附呈工作報告一份
第三廳廳長郭沫若【郭沫若印】
時間:1938 年5 月20 日。
查職廳每周工作報告第七次自五月十三日至五月十九日止,業(yè)經(jīng)遵照編制,理合檢同該項報告一份,具文呈請
鑒核備案,實為公便。謹呈
秘書長張轉(zhuǎn)呈
部長陳
副部長黃
周
附呈每周工作報告第七次一份
職郭沫若【郭沫若印】
時間:1938 年5 月22 日。
六月三日于第三廳
竊本廳少校副官馮成璋已調(diào)本廳漢口堆棧服務,遺缺擬以郭峙東繼任。又第七處第一科主任科員章雪舟因病辭職,遺缺擬以該處第三科中??茊T胡雪調(diào)充,所遺中??茊T缺,擬以郭培謙繼任。又第七處少尉司書閆寶瑜因事辭職,遺缺擬以賈昆峰補充。又第五處少尉司書楊劍秋因事辭職,遺缺擬以李蕩平補充。又第二處準尉司書孔惠因病辭職,遺缺擬以梁慶宜補充??煞裰?,理合檢同該員等履歷簽請
鑒核委任行。謹呈
秘書長張轉(zhuǎn)呈
部長陳
副部長黃
周
職郭○○
行【陽翰笙印】代 六、四
時間:1938 年6 月3 日。
【陽翰笙印】內(nèi)為陽翰笙鈐印。
陽翰笙(1902—1993,原名歐陽本義),四川高縣人,此時為郭沫若的秘書,即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主任秘書,上校軍銜。
郭峙東(1903-1952?),四川樂山人,郭沫若堂侄(郭沫若堂兄郭開俊之子),一度在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任會計副官。
郭培謙(1910—1962),四川樂山人,郭沫若親侄(郭沫若胞兄郭開佐之子)。一度接替郭峙東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會計副官。1949 年后曾任四川樂山縣政協(xié)副主席(1956-1959)。
據(jù)郭沫若1966 年11 月13 日手書證明,1938年4 月,郭峙東、郭培謙一同到武漢找到郭沫若,入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就職。民國時期,國民政府軍中一直保持“副官”這一特殊稱謂及職位。“副官”實際上是距離核心權力最近的親信。在第三廳檔案中顯示,郭峙東、郭培謙均是以會計“副官”身份,幫助郭沫若管理財務,特別是具體保管、攜帶金錢。這在兩人的回憶文章中也有實證。
查本廳主管范圍內(nèi),在國際宣傳方面,舉辦外國語播音,意在向各國人民宣揚我軍英勇抗戰(zhàn)實況,矯正敵人虛偽惡意之反宣傳,以期推動國際間反日援華運動,并決定以英、法、德、俄及世界語隨時播送。開始工作業(yè)已周余,先后曾將歷次播音稿呈奉核示各在案,經(jīng)于五月五日聘請擅長英、法、德三國語言之美國人蘇施女士(Miss Rolf Suess)擔任播音員,最初因含試用性質(zhì),未便即行呈報請委,茲經(jīng)一月來工作上審度之結(jié)果,該員語言技術頗能適合需要,益以該員工作一月,未得正式委聘,囿于西俗心殊不安,擬請準以上校服務員名義任用,并從五月份起支薪并懇早日賜下,以完手續(xù),而利事工,是否有當?即祈核示!謹呈
秘書長張轉(zhuǎn)呈
部長陳
副部長黃
周
職郭○○
郭沫若
有郭沫若簽字。
檔案顯示,第三廳的國際宣傳主要是針對日本。中央宣傳部副部長董顯光專門負責國際宣傳,其中抗戰(zhàn)開始后派駐香港的原北京大學教授溫源寧,任中央宣傳部國際宣傳處香港辦事處主任。檔案中保留有溫源寧的大量信函。第三廳兼管的軍事委員會國際新聞供應社與宣傳部國際宣傳處香港辦事處有相應的情報往來。
