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預應力鋼絲纏繞擠壓芯筒制造工藝研究

      2022-09-30 08:30:50胡余平曾中成劉世彬李春偉李玖剛
      中國重型裝備 2022年3期
      關鍵詞:內(nèi)孔鋼絲端面

      胡余平 曾中成 劉世彬 李春偉 李玖剛

      (二重(德陽)重型裝備有限公司,四川 德陽 618000)

      擠壓筒是擠壓機的關鍵部件之一,通常采用H13、5CrNiMo、300M等熱作模具鋼,按其結構分為單層整體式擠壓筒、多層自預緊擠壓筒、鋼絲纏繞預應力擠壓筒三類。目前,大多采用多層襯套過盈熱裝組合式結構,且以三層最為常見,其制造技術成熟度高[1]。

      預應力鋼絲纏繞擠壓筒技術是近年才研究開發(fā)的新型結構,相對于多層襯套過盈熱裝組合自預緊擠壓筒,鋼絲纏繞結構具有疲勞壽命高,承載能力強;結構尺寸緊湊,尺寸小,制造成本低;80℃下高溫蠕變小,壁厚對內(nèi)壓不敏感等優(yōu)點[2]。因此,在大噸位重型擠壓機關鍵零部件擠壓芯筒設計應用方面,預應力鋼絲纏繞技術擠壓筒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應用前景廣泛。

      本文針對鋼絲纏繞預應力擠壓筒這一新型結構[3],系統(tǒng)分析了擠壓筒的制造工藝流程、組合加工方法、關鍵工藝技術,該技術在32 MN靜液擠壓機芯筒制造項目中得到成功應用。

      1 結構簡介

      以公司制造的32 MN靜液擠壓筒為例,擠壓筒由芯筒、端蓋、擋板、擋圈、導套、鋼絲、保護套、剖分鍵等零件組成(見圖1),零件最大長度1765 mm,最大截面?2150 mm,最小孔徑?150.5 mm,重約16 t。

      圖1 鋼絲纏繞預應力擠壓筒結構示意圖Figure 1 Structural diagram of steel wire wound prestressed extrusion container

      坯料盛裝在擠壓筒孔內(nèi),坯料在擠壓工具的作用下與擠壓筒產(chǎn)生相對運動,擠壓筒在400~500℃高溫、250~1300 MPa高壓工況下頻繁工作[4-5],內(nèi)孔的加工質(zhì)量對模具的使用壽命、擠壓制品的品質(zhì)有較大的影響。因此,這對擠壓筒內(nèi)孔的加工表面質(zhì)量、形位精度、尺寸精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2 工藝方案

      2.1 工藝分析

      芯筒外圓纏繞預應力鋼絲,相當于在筒體上施加一個預加載荷,必將導致已加工的內(nèi)孔、端面及密封槽產(chǎn)生變形,孔徑縮小,端面傾斜,其變形情況見圖2。

      圖2 纏繞鋼絲后的芯筒變形示意圖Figure 2 Schematic diagram of deformation of container after winding steel wire

      因此,對于預應力組合芯筒類產(chǎn)品,若將芯筒內(nèi)孔加工符圖紙要求后再進行鋼絲纏繞,必將導致芯筒孔徑縮小、尺寸不均勻等重大質(zhì)量缺陷而無法使用,需要創(chuàng)新工藝技術方法,解決芯筒纏繞鋼絲后內(nèi)孔產(chǎn)生的變形。

      從零件裝配結構、使用功能角度分析,結合設備制造能力及加工需求,采用預留加工余量裝配組合后再進行最終精加工的設計策略,以解決芯筒纏繞鋼絲后內(nèi)孔的變形問題,保證產(chǎn)品的最終使用功能要求。

      2.2 技術路線

      工藝技術路線的擬定是制定工藝過程的總體布局,其主要任務是確定各零件的工藝流程、關鍵工序節(jié)點、各個部位的加工順序以及整個工藝過程中的工序數(shù)目等,合理的工藝路線應具有加工方法易于實現(xiàn)、檢測方便,易于保證加工質(zhì)量、生產(chǎn)高效和制造成本經(jīng)濟等特點。

      綜合分析擠壓芯筒的結構特征、加工方法及裝卡方式等,將芯筒、擋板、保護套、擋圈、端蓋、鋼絲、鍵、剖分鍵等零件(見圖3)組合為一個整體后,采用深孔機床磨削芯筒內(nèi)孔。

      圖3 組合加工方案Figure 3 Combined machining scheme

      根據(jù)擠壓筒芯筒工藝設計思路,綜合零件裝配及制造工藝需求,設計了總體制造工藝流程(見圖4),具體加工要求如下:

