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史料實證的課本插圖的運用
      ——以部編初中教材歷史七年級上冊第7課“銅冰鑒”為例

      2022-11-01 02:29:04康紀畏重慶市永川萱花中學
      中學歷史教學 2022年9期
      關鍵詞:冰鑒曾國曾侯乙

      ◎ 康紀畏 重慶市永川萱花中學

      “銅冰鑒”插圖位于部編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第7 課《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化》。在教學研討及教學過程中,多數(shù)教師對本課內(nèi)容重知識的講解,容易忽視對“銅冰鑒”插圖的分析,對其選用意圖也未做過多的深究。

      本文通過對“銅冰鑒”插圖的理解與思考,結(jié)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簡要談談基于史料實證下課本插圖的運用。

      一、認識“銅冰鑒”

      “銅冰鑒”是什么?教材對此做了解釋:“這是戰(zhàn)國貴族使用的青銅冰酒器,中間有夾層,可放冰塊?!狈啞督處熃虒W用書》對“銅冰鑒”也只是簡單介紹,或許這是編者給歷史教師的“留白”,讓教師們?nèi)ネ诰蚪滩?。進一步查閱相關資料,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發(fā)掘報告》中對“銅冰鑒”做了這樣的記載:“冰(溫)酒器,一對……全器為一大方鑒,內(nèi)裝一方壺,方鑒有鏤孔蓋,蓋當中有方孔,剛好套住壺的口沿……在方鑒底部與圈足穿眼相應安有彎形栓勾,正好插入方壺圈足的眼孔里,其中一只栓勾裝有倒勾,插入后,倒勾就自動倒下,使之穩(wěn)固……”

      這個報告詳盡地介紹了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的狀況以及“銅冰鑒”特點,報告中提到:“此鑒外表華麗、體態(tài)厚重、結(jié)構(gòu)精巧、造型奇特、工藝精湛。”報告中“銅冰鑒”,是一個青銅組合器:“一方鑒,內(nèi)裝一方壺?!蓖瑫r,據(jù)國家博物館和湖北省博物館介紹,“這件青銅冰鑒堪稱世界上最早的冰箱?!彼栽诠糯€叫“銅鑒缶”,或“曾侯大鑒缶”。

      鑒、缶是傳統(tǒng)的青銅器?!白痼?,盛酒器?!薄翱脊虐l(fā)現(xiàn),只有較大的少數(shù)墓中才有青銅缶”。鑒,戰(zhàn)國早期器物的特征:“方口束頸,腹部圜收,四耳作龍形,矮方圈足?!?/p>

      歷史學家根據(jù)它的特點、功能取名為“銅冰鑒”?!般~冰鑒”,充分展示了古人的智慧與技藝。如沈從文所言“就這個時代的應用工藝的任何一部門成就而言,就令人目迷五色,嘆為觀止”?!般~冰鑒”是當時“人類精神的見證,通過它才有可能解讀特定時代思想的結(jié)構(gòu)及其表象”。

      二、選用“銅冰鑒”的意圖

      “銅冰鑒”,完全可以證明戰(zhàn)國時期高超的青銅器制作水平,也可以反映當時貴族的奢華生活??此啤般~冰鑒”插圖與本課“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化”的主題相去甚遠。教材中選用的每一幅插圖,必有其深意。

      那么,編者選用“銅冰鑒”的意圖是什么?

      編者將“銅冰鑒”放在“戰(zhàn)國七雄”子目,本子目對這段歷史進行了這樣敘述,“經(jīng)過春秋近300年的紛爭,大部分小諸侯國被兼并,幾個大諸侯國左右著政局,維系周王室統(tǒng)治的各種制度已經(jīng)完全崩潰”,“當時的諸侯國有十幾個,其中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勢力較強,史稱‘戰(zhàn)國七雄’?!?/p>

      假設:“銅冰鑒”是否可以佐證周王室的各種制度的崩潰呢?“銅冰鑒”是否與“大部分小諸侯國被兼并”有關呢?

      問題一,“銅冰鑒”是否可以證明周王室的各種制度的崩潰呢?西周崇尚禮制,主要以青銅器鼎、簋的數(shù)量來區(qū)分貴族等級,根據(jù)考古資料,鼎是奇數(shù),簋是偶數(shù);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等。

      再看《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發(fā)掘簡報》的出土文物:“顯示身份等級的九鼎八簋,分類置放,整整齊齊”。其中有鼎共二十二件,分鑊鼎二件,升鼎九件,蓋鼎九件,小口提梁鼎一件,匜鼎一件;“簋,八件,形制大小相同?!?/p>

      曾侯乙,是戰(zhàn)國時期曾國的國君。按西周禮制,封國國君應是七鼎六簋,曾侯乙為何是九鼎八簋呢?是否屬于僭越呢?

