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周學熙:近代金融體系建構者的多面人生

      2022-10-20 23:20:28
      杭州金融研修學院學報 2022年8期

      俞 棟

      一百多年前,我國民族工業(yè)曾樹起一面面革新的旗幟:既有江南制造局、大生紗廠、灤州煤礦、漢陽鐵廠這樣的官商合辦、官督民辦企業(yè),也有一批民間資本孕育的新興企業(yè),如永利堿廠、招商局、民生公司等。其創(chuàng)立者都生于亂世卻不甘沉淪,懷抱“實業(yè)救國”的理想,于內憂外患、艱難困苦中昂揚奮起、艱苦創(chuàng)業(yè)。廣為流傳的“南張北周”就是其中一個典范?!澳蠌垺敝腹ιw東南的狀元實業(yè)家張謇,“北周”則為華北新式工業(yè)的開拓者周學熙。

      周學熙(1866—1947),字緝之,號定吾,60歲后號止庵,安徽至德(今東至縣)人,清末民初著名社會活動家、實業(yè)家、財經學家、金融家,對民族工業(yè)尤其是北方工業(yè)發(fā)展作出較大貢獻,堪稱“改變民國初期工業(yè)落后狀況”的中堅人物,有“華北工業(yè)之父”1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原副所長虞和平稱他為“華北工業(yè)之父”。“中華第一流理財家”2當時日本外務省編的《中國名人鑒》指出,周學熙“歷司財權,實為中華第一流理財家”。之譽。同時,還是一位有影響的教育家、書法家、詩人、古籍與金石收藏家,著有《東游日記》《中學正宗》《西學要領》《德國戰(zhàn)后之經濟與實業(yè)》《自述年譜》《古訓萃編》《周氏師古堂課選》等。

      周學熙生于顯宦之家,其父周馥系李鴻章幕僚,深受李的倚重,歷任兩廣總督、兩江總督等要職。1874年,8歲的周學熙隨父移居天津,入塾讀書。雖天資聰穎,卻時運不佳,先后5次鄉(xiāng)試,均名落孫山,直到29歲才考中舉人。本想在仕途上有所進步,孰料到京會試屢次落第,未能如愿。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從著名學者李尊客、邵班卿講學,聽文廷式、康有為演講后,深受“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潮影響,考慮再三,毅然放棄舉業(yè),投身實業(yè)。1898 年,33 歲的他以候補道員資格,獲北洋大臣裕祿委派出任官督商辦的開平礦務局3位于今河北省唐山市。會辦,后升任總辦4會辦相當于副總經理,總辦相當于總經理。,自此走上了實業(yè)救國的道路。他曾兩度51912年7月至1913年9月、1915年3月至1916年4月。出任北洋政府財政總長,但受到袁世凱稱帝這一“倒行”的打擊,決心遠離官場,49歲后全心經營實業(yè)。他以天津為基地,相繼開辦多家公司,先后投資燃料、建材、紡織、五金、交電、機械、農墾、金融多種行業(yè),逐步形成以啟新洋灰公司、灤州礦務公司、華新紡織公司、耀華玻璃公司等大型近代化企業(yè)為核心,資本總額高達 4 000 余萬元的實業(yè)集團,從而奠定了他在近代中國工業(yè)史上的地位。然政局動蕩,軍閥混戰(zhàn),其苦心經營的企業(yè)生存日益艱難,遂于年屆花甲之時(1924年)辭去一切職務,退隱林下,以佛門居士自處。