      圖4 擠壓芯筒制造工藝流程Figure 4 Manufacturing process flow of extrusion container

      (1)芯筒兩端止口與?150.5 mm內(nèi)孔按同一尺寸加工留余量,長度左端面留裝配后加工余量,其余部位加工符圖紙要求。

      (2)端蓋?160H8孔及小端端面留余量,孔內(nèi)密封環(huán)槽暫不加工,其余部位加工符圖紙要求。

      (3)組合加工所需零件擋板、保護套、擋圈、剖分鍵、鍵等零件符圖紙要求。

      (4)按工藝要求加工完芯筒后,按圖4裝配芯筒、擋板、擋圈、端蓋、鍵、剖分鍵等零件,軸向固定防止鋼絲竄動。

      (5)采用扁銅鋼絲(1 mm×4 mm)按圖5所示張力要求在芯筒外圓纏繞鋼絲,合格后按圖3裝配保護套。

      圖5 纏繞鋼絲張力變化示意圖Figure 5 Schematic diagram of tension change of wound steel wire

      (6)深孔機床磨削芯筒?150.5 mm內(nèi)孔,數(shù)控落地鏜床鏜削加工?160H8止口、端面及密封槽。

      3 芯筒加工

      3.1 結構特征

      芯筒材料為300M低合金超高強度鍛鋼件,總長1535 mm,外徑?280 mm,法蘭?320 mm×50 mm,最小內(nèi)徑?150.5 mm,長徑比達10.2,內(nèi)孔表面粗糙度達到鏡面Ra0.4 μm,外圓表面粗糙度Ra1.6 μm,見圖6。

      圖6 芯筒結構示意圖Figure 6 Structural diagram of container

      3.2 主要技術要求

      (1)內(nèi)孔?150.5 mm、兩端?160H8止口均為纏繞鋼絲后尺寸;

      (2)內(nèi)孔表面粗糙度Ra0.4 μm,外圓表面粗糙度Ra1.6 μm;

      (3)端面?250H9×7.5+0.2×4.5-0.05密封槽為纏繞鋼絲后的尺寸。

      3.3 關鍵工序余量設置

      芯筒外圓纏繞高強度(其抗拉強度達2140 MPa)預應力鋼絲后,在超高預壓應力作用下內(nèi)孔發(fā)生彈塑性變形,孔徑縮小,長度自由伸縮,端面傾斜,表現(xiàn)為中間小兩端大的“喇叭”狀。

      施加纏繞預應力后精加工內(nèi)孔,去除內(nèi)孔表面材料打破了原有應力平衡,應力重新分布必然導致已加工的內(nèi)孔尺寸精度及形位精度發(fā)生變化,這對加工精度的保持產(chǎn)生不利影響,加工余量越大,其影響也越大。因此,在滿足加工需求的情況下,加工余量越小越好,這就需要計算纏繞鋼絲后芯筒內(nèi)孔的收縮量,確定最佳的孔加工余量。

      在精加工芯筒內(nèi)孔前,需獲得芯筒內(nèi)孔的精確變形量。為便于分析,將芯筒纏繞外圓分為五個截面,見圖7。

      圖7 分段計算芯筒內(nèi)孔變形收縮量Figure 7 Deformation and shrinkage of inner hole of the container calculated in sections

      應用有限元分析法模擬芯筒受力狀況,鋼絲纏繞層簡化成多層圓筒,最內(nèi)層與筒體、各鋼絲層間均設置合適過盈量來模擬筒體應力分布,如圖8所示。經(jīng)過計算分析,各截面應力分布和彈性收縮尺寸如表1所示。

      圖8 預應力芯筒應力分布及收縮量Figure 8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shrinkage of prestressed container

      參數(shù)截面I截面II截面III截面IV截面V收縮量∕mm0.580.650.720.660.56

      由表1可知,纏繞鋼絲后,芯筒內(nèi)孔最小收縮量為0.56 mm,在余量設計時需按正常的工藝余量減去0.56 mm。

      查閱工藝余量手冊,結合生產(chǎn)現(xiàn)場實際,芯筒內(nèi)孔分粗磨、半精磨、精磨三個階段逐次加工,直徑留余量1 mm。

      根據(jù)計算結果,預緊后孔的最小收縮量為0.56 mm,為確保芯筒纏繞預緊后的加工余量要求,確定芯筒纏繞鋼絲前內(nèi)孔直徑留余量0.45 mm。

      3.4 加工方案

      芯筒的加工分為三個階段:粗加工階段、組裝前加工和組裝后加工。

      (1)粗加工階段

      粗加工階段是指調(diào)質(zhì)前的加工。按毛坯最大尺寸見光各外圓、端面及總長兩面,尺寸大于粗加工取樣圖尺寸,光達Ra3.2 μm。超聲檢測(UT)合格后采用深孔機床加工中心通孔,臥式車床加工外圓、法蘭及端面符粗加工取樣圖(見圖9),加工合格后轉熱處理車間調(diào)質(zhì)。

