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定猛
(上海公安學院,上海 200137)
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大學教師對學生承擔著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塑造正確人生觀的職責。公安教育作為黨和國家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公安工作中處于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為適應新時代公安工作現代化和公安隊伍革命化正規(guī)化專業(yè)化職業(yè)化建設需要,公安本科院校數量明顯增加,公安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層次明顯提升、規(guī)模明顯擴大。2002年以前,全國僅有3所公安本科院校,2010年增加到17所,2017年發(fā)展到目前的25所,(見圖1)占公安高等院校的71.4%。這些院校已成為公安機關新警招錄的主渠道,是公安教育的核心陣地。為此,建設一支德才兼?zhèn)涞母咚綆熧Y隊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必要和迫切。
圖1 全國公安本科院校數量變化發(fā)展趨勢
筆者通過對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等24所公安本科院校2020-2021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和中國人民警察大學2019-2020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的全面分析,發(fā)現全國25所公安本科院校的辦學規(guī)模、生師比,以及高學歷、高職稱教師占比等存在較大差異,且不同院校師資隊伍發(fā)展策略與舉措迥異,效果也各有不同。
據統(tǒng)計,全國25所公安本科院校的在校本科生規(guī)模達126557人,專任教師7823名,生師比為16.18∶1。當然,不同院校之間,以及同一院校不同專業(yè)的生師比存在著較大差異,例如廣西警察學院、吉林警察學院等5所院校生師比均超過20,而上海公安學院、重慶警察學院、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和浙江警察學院的生師比低于15。(見表1)另外,21所院校聘有校外教師1262名,占這些院校專任教師總數(6529名)的19.33%。
表1 公安本科院校專任教師總體情況統(tǒng)計表①
筆者應用SPSS軟件,對25所院校的專任教師數、生師比、高學歷教師和高職稱教師等進行描述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公安本科院校之間專任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存在明顯差距。(見表2)
表2 公安本科院校專任教師總體情況描述統(tǒng)計分析表
上述數據與分析結果,深刻反映了各公安本科院校之間的發(fā)展不平衡問題。第一,從專任教師數量來看,25所院校的標準差為127.97,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達到701人,而北京警察學院僅有117人,前者是后者的5.99倍;第二,從生師比來看,25所院校的標準差為3.16,廣西警察學院為22.33∶1,而上海公安學院僅為9.72∶1,前者比后高出130%;第三,從學歷結構上看,25所院校高學歷教師占比的標準差達10.59%,浙江警察學院高學歷教師占比已高達92.8%,而廣西警察學院僅為44.57%,前者為后者2.08倍;第四,從職稱結構上看,25所院校高級職稱教師占比的標準差達9.05%,最高的為貴州警察學院已達到60%,而上海公安學院目前僅為16.59%,前者是后者3.61倍。
數據顯示,公安本科院校專任教師的學歷、職稱結構明顯優(yōu)化,中青年教師占比高,發(fā)展?jié)摿薮?其特點突出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統(tǒng)計顯示,全國公安本科院校專任教師年輕化特征非常明顯。除浙江警察學院②、上海公安學院、四川警察學院、廣西警察學院③外,其他21所院校35歲青年專任教師為1449名,占比為22.15%,而45歲以下中青年專任教師更是達到4050名,占比為61.9%。北京警察學院等6所院校的中青年專任教師占比超過70%,其中鐵道警察學院中青年專任教師占比更是高達81.4%,湖南警察學院最低,但也能達到47.4%。專任教師隊伍的年輕化,一方面說明公安本科院校專任教師隊伍迭代更新進入快車道,另一方面顯示了教師隊伍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公安本科院校要充分發(fā)揮中青年教師生力軍作用,在培養(yǎng)上要創(chuàng)新思路、創(chuàng)設平臺、創(chuàng)造條件,助推中青年教師成長成才,助力公安教育持續(xù)高質量發(fā)展。
各公安院校專任教師隊伍的學歷結構存在著一定的“貧富”差距。統(tǒng)計顯示,全國25所公安本科院校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占比超過30%的院校有4所,分別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42.08%)、中國刑事警察學院(32.75%)、浙江警察學院(32%)和江蘇警官學院(31.3%),另有8所院校具有博士學位的專業(yè)教師占比不足10%,其中廣西警察學院僅為2.52%。除廣西警察學院,其余24所公安本科院校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專任教師占比均超過50%,其中三所院校超過90%,分別是浙江警察學院(92.8%)、吉林警察學院(91.55%)和中國人民公安大學(90.16%)。過去三年,公安本科院校專任教師的學歷結構明顯優(yōu)化,例如貴州警察學院和新疆警察學院高學歷專任教師占比從2018年的49.3%和33.43%,分別提升至2021年的89.3%和70.04%,上升幅度分別達到40%和36.61%。
