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戎(長沙)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湯素蘭創(chuàng)作的《笨狼的故事》,主要講述一只善良的小狼在聰明兔的幫助下,依靠自己的努力在森林里開心成長的童話故事。將文字版《笨狼的故事》系列兒童文學作品改編成具有湘派文藝IP的兒童劇,這在湖南兒童文學史和湖南戲劇史上具有拓荒意義。如何從原著豐富的內(nèi)容做取舍,以喜聞樂見的舞臺劇形式贏得孩子們喜愛?這讓主創(chuàng)團隊深感責任重大。選題、破冰,頭腦風暴一輪接一輪,劇本來來回回寫了八稿,原作者和改編湯素蘭老師說:這比以往創(chuàng)作任何一本童話故事付出的努力和心血都多。最終,主創(chuàng)團隊在和湯老師的反復論證、溝通、交流中達成明確一致的目標,將“激動”作為兒童劇《笨狼的故事》創(chuàng)作理念的關(guān)鍵詞,即:舞臺上的故事讓人激動,講的道理讓人激動,舞臺樣式感和審美讓人激動。
構(gòu)筑以笨狼和小紅豆為主要線索;拓展出他們各自的家庭;再往下延伸到戶外的或?qū)W校的三段式故事架構(gòu)。
家庭篇作為全劇開篇,很有意思,契合了二胎三孩社會熱點話題。作為老大的笨狼,7歲那年有了弟弟妹妹以后,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是很嚴肅的問題,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要做好準備,但是長兄小笨狼卻沒有準備好,敏感的他感到很郁悶,甚至離家出走,他想以此來考驗爸爸媽媽是否還愛他。
湯老師將笨狼家庭成員的人設(shè)做了清晰的定義,對笨狼夫妻來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彼此深愛的一家人,在簡單、樸素滿溢著愛的環(huán)境中,憨憨的父母養(yǎng)育出真誠善良、樂于助人,但總鬧笑話、笨得可愛、憨態(tài)可掬的小笨狼。憨的基因滲透進笨狼家族,“憨”真是種很讓人著迷的特質(zhì)。
小笨狼出走,來到了彩虹橋?qū)γ娴纳止珗@,遇到了一對老夫婦采薇小姐、理先生和他們的外孫女可愛的小紅豆,還有喬裝打扮謊稱“大伯”的大灰狼。我們由此捋出了這一條線,動物的動人表演,動物和人的一種互動并且延伸到戶外。我們用了會唱歌的小路,這是很有意思的,在靜靜的小路上,踩上去有沙沙的聲音,小笨狼說:會唱歌的小路,那我們就唱起來,跳起來吧!將小路擬人化,與笨狼對唱,隨著各種小動物的加入,動物與大自然交融、延展。
笨狼的經(jīng)歷到底講了一個什么道理呢?我們在劇的尾聲借大灰狼之口問出:“笨狼,為什么你那么笨,大家都喜歡你?”嗯!這真是個絕妙的好問題!笨狼不是一個完美小孩,他會敏感,也有煩惱,甚至試圖用離家出走來考驗父母是否愛他。在離家的日子里,笨狼遇到了各色人等,他找到帥氣的青蛙大夫要退掉自己的弟弟妹妹;和聰明兔面對面說話,卻堅持要打電話約;在理先生和采薇小姐家輕率地相信自稱“大伯”的大灰狼。這些源自孩子的天真和對于大人忠告的機械、單一的理解和忠誠。以至于他傻到想改變大灰狼的飲食結(jié)構(gòu),要吃人的大灰狼習慣吃小笨狼平日吃的狼面包,如同現(xiàn)在我們喂寵物吃的狗糧貓糧。這些荒誕的想法,從小笨狼的人設(shè)來看,是完全說得通的。
隨著劇中不同身份的人講出,如“爸媽的愛不要疑惑,每一個孩子都是寶貝”“有了弟弟妹妹,將來就有四個人愛你”“愛會越分越多”……這些淺顯易懂的話以潤物無聲地方式融入劇中,笨狼也和很多有同樣困擾的孩子一起明白了相應的道理。
舞美設(shè)計從文本出發(fā),向?qū)а菰V求靠攏,將視、聽、表演行動融為一體,充分展現(xiàn)童趣,營造出童話世界般的氛圍感,讓熟悉笨狼故事的小朋友一秒入戲,毫無違和感,與劇中人物同頻共振。劇中兩組家庭場景,分別是笨狼的家——笨狼寓和采薇小姐的家,都被做成了立體書的樣式,一方面是向“笨狼媽媽”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創(chuàng)作的純粹精神致敬,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在電子書閱讀方式盛行的當下,引領(lǐng)孩子們感受紙質(zhì)書的魅力,體驗里面的字,感受里面的故事和它的立體感及想象力。前排觀眾可以看到書頁后頭碼的字是我們劇本里面的臺詞。采薇小姐的家是綠蔭環(huán)繞、鳥語花香、令人沉醉的森林,清新純凈的空氣,無處不在的小動物,人與自然和諧完美的統(tǒng)一。逃離鋼筋水泥的世界,過一種清凈無為的日子,是現(xiàn)代都市人特別向往的境界。樸素、恬淡的“無為”之美,散發(fā)圣潔純粹的中華古韻,這是我特別喜歡的,也是我一直想要表達的。
