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姜 妍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靈活運用各種文體表達個人情感、觀點、思想?!边@就要求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建構寫作素養(yǎng),進行有效表達。記敘文寫作是初中生寫作的基本文體,也是訓練學生寫作能力的基本要求。在記敘文教學中,有的教師往往忽視記敘文的文體特點和考試評價標準,只注重“開頭”“結尾”等技巧性講解,沒有直抵記敘文寫作的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和語言提升?;诖?,教師需要注重搭建有效的寫作支架,提升學生思維品質和表達能力,使學生寫出內容充實、情感豐富、意境高遠的優(yōu)秀記敘文。
一定的情境可以還原寫作者的生活體驗,激活其寫作的靈感。寫作記敘文,創(chuàng)設真實的讀寫情境可以讓寫作呈現(xiàn)出畫面感,寫出的內容更有價值。
首先,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文章內容更真實?!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真實可感的生活可以為寫作提供源源不斷的感人素材。生活中的一草一木、花鳥蟲魚、亭臺樓閣、朝霞夕陽往往都能激發(fā)學生的奇思妙想,激起其內心的漣漪。同時,記敘文往往要求學生圍繞一定的事件、創(chuàng)設接地氣的生活場景,去表現(xiàn)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教師應圍繞文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呼喚學生的寫作體驗,從而寫出有思想的文章。比如,圍繞“那一刻,我感動了”這一文題,多數學生往往浮于表面,缺少對故事畫面有血有肉的刻畫,更缺失對人物細節(jié)的描摹?;诖?,教師應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生活情境,喚起學生視覺、聽覺、感覺,激發(fā)其內在的情感體驗。在本作文題導寫的時候,筆者有意識地播放2021年熱播電影《中國醫(yī)生》中的畫面,目的是讓生活中的情境喚起學生內心的情感,從而寫出真實可感的文字。
其次,設置寫作任務,讓文章思想更深刻。優(yōu)秀的記敘文可以通過以小見大的方式反映社會現(xiàn)實。在記敘文寫作中,教師應引入社會公共事件和社會底層人物,設置具有思辨色彩的讀寫情境,從而使文章立意更加深刻。2020年揚州中考作文題《家中來了客人……》,作文題充滿了情境色彩,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需要巧妙地由情境出發(fā),由現(xiàn)象到實質,展開聯(lián)想,從而讓作文的主題更加深刻。學生可以抓住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巧妙地引出家中來的這位“客人”的身份和說話方式的特殊性,進而表達出“擔當奉獻”“大醫(yī)仁愛”等寫作主題。學生也可以抓住自己生活的地域特色,選擇典型的事例,從而寫出優(yōu)秀文章。比如,有的學生圍繞客人回鄉(xiāng)看見家中的變化,品嘗家人餐桌上的美食,引發(fā)出的“落葉歸根”的故土情結。
在平時的記敘文寫作訓練中,教師可以將教材的內容與社會熱點話題結合起來,設置一定主題的讀寫任務,從而讓記敘文的主題價值凸顯出來。比如,在執(zhí)教《孔乙己》一文時,學生關注“掌柜”“酒客”這類形象,教師可以引入“防控疫情”的相關新聞評論,要求學生圍繞“看客”這一形象,完成一定的讀寫任務:(1)假設你所在的小區(qū),一些老年人不愿意配合醫(yī)務人員做核酸檢測,請選取他(她)的一兩個鏡頭進行細節(jié)描寫,200字左右;(2)學習《孔乙己》一文語言描寫的方法,請你選擇疫情防控期間身邊的一位“看客”,寫一段精彩的對話;(3)假如你是社區(qū)志愿者,你將如何勸說老人配合工作,請運用抒情、議論的表達方式寫一段200字左右的勸說辭。
高品質的素材、高遠的立意是記敘文走向“有思想”的基礎。在記敘文寫作中,學生需要避免重復使用低幼化的素材,有意識地回避一人一事。這就需要教師在寫作導寫中結合社會生活設置情境,激發(fā)學生深入思考,讓敘事更加曲折別致。