目前非常時期,臨時動用,在所難免。本廳事業(yè)費尚未蒙批下,毫無存儲,請暫發(fā)臨時周轉(zhuǎn)金壹萬元,以備萬一之急。乞鑒核。謹呈
秘書長張轉(zhuǎn)呈
部長陳
副部長黃
周
郭沫若 六,七
查廣播宣傳開始業(yè)已月余,歷次曾將播音稿呈奉核示在案,惟此項工作,既已決定經(jīng)常繼續(xù),每日至少一次所需用費,自不能不有固定之標準,以憑支付而利工作之進展,茲謹擬具播音工作經(jīng)費預算書一份,即祈
鑒核施行。此呈
秘書長張轉(zhuǎn)呈
部長陳
副部長黃
周
職郭○○
附呈預算書一份
行【陽翰笙印】代
時間:1938 年6月9 日。
六月八日于第三廳
竊查本廳第五處第二科少??茊T陳儂非、同處第三科中尉科員羅與澄,因病呈請長假,均擬照準。陳儂非遺缺擬以林穆光繼任,羅與澄遺缺擬以邱正衡補充。又本廳漢口堆棧業(yè),經(jīng)簽請設立,奉鈞部治人字第四○九四號指令批準在案,以本廳副官湯成璋對該項工作不甚相宜,前曾呈請調(diào)棧服務。茲擬請委該棧上尉事務員唐文彰為中尉發(fā)行員、華超為中尉保管員、吳虞為該棧司書??煞裰?,理合檢同該員等履歷,簽請
鑒核委認任用。謹呈
秘書長張轉(zhuǎn)呈
部長陳
副部長黃
周
職郭○○
行【陽翰笙印】代
已發(fā) 六、十
發(fā)出時間:1938 年6 月10 日。
查各地僑胞愛護祖國極盡熱忱,政府對國外宣傳,僑胞亦為主要媒介。茲準僑務委員會函索敵人暴行照片,借作海外宣傳,其意義至為重要。委座早見及此,曾令編印《日寇暴行實錄》十萬冊。惟該項實錄,需款較巨,出版費時,發(fā)行未允普遍,尚嫌緩不濟急。茲查該項畫冊編印經(jīng)費,尚可贏余萬余元,可否即就該項余款內(nèi)劃撥一部分,將敵人暴行照片翻印“名信片”式多種,頒發(fā)各地僑胞團體以廣宣傳,而利抗戰(zhàn),是否有當?理合簽請
鑒核。謹呈
秘書長張轉(zhuǎn)呈
部長陳
副部長黃
周
職郭○○
行【郭沫若印】
時間:1938 年6 月10 日。
查本廳第五處掌管文字宣傳、編輯、審查、指導、發(fā)行各項事務,實屬紛繁,原請增派人員,多在藝術宣傳方面,以是仍感人力不敷,茲有姚潛修、邵德潤二員,學識能力,足堪勝任,擬請以姚為中校服務員、以邵少校服務員任用,派在該處服務,理合連同各該員簡明履歷簽請
鑒核即祈示遵!謹呈
秘書長張轉(zhuǎn)呈
部長陳
副部長黃
周
職郭○○
附呈姚潛修、邵德潤履歷各一份
行
時間:1938 年6 月16 日。
“行”為郭沫若在廳長欄目簽署。
姚潛修(1902—1956)又名姚爾覺,別名蘇斐卿,江蘇睢寧人,1935 年初到日本留學后即追隨郭沫若。
六月卄二日于第三廳
竊本廳第七處前因?qū)承麄鳂I(yè)務繁復,曾于本月八日簽呈薦請?zhí)碓O派楊祖詒為上校服務員、潘天覺為少校服務員,派廳參加該處編撰工作,經(jīng)請委在案。嗣因?qū)彻ぷ魅遮吘o張,廳七處即循例著該員先行到廳試行服務。頃準總務廳治人字第五八四八號公函內(nèi)開“查潘天覺一員系本部第一次考試投效人員之及格人員,當即派充鄂江防司令部政訓室少校訓育員,并經(jīng)分別令飭各在案”。如貴廳必需該員到廳服務,即請據(jù)照前案另簽調(diào)委以符原案等由。查該員系于五月九日到廳工作,茲據(jù)七一科科長報告該員服務“甚屬稱職,且其經(jīng)辦工作猶未完稿等情,據(jù)此擬懇準予調(diào)委仍派本廳服務”。是否有當?理合簽請鑒核示遵!謹呈
