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知識如何構擬:論中國古代小說中的“偽知識”

      2022-11-01 12:29:52李萌昀
      文藝研究 2022年9期
      關鍵詞:小說家秩序觀念

      李萌昀

      東漢趙曄《吳越春秋》記吳、越兩國史事,多采傳聞異說,近似后世歷史演義,四庫館臣稱其“自是漢、晉間稗官雜記之體”。此書《勾踐入臣外傳第七》記勾踐“嘗糞辨疾”:

      越王因拜請嘗大王之溲,以決吉兇。即以手取其便與惡而嘗之,因入曰:“下囚臣勾踐,賀于大王。王之疾,至己巳日有瘳。至三月壬申,病愈?!眳峭踉唬骸昂我灾俊痹酵踉唬骸跋鲁紘L事師聞糞者,順谷味,逆時氣者死,順時氣者生。今者,臣竊嘗大王之糞,其惡味苦且楚酸。是味也,應春夏之氣。臣以是知之。”吳王大悅,曰:“仁人也?!?/p>

      在這段文字中,勾踐邏輯清晰地論證了糞味與吳王健康的關系。首先,健康人的糞味應順應時氣。根據(jù)《禮記·月令》等文獻,酸味對應春季,苦味對應夏季。其次,根據(jù)勾踐親嘗,吳王的糞味苦且酸,與春夏之氣相應。最后,得出結論是,吳王即將恢復健康?!皣L糞”自然是這一場景的核心行動。但是,如果沒有“糞味論”作為支撐,“嘗糞”的意義便無法被吳王理解,其背后隱含的政治意圖也就無從實現(xiàn)。

      實際上,檢索歷代醫(yī)典可知,傳統(tǒng)醫(yī)學中并不存在“嘗糞辨疾”的理論和實踐。勾踐的論證之所以聽起來“合理”,是因為“糞味順應時氣”的說法恰好符合當時人們所秉持的一種普遍觀念,即事物與其所處的環(huán)境應具有一以貫之的秩序。既然春季對應酸味,那么春季的事物也須對應酸味。由此出發(fā),勾踐構擬出一套“理論”,為“嘗糞”賦予意義。需要注意的是,真正打動吳王的并非這一“理論”的有效性,而是“嘗糞”行為所體現(xiàn)出的“忠誠”。也就是說,“理論”的價值首先在于為勾踐提供一個表演的機會;至于其有效與否,反倒不那么重要。

      在中國古代小說中,存在這樣一類知識書寫:具備知識的外表,卻不一定具備知識的實質;不是對客觀世界規(guī)律的理性總結,而是服務于小說情節(jié)的文學建構;源自現(xiàn)實中的知識觀念,卻又進行了藝術化的演繹。這類“知識”并非真實的知識,而是小說家出于藝術需要所構擬出的“偽知識”,也即知識設定。本文聚焦于中國古代小說中的“偽知識”,辨析其含義、類別和構擬動機,描述其話語形態(tài)和文本呈現(xiàn)方式,并對其文學功能進行初步探討。

      一、知識與“偽知識”

      劉勇強在《小說知識學:古代小說研究的一個維度》中說:“‘知識’是人類認識自然和社會的成果,不僅包括龐大的知識體系,也包括悠久的知識傳統(tǒng),它通過各種方式記錄與傳播……由于中國古代小說的傳統(tǒng)、類型及作者的知識修養(yǎng)與藝術追求等原因,知識更被有意識地利用,成為小說藝術世界的構成要素?!憋@然,這里討論的“知識”,指的是小說家所處的現(xiàn)實世界的知識:小說家成長于這一知識環(huán)境,并有意識地將其應用于藝術世界的建構。而本文所討論的“偽知識”,指的是小說人物所處的藝術世界的知識:小說家出于情節(jié)展開的需要,為藝術世界制定基本的運行規(guī)則,為人物的行動確立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知識與“偽知識”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第一,在小說中,人物行動的依據(jù)是“偽知識”,而非知識。因此,人物可以上天入地、穿越古今,違背物理規(guī)則和歷史常識。承認“偽知識”在作品內的獨立性和有效性,是小說寫作和閱讀的前提。第二,“偽知識”不可能憑空結撰,而是小說家立足其所處現(xiàn)實世界的知識體系、知識傳統(tǒng)和知識觀念,結合藝術想象,從而構擬出來的知識設定。即使是最極致的非現(xiàn)實小說,其知識設定也不可能與現(xiàn)實絕緣——因為作者和讀者都不可能超越他們身處的現(xiàn)實。第三,在某些小說中,知識設定與知識非常趨近,但不能因此否定“偽知識”的存在。所謂“偽知識”,不是“虛假的知識”,而是“人為的知識”,是從創(chuàng)作角度對藝術世界中的知識體系的命名,與現(xiàn)實世界的知識并非對立關系——可能疏遠,可能趨近,有時甚至可能重合。