經初步統(tǒng)計,全國25所公安本科院校擁有高級職稱的專任教師達到3387名,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3.3%,其中正高846名,副高2541名。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比重超過50%的院校有5所,分別是貴州警察學院(60%)、中國刑事警察學院(58.94%)、湖南警察學院(51.94%)、中國人民公安大學(51.64%)和遼寧警察學院(50%);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比重低于40%的院校有上海公安學院(16.6%)、重慶警察學院(31.6%)等9所,反映出各地公安院校師資隊伍職稱水平的不平衡。近年來,公安本科院校通過“內培外引”持續(xù)優(yōu)化專任教師職稱結構,成效顯著。例如,2017年升格為本科院校的貴州警察學院,其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之比從45.07%躍升至60%,高居全國首位。
全國25所公安本科院校在其教學質量年報中均提出要加強“雙師型”或“雙師雙能型”師資隊伍建設,但僅有北京警察學院等17所院校量化分析其了“雙師型”師資隊伍情況。統(tǒng)計顯示,北京警察學院等17所院校的“雙師型”專任教師共計1428名,占比為29.95%,其中湖南警察學院和新疆警察學院“雙師型”教師占比超過50%,分別為53.43%、51.42%,而山西警察學院和云南警官學院的“雙師型”教師占比尚未達到20%,分別為13.55%和11.79%。教育部發(fā)布的《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報告(2020年度)》顯示,“全國本科高?!p師型’教師占比為19.64%”,這一數據明顯低于公安本科院校的平均水平。然而,平均水平不能掩蓋公安本科院校之間的發(fā)展不平衡問題,作為以培養(yǎng)應用型警務人才為主的公安本科院校,還應進一步加強“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的力度。
根據25所公安本科院校教學質量年報所反映的內容來看,僅有13所④院校對師資隊伍問題進行了專門剖析。通過對這13份質量報告的文本分析,可以發(fā)現當前公安本科院校專任教師發(fā)展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困境:
在被調查的25所公安本科院校中,有9所學校的生師比超過18∶1,與同期(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生師比(18.4∶1)基本持平,另有5所學校生師比超過17.5∶1,已接近“黃線”。同時,部分院校不同專業(yè)的生師比嚴重失衡。例如,江西警察學院生師比為17.5∶1,其經濟犯罪偵查專業(yè)生師比高達為39.57∶1,而英語專業(yè)生師比僅為3.4∶1;再如廣東警察學院生師比20.2∶1,其治安學專業(yè)生師比為32∶1,而經濟犯罪偵查專業(yè)生師比僅為11∶1;再如廣西警察學院生師比為22.33∶1,其法學專業(yè)生師比40∶1,而交通運輸專業(yè)的生師比僅為7∶1。
近年來,公安本科院校專任教師的“學歷結構”與“職稱結構”明顯優(yōu)化,高學歷專任教師占比已達到78.97%,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比為19.16%,但遠低于同期全國本科高校41.78%的水平;高職稱專任教師占比為43.3%,也低于同期全國本科高校50.92%的水平。(見圖2)
圖2 公安本科院校與全國本科高校之間師資狀況對比
可見,公安本科院校的“人才饑渴”問題并未徹底解決。南京森林警察學院、鐵道警察學院、北京警察學院、山東警察學院和上海公安學院等5所院校在分析專任教師隊伍現狀時,直言不諱地指出“領軍人才匱乏”等問題。中國人民警察大學、江西警察學院、廣東警官學院和湖北警官學院也提出“高層次人才偏少”或“引進難”等問題。
這里的“結構”問題除了前文所提及的學歷、職稱結構問題之外,還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年齡結構問題。各校情況不一,可謂喜憂參半。例如,中國人民警察大學35歲以下青年教師104名,僅占專任教師的17.66%,故而該校為“35歲以下青年教師人數少,增長緩慢,師資隊伍發(fā)展后勁嚴重不足”而愁;南京森林警察學院35歲以下青年教師110名,占專任教師的35.6%,因此該校為“青年教師總體比例偏高”而憂。二是能力結構問題。公安本科院校希望能夠打造一支“雙師型”專任教師隊伍,但對部分院校而言,提升學歷和職稱仍是當務之急,故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進展緩慢,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甚至出現倒退趨勢。三是專兼結構問題。盡管外聘教師可以作為公安本科院校師資隊伍的有益補充,但應當控制在一定比例,然而部分公安本科院校外聘師資與專任教師的之比明顯偏高,可能影響學校的教學運行和質量管理。數據顯示,除具有公安院校特征的駐校教官外,有21所公安本科院校聘任了一定數量的校外教師,其中12所院校的外聘教師與專任教師之比超過20%,而遼寧警察學院、廣西警察學院和廣東警官學院更是超過40%,分別為44.8%、44.19%和43.43%。(見圖3)
