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沛域,盧玉姍,張廣興,牛繼夢,孫曉雪,袁欣彤,賈雨杉,平文超,孫紅春,張永江,劉連濤*
(1. 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農(nóng)學院/ 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作物生長調(diào)控實驗室,河北 保定 071000;2. 滄州市農(nóng)林科學院/ 河北省農(nóng)作物耐鹽堿評價與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河北滄州 061001)
鎘(Cadmium,Cd)是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一種重金屬微量元素,它不參與生物有機體的結(jié)構(gòu)組成和代謝活動,對動植物都是非必需的劇毒重金屬元素[1]。 Cd 在土壤- 植物系統(tǒng)中的遷移性較為活躍,易被根系吸收,并轉(zhuǎn)移到地上部,積累到生殖器官;它不僅嚴重影響作物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而且可以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并具有可積累性,達到一定劑量會影響人體健康[2]。近年來,隨著化肥、農(nóng)藥施用和污水灌溉等活動,土壤Cd 污染日益嚴重,全國Cd 的點位超標率達到7.0%,成為影響我國農(nóng)產(chǎn)品品質(zhì)的主要重金屬污染物[2]。 土壤中Cd 富集,將導致這些土壤不適合耕種, 尤其是不適合種植小麥、水稻等農(nóng)作物。 受Cd 污染的耕地荒廢,不利于我國糧食安全。 因此,對Cd 污染耕地的治理和修復意義重大。
植物修復,是通過利用植物對Cd 吸收積累能力強的特性來清除土壤中的Cd, 達到凈化土壤的效果,是Cd 污染治理和修復的重要方法。 棉花的主要產(chǎn)物為纖維, 其產(chǎn)品不進入人類的食物鏈,且纖維和籽棉中Cd 的積累量很低,因此棉花成為Cd污染土壤修復的先鋒作物[3-5]。 但是,棉苗對Cd 脅迫的抗性較差,難以成苗,成為其應用的主要限制因素[6-7]。 為此,緩解Cd 脅迫對棉苗發(fā)育的抑制作用成為重要研究方向。
褪黑素(melatonin,MT)又稱松果體素,化學名稱為N- 乙?;?5- 甲氧基色胺(C13H16N2O2),是一種與生長素具有類似結(jié)構(gòu)的植物激素[8],在植物中普遍存在,且其調(diào)節(jié)植物抗逆性的功能已經(jīng)得到廣泛證實[9-11]。 MT 可有效緩解逆境帶來的氧化損傷,提高植物抗逆能力,在緩解鹽、高溫、低溫、重金屬以及病蟲害等逆境脅迫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12-16]。MT 作為抗氧化劑,既能在植物體內(nèi)合成,也能通過外源施加達到增強植物抵抗逆境脅迫能力的目的[14]。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為作物補充MT,可提高其抗逆能力,促進其在逆境下的生長發(fā)育,具有極大的應用前景[12-13]。 在采用MT 處理棉苗抵抗逆境方面已有研究,例如,用MT 浸種和噴施幼苗能夠促進棉花在鹽脅迫和干旱脅迫下的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發(fā)育[17]。
因此,以農(nóng)大棉601 為材料,通過葉片噴施不同濃度MT 的方式探究MT 對Cd 脅迫下棉苗的形態(tài)和光合生理指標的影響,明確緩解Cd 脅迫下棉苗的光合性狀、根系發(fā)育等特征,以及適宜的MT 噴施濃度, 為Cd 污染地區(qū)棉花栽培提供理論支撐。
試驗于2021 年3-6 月,在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作物生長調(diào)控實驗室開展,以轉(zhuǎn)基因抗蟲棉農(nóng)大棉601為研究材料。 挑選色澤、 形態(tài)一致的飽滿種子,用75%(體積分數(shù))的酒精表面消毒5 min,用蒸餾水反復多次清洗至無酒精殘留;將種子擺入鋪有干凈毛巾的白色磁盤中, 再覆蓋1 層白色濕潤毛巾,并放入光照培養(yǎng)箱內(nèi)培養(yǎng)(25 ℃,相對濕度70%,光照時間12 h)。待種子萌發(fā)后,選擇120 粒萌發(fā)一致的種子播種到培養(yǎng)基質(zhì)為蛭石的培養(yǎng)缽中,澆灌營養(yǎng)液,待幼苗長出3 片真葉時轉(zhuǎn)移至水培缽中(每缽1 株)開展水培試驗。
