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雨銘,王瑩琳,b,李雅楠,林劍飛,朱匡宇,張昕彤,b
(東北師范大學(xué) a.物理學(xué)院;b.物理學(xué)國家級實驗教學(xué)示范中心(東北師范大學(xué)),吉林 長春 130024)
過渡金屬氧化物MoOx具有化學(xué)組成、晶相結(jié)構(gòu)多樣,導(dǎo)電性可大幅調(diào)節(jié)等特點,被廣泛應(yīng)用于傳感器[1]、超級電容器[2]、太陽能電池[3]、光致變色[4]、光催化[5]等領(lǐng)域. MoOx中的原子比多樣,例如MoO3[6],MoO2,Mo9O26,Mo4O11,等等. Y. C. Guo 等人[7]提出在MoOx中存在氧空位,能提供電子注入MoOx導(dǎo)帶,降低MoOx的電阻率. 因此可以通過調(diào)控氧空位的含量來改變MoOx的電阻率,在該過程中,MoOx的晶相和表面形貌也發(fā)生變化.
目前,MoOx薄膜的制備方法眾多,包括水熱合成法[8]、直流磁控濺射法[9]、電沉積法[10]、蒸鍍法[11]等. 這些方法制備出的MoOx薄膜的化學(xué)組成和晶相結(jié)構(gòu)各異,因而相應(yīng)MoOx薄膜電阻率的變化范圍廣(10-4~108Ω·cm[12-14]. P. S. Patil等人[13]利用噴霧熱解技術(shù)制備了六方相MoO3薄膜,其電阻率為108Ω·cm ;V. Madhavi等人[12]通過濺射和退火制備的MoO3薄膜的表面形貌、晶相種類和電阻率(2×10-4~3.2×10-3Ω·cm)隨退火溫度不同而變化;V. Nirupama等人[15]改變直流濺射MoO3的襯底溫度,制備了表面呈島狀和針狀形貌的MoO3薄膜,其電阻率約為104Ω·cm.
磁控濺射技術(shù)由于設(shè)備簡單、易于控制制備條件、濺射粒子附著力強等優(yōu)點而被應(yīng)用于制備MoOx薄膜. 但磁控濺射獲得的MoOx薄膜的結(jié)晶性較低,且作為施主的氧空位含量較低,導(dǎo)致MoOx多子(電子)濃度不足,因而濺射獲得的MoOx薄膜電阻率較大,這限制了磁控濺射MoOx薄膜的廣泛應(yīng)用[16]. 有研究已經(jīng)證明增加氧空位是降低MoOx電阻率的有效手段[17]. 通過調(diào)節(jié)磁控濺射過程中的氧氣分壓[9]或后退火溫度等參量[12],可以增加MoOx薄膜的氧空位含量,降低電阻率. 在現(xiàn)有的文獻報道中,退火氣氛主要是空氣和氧氣,鮮少有將氮氣作為MoOx薄膜退火氣氛的報道. 我們認(rèn)為氮氣可以為MoOx薄膜提供惰性退火環(huán)境,在不引入額外氧原子的情況下,使MoOx薄膜中的氧原子獲得足夠能量逸出,產(chǎn)生氧空位. 同時,進一步引入還原性氣體氫氣,有望通過氫氣和MoOx中的氧元素反應(yīng),產(chǎn)生氧空位. 因此,本實驗將氮氣和氮氫混合氣分別作退火氣氛,對MoOx薄膜進行退火,使其表面形成晶粒并改變了MoOx的晶相,通過增加氧空位,從而將MoOx薄膜的電阻率降低了5個量級,達(dá)到~10-3Ω·cm. 而文獻中通過調(diào)節(jié)濺射過程中的氧氣分壓[9]等參量或改變退火溫度所制備MoOx薄膜的電阻率值通常在10-4~10-2Ω·cm范圍內(nèi)[12]. 此外,在保持退火溫度450 ℃不變的情況下,分別比較了退火氣氛(氮氣、氮氫混合氣)和退火時間(15,60,120 min)對MoOx薄膜的晶相和電阻率的影響.
采用石英玻璃和硅片作為襯底,利用真空熱蒸發(fā)/磁控濺射雙功能鍍膜機(QHV-F350BⅡ)制備MoOx薄膜. 在射頻磁控濺射MoOx薄膜前,首先對襯底進行清洗. 用洗潔精溶液搓洗襯底后,依次在洗潔精溶液、丙酮、乙醇中分別超聲清洗襯底15 min. 用氣槍吹干襯底后,紫外-臭氧處理15 min,待用.