      在小說中,最基礎的一類“偽知識”,是對自然秩序的設定。其中,又以時空秩序為基礎之基礎。此類描述一般出現(xiàn)在小說開頭。關于時空秩序的設定提供了理解故事的基本框架,也可以促使讀者盡快拉開與現(xiàn)實世界的心理距離,從而迅速進入故事情境。《西游記》第一回即以對時空秩序的描述開篇。《西游記》的時間秩序來源于邵雍的“元會運世”說:“蓋聞天地之數(shù),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毙≌f家沒有從子會寫起,而是從上一元的戌會寫起,描述了天地從毀滅到混沌、從混沌再到重新開辟的過程。這種處理方式將人的生命置入天地輪回的宏大背景,凸顯生死問題的終極性,也為石猴的尋覓長生之旅埋下伏筆。篇首詩說:“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游釋厄傳》?!狈催^來,如果要更好地理解全書的主題,也須正確解讀小說家對“造化會元功”的描寫。

      《西游記》的空間秩序源自一種觀念上的拼貼:“感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迸c盤古和三皇五帝相應的是中國傳統(tǒng)的空間觀念,即“天下”——以“中央帝國”為核心的華夷秩序。而佛教的四大部洲觀念,卻消解了“中央帝國”在空間秩序中的核心地位。小說家將這兩種互相矛盾的觀念拼貼到一起,形成一種奇特的空間設定:雖然中國不是四大部洲的中心,但是在世界的各個地方都能看到“三皇治世,五帝定倫”的影響。

      設定時空秩序,不一定要借助對時空的正面描寫?!都t樓夢》第一回有意消解故事發(fā)生的具體時空,這同樣是一種知識設定。所謂“大荒山無稽崖”,看似是具體地名,然而通過“大荒”“無稽”的命名消除了確定性。如甲戌本《凡例》所說:“書中凡寫長安,在文人筆墨之間,則從古之稱,凡愚夫婦兒女子家??诮?,則曰‘中京’,是不欲著跡于方向也?!泵鎸湛盏廊恕盁o朝代年紀可考”的質疑,石頭回答:“但我想,歷來野史,皆蹈一轍,莫如我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別致,不過只取其事體情理罷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紀哉!”這種非確定性的時空設定,從消極角度說,是為了規(guī)避文禍;從積極角度說,則近似于戲劇表演中的“間離效果”:將讀者習慣的時空秩序剝離,凸顯故事本身的創(chuàng)作性,使讀者以一種驚奇的眼光來審視小說家的藝術構思。

      二、“偽知識”的觀念基礎和話語形態(tài)

      如前所述,小說中的“偽知識”既包括對自然秩序的知識設定,也包括對社會秩序的知識設定;既包括敘述者的知識設定,也包括小說人物的知識設定?!皞沃R”雖然不是知識,但是要在藝術世界中扮演知識的角色,因此必須具備知識的表象。簡言之,“偽知識”必須看起來像知識。

      在任何時代,小說家的知識構擬活動都會受其所屬文化傳統(tǒng)的知識觀念影響。知識觀念,也即“元知識”,為知識體系的形成提供了基本原則、基礎話語與邏輯結構。小說家從知識觀念出發(fā),結合藝術想象與邏輯推衍,為藝術世界構擬出一套運行法則。之所以強調“構擬”而非“虛構”,是因為“偽知識”不是單憑想象的力量劈空結撰的,雖然其審美風貌、文學旨趣和意義指向由藝術想象掌控,但其形成、完善、推衍、應用,則離不開知識觀念指導下的理性與邏輯的力量。換言之,“偽知識”的生成,是感性與理性、審美與邏輯相互作用的結果。

      中國古代文化的“元知識”,是對一套完整而嚴密的形而上秩序的崇尚。這一秩序源自先民對世間萬物的樸素觀察與初步思考,被《周易》《洪范》《月令》《內經(jīng)》等經(jīng)典加以體系化,具有很強的包容性、適應性和解釋性。其基本內容如下:將世間萬物抽象為一些基本的元素,如陰陽、五行、八卦等;在元素之間建立影響關系和運動法則,如對立、互藏、相生、相克等;借助元素關系的組合,形成若干現(xiàn)實模型,用以詮釋現(xiàn)實世界,并為行動提供指導。重要的是,在現(xiàn)實世界和現(xiàn)實模型之間,不存在實證關系,只存在隱喻關系。

      “偽知識”不僅在觀念基礎層面模仿知識,而且在話語形態(tài)層面也需模仿知識。一方面便于讀者識別,另一方面也更容易樹立“知識”的權威性。尤其是關于社會秩序的“偽知識”,由于僅代表小說家的主觀判斷,缺乏觀念基礎的支撐,因此格外需要通過話語形態(tài)層面的模仿,以獲得被視為“知識”的資格?!皞沃R”的話語形態(tài)具有兩個特點:其一,其出現(xiàn)往往伴隨著特定的話語標記;其二,通常具有一定的理性化特征。