在審美上,我們沒有動用led和投影等其他的視覺效果,而用傳統(tǒng)手繪的舞臺景片來呈現(xiàn),這是不走捷徑的方式。不過分追求光怪陸離的炫彩式的舞美,注重保持原著的韻味,以平和的心態(tài)呈現(xiàn)人與自然唇齒相依的共存關(guān)系。
在音樂創(chuàng)作上,我們將輕快、質(zhì)樸又孩子氣作為曲風基調(diào)。主要人物出場、環(huán)境和場景轉(zhuǎn)換、矛盾沖突都有相應的音樂,為劇情鋪陳、發(fā)展過渡。主要唱段,則用了小觀眾能迅速熟悉和記住、方便傳唱的旋律。觀看過彩排、首演以后的孩子像中了毒一樣,回家要聽《笨狼的故事》,也會唱《大灰狼之歌》《大麻煩之歌》,這些插曲的共性是:提氣、奮進、好記、好學、朗朗上口。我們收到一些家庭的反饋:孩子哼著劇中的歌,抱著笨狼小玩偶,念念有詞地沉入夢鄉(xiāng)時,那些躍動在夜空中孩童的歌聲,是對音樂創(chuàng)作者最好的褒獎。
在劇情的設(shè)計中,當森林中的小動物被大灰狼困住時,笨狼站了出來擋在大家面前,與大灰狼斗智斗勇,他留下:媽媽做的狼面包,爸爸送的多功能尺子,好朋友聰明兔在禮物上刻著名字……作為線索。這些都在強調(diào)他對親情、友情的依戀,即使在最險惡最兇險的時候,都沒有忘記這份情感,由人及己的情節(jié)推進和矛盾沖突,讓小觀眾很明確地感受到親情和愛的力量何其偉大。每逢險境,笨狼總能用“笨”的智慧轉(zhuǎn)危為安,他用天真、包容、善良、正義,溫暖了劇中小動物和人物,潤澤了觀眾的心田,用“笨”智慧和天真善良最終感化了大灰狼,正義戰(zhàn)勝了邪惡。
除著力刻畫主人公笨狼之外,本劇還采用幾近白描的手法,來勾勒群像人物樣貌,如采薇小姐與受傷的大灰狼的對話:
“你總是欺負人家,你多不好啊,你要吃這個,要吃那個!”
“那我也不能活活餓死,我肚子空?。 ?/p>
“你呀,你是心里頭空空的,因為你心里沒朋友,沒家人!”
這段無法同頻共振的雞同鴨講,隨著采薇小姐的唉聲嘆氣、揚長而去,大灰狼隱隱之中覺察到是好像哪兒不對,但又說不上來,只能灰溜溜地跟著,明知不對卻無力反駁的無奈,已是很動人的一筆了,我們中國古代書畫家都講究留白,大灰狼到底是肚子空,還是心里空?怎么說?怎么做?怎么改變?且把問題留給大灰狼自己,我們不替他做任何的回答,讓子彈多飛一會兒。
彩虹橋,是森林公園和森林鎮(zhèn)互通的渠道,是人和動物的互相理解、和平共處的友誼之橋。“斷橋”和“通橋”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寓意分離與團圓的具象符號,我們在舞美上做了特殊處理,天空中掉下的是斷裂垂下來的橋,最后劇中人物手里拿著的是木板搭建起來的彩虹,彩虹橋從“斷”到“通”貫穿整個故事,與笨狼從離家到回家呼應,雙線并行產(chǎn)生強大的合力,故事的厚度、寬度得以拓展和延伸。
時代在發(fā)展,孩子在成長,他們對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從未停歇。兒童劇《笨狼的故事》為增加故事的趣味性、觀賞性,除延續(xù)適齡兒童扮演劇中角色,還進行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如:為烘托森林世界歡快氛圍的雜技表演、與觀眾進行的沉浸式互動環(huán)節(jié)、本土耳熟能詳?shù)拿朗承〕缘闹踩?、女演員扮演大灰狼等,讓視聽效果和觀眾應和度均有不俗表現(xiàn)。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從開福區(qū)選拔了三十余位熱愛戲劇的兒童演員參與演出,湖南兒童藝術(shù)劇院亦將持續(xù)這種方式,感召更多的孩子走進劇場,愛上戲劇。
面對孩子的世界,《笨狼的故事》全體演職員全力付出,正如“笨狼媽媽”湯素蘭老師所說:真心地希望每一個來劇場看《笨狼的故事》的家庭和孩子,走進劇場的時候,帶著好奇心,走出劇場的時候,能帶走我們帶來的歡笑和“愛的狼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