磁控濺射所用靶材為純度99.99 %的MoO3,樣品托盤轉(zhuǎn)速為12 r/min,濺射氣體為氬氣,濺射功率為60 W,濺射壓強為0.8 Pa,濺射時間3.5 h. 用開啟式管式爐對薄膜進行退火處理,退火溫度為450 ℃,退火時間分別為15,60,120 min,退火氣氛分別是氮氣和氮氫混合氣[p(N2)∶p(H2)=9∶1],氣流量160 mL/min.
利用原子力顯微鏡(Bruker dimension icon with scanAsyst)和掃描電子顯微鏡(XL-30 ESEM FEG)表征薄膜的表面形貌,利用霍爾效應(yīng)測試儀(Lakeshore 7704)測量薄膜的電阻率,利用X射線衍射分析儀(Rigaku D/max-2500)表征薄膜的晶體結(jié)構(gòu).
將氮氣和氮氫混合氣中退火15,60,120 min的MoOx薄膜分別命名為N2-15 min,N2-60 min,N2-120 min,N2/H2-15 min,N2/H2-60 min和N2/H2-120 min,并分別討論退火氣氛和退火時間對MoOx薄膜表面形貌、電阻率和晶相結(jié)構(gòu)的影響.
首先研究了退火氣氛對MoOx薄膜表面形貌的影響. 如圖1所示,利用原子力顯微鏡(AFM)對未退火薄膜,N2-15 min和N2/H2-15 min進行表面形貌表征. 3個樣品的表面粗糙度平均值在0.3~1.3 nm范圍內(nèi),沒有明顯差別. 圖1(a)中三維圖展現(xiàn)了未退火薄膜的密集針狀表面形貌. 經(jīng)氮氣退火15 min后,樣品的晶粒生長取向同未退火薄膜相同,均與基底表面垂直,但粒徑增大,圖1(b)中三維圖呈現(xiàn)出均勻分布的筍尖狀表面形貌. 當(dāng)退火氣氛改為氮氫混合氣時,薄膜表面則出現(xiàn)體積較大的團簇.
二維圖(20 μm×20 μm) 三維圖 形貌放大圖(1 μm×1 μm) 三維圖(放大)(a)未退火薄膜
如圖2所示,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對未退火薄膜,N2-15 min和N2/H2-15 min的表面形貌進行觀察. 發(fā)現(xiàn)未退火薄膜的表面光滑,無明顯的晶粒,N2-15 min表面存在生長取向基本相同的長粒狀晶粒,N2/H2-15 min表面具有散亂分布的大晶粒及團簇,這與AFM結(jié)果一致. AFM和SEM結(jié)果說明,與未退火薄膜相比,退火會引起MoOx薄膜表面形貌發(fā)生變化,使其表面形成晶粒,因此退火能夠提高MoOx薄膜的結(jié)晶度.
(a)未退火
測量樣品的電阻率,分析退火時間和退火氣氛對MoOx薄膜電學(xué)性質(zhì)的影響. 如表1所示,未退火薄膜的電阻率為3.8×102Ω·cm,經(jīng)氮氣退火15 min后,其電阻率下降5個數(shù)量級,且退火時間由15 min延長至60 min,MoOx薄膜的電阻率也略有下降,由4.6×10-3Ω·cm降到4.0×10-3Ω·cm. 將退火氣氛改為氮氫混合氣,同樣觀察到MoOx薄膜電阻率隨退火時間延長而減小的趨勢. 當(dāng)退火時間相同時,在氮氫混合氣中退火的樣品,其電阻率比在氮氣中退火的樣品電阻率明顯增加,即該氣氛下退火15 min和60 min的MoOx薄膜電阻率分別為8.6×10-3Ω·cm和6.9×10-3Ω·cm. 綜上,相比氮氫混合氣,氮氣更適合作為退火氣氛降低樣品的電阻率. 此外,將退火時間從15 min延長至60 min,樣品的電阻率在同一數(shù)量級范圍內(nèi)變化,沒有明顯下降,這與先前Meng L等[18]的報道結(jié)果一致.
