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興燦,張明翰,雷錦云
(1.佛山市禪城區(qū)人民醫(yī)院內科,廣東佛山 528051;2.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心外科,廣東佛山 528000;3.佛山市禪城區(qū)人民醫(yī)院全科門診,廣東佛山 528051)
2型糖尿?。╰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屬代謝性疾病,也是國內主要糖尿病類型,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改變,T2DM發(fā)病率有上升趨勢[1]。隨著T2DM病情進展,可累及全身,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降低患者生活質量[2]。臨床已形成有關T2DM的診療共識,個體化干預治療也得到臨床一致認可,并被廣泛應用[3]。但近年調查顯示,T2DM血糖管理效果仍存在差異[4],因此,如何進一步優(yōu)化管理方案是臨床關注熱點。體驗式管理是通過體驗準備的方法加深患者對T2DM相關專業(yè)知識的認識水平,進而提高管理質量[5]。佛山市禪城區(qū)人民醫(yī)院自2021年開始將該方案用于T2DM的管理,獲得一定成效。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探討其臨床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12月佛山市禪城區(qū)人民醫(yī)院收治的51例T2DM患者設為對照組,另選取2021年1月至10月院內收治的51例T2DM患者設為觀察組,進行回顧性分析。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4例;年齡34~64歲,平 均 年 齡(52.62±10.07)歲;體 質量 指 數(shù)(BMI) 19.50~26.50 kg/m2,平 均BMI(22.38±1.92)kg/m2;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89±2.27)年。觀察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1例;年齡32~64歲,平均年齡(51.68±11.33)歲;BMI 20.00~26.80 kg/m2,平均BMI(22.50±1.88)kg/m2;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95±2.30)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BMI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佛山市禪城區(qū)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6]中T2DM的診斷標準;②年齡≥18歲;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不全者或有原發(fā)性嚴重心肺疾病者;②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③入院前已伴發(fā)T2DM嚴重并發(fā)癥者;④既往有精神意識障礙病史者;⑤合并惡性腫瘤者。
1.2 干預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個體化治療。①給予患者口服二甲雙胍(北京京豐制藥集團,國藥準字H11021518,規(guī)格:0.25 g/片)0.25 g/次、2~3次/d,治療1個月。第2個月初,檢測患者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若HbA1c>7.0%,則加用格列美脲(四川海匯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 字H20073592,規(guī) 格:2 mg/片)2 mg/次、1次/d,早餐前30 min服用,治療1個月;若HbA1c≤7.0%,則繼續(xù)二甲雙胍單藥治療,方法同上,治療1個月。第3個月初,再次檢測患者HbA1c水平,若患者HbA1c>7.0%,則加用磷酸西格列?。ê贾菽硸|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40095,規(guī) 格:100 mg/片),100 mg/次,1次/d,治療1個月;若患者HbA1c≤7.0%,則給予二甲雙胍單藥治療,方法同上,再連續(xù)治療1個月。第4個月初,再次檢測患者HbA1c水平,若HbA1c>7.0%,則給予二甲雙胍+格列美脲+磷酸西格列汀三藥聯(lián)合干預,用法同上;若HbA1c≤7.0%,則可改為二甲雙胍單藥治療,方法同上,再連續(xù)治療3個月。②患者在開始治療時即可在早餐后進行適量運動,運動以快走形式進行,15~20 min/次,1次/d,5次/周;運動時適宜的有氧心率=170-年齡。按104.6~125.5 kJ(25~30 kcal)/(kg·d)計算熱量攝入量,再采用24 h膳食記錄法記錄患者營養(yǎng)攝入情況,根據(jù)患者個人喜好按60%糖類+10%蛋白質+30%脂肪比例調整營養(yǎng)比例,連續(xù)干預6個月。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進行體驗式管理。視網(wǎng)膜病變體驗:患者佩戴毛玻璃眼鏡,在醫(yī)護人員攙扶下步行3 m/次,1次/d,連續(xù)1周,讓患者體驗視物模糊下步行環(huán)境。腦血管病變體驗:患者坐輪椅行動,并將患者一側上下肢固定在輪椅上,30 min/次,3次/周。神經病變體驗:患者腳墊棉花,讓患者體驗步態(tài)不穩(wěn),3.0 m/次,1次/d,3~5次/周。