      圖9 芯筒粗加工取樣圖Figure 9 Sampling diagram of rough machining of container

      由于材料具有硬度高、抗拉強度高等性能,加工非常困難,主要表現(xiàn)在切削力大、切削溫度高、加工硬化傾向嚴重、刀具磨損快、斷屑困難、切削變形大等方面,需要合理選擇刀具和切削參數(shù)。

      粗車時選用抗沖擊性能、斷屑性能較好的涂層硬質(zhì)合金刀具,切削深度ap=1~2 mm,進給量f=0.15~0.4 mm/r,切削速度vc=2.5~3 m/s。

      深孔加工時選用硬質(zhì)合金刀具,每齒切削深度ap=0.15~0.4 mm,切削液流量Q=450~600 L/min。

      (2)組裝前加工

      材料性能及超聲檢測(UT)合格后,進行組裝前的加工。加工的部位、工藝順序及余量分配,對后續(xù)加工的工藝方法、產(chǎn)品質(zhì)量、加工效率有很大的影響。

      綜合考慮零件的結構、材料性能、工藝方法、設備資源等因素,設計思路如下:

      1)采用深孔機床加工中心?150.5 mm孔,直徑留余量0.45 mm(纏繞鋼絲后內(nèi)徑收縮0.56 mm)。

      2)以內(nèi)孔為基準,采用數(shù)控臥車加工總長左側端面,留余量1 mm,密封環(huán)槽暫不加工;加工外圓、法蘭、環(huán)槽及其余端面符圖紙要求。

      3)數(shù)控龍門銑加工法蘭外圓上的槽符圖紙要求。

      3.5 組合加工

      組合加工是指按圖3組裝纏繞鋼絲后,形成一個整體組件精加工芯筒內(nèi)孔。

      (1)加工方法分析

      按工藝要求加工完芯筒、端蓋、擋板、擋圈、剖分鍵等零件,按圖3裝配后纏繞鋼絲,最后裝配連接套,組成一個裝配組件后精加工芯筒內(nèi)孔。

      組裝為一個組件后,總長1645 mm,最大外徑?850 mm,重7.3 t,所加工的孔徑為?150.5 mm,表面粗糙度達鏡面Ra0.4 μm,長徑比達10.9,屬于深孔高精度加工。

      針對該類孔的加工,其主要加工方法有三種:

      方法一:車削加工

      采用數(shù)控臥車兩次裝卡掉頭加工內(nèi)孔,珩磨頭珩磨或滾壓裝置滾壓內(nèi)孔降低表面粗糙度達Ra0.4 μm。

      該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組合件之間存在一定的間隙,加工過程中易產(chǎn)生相對位移;刀桿懸伸過長,剛性差,加工過程中易產(chǎn)生震顫、波紋,表面粗糙度差,成中間小兩端大的“腰鼓狀”;掉頭加工找正困難,且加工過程中刀具磨損嚴重,易產(chǎn)生接刀臺;珩磨僅能降低孔的表面粗糙度,不能改善其形位精度。

      方法二:鏜削加工

      數(shù)控鏜床兩次裝卡掉頭加工內(nèi)孔,采用珩磨頭珩磨或滾壓裝置滾壓內(nèi)孔降低表面粗糙度達Ra0.4 μm。

      該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鏜刀桿懸伸較長,剛性較差,撓度大,加工過程中易產(chǎn)生振紋、孔徑增大成腰鼓形;掉頭加工找正困難,加工過程中刀具磨損,中部形成接刀臺無法消除;珩磨或滾壓工藝僅能降低孔的表面粗糙度,不能改善其形位精度。

      方法三:磨削加工

      深孔機床一次裝卡,工件固定在機床V型支撐座上,以內(nèi)孔為基準找正,對稱點零對零,采用深孔磨削裝置磨削內(nèi)孔。

      該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一次裝卡實現(xiàn)內(nèi)孔的磨削精加工,不會產(chǎn)生接刀臺,易于保證孔的尺寸精度、直線度、圓柱度和表面粗糙度,且加工效率較高。