圖3 公安本科院校外聘教師情況
各院校因地域不同、管理體制不同,以及發(fā)展階段不同,采取的師資隊伍建設策略也必然有所不同。從可供分析的13所本科院校的教學質量年報來看,公安本科院校師資隊伍發(fā)展舉措主要有:走出去、請進來,多渠道開展教師專業(yè)能力培訓;分層次、分階段,制定個性化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高起點、高標準,持續(xù)招聘高層次專業(yè)領軍人才;定期輪崗、有序交流,著力培養(yǎng)“雙師型”教師。
然而,對公安院校而言,師資隊伍建設是一項持續(xù)而艱巨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在公安、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支持與指導下,靈活應用現有體制和機制,持續(xù)推進人才強校戰(zhàn)略,推動公安本科院校師資隊伍的轉型升級。為此,筆者建議從以下六個方面促進公安本科院校專任教師隊伍的升級發(fā)展。
整合現有公安教師教育培訓資源,依托2-3所全國一流公安本科院校,分別建立“公安師資發(fā)展中心”,為全國公安院校和公安教育訓練部門的專業(yè)教師(教官)搭建教學、科研和育管經驗交流平臺,通過專題化或系統(tǒng)化的教育培訓,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在當前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背景下,“公安師資發(fā)展中心”的互動交流會面臨一些障礙,要在公安、教育行政部門的指導下,集聚全國優(yōu)質教育資源,創(chuàng)新線上線下培訓、交流形式,探索公安專業(yè)“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和公安教育數字化轉型。
2010以來,“公安教育”相關主題研究“越來越冷”,每年的成果產出量越來越少。在中國知網以“公安教育”為主題進行搜索,與此相關的發(fā)文量呈明顯下降趨勢。(見圖4)
圖4 中國知網以“公安教育”為主題的研究成果數量走勢⑤
從研究機構分布來看,從事“公安教育”研究的機構主要為公安院校,其中成果數量排名前五的院校分別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71篇)、中國刑事警察學院(216篇)、江蘇警官學院(204篇)、湖北警官學院(107篇)和上海公安學院(92篇),其成果數占總量(4020篇)的22.14%。針對“公安教育”研究成果趨減且相對集中等問題,建議公安、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專門政策推動“公安教育”研究與學術交流,重新繁榮“公安教育”研究,以此為公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提供持續(xù)的理論支撐。
此外,抽樣調查顯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和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的研究生已成為公安院校教師來源的主渠道。例如,2022年貴州警察學院公開招聘教師,通過初審的27名候選人中有22名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和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為此,建議具有碩士或博士研究生舉辦資格的公安院校,探索增設“公安教育”專業(yè)或研究方向,組織專家學者專門開發(fā)“公安教育”相關課程,將其納入公安類研究生教育的必修課程,為公安院校的碩士、博士畢業(yè)生投身公安教育事業(yè)做好思想準備和知識儲備。
諸多“教師專業(yè)成長階段”的理論都認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既有漸進性,又有階段性,通常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專業(yè)到專業(yè)的過程,整個過程需要持續(xù)的教育與實踐來促成。美國學者伯林納(Berliner,1988)將教師的教學專長發(fā)展分為新手階段、高級新手階段、勝任階段、業(yè)務精干階段和專家階段,認為專家型教師成長需要8-15年的時間。因此,公安本科院校要在引進“高層次”“領軍人才”的同時,積極、耐心培養(yǎng)青年教師,幫助青年教師制定專業(yè)成長計劃和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助力青年教師成長成才。美國學者費斯勒(Fessler,1987)將教師職業(yè)生涯劃分為職前教育階段、引導階段、能力建立階段、熱心成長階段、生涯挫折階段、穩(wěn)定和停滯階段、生涯低落階段和生涯退出階段。這套“教師職業(yè)生涯周期模型”對學校構建教師終身教育體系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學院在著力培養(yǎng)中青年教師的同時,也要關注已處于職業(yè)生涯后半期教師的持續(xù)成長與價值奉獻。