連續(xù)干預6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在干預6個月后記錄血糖控制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及HbA1c。②比較兩組患者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量表(DSCS)評分。分別在干預前后采用DSCS對患者進行評估,DSCS包括飲食、運動、用藥、血糖監(jiān)測、足部護理及高/低血糖處理共6個維度,26個條目,每個條目按Likert 1~5分計分,評分范圍26~130分,DSCS得分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好[7]。③比較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并發(fā)癥包括視網(wǎng)膜病變、糖尿病腎病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和視網(wǎng)膜病變診斷標準參照相應指南[8];糖尿病腎?。耗虬椎鞍?肌酐比值≥30 mg/g或腎小球濾過率<60 mL/(min·1.73 m2)。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行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FBG、2 hPG及HbA1c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DSCS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飲食、運動、用藥、血糖監(jiān)測、足部護理、高低血糖處理及DSCS總分均顯著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FBG:空腹血糖;2 hPG:餐后2 h血糖;HbA1c:糖化血紅蛋白。
組別 例數(shù) FBG(mmol/L) 2 hPG(mmol/L) HbA1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1 9.68±2.37 7.40±1.32* 14.85±3.22 11.86±2.31* 10.09±1.53 7.17±0.89*對照組 51 9.91±1.94 8.33±1.46* 15.01±2.75 12.77±1.80* 10.15±1.36 8.02±1.35*t值 0.536 3.374 0.270 2.219 0.209 3.754 P值 0.593 0.031 0.788 0.029 0.835 0.007
表2 兩組患者DSCS評分比較(分,x)
2.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例(%)]
T2DM是臨床常見病,病程長、并發(fā)癥多,可引發(fā)微血管和大血管病變,累及心、腦、腎等重要臟器,導致不良預后的發(fā)生。血糖波動是導致病情進展的重要原因,控制血糖水平、減少T2DM相關并發(fā)癥也成為T2DM治療的重點目標[9]。目前,臨床多主張對T2DM進行綜合治療,以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根據(jù)個體化原則,對患者營養(yǎng)、運動及藥物干預處方進行個體化設計,以優(yōu)化治療方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其中,藥物干預按指南意見進行分層管理,在達到控制血糖的同時,減小患者醫(yī)療成本[10]。而營養(yǎng)和運動處方則有助于糾正患者不良飲食習慣,改善糖脂代謝紊亂狀態(tài)。韓正好[11]也認為個體化運動處方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控制體質量、改善脂質代謝,這對于提高血糖控制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院外隨訪管理是治療T2DM的重要方法,既往常規(guī)隨訪多通過口述形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指導患者用藥,囑患者改變生活方式[12]。但這種方式缺乏主觀體驗,理論教育相對空泛,難以形成永久記憶。本研究自2021年開始對T2DM患者進行體驗式管理,即通過模擬T2DM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后的實際情況,讓患者主觀感受并發(fā)癥發(fā)生后給自己工作生活帶來的不便體驗。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DSCS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F(xiàn)BG、2 hPG及HbA1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這也說明體驗式管理有助于增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重視并發(fā)癥的防治,提高血糖控制效果。體驗式管理能加深患者對T2DM不良預后的認識,從而調動患者的主動性,使患者自覺遵醫(yī)囑糾正不良行為習慣,并進行規(guī)范用藥[13]。馬曉娟等[14]也認為體驗式管理增加了T2DM健康教育的趣味性,有助于發(fā)揮患者主觀能動性。與本研究結果一致。另外,研究還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也證實體驗式管理有助于降低不良預后風險,提示體驗式管理的實施對提高T2DM的治療效果具有重要價值。
綜上所述,個體化治療聯(lián)合體驗式管理用于T2DM患者能降低并發(fā)癥風險,有助于提高血糖管理效果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