      (2)方案比較

      從工件的裝卡方式、裝卡次數(shù)、找正誤差、刀具系統(tǒng)剛性、精度控制、表面質(zhì)量、加工效率等方面分析工藝方法的合理性、經(jīng)濟性,見表2。

      由表2可知,采用磨削加工工藝方法更科學合理,優(yōu)于車削、鏜削加工方法,易于控制芯筒的加工質(zhì)量,生產(chǎn)效率更高,因此選擇磨削加工方法加工芯筒內(nèi)孔,確保加工質(zhì)量。

      表2 加工工藝方法對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machining processes

      (3)加工精度控制

      工件材料去除預應力再分布、工件裝卡及找正、磨削方法及參數(shù)等因素對零件的加工精度有較大的影響,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控制:

      1)選擇粒度較細的砂輪及研磨劑進行珩磨光整加工,精磨階段磨削深度0.005 mm以內(nèi),保證內(nèi)孔的表面粗糙度達到鏡面。

      2)工件固定在V型架上,以內(nèi)孔為基準對稱找正,允差≤0.03 mm,磨頭固定在鉆桿上,鉆桿的直線運動和旋轉運動實現(xiàn)磨削加工,控制芯筒內(nèi)孔的直線度<0.03 mm,圓柱度<0.03 mm。

      4 加工實施

      加工設備選用中小型深孔機床,V型架固定在機床導軌上,工件順放在V型架上固定,以工件內(nèi)孔為基準,按米字形對稱找正,對稱點的允許誤差≤0.03 mm,加工方法如下:

      (1)選用粒度80#~120#的砂輪粗磨內(nèi)孔,直徑留余量0.2 mm,工作吃刀量ae=0.02~0.05 mm。

      (3)根據(jù)工件材料和表面質(zhì)量,選用磨料為立方氮化硼(CBN)、粒度W20~W40、硬度偏軟、自銳性較好的珩磨砂輪或油石進行珩磨光整加工,達到鏡面Ra0.4 μm。

      (4)珩磨工藝參數(shù)選擇:切削速度vc=15~28 m/s,往復速度va=10~25 m/min,珩磨時的工作壓力為0.3~0.6 MPa。

      加工后的檢測數(shù)據(jù)見表3,檢測數(shù)據(jù)表明,芯筒內(nèi)孔各項加工精度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

      表3 芯筒內(nèi)孔檢驗數(shù)據(jù)Table 3 Inspection data of inner hole of container

      5 結束語

      加工工藝路線的選擇、合理的工藝方法、工序間余量設計對擠壓筒的加工質(zhì)量有很大的影響。采用科學合理的技術路線,擠壓芯筒的內(nèi)孔、端面及密封槽預留加工余量,其余部位加工符圖紙要求,組裝纏繞鋼絲后,采用深孔機床磨削內(nèi)孔,鏜床加工端面及密封槽的加工方法,保證了芯筒低表面粗糙度深孔的高效高品質(zhì)加工,達到鏡面Ra0.4 μm,直線度0.03 mm,圓柱度0.04 mm。與車削、鏜削加工相比,沒有振紋、接刀臺等影響表面質(zhì)量的加工缺陷,生產(chǎn)效率提高約30%~40%。

      猜你喜歡
      內(nèi)孔鋼絲端面
      KDF3E成型機濾棒端面觸頭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一種低壓鋼絲編織蒸汽橡膠軟管
      彎管內(nèi)孔氧化皮的去除方法
      一重技術(2021年5期)2022-01-18 05:42:06
      激光內(nèi)孔熔覆扁頭套工藝操作改進研究
      一種十七股子午胎鋼絲簾線
      銅基合金襯套端面鍍鉻質(zhì)量的改善
      一種圓管內(nèi)孔自動打磨機的設計
      套筒類零件內(nèi)孔精加工工藝分析
      老舊端面磨齒機故障處理
      一種對廢舊輪胎中鋼絲與橡膠進行分離和回收的裝置
      勃利县| 云龙县| 张北县| 察隅县| 隆子县| 镇雄县| 呼和浩特市| 开远市| 绵竹市| 民丰县| 教育| 镇雄县| 天全县| 双江| 泸定县| 南陵县| 获嘉县| 富蕴县| 奎屯市| 兰州市| 扎赉特旗| 勐海县| 曲松县| 博乐市| 广东省| 汪清县| 青铜峡市| 吐鲁番市| 琼结县| 木里| 罗定市| 阳山县| 饶阳县| 灌云县| 旺苍县| 荆州市| 莱芜市| 龙游县| 灵山县| 翁源县| 鹰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