近年來,公安本科院校非常注重“高層次人才”的引進。例如,山西警察學院計劃于2022年引進10名“高層次人才”,包括“高校1331”領軍人才、大學教授和博士畢業(yè)生;再如,河南警察學院計劃于2022年招聘的40名“高層次人才”,全部要求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或博士研究生學歷。直接引進“高層次”人才固然是快速提升師資隊伍整體水平的有力舉措,但不能忽視的是,公安本科院校中的中青年教師占比已達到61.9%,他們的專業(yè)成長才是學校發(fā)展的未來,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院的總體發(fā)展質量。因此,公安本科院校要將師資隊伍建設的重心放在具有巨大發(fā)展?jié)摿Φ母邔W歷青年教師身上,為他們創(chuàng)新機會、搭建平臺,助其成長。特別要發(fā)揮“高層次人才”的引領作用,堅持任務驅動、目標導向,以“科研團隊”“教學團隊”“項目組”等形式,帶領青年教師在攻堅克難的歷程中茁壯成長。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線上教學為確?!巴Un不停學、聽課不聽教”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教育數字化轉型浪潮下,網絡課程與線上教學必然走向更加成熟,更加便捷,更加高質。然而,由于公安教育的特殊性,在普通的互聯網學習平臺,公安教育資源還未能實現共建、共享,導致公安院校網絡課程建設各自為陣,低水平重復,造成資源浪費。公安、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為公安院校搭建類似于“公安網絡學院”的大平臺,分門別類構建公安專業(yè)知識圖譜與學習進階體系,依托該平臺實現優(yōu)質課程資源的效益最大化。“公安網絡學院”的高效運作,不僅可以促進公安教育內部優(yōu)秀師資與優(yōu)質課程的資源共享,推動公安教育數字化轉型和智慧教學改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部分公安本科院校專任教師數量不足,外聘教師占比較高的問題。
《法治中國建設規(guī)劃(2020-2025年)》提出,要“建立健全法學教育、法學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實踐工作者之間雙向交流機制”。對公安院校而言,就是要建立院校與行業(yè)人才的“旋轉門”,促進院校教師與業(yè)務專家的雙向交流機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學學科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公安學和公安技術作為法學門類的一級學科,應更加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實戰(zhàn)化、情境化和項目化教學過程設計。為此,以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型警務人才為目標的公安院校,要充分發(fā)揮校局聯動優(yōu)勢,打通院校與行業(yè)人才的“旋轉門”,依托“局內人才市場”,促進院校與公安實戰(zhàn)單位的人才交流,通過駐校教官制度、輪崗鍛煉制度等,有力提升教師的“雙師素質”,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能?zhàn)善教的“雙師型”教師,以持續(xù)推動公安教育改革,提升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yǎng)水平。
對公安本科院校而言,專任教師隊伍不僅是各專業(yè)的核心競爭力,更是整個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是公安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水平和公安學科建設持續(xù)發(fā)展的根本保證。公安、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各公安院校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公安工作與公安隊伍建設的系列講話精神,以及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指引,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地提升師資隊伍整體素質,優(yōu)化教師隊伍學歷、職稱與年齡結構,著力打造一支與公安教育現代化和公安隊伍革命化、正規(guī)化、專業(yè)化、職業(yè)化建設需求相匹配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為培養(yǎng)鍛造“四個鐵一般”的公安隊伍提供源頭保障。
注釋:
①數據來源于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等24所公安本科院校2020-2021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以及中國人民警察大學2019-2020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
②浙江警察學院在2020-2021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中,未分析師資隊伍的年齡結構。
③上海公安學院、四川警察學院、廣西警察學院在分析師資隊伍年齡結構時,切分年齡段的標準與其他21院校明顯不同,故而無法進行同類分析。
④這13所院校分別是:中國人民警察大學、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南京森林警察學院、鐵道警察學院、北京警察學院、廣東警官學院、江蘇警官學院、江西警察學院、山東警察學院、上海公安學院、浙江警察學院、山西警察學院、湖北警官學院。
⑤數據來源:中國知網,查詢時間2022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