表1 退火氣氛、退火時間對薄膜電阻率的影響
已有文獻報道,增加MoOx中氧空位含量,即降低O/Mo原子比,有助于降低MoOx電阻率. 例如單斜相MoO3含有更多氧空位[19-20],因此其電阻率較其他晶相的MoO3更低[7]. 此外,Mo4O11表現(xiàn)出類金屬特性[17],其電阻率小,僅為~10-4Ω·cm[21]. 因此,可以根據(jù)XRD顯示的MoOx薄膜晶相,推斷樣品O/Mo原子比的變化,以分析退火氣氛和退火時間對MoOx薄膜電阻率的影響機制.
如圖3(a)所示,未進行退火處理的MoOx薄膜只存在MoO3晶相,而圖3(b)和(e)中N2-15 min和N2/H2-15 min除了MoO3晶相外,還存在O/Mo原子比更小的Mo4O11晶相. 因此,退火可以增加MoOx薄膜的氧空位含量,降低電阻率. 進一步分析退火氣氛對MoOx薄膜的氧空位含量和電阻率的影響. 首先比較N2-15 min和N2/H2-15 min的晶相結(jié)構(gòu)發(fā)現(xiàn),與N2/H2-15 min相比,N2-15 min的單斜相MoO3和Mo4O11晶相的衍射峰數(shù)目更多,且單斜相Mo4O11衍射峰強度(2θ=26.2°)與六方相MoO3衍射峰強度(2θ=61.7°)之比是N2/H2-15 min的1.5倍,說明N2-15 min含更多的氧空位,這是N2-15 min電阻率比N2/H2-15 min低的原因. 對比N2-60 min和N2/H2-60 min,由于N2-60 min包含Mo9O26和Mo4O11,而N2/H2-60 min包含O/Mo原子比更大的MoO3和Mo9O26,所以N2-60 min的電阻率更低. 綜上,氮氣退火的MoOx薄膜具有更小的O/Mo原子比,電阻率更低.
由圖3(b)(c)(e)(f)可知,延長退火時間至60 min,MoOx薄膜的晶相改變且晶相類型數(shù)目減少. 根據(jù)晶相結(jié)構(gòu)的變化,分析延長退火時間使樣品電阻率進一步降低的原因. 由圖3(c)知,N2-60 min包含Mo9O26和Mo4O11,而N2-15 min主要包含MoO3. 由此可知,N2-60 min的O/Mo原子比更小,表明在氮氣氣氛中退火,隨著退火時間增加,薄膜產(chǎn)生更多的氧空位,這有助于降低電阻率,與表1中的結(jié)果一致. 與N2/H2-15 min相比,N2/H2-60 min呈現(xiàn)出與氮氣退火樣品相同的變化趨勢. N2/H2-15 min主要包含MoO3,N2/H2-60 min除了存在MoO3晶相外,還存在衍射峰強度相對較高且O/Mo原子比更低的Mo9O26,因此N2/H2-60 min的氧空位更多,電阻率比N2/H2-15 min略低.
(a)未退火薄膜
最后,推斷MoOx晶相變化的原因:在氮氣氣氛中退火,MoOx中的O原子在高溫環(huán)境下獲得能量,強烈振動,克服勢壘,脫離晶格位點,在惰性環(huán)境中生成氧氣,原位置形成氧空位缺陷,繼而產(chǎn)生O/Mo原子比較小的晶相結(jié)構(gòu). 在氮氫混合氣氛下退火處理MoOx,由于氫氣是還原性氣體,與MoOx中的氧元素反應(yīng),原位置產(chǎn)生氧空位,薄膜的O/Mo原子比減小,晶相隨之改變.
本實驗改變MoOx薄膜的退火氣氛和退火時間,成功降低了MoOx薄膜的電阻率. 實驗結(jié)果表明:后退火處理提高了MoOx薄膜的結(jié)晶度,樣品表面產(chǎn)生晶?;驁F簇,同時,氧空位含量增多,MoOx薄膜的電阻率下降(比未退火的MoOx薄膜降低了5個數(shù)量級),但在本實驗條件下,延長退火時間對降低MoOx薄膜電阻率并沒有顯著的效果. 此外,氮氣作退火氣氛更有助于降低MoOx薄膜的電阻率. 因此,選擇氮氣等惰性氣體作為退火氣氛,產(chǎn)生更多的氧空位,是提高MoOx薄膜導(dǎo)電性的關(guān)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