      俞偉超、高明認為,周代的用鼎制度在春秋中期至戰(zhàn)國早期遭到了第二次破壞?!爸艹醯闹T侯,至戰(zhàn)國初已兼并成十幾個,他們都遠比周王室強大,這自然導致所有諸侯統(tǒng)統(tǒng)僭用天子鼎制。”

      從春秋時期開始,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出現(xiàn)“禮崩樂壞”的現(xiàn)象。因此,戰(zhàn)國早期的曾侯乙墓,陪葬九鼎八簋等眾多青銅器就不足為奇了?!逗彪S縣曾侯乙墓發(fā)掘簡報》認為“此墓規(guī)模之大和隨葬品中有顯示身份等級的九鼎八簋之類的銅禮器以及編制龐大的編鐘、編磐等,與當時禮崩樂壞情況下列國諸侯僭用天子之禮的葬儀,情況也是相符的”。

      綜上,曾侯乙的陪葬器物如“銅冰鑒”等遠遠超出了周王室的制度規(guī)格,是與時代潮流相一致的。因此,教材中用曾侯乙的“銅冰鑒”來說明“維系周王室統(tǒng)治的各種制度已經(jīng)完全崩潰”,即顯示周王室權(quán)威的禮制、陪葬制度的崩潰,是可行的。

      問題二,戰(zhàn)國列強稱雄,小諸侯國被兼并,與“銅冰鑒”有沒有關聯(lián)?這需要進一步弄清楚“銅冰鑒”的主人,以及“銅冰鑒”主人的封國在當時的地位與命運,方能作出合理的歷史解釋。

      “銅冰鑒”出土于戰(zhàn)國曾侯乙墓,蓋內(nèi)鑄有銘文“曾侯乙作持用終”,以及相關竹簡文字,足以證明是曾國國君曾侯乙的器物。

      但是,在歷史文獻中沒有曾國和曾侯乙的記載,只能通過考古發(fā)現(xiàn)和出土文物來推斷出比較完整的曾國歷史和曾侯乙?!翱脊艑W所見曾國的歷史,自西周初期的葉家山曾侯開始,至戰(zhàn)國早中期的曾侯丙,其粗線條的編年系列基本建立”。方勤認為按曾侯編年序列,曾侯乙是戰(zhàn)國早期的人。

      根據(jù)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以及后來相關曾國墓葬的發(fā)掘文物,我們對曾國有了直觀的認識。那么,曾國與楚國是什么關系?裘錫圭認為:“到戰(zhàn)國初期,曾國實際上已經(jīng)完全淪為楚的附庸了?!崩钐旌缯J為,“文峰塔一號墓出土的曾侯(輿)編鐘則讓我們知道,曾侯乙祖父曾侯(輿)之時,曾國已經(jīng)與楚國交好,并依就于楚?!卑l(fā)現(xiàn)曾侯乙墓后,根據(jù)該墓出土遺物,學界一致認為,曾侯乙之時,曾國已經(jīng)成為楚國的附庸。

      在歷史文獻中,沒有記載關于楚國滅曾國的具體時間,但是“從義地崗墓群的各個墓地屬性及其變遷來看,義地崗為春秋早期至戰(zhàn)國中期曾國墓地所在地,約在戰(zhàn)國中期偏晚,這一墓地已被楚人所使用”。

      周家洪認為從楚惠王到楚威王為楚國爭雄期的上升階段,這一時期楚國與魏、齊、趙、秦等諸侯國爭雄時期。所以這與曾侯乙下葬于公元前433年在時間上是一致的。楚國是戰(zhàn)國七雄之一,左右政局,左右著曾國或隨國。綜上所述,曾國,在戰(zhàn)國時已經(jīng)被楚國吞并或臣服?!般~冰鑒”作為教材插圖,完全可以佐證教材中的“大部分小諸侯國被兼并,幾個大諸侯國左右著政局”的觀點。

      三、“銅冰鑒”的運用

      基本弄清了“銅冰鑒”及其在課文中的意圖后,我們在教學中怎樣運用“銅冰鑒”插圖呢?

      1.讀懂教材,領悟編者意圖。教師回歸教材本體,了解插圖時代背景和與之關聯(lián)的歷史發(fā)展脈絡,進而剖析“銅冰鑒”放置于此的意圖,最后將其與備課內(nèi)容、問題設置與教學環(huán)節(jié)相融合,讓學生體悟到教材與插圖的關聯(lián)性。

      2.抓住插圖內(nèi)核,提煉歷史教學立意。黃開紅認為在歷史教學中應“注重教學立意,啟迪學生汲取歷史智慧”,“每一課的內(nèi)容之間都存在著內(nèi)在聯(lián)系,如因果關系、遞進關系等,我們可以從歷史發(fā)展邏輯中感悟歷史智慧,思考教學立意”。本課課題是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化,關鍵詞是“變化”:(1)軍事上,在兼并戰(zhàn)爭中,諸侯國數(shù)量越變越少,大國越來越強;(2)政治上,為了在兼并戰(zhàn)爭中取勝,各國都競相實行變法,這是社會變化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3)經(jīng)濟上,為了適應爭霸戰(zhàn)爭的需要,各國愿意采用新方法、新技術、新創(chuàng)造,重視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紛紛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等。人們的聰明才智與實踐結(jié)合,政治智慧、技術智慧都閃耀出光芒,創(chuàng)造出了更多流傳千古、澤被后世的工程或精彩絕倫的文物。提煉出本課教學的核心立意:人們在各個時期運用不同智慧,以求立于時代之不敗地位。我們可以選用“銅冰鑒”來證明古人的智慧創(chuàng)造。