秘書長張轉(zhuǎn)呈
部長陳
副部長黃
周
職郭○○
行【陽翰笙印】代 六、卄二
時間:1938 年6 月22 日。
楊祖詒,留學日本時與夏衍熟識,歸國后翻譯有多種日文讀物。
六月卄五日于第三廳
竊查本廳第七處第二科上校主任科員朱明因病呈請長假,擬請照準,遺缺擬遴蔡家桂繼任。又本廳漢口堆棧業(yè),經(jīng)奉準設立該棧,原設上中尉管理員各一,中尉發(fā)行員二,準尉司書一,共五員。除已于本月八日簽請委任馮成璋等四員外,當有中尉發(fā)行員一額,未曾請委。茲以該棧頒發(fā)事務趨繁,復擬請委高之仲為該棧中尉發(fā)行員??煞裰帲砗蠙z同該員等履歷,簽請
簽核委派任用。謹呈
秘書長張轉(zhuǎn)呈
部長陳
副部長黃
周
職郭○○
行【陽翰笙印】代 六、卄五
時間:1938 年6 月25 日。
查本廳第六處第二科中校主任科員周克迄未到職,現(xiàn)值戰(zhàn)局緊張科務繁重,未便久缺,擬請免職,改調(diào)該處第一科中校主任科員應云衛(wèi)充任,遺應云衛(wèi)缺,請以孫怒潮繼任,理合檢呈該員履歷,即祈
鑒核示遵!謹呈
秘書長張轉(zhuǎn)呈
部長陳
副部長黃
周
職郭○○
時間:1938 年7 月1 日。
應云衛(wèi)(1904—1967),出生于上海,主要作品有《怒吼吧!中國》《桃李劫》《塞上風云》等。
七月八日于第三廳
竊本廳第七處少尉司書孫又文以夙疾復發(fā)請求辭職,擬請照準,遺缺以劉少忱補充。理合檢同該員履歷一份,簽請
鑒核示遵!謹呈
秘書長張轉(zhuǎn)呈
部長陳
副部長黃
周
職郭○○
發(fā)【郭沫若印】七、八
發(fā)出時間:1938 年7 月9 日。
據(jù)本廳第五處第三科中校主任科員蘇一立呈“另有機會,得參加前線工作,請準辭職”等情,前來職以該員壯志可嘉,擬請照準。查該科負本部發(fā)行工作,任務繁重,須得干練人員遞補,復查該科少校科員張肩重、上尉科員邢逸梅,平日努力從公,辦事勤奮,學識經(jīng)驗,均堪倚畀,前以編制所限,不免有委屈之處,茲擬懇以該張肩重升充中校主任科員,該邢逸梅升充少??茊T,以資獎進,而利工作。是否有當?仍候
核示!謹呈
秘書長賀轉(zhuǎn)呈
部長陳
副部長張
周
職郭○○
行
時間:1938 年7 月14 日。
“行”郭沫若在廳長欄目簽署。
“秘書長賀”為賀衷寒(1900-1972,字君山),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秘書長兼第一廳廳長,中將軍銜。
張肩重(1908—1989),四川富順人。
邢逸梅1939 年在重慶與陽翰笙的姨侄女支似華結(jié)婚。
查本廳少尉司書楊貽訓因事辭職,遺缺擬以額外準尉司書馬輔中調(diào)補遞,遺準尉司書缺,查有蕭家鑫一員堪以勝任,經(jīng)擬請委補,是否有當?理合檢同馬輔中蕭家鑫一員履歷,簽請
鑒核示遵!謹呈
部長陳
副部長張
周
附馬輔中、蕭家鑫履歷各一紙(附件已呈部存案)
職郭○○
附件底稿必須歸檔備查,請馬、蕭二同志各補寫一紙。
行【郭沫若】七、十八
發(fā)出時間:1938 年7 月19 日。
目前對軍民之宣傳工作急應加緊進行,而各宣傳機關與宣傳團體實缺乏有力之宣傳工作人員,以致工作雖努力,而效果不甚大,為加強今后工作效能計,設立短期訓練班,培養(yǎng)大批宣傳干部人才,使之推進各地之工作,實為必要。