      周學熙作為實業(yè)家早已家喻戶曉,但其作為金融家卻知者不多。如果說,他與張謇在實業(yè)上難分伯仲的話,那么在金融上則無疑高出張一大截。周曾作為地方官吏東渡日本專門考察“工商幣制”長達兩月,親身感悟到了“金融機關與實業(yè)發(fā)展,實大有密切之關系”的真諦。他在金融上嶄露頭角是匡助了津埠地區(qū)罕見的“錢荒”。1900 年庚子兵燹,天津因遭受八國聯軍蹂躪,百業(yè)凋零,金融業(yè)遭遇尤慘,市面上制錢短缺,沙錢充斥,物價飛漲,民不聊生,加之清廷支付“庚子賠款”,國庫罄盡,而地方卻還要負擔分配的賠款攤派,故使天津淪為財匱民窮之地。其時周學熙到津受札委總辦北洋銀元局、督辦天津官銀號(初名平市官銀號)。一方面,在無廠房、無設備、無資本、無機匠的“四無”情況下,他招集工匠日夜開工,僅用 72 天就鑄出“當五”“當十”“當二十”銅元 150 萬枚?!耙蛟屍渖袼佟倍辉绖P“推為當代奇才”。并且,周不滿足于此,通過購置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制鑄幣機,培訓新設備匠徒,制訂生產指標,實行量化管理,實施嚴格獎懲等辦法,使原日產銅元 33萬枚劇增一倍以上。另一方面,他創(chuàng)辦的天津官銀號將北洋銀元局撥解來的全部銅元,會同司道與商務公所,遴選殷實可信錢鋪40家,通過他們直投市肆,以“接濟市面”。從而迅速扭轉了津埠“錢荒”局面,既打擊了帝國主義、投機奸商和貪官污吏,又使北洋銅元的流通區(qū)域不斷擴大,由津擴大到京、保、魯、晉、奉(遼)、吉、蒙等32個省市。此后,又創(chuàng)辦了“博濟儲蓄銀號”,吸攬民間零散錢款,擴大了資金來源;增設“官棧”,方便客戶抵押物品存放,降低放貸風險。

      真正讓周學熙在金融上大展宏圖的還是任財政總長期間。他認為,一個國家如沒有鞏固完備的銀行體系,則財政和經濟都將受到損害,而一個完備的銀行體系,必須包括中央銀行、國際銀行和商業(yè)銀行三個系統。基于此,其一,他在任內不遺余力改組大清銀行為中央銀行。1913年4月正式組建中國銀行,作為國家銀行享有三種特權:一是為政府之財政代理人,二是獨攬紙幣發(fā)行權和收存其他銀行之準本金,三是直接負信用界之全部責任。其二,積極籌設興華匯業(yè)銀行(國際銀行)。此前,我國沒有國際銀行,內外貿易中的匯兌業(yè)務及借款事務全為外國銀行所操縱。1912年興華匯業(yè)銀行成立,總行設于上海,并于國內外貿易重鎮(zhèn)開設分號,可以低息隨時向中央銀行通融款項。其三,創(chuàng)辦中國實業(yè)銀行(附設永寧保險公司)和農工銀行。當時,在城市中以實業(yè)貸款尚無,而農村則幾乎是高利貸的天下。他設想“以中國實業(yè)銀行推行都市工業(yè)建設,以縣農工銀行發(fā)展鄉(xiāng)村經濟”。經過近4年時間的籌備,中國實業(yè)銀行于1919年4月在天津正式成立,資本300萬元,總行設在天津,經營儲蓄、信托、倉庫及發(fā)行鈔票等,還投資工礦企業(yè),涉及煤礦、水泥、火柴、紡織、卷煙等行業(yè),業(yè)務一時相當發(fā)達。1915年夏,他又親赴通縣,是年11月通縣農工銀行成立,首先做了人口和土地的調查工作,接著貸款于農民,促進了通縣農業(yè)發(fā)展??傮w來看,周學熙試圖建立一個完善的銀行體系,以求從宏觀上調劑金融、管理國庫、打破帝國主義對我國金融業(yè)的壟斷,并謀求實業(yè)發(fā)展、社會進步,可謂用心良苦、頗有建樹。

      周學熙還認為教育落后是導致國弱民貧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須大力發(fā)展教育,提高國民素質。因此,在亦官亦商的仕途中,先后創(chuàng)辦了多所教育機構。在高等教育上,1901年,他創(chuàng)辦山東大學堂(山東大學前身),并親自厘定功課,分文、實兩科,即“所有功課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校風甚飭,重印中學為宗,又采各家所譯西文格言及科學理化之論”,同時編印中、西學講義,以及天文、地理、格致(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等課本。山東大學能有日后百年不衰之聲譽,周學熙無疑具開創(chuàng)之功。在職業(yè)教育上,多年的實業(yè)經歷使他深感“職業(yè)教育是振興工商之基”,所以他花了近30年時間,在天津、北京、唐山、秦皇島、青島等地區(qū)先后創(chuàng)辦了直隸高等工業(yè)學堂、圖算學堂、考工廠夜校補習所、教育品制造所、廣仁女學堂、華新青廠職工補習學校、半日女子學堂、商業(yè)講習所等30余所職業(yè)教育機構,其覆蓋面之廣泛,教育種類之豐富,社會貢獻之突出,前所未有。在家族子弟教育上,建立家學周氏師古堂,教導周氏子弟“當以詩書培其脈,以道德植其基”,強調“讀書敦品”教育。所以,除了周馥、周學熙父子外,周氏家族還培養(yǎng)了善本收藏家周叔弢、佛學家周叔迦、京劇史家周明泰、歷史學家周一良等人才。這些成就與周氏家族“守家風”的家訓有關。在慈善教育上,1921年他在老家梅城鎮(zhèn)創(chuàng)辦的宏毅學舍(專為鄉(xiāng)人開設的慈善教育機構),不僅開設國文,還有英語、數學等多學科,且聘請的教師多為桐城派大家。