“思維發(fā)展和提升”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關鍵。作文教學是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主陣地。一篇優(yōu)秀的記敘文要內容充實,材料豐富,情感真摯。在平時的記敘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運用策略型支架,引導學生給文章“塑型”,從而讓文章結構有序、邏輯文脈清晰,具有更強的可讀性。
首先,創(chuàng)設敘事知識性支架,讓記敘文更有趣味性。寫好記敘文的關鍵是掌握敘事的方法。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應該從“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這些基本的要素中拓展開來,學會運用“矛盾”“沖突”“延宕”等敘事技巧。不僅讓教師在記敘文教學中學生掌握記敘文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圍繞相關的知識核心進行寫作。比如,在寫作《那一束光》這篇記敘文時,筆者引入《我的叔叔于勒》這一篇經典文本,要求學生找出其中“重復”的敘事方式,建構思維導圖。學生會發(fā)現(xiàn)莫泊桑在“場景”“語言”“細節(jié)”三個方面反復重復,從而讓故事情節(jié)波瀾起伏。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文題設置重復的故事情節(jié),運用重復的語言,從而讓記敘文更有趣味性。
其次,介入過程性寫作支架,讓記敘文更有情感。記敘文在構思時要選擇一個和主旨緊密相連的關鍵詞進行深入思考,擬定寫作重點,進而有效規(guī)劃布局做好鋪墊。比如,寫作《帶著微笑出發(fā)》這一文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出關鍵詞“微笑”,學會抽絲剝繭地理解關鍵詞的內涵,如:微笑——人的表情;微笑——內在品質;微笑——一個城市的名片;微笑——彰顯一個民族的自信。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挑選出最能體現(xiàn)主題的素材,使文章更具個性化,讓故事更加“情節(jié)化”。同時,對于一些平常的素材,教師可以巧妙地引入敘事的結構圖,讓學生梳理出有效情節(jié)。比如,有學生會寫到“雨天熱心人贈雨傘”這件事,教師應引導學生跳出線性的敘述,學會介入“故事性”支架,讓故事更具“情節(jié)化”。如設置具體的故事場景、故事起源、故事主題、故事沖突(至少設置兩對)、人物行動、解決措施、解決后的場景等,采用“故事”支架對平常的故事進行解構,同時要求運用多重表達方式進行敘述,可以讓記敘更有味道。
記敘文寫作需要注重讀、寫、評一致。高效、多元的寫作評價可以讓寫作更具效度,也是全面提高學生寫作素質的歸宿。在記敘文寫作中,教師應依據文體的特點和要求,準確制定評價標準,促進記敘文寫作的有效生成。
注重依據寫作內容,生成評價支架。無論是寫作前還是寫作中、寫作后,教師都應該針對寫作的目標,生成一定的評價標準。比如,寫作前,教師可以通過范文的引入或者文題的審讀,進行內容清單的開設。如圍繞“變”這一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分工合作,確定寫作清單。有的學生圍繞“家鄉(xiāng)食物”形成了以下寫作清單:為了吃飽食物;民以食為天(例舉家鄉(xiāng)特色燒餅);養(yǎng)生;改革開放后,家鄉(xiāng)的快餐文化;家鄉(xiāng)現(xiàn)在食物講究營養(yǎng)豐富,搭配合理;問題辣條、地溝油;破壞生態(tài),呼喚人的良知等。依據學生列出的內容清單,教師可以根據記敘文“中心突出,主題鮮明”的核心寫作要求,擬定評價標準:(1)觀點明確,以一個主體事件為中心逐層展開;(2)明確記敘文的中心事件,突出積極向上的主題;(3)選取的素材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此基礎上,學生優(yōu)選素材,確定主題,建構寫作的思路。同時,寫作后,教師還應遵循評價標準,讓學生開展自我批改、生生互評、師生共評等評價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彌補寫作的不足,建立有效的讀者意識,提升寫作的效度。
綜上所述,在記敘文寫作中,教師需要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豐富學生情感,在支架的搭建中激活學生思維,在多元評價中表達自我,真正實現(xiàn)“真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