本所工作計劃及概算中,原有訓練宣傳工作人員之一項,嗣與部中商洽本所概算時,因此為短期性質(zhì),決定另案單獨提出辦理,故在修正概算中,并未列入,今為適應急切需要,特□具“設立政治部宣傳工作人員短期訓練班辦法”及概算,呈請審閱,敬祈
迅賜核定,以利宣傳。謹呈
部長陳
副部長周
張
職郭○○
附件二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七月
行【郭沫若印】
胡愈之
田漢
發(fā)出時間:1938 年7 月23 日。
有胡愈之、田漢簽字。
胡愈之(1896—1986),浙江上虞人,留學法國,時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第五處處長,少將軍銜。1949 年后曾任《光明日報》總編輯、出版總署署長。
田漢(1898—1968),字壽昌,湖南長沙人,留學日本,時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第六處處長,少將軍銜。
案查本廳第五處處長胡愈之于六月廿五日簽呈鈞長,請準予將:
一、香港國際新聞供應社改為本部直轄機關,每月?lián)芨蹘虐税僭驀鴰乓记E百元,俾繼續(xù)以消息供給僑胞。
二、上海原有宣傳工作由本部指令人員指導,并每月?lián)軐?疃г?,分別補助。
奉批:
一、照辦,每月?lián)芤记зE百元。
二、俟派定妥員后即辦。
等因,奉此,查所有該國際新聞供應社經(jīng)費,已由本廳自六月份起按月向總務廳具領,發(fā)交該社,命該社按月造具報銷及工作成績報告送廳轉(zhuǎn)呈備案。上海方面經(jīng)費,一俟派定人員后,當同樣辦理。惟國際新聞供應社既改歸本部直轄,當由本部派員主持。查該社現(xiàn)負責人王紀元學識經(jīng)驗,兩俱豐富,擬請委派為上校服務員,轉(zhuǎn)屬本廳七處二科該員,除負責主持該社社務外,并受命辦理其他應辦之事項。至上海方面,亦急待派定妥員,主持一切。查有梁士純、王任叔、張宗麟三同志向在上海主辦刊物,上海淪陷后,仍留滬積極進行抗敵宣傳工作,梁同志最近且曾代表上海民眾團體來漢向委員長獻旗致敬,擬請指定梁士純等三同志負責指導并受本廳指揮,是否可行?呈請鑒核示遵!謹呈
部長陳
副部長黃
周
附履歷表二份
職郭〇○
【杜國庠】代 七、卄四
時間:1938 年7 月24 日。
【】內(nèi)為杜國庠簽章。
杜國庠(1889—1961),廣東澄海人,留學日本,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第五處上校科長。
梁士純(1902-1984),江西南昌人,曾任燕京大學新聞系主任。1954 年后為南京大學外文系教授。
王任叔(1901—1972),筆名巴人,浙江省奉化人。1949 年后曾出任駐印度尼西亞大使。
張宗麟(1899—1976),浙江紹興人,南京高等師范教育系畢業(yè)。上海淪陷后,組織復社,與王任叔等參與編輯出版《魯迅全集》等,后赴延安,1949年后曾任教育部計劃財務司司長。
本月底,黃琪翔調(diào)任軍事委員軍訓部次長,張厲生出任政治部副部長,賀衷寒出任政治部秘書長。
查本部印發(fā)宣傳品為數(shù)眾多,所有郵運各費在本廳事業(yè)費支付,預算書第五項下曾經(jīng)奉準核列一萬二千元在案,但以本部整個經(jīng)費,猶在呈核之中,關于郵運各費,迄亦未具呈能請領。然寄送工作既未可或停,而挪墊情形已難于持續(xù)。用敢據(jù)實呈明,請在全部事業(yè)費未奉批準前,每月暫行發(fā)給部準全額三分之二,計八千元,以應急需而利工作。謹呈