      3.提升課堂效率,恰當運用插圖。課本插圖,有些是可以選用來輔助教學內(nèi)容,有些則讓學生自主學習。不論用哪種方式來學習插圖,都是歷史核心素養(yǎng)之史料實證的實踐。趙亞夫主張歷史教學是探究式的,讓學生有獲得感,在探究中生成歷史解釋。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課程理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注重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鼓勵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本課可以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中,運用“銅冰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課前讓學生對“銅冰鑒”進行自主學習,查閱資料;教師指導學生對所搜集資料進行辨別、整合,初步認識“銅冰鑒”。

      (1)教師展示“銅冰鑒”圖片,并設問:這是什么文物?

      (2)學生介紹“銅冰鑒”。

      (3)教師問:這件文物蘊含了哪些歷史信息?

      (4)學生回答。

      (5)教師點評學生回答后,總結(jié):“銅冰鑒”的主人曾侯乙去世后,曾國還存在了許多年。但是在戰(zhàn)國時期的兼并戰(zhàn)爭中,曾國已經(jīng)淪為楚國的附庸,楚國左右著曾國。戰(zhàn)國時期的一系列變化,促使了當時人們更多的思考,怎樣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呢?現(xiàn)在我們來學習“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化”。

      這樣的新課導入,引導學生對獲取的史料進行辨析,在歷史情境中激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興趣點,為新課的展開做好鋪墊。運用“銅冰鑒”導入新課與本課主題“變化”的有效融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運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現(xiàn)歷史真實,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yǎng);也實現(xiàn)了從新課導入到正課教學的有機過渡。

      [1][5][7]隨縣擂鼓墩一號墓考古發(fā)掘隊:《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發(fā)掘簡報》,《文物》1979年第7 期,第6—7、13頁。

      [2]馬承源:《中國青銅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71頁。

      [3]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引言第3頁。

      [4][英]彼得·伯克著,楊豫譯,《圖像證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5頁。

      [6]俞偉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下)》,《北京大學學報》1979年第1 期,第83頁。

      [8]方勤:《曾國歷史的考古學觀察》,《江漢考古》2014年第4 期,第111頁。

      [9]裘錫圭:《談談隨縣曾侯乙墓的文字資料》,《文物》1979年第7 期,第27頁。

      [10]李天虹:《曾侯(輿)編鐘銘文補說》,《江漢考古》2014年第4 期,第75頁。

      [11]湖北省文物局、湖北省文物考古所:《湖北隨州師范墓地2011年發(fā)掘簡報》,《江漢考古》2017年第2 期,第31頁。

      [12]周家洪:《論楚國歷史的分期》,《長江大學學報》2014年第3 期,第24—25頁。

      [13]黃開紅:《注重教學立意,啟迪學生汲取歷史智慧》,《歷史教學問題》2017年第4 期,第114頁。

      [14]朱漢國、閆璟、何成剛:《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初中歷史》,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179頁。

      猜你喜歡
      冰鑒曾國曾侯乙
      冰窖
      曾侯乙的音樂之聲
      曾國青銅器銘文研究的新進展
      曾侯乙編鐘
      軍事文摘(2020年14期)2020-12-17 06:27:44
      冰鑒藏物
      Stories of the Chime-bells—Unearthed from the Tomb of Marquis Yi of Zeng State
      Special Focus(2019年11期)2019-12-17 01:46:24
      古人的冰箱:青銅冰鑒
      曾國七百年:歷代曾侯青銅器精品展
      藝術品鑒(2019年8期)2019-09-18 01:22:34
      2000多年前最大的組合樂隊——曾侯乙編鐘
      金橋(2018年5期)2018-09-22 02:16:54
      淺談湖北隨州出土曾候乙墓銅冰鑒(上)
      奉节县| 祥云县| 交城县| 项城市| 盐亭县| 保山市| 盘锦市| 宁阳县| 涞源县| 徐汇区| 永州市| 延川县| 赤城县| 彩票| 房山区| 东方市| 保康县| 射洪县| 会昌县| 深泽县| 松溪县| 西畴县| 贡嘎县| 大英县| 蒙山县| 黄梅县| 黑河市| 舒城县| 姚安县| 玉环县| 那坡县| 柘荣县| 寿宁县| 怀化市| 随州市| 衢州市| 扶余县| 马公市| 孟津县| 逊克县| 肥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