      可以說,周學熙骨子里就是一個文人士大夫,這也從他的書法、詩文中可以看出。雖然,從清末到民國時期,是毛筆書寫時代的最后一段時光,但它卻表現得并非如強弩之末般乏力羸弱,而是以多姿多彩的面貌呈現出最后的輝煌。以曹孟德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幾句詩來形容當時的書壇景象,絕不為過。一個最明顯的表征,就是其時官場、學界、實業(yè)界,幾乎人人都能寫一手好字。周學熙的書法源于家學。其父周馥16歲時的字鐵畫銀鉤、龍飛鳳舞,常常為他人作祭文、寫書信,后為避難戰(zhàn)亂,離家外出,輾轉流落到省城安慶,以代筆謀生。一次偶然的機會,李鴻章看到周馥代李府伙房記的賬簿,見字跡端莊秀雅,大加贊賞,遂引入軍中“辦文案”。其實,周馥是個很有學問的人,要是不為官,也許就是一位著名的書法家和詩人。

      周學熙在父親周馥的親炙下,自小習字,但由于科舉取試難免受清朝“館閣體”的影響,早年主要取法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趙(孟頫)一路,工整端莊,微少涵停,且影響了其一生。這在他的楷書《致紫石仁兄七秩大慶》中就可以看到,一手標準的館閣體,無愧于舉人出身。

      在研究了諸多個案后,筆者發(fā)現,近現代書法史上有一個特殊現象,那就是:碑學似乎與維新、改良等政治行為密切相關,那些具有強烈變革意識的革命者大多選擇碑學,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否選擇碑學成為檢驗書者書家是變法者還是保守者的象征,如沈曾植、康有為、梁啟超等。這也反映出碑學已不僅僅是書法問題那么簡單了,其背后還有外部社會政治思潮的影響,所以當時的清政府對康有為《廣藝舟雙楫》一再禁毀。而周學熙作為推崇新政、開風氣之先的實業(yè)家,在書法上本應順勢而為,崇尚碑學。然而,事實上他卻是相對“保守”的,一生浸淫于帖學,以“二王”為宗,魏晉風韻構成了其書法的主調和深層心理審美意識,出之平整,以正為奇,尤其是一手王字寫得爐火純青,并下涉顏真卿、“宋四家”和趙孟頫、董其昌等。觀周學熙書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古味”濃郁,且食古能化,化能融合,故其字其作雖無大開大合、激蕩跳躍的“緊張感”,卻似老衲入定,不激不厲,風規(guī)自遠。

      眾所周知,趙孟頫是公認的集古之大成的書法家,但其書風一生沒有多大變化,內行一眼便知源于右軍門下。由于乾隆皇帝偏愛趙子昂,清代天下人無不學趙書。故趙書在清代占據著半壁江山,另一半則為董其昌,因康熙皇帝喜歡董書。學趙字者何止千萬?然而,成功者卻鳳毛麟角,以至于形成了專為應試而獻媚的館閣體。僅就這點而言,周學熙實在是厲害,他沒有被一家一法一體所囿,幾乎一生都在學習不同的書家書風,努力豐富著自己的筆墨語言,故每個時期甚至同一時期的風格都會有較大的差異。當然,與專業(yè)書法家相比,周學熙于書法談不上真積力久、術業(yè)專攻,但用功頗勤。無論辦實業(yè)多忙,每天都會抽出時間看書、寫字。據其晚年自己制訂的讀書計劃看,每日溫經書、看格言、讀佛經、練習字等都各一個小時,持之以恒,雷打不動。無怪乎,在歷經了人生坎坷、事業(yè)挫折后,其書法于“通會之際,人書俱老”,最終達到了秀逸樸厚、變化多端之界。