部長陳
副部長周
張
職郭○○
行
時間:1938 年7 月28 日。
七月廿九日于第三廳
查本廳工作計劃及事業(yè)費預算書,早經(jīng)呈核,并于上月廿九日奉到鈞部治會字第二八三號指令,蒙示“為目前財力所限,將經(jīng)常費核減為十五萬九千九百十一元,臨時費核減為六萬一千二百八十五元,除臨時費專案呈請外,余已經(jīng)匯案造具全部事業(yè)費預算呈核”在案。后復奉諭在呈核期間,將所擬工作擇急先辦,當經(jīng)詳加審擇,得須即辦者廿二項,共須事業(yè)費十一萬三千七百〇五元。經(jīng)與張會計長面商,昨荷電話通知,以部存現(xiàn)款無多,僅能先月墊本廳五萬元,此數(shù)實難敷用。唯查戲劇宣傳隊等工作業(yè)蒙次第批準,于本月份先后舉辦,但未撥給經(jīng)費,其已舉辦者,已由本廳墊付不少。其尚未舉辦者,值此宣傳工作須加緊時期,亦應火速著手進行。特此簽請核示!請定月先墊發(fā)六萬元,自本月份開始,以便向會計處具領支付,而利工作進行。謹呈部長陳
副部長周
張
職郭沫若【郭沫若印】
時間:1938 年7 月29 日。
八月四日于第三廳
一、頃據(jù)屬廳第五處第一科科長杜國庠呈稱:“本科上校主任員徐仲航因病呈請辭職,擬請照準;所有遺缺,查本科中??茊T何成湘,學才經(jīng)驗,均極優(yōu)秀,工作亦甚努力,擬請以之提升,以資鼓勵。至該員遺缺,請以廖沫沙補充。”查該科長所呈,尚屬確當,擬請照準!
二、查第五處第三科中校主任科員蘇一立呈請辭職,已蒙照準,并蒙準以同科少??茊T張肩重升充該缺,張肩重遺缺以同科上尉科員邢逸梅升充各在案,該邢逸梅遺缺,當時以未得適當人選,懸未請補,茲以該科發(fā)行事務繁重,特遴選王啟祥一員,請以中尉委用。
三、屬廳上尉速記員王子英因病呈請長假,擬請照準,因速記文書工作繁忙,遺缺擬以第七處中尉司書李拓之升充。
查該員嘗任金門縣政府秘書等職有年,對速記及文書方面,頗具經(jīng)驗。擬請照準。至李拓之遺缺,擬以所長辦工室少尉司書張維藩升充,張維藩缺以李立人接充。
四、第七處第二科負責外國語播音工作之上校服務員美人蘇施,前因回國,呈準長假。茲有英人馬彬和(G.M.Causland)愿擔任該項工作,并不愿受薪,擬請以服務員名義聘任,月給車馬費五十元。
以上四項,是否可行?理合檢同該員等履歷各一份,共二份,一并簽請
核示!
職郭○○
行
發(fā)出時間:1938 年8 月6 日。
徐仲航(1909—1976),遼寧海城人,中共地下情報人員。
何成湘(1900—1967),四川宜賓人,1949 年后任國務院宗教局局長、甘肅省副省長。
廖沫沙(1907—1990),湖南長沙人,中共地下黨成員。
八月五日于第三廳
一、查屬廳第六處上尉書記劉致祥、少尉司書羅恩佑、高春亭、同處第一科中校主任科員孫怒潮、及同處少校服務員易紹伯、馬達等六員因病呈請長假擬請照準!所遺劉致祥缺,擬以張仲陶繼任,羅恩佑缺擬以同處準尉司書皮振球升充;至皮振球遺缺,則擬以梁桂平繼任。高春亭缺擬以易宗石接充。孫怒潮缺,經(jīng)遴選石凌鶴繼任,并已令其于八月一日先行到職。該員嘗任第八集團軍戰(zhàn)地服務隊上校宣傳科長,對戲劇宣傳頗多勞績,擬請核委。易紹伯缺,擬以李可染接充,馬達缺擬以郝力群接充。
二、同處第三科科長徐悲鴻,迄未到差,擬請停職該科長遺缺,查有呂霞光留學比法八年,曾任蘇州美專等校教授或講師等,才歷足勝,擬請委用。理合檢同該員等履歷各一份共七份,簽請
核示!