      無論數(shù)據(jù)化、口訣化,還是區(qū)別化,最終都需要呈現(xiàn)為一定的邏輯結構。邏輯是“偽知識”背后的形而上秩序的體現(xiàn),是“偽知識”生成的基本方式。從這個角度說,邏輯化是“偽知識”的話語形態(tài)的根本特征。當然,所有的文學語言都是有邏輯的,即使是“意識流”。不過,在構擬“偽知識”時,小說家的個人邏輯需要讓位于作為文化深層結構的形而上秩序,才能使“偽知識”實現(xiàn)對知識的模仿。

      三、“偽知識”的文學功能

      讀者以形而上秩序為依據(jù),對“偽知識”進行梳理和評價;再以“偽知識”為依據(jù),對情節(jié)發(fā)展進行理解和判斷。在這一過程中,讀者獲得了一種與審美愉悅有別的智識快感?!皞沃R”的邏輯化并不會損害小說的審美效果,反而使作品呈現(xiàn)出一種“理趣”?!袄砣ぁ庇卸阂皇钦芾碇袄怼保侵R之“理”。相比之下,學界對后者似還缺乏充分關注。謝肇淛《五雜組》卷一五:

      “偽知識”會在特定的情境下獲得反諷意味,從而否定它自身。通過這種方式,“偽知識”深度參與了小說的意義生成和主題表達。《封神演義》第八十九回,妲己有一番“骨髓論”:

      這篇文字本身平平無奇,但是,讀下去便會發(fā)現(xiàn),紂王將以“斷脛驗髓”的血腥方式對其進行驗證??梢?,在妲己的敘述內容(指向“斷脛驗髓”)和敘述口吻(知識敘述)之間存在劇烈的反差:她此時的敘述越接近知識敘述——越冷靜、越客觀——越能凸顯出她的殘忍與邪惡。在這種情況下,“偽知識”的內容本身退居次要位置,它和語境的對立才是小說家進行人物塑造和主題渲染的關鍵。

      如果說“骨髓論”還是在盡量擬真,那么《肉蒲團》第七回的“人陽改造法”則是在依托形而上秩序的前提下,盡力“造假”:

      這段敘述依托傳統(tǒng)醫(yī)學“以臟補臟”“以形補形”觀念,因而獲得了一種知識的表象。但是,小說家有意設計了一套夸張而驚悚的操作方式,凸顯出“偽知識”的虛構性。由此,觀念上的“真”與方式上的“假”之間產(chǎn)生了巨大的張力,將“人陽改造法”置入反諷的語境,逼迫讀者從小說中抽離出來,對人物的行為進行反思。

      結 語

      從晚清開始,隨著現(xiàn)代科學的傳入,知識觀念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以科幻小說的興起為標志,中國小說中的知識設定也發(fā)生了整體性的變化。研究古代小說中的“偽知識”,有助于從知識的角度梳理小說文體的歷史演進,同時提供一個借以反思小說與知識、小說與現(xiàn)實,乃至知識與現(xiàn)實關系的角度。知識是人從某種知識觀念出發(fā)形成的對現(xiàn)實的建構,小說則是人從某種文學觀念出發(fā)形成的對現(xiàn)實的建構——兩者都不是現(xiàn)實本身。這或許是知識和小說的又一個連接點。

      ① 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583頁。

      ② 趙曄撰,周生春輯校匯考:《吳越春秋輯校匯考》,中華書局2019年版,第115頁。

      ③ 據(jù)《禮記·月令》載,“孟春之月”“仲春之月”“季春之月”,“其味酸”;“孟夏之月”“仲夏之月”“季夏之月”,“其味苦”(《十三經(jīng)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361—1370頁)。

      ⑧ 朱一玄:《紅樓夢資料匯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77頁。

      ⑨ 曹雪芹著,無名氏續(xù):《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5頁。

      猜你喜歡
      小說家秩序觀念
      維生素的新觀念
      別讓老觀念害你中暑
      著名小說家、詩人、編劇阿來
      鴨綠江(2020年26期)2020-10-22 09:18:48
      秩序與自由
      欲共牡丹爭幾許:小說家周克芹
      四川文學(2020年10期)2020-02-06 01:21:16
      健康觀念治療
      孤獨與秩序
      經(jīng)商討債討成了“小說家”
      僑園(2016年5期)2016-12-01 05:23:50
      即興表演的觀念闡釋
      遏制違約頻發(fā) 重建藥采秩序
      弥渡县| 沿河| 林芝县| 论坛| 曲松县| 苗栗市| 武川县| 北海市| 五大连池市| 宝鸡市| 宁蒗| 和林格尔县| 京山县| 上思县| 平原县| 高州市| 遵义市| 新竹县| 东城区| 武清区| 贡山| 历史| 志丹县| 余庆县| 崇信县| 赤水市| 来安县| 阜新市| 尚义县| 日喀则市| 平湖市| 清河县| 湘乡市| 松江区| 巴马| 隆林| 胶南市| 天津市| 土默特左旗| 汉阴县| 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