      如今,在拍賣會上,時??梢钥吹街軐W熙的一些字文俱佳、清氣滿紙的手跡,多為平時信手寫成的便條、題箋等,不乏精彩之作。只見方寸之內,或行楷,字字獨立,醇厚自然;或行草甚至今草,線條上下映帶、綿密精警;或取法圣教序,玄遠散淡,超然塵外,無意于佳乃佳;或效法顏字,橫輕豎重,棱角分明,尤重氣脈的暢達和筆致的遒潤;或心摹手追“宋四家”,大小錯落,嫵媚天真,于純熟中透出生色。大字作品雖不多見,如“雅言詩執(zhí)禮,益友諒多聞”一聯,以顏、柳為底子,融以蘇、米之筆意,筆勢聳動,極意生發(fā),藏鋒頓挫,多施搭折肩轉,縱逸勢出,別裁卓立,加之寫在粉紙上,古意盎然。若論其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為晉唐法所縛,又染有一定的館閣習氣,作書少有變態(tài),雖試圖用章法之疏朗加以彌補,然亦無法改變其過于尊法、少些個性之弊。

      需指出的是,周學熙對書法教育也高度重視。比如,為辦好家塾,他親自制訂《周孝友堂家塾幼學課程標準》,對課業(yè)做了詳細安排,主要教學內容分四個部分:主課、正課、輔課、余課。其中,余課(2小時),包括書法和圖畫。又如,在其興辦的北京官立第一、第二小學堂工場乃至工藝學堂61903年創(chuàng)辦,今河北工業(yè)大學。等成人學校,也都設有書法課、國畫課。據周家后人回憶,書法課是按照書體之源流安排的:先練小篆,如《泰山二十九字》《嶧山碑》《漢碑篆額》,再寫隸書《禮器碑》《乙瑛碑》《史晨碑》等,最后才是習楷書,如歐陽詢、顏真卿、智永《千字文》等??梢?,這樣的設計既順應少兒學書宜從正書入手的規(guī)律,又十分契合文字演進發(fā)展的順序,頗為科學。

      令人意外的是,周學熙不僅書法了得,還偶爾畫畫。在開灤建礦140周年之際,坊間發(fā)現他畫的一件設色國畫作品。此作尺幅不大,二尺見方,畫面主體是青青草地,一叢萱草向陽盛開,下添插一枝堇花,取“萱草忘憂”之意,整個畫面干凈整飭,無一贅筆。畫之左側,長款題跋:“吾不善丹青。然弄墨為畫,亦一難矣。玉伯仁兄招飲于西堂。酒到快意時辰,小帛為之甚拙矣。畫拙而意真,豈不樂哉。玉伯兄正,周學熙。”可見,作畫的時間是在一個黃昏,酒后微醺,信筆寫來,贈送給一位叫“玉伯”的朋友。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這是當時上流社會或文人雅士之間頗為流行的酬和之作。雖然周學熙自謙“不善丹青”、筆力“小帛”,但觀此畫,筆法嫻熟,線條勁健,設色雅致,布局得當,看得出對《芥子園畫譜》下過功夫,也體現了作畫者深厚的藝術修養(yǎng)。畢竟,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是那個時代文人士大夫的必修課,上層社會交往的潤滑劑。尤其珍貴的是,近年來周學熙的書法在國內拍賣行、收藏界時有亮相,而畫作卻是目前發(fā)現的唯一一件,可謂“孤品”,其價值不言而喻。

      縱觀周學熙一生,演繹了一個從書生而官宦,從官宦而實業(yè),復從實業(yè)而書生的人生軌跡,無論成功也好,失敗也罷,他扮演的角色都有幾分成就,也有幾分遺憾,我們不能因其個人缺失而忽略了他的思想亮點。他留給后人的思考,仍彌足珍貴;其財經思想、金融思想、管理思想、教育思想等,給后人的啟迪也是意義悠遠的。

      洱源县| 胶州市| 汪清县| 新营市| 武鸣县| 普定县| 武夷山市| 赤壁市| 囊谦县| 交口县| 铅山县| 杭锦后旗| 灌南县| 教育| 临高县| 泰宁县| 英德市| 神木县| 榕江县| 祁连县| 上饶市| 亚东县| 华坪县| 连江县| 福州市| 横山县| 舟山市| 岗巴县| 北碚区| 广元市| 广州市| 饶平县| 蓝田县| 陆良县| 日喀则市| 阿拉尔市| 会昌县| 沾化县| 永修县| 宁津县| 清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