職郭○○
行
時間:1938 年8 月5 日
石凌鶴(1906—1995)江西樂平人,劇作家,1978 年后,曾任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主席。
李可染(1907—1989),江蘇徐州人,畫家。
郝力群(1912—2012),山西靈石人,畫家。
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人,畫家。
呂霞光(1906—1994),安徽臨泉人,畫家。后旅居法國。
八月六日于第三廳
頃據(jù)屬廳第五處處長胡愈之報告:
一、第一科上尉科員曹荻秋因病呈請辭職,擬請照準。遺缺,擬以蔣鏞補充。
二、處長室上尉書記周大受、少尉司書蘇理、準尉司書鐘復虞,第二科上尉科員任仲,第三科少尉校對員陳叔偉,因病、因事各請辭職,均擬請予照準。所遺周大受缺,擬以蔣文菡補充;蘇理缺,擬以鄭道隆補充;鐘復虞缺,擬以俞國璋補充;任仲缺,擬以唐錫光補充;陳叔偉缺,擬以李文圃補充。以上各員,并請準于八月七日先行到職。
三、第二科原有中尉科員一缺,初以未得適當人選,致未補用,茲查本處少尉司書朱光暄,平日工作努力,處事精細,成績卓著,擬請升任為該科中尉科員;所有朱光暄遺缺,擬以李錫普接充。并請準于八月七日先行到職。查該處長所報當屬確當,擬請照準。茲特檢同該員等履歷表合一份,簽請
核示!
職郭○○【郭沫若印】
時間:1938 年8 月7 日。
曹荻秋(1909—1976),四川省資陽縣人,1949年后曾任重慶市委書記、上海市市長。
八月十五日于第三廳
頃接第三戰(zhàn)區(qū)政治部谷主任正綱來電,對該部籌辦《戰(zhàn)地日報》一案有所陳述,謹將抄呈原電,簽請
核示!
附抄原電乙件
職郭沫若【郭沫若印】
查前已有電說明款項數(shù)目,該件已發(fā)還三廳,請查出并復。
周 八、十七
經(jīng)費若干應先查詢確實再核。寒八、十六
時間:1938 年8 月15 日。
周恩來、賀衷寒作批示。
谷正綱(1902—1993,字叔常),留學德國、蘇聯(lián),此時為第三戰(zhàn)區(qū)政治部主任。
八月二十九日于第三廳
查我方對敵宣傳工作,迄今似尚欠迅速與確實,欲收深入與普遍之效,頗非易事。其最大癥結(jié)為下級對敵宣傳組織之缺如。本廳前簽建立對敵宣傳組織意見,以格編制,未蒙核準。茲擬于現(xiàn)有政治部編制內(nèi),指定人員專司其事,庶幾對敵宣傳工作之執(zhí)行,有所保障。謹擬訂《各級政治部對敵宣傳工作人員服務規(guī)程》一種,敬祈
核準施行。謹呈
部長陳
副部長周
張
職郭沫若【郭沫若印】呈
附呈《各級政治部對敵宣傳工作人員服務規(guī)程》一份
此件(?)可行,仍送賀秘書長一閱,并令行各級政治部。
周恩來
八,卄九
時間:1938 年年8 月29 日。
在“簽呈”后面為周恩來8 月29 日批示。
查本廳第五處準尉司書鍾復虞辭職照準,呈請以俞國璋補充在案,茲俞國璋因故不能到差,擬請以馬俊補充,復以該處書件繁多,已著該員于本月二十八日先行到廳服務。理合呈請準予委派該員為本廳第五處準尉司書,并自到廳之日起薪。謹呈
部長陳
副部長周
黃
附履歷表一份
職郭○○
行
時間:1938 年8 月31 日。
查汪仲瓊君系上海美專畢業(yè),近對本廳繪畫工作多所協(xié)助,漢陽門大壁畫之完成,尤賴其主持督促。擬請任為中校服務員,在本廳服務。是否有當?理合核同該員履歷表一份,簽請
核示!
附汪仲瓊履歷表一份
職郭沫若
時間:1938 年9 月7 日
汪仲瓊(1909—1969),原上海美術??茖W校油畫教師,此時為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技術員。
這份簽呈據(jù)郭沫若9 月6 日的手書指示所擬。
九月十二日于第三廳
查屬廳第五處第一科上尉科員孫陵、第二科少??茊T林穆光,均因故呈請長假,擬均請照準;所遺孫陵缺擬以黃子端接充,林穆光缺擬以覃必陶接充,并擬著其先行到廳服務,自到職之日起薪。是否可行?理合檢同該員等履歷各一份簽請
核示!
附履歷表二份
職郭○○
時間:1938 年9 月12 日。
孫陵(1914—1983),山東黃縣人,最早寫日本侵略東北的小說家,1949 年后定居香港。
覃必陶(1913—1986),湖南寧鄉(xiāng)人,原上海開明書店編輯。
九月十四日于第三廳
一、查屬廳曾于本月三日簽請改任吳康德為中尉服務所遺缺,茲擬請以張學亮接充。
二、案據(jù)青年團組織處服務員蔡熒芳九月九日報告,為其妻日人喬瑞征聲請參加我國抗戰(zhàn)工作奉批,又本廳核派等因。查喬瑞征可擔任播音及翻譯工作,適部派本廳上尉服務員羅工柳呈請長假,擬請照準,即以喬瑞征接充該員遺缺,派在屬廳第七處服務。
三、第五處第三科中校代理科長尹伯休,任職四月來,對所管頒發(fā)等業(yè)務策劃有方,頗著勞績,擬請正式升任為上??崎L,以資激勵。
四、第七處少尉司書劉少忱因病呈請長假,擬請照準,遺缺擬請張傳璜接充。
是否可行?理合檢同該員等履歷各一份,一并簽請核示!
附履歷二份
職郭○○
時間:1938 年9 月14 日
尹伯休(1900—1989),四川仁壽人,與陽翰笙中學同班同學,留學蘇聯(lián)。
簽 呈
頃據(jù)法屬越南高棉福建公立民生學校校長陳敦貞君函稱“鑒于國際宣傳之重要,并為推進僑胞之抗戰(zhàn)情緒起見,爰舉辦華僑抗戰(zhàn)建國藝術展覽會,定于本年十一月十二日總理誕辰起開始在南越南各大都市巡回展覽,現(xiàn)正向各方征集展覽品,并乞予以協(xié)助”等情。
查抗戰(zhàn)期間,對于國際宣傳工作亟應努力進行,借以增強各國對我之同情與援助。該校所請,自當照準。茲謹呈征求書畫箋紙一件,即乞鈞長寵賜揮毫,借資鼓勵。墨寶祈于十月五日前賜交職廳替寄。至□德便。謹呈秘書長賀
部長陳
副部長周
張
附呈書畫用箋一張
該會征求宣傳品小啟一冊
職郭○○
中華民國廿七年九月二十日
發(fā) 揚代 九、卄二
發(fā)出時間:1938 年10 月15 日。
“揚”為范揚,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副廳長。
十月卄一日
據(jù)抗敵演劇隊第二隊呈:以天氣轉(zhuǎn)寒,衣被單薄,隊員等多系流亡青年,行裝簡陋,每月所得生活費,除伙食費外,僅敷購置鞋襪沐浴等雜費之需,當此百物昂貴,實無余力添置棉衣,請援去年前政訓處抗敵劇團每人發(fā)給冬服一套,棉大衣一件,軍用毯兩條辦法,準予發(fā)給冬衣津貼費十五元,以便一律制作,整肅隊容,借御嚴寒等情。前來,查各附屬團隊——宣傳隊、抗敵演劇隊、電影放映隊、孩子劇團等,均僅發(fā)給單衣一套,該隊所呈多系流亡青年,且因生活費有限之故,無力購置,確屬實情,擬請本愛護青年,優(yōu)懷部屬之盛意,各附屬團隊每名準予各發(fā)冬衣津貼費十五元。是否有當?即祈
核示!謹呈
秘書長賀轉(zhuǎn)呈
部長陳
副部長周
張
職郭○○
發(fā) 揚代 十、卄一
時間:1938 年10 月21 日。
查本廳所屬各演劇隊、孩子劇團、電影放映人員、訓練班宣傳隊等隊員,前因服裝簡陋,時屬冬令,請求每人發(fā)給津貼費十五元,以資添制等情,業(yè)經(jīng)本廳簽請鈞長鑒核在案。嗣奉十一月九日治經(jīng)衡字第五四九七號指令內(nèi)開“簽呈悉仰造具名冊呈部再行核辦此令”等因,奉此,理合檢同抗敵演劇隊隊員及孩子劇團名冊乙份、電影放映人員訓練班名冊乙份、宣傳隊四隊名冊乙份,共三份,簽請
察核,并懇迅賜批準,以便在本部遷移之前,俾各隊班留、駐前方人員,具領購置,使其
安心工作,實為公便。謹呈
秘書長賀轉(zhuǎn)呈
部長陳
副部長周
張
職郭○○
附抗劇演劇隊孩子劇團名冊乙份
電影放映人員訓練班名冊乙份
抗劇宣傳隊名冊乙份
行【杜國庠】代 十一、卄九
時間:1938 年11 月29 日。
本部電影放映隊經(jīng)照目前所有機件數(shù)量暫編三隊,業(yè)將各隊官佐隊員兵伕名冊呈奉核準在案,茲刻就各該隊鈐記共三顆,理合印具印模呈請備案,以便分發(fā)各該隊應用。謹呈秘書長賀轉(zhuǎn)呈
部長陳
副部長周
張
附印模三紙
職郭○○
行【杜國庠】代 十二、四
時間:1938 年12 月4 日。
十二月十二日于第三廳
查本部抗敵宣傳隊第三隊前于九月底遵示派赴黃陂工作。旋因該地戰(zhàn)事吃緊,經(jīng)第五戰(zhàn)區(qū)政治部工作人員前往通知,向西遷移。取道安陸、隨縣,抵達樊城,暫留工作,再轉(zhuǎn)赴老河口、均縣一帶。該隊西遷時,沿途距敵軍僅十余里,公路被阻,該隊系沿涢河南岸小道步行,又值天雨,車輛不通,隊員因分擔攜帶公物,所有私人行李及笨重公物只得拋棄,抵樊城后,隊員因冒雨步行多日,而冬衣棉被又均拋棄,在樊隊員頗有病者。茲據(jù)該隊隊長鄭含華來函報告,請求給予補助費若干,以便補充公物,購置冬衣,等情。查該隊在最前線工作,因公受損,確屬實情,擬請即依抗敵宣傳隊第一隊,抗敵演劇第九隊各隊員行李在長沙被毀后由部給予津貼前例,酌予發(fā)給該隊隊員津貼費每人十五元,二十人共計三百元,理合呈請
核奪示遵!謹呈
秘書長賀轉(zhuǎn)呈
部長陳
副部長周
張
職郭沫若【郭沫若印】
時間:1938 年12 月12 日。
職廳所屬孩子劇團工作素稱努力,唯自武漢遷移以來,沿途所收納之小朋友,已在十人以上。前月疏散人口時,復有長沙兒童劇團十余,曾經(jīng)職廳援例發(fā)給疏散費,業(yè)已到達衡陽,因經(jīng)費無著,將不免流離失所。因此,職擬將長沙兒童劇團收編,與孩子劇團合并。唯仍用孩子劇團之名,分為二隊,將其年長者為第一隊,年幼者為第二隊。原有孩子劇團之經(jīng)費可作為幼年隊之經(jīng)費。其第一隊的經(jīng)費,則請準許將職廳擬辦而迄未舉辦之歌劇隊一隊經(jīng)費移充。所擬是否可行?敬乞
鑒核示遵!謹呈
秘書長賀轉(zhuǎn)呈
部長陳
副部長周
張
職郭沫若【郭沫若印】
十二月十六日桂林
照辦 厲生
十二、十六
時間:1938 年12 月16 日。
頃據(jù)本廳會計主任張孝炎簽稱:略以近來本廳各附屬組織,如宣傳隊、演劇隊以及各宣傳站等,業(yè)經(jīng)先后分派在前線或敵人后方工作,今后領款如照過去全以單據(jù)報銷,因以近況論,事實上已發(fā)生許多困難。茲為通權達變,領報迅速便利計,擬懇鈞部對于以后本廳所附屬之各宣傳隊、演劇隊、巡回放映隊、宣傳站、孩子劇團等,每月請領經(jīng)費之單據(jù),準予援照各級政治部報銷辦理,改以各該團隊站負責領款人之領據(jù)報銷,以省手續(xù)而免困難。是否有當?理合轉(zhuǎn)請
鑒核示遵!謹呈
秘書長賀轉(zhuǎn)呈
部長陳
副部長周
張
職郭○○
中華民國卄七年十二月卄四日
時間:1938 年12 月2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