以75 μmol·L-1的CdCl2溶液進行Cd 脅迫處理。在幼苗轉(zhuǎn)入水培后用完全培養(yǎng)液培育4 d(每2 d 更換1 次營養(yǎng)液),于第5 天起每晚21:30 噴施外源MT(以葉片上MT 不滴落為準)。 設計如下處理,CK1(空白對照):0 μmol·L-1CdCl2+0 μmol·L-1MT,CK2(鎘脅迫對照):75 μmol·L-1CdCl2+0 μmol·L-1MT,MT10:75 μmol·L-1CdCl2+10 μmol·L-1MT,MT25:75 μmol·L-1CdCl2+25 μmol·L-1MT,MT50:75 μmol·L-1CdCl2+50 μmol·L-1MT,MT100:75 μmol·L-1CdCl2+100 μmol·L-1MT 和MT200:75 μmol·L-1CdCl2+200 μmol·L-1MT;每個處理4 個水培缽。
在處理后的3 d、6 d、9 d,用直尺測量每個處理的4 株棉苗的株高和葉面積。株高是從棉花子葉節(jié)到生長點的長度。 葉面積采用長寬乘積法計算,系數(shù)采用0.73。
在處理第3 天、第6 天、第9 天用SPAD 葉綠素測量儀(Konica-Minolta 公司,日本)測定各處理的主莖倒3 葉,避開葉脈隨機測定6 個點,取平均值,獲得該植株葉片葉綠素含量(SPAD 值)。
參照李合生等[18]的方法使用便攜式光合測定儀Li-6400(LI-COR 公司,美國)于處理第6 天、第9 天9:00-1l:00 采用紅藍光源葉室(光量子通量密度為600 μmol·m-2·s-1,CO2濃度為400 μmol·mol-1)測定以下參數(shù):葉片凈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氣孔導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和蒸騰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
處理后第10 天用剪刀把棉株橫切,用水將根系沖洗干凈,擦干。參照張娜等[19]的方法掃描根系,用根系分析軟件WinRHIZO 測算根系長度和表面積。
處理后第10 天,參照Tan 等[20]的方法測定棉苗的干物質(zhì)質(zhì)量。 將棉株放入100 ℃烘箱中30 min,然后在80 ℃左右烘干至質(zhì)量恒定, 用分析天平測定其干物質(zhì)質(zhì)量。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 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采用Graphpad prism 9 進行圖形繪制。 用SPSS 22.0 進行方差分析,采用新復極差法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棉苗的葉面積和株高是判斷棉花發(fā)育優(yōu)劣的直觀表型指標(圖1)。由圖2 可知,在處理后的第3天、第6 天、第9 天,CK2處理的葉面積較CK1分別顯著下降29.86%、38.63%、39.99%, 說明隨著Cd脅迫時間延長,Cd 對棉苗的脅迫效應增強。不同濃度MT 對Cd 脅迫下幼苗株高和葉面積的促進效果表現(xiàn)出先升高再下降的趨勢 (圖1~3)。 其中:MT50處理對Cd 脅迫的緩解作用最大,棉花株高較CK2高12.8%, 葉面積較CK2高20.89%;MT200處理與CK2處理的葉面積和株高沒有顯著差異 (圖3),沒有表現(xiàn)出促進效應。
圖1 處理后第9 天各處理棉苗生長情況
圖2 各處理棉苗葉面積的比較
圖3 各處理棉苗株高的比較
Cd 脅迫處理(CK2)的棉苗干物質(zhì)質(zhì)量顯著降低(圖4),較CK1降低了51.15%,嚴重影響了幼苗光合產(chǎn)物積累。 噴施MT 表現(xiàn)出對Cd 脅迫的緩解效應,并且緩解效應隨著噴施濃度升高呈現(xiàn)先升高再降低的趨勢。 其中:50 μmol·L-1MT 的緩解效果較佳, 其干物質(zhì)質(zhì)量較CK2顯著提升了43.31%;MT10、MT25干物質(zhì)質(zhì)量分別較CK2顯著增加了29.13%、35.43%;MT100、MT200干物質(zhì)質(zhì)量與CK2并無顯著差異。
圖4 各處理棉苗干物質(zhì)質(zhì)量的比較
如圖5 所示,處理后的第3 天、第6 天、第9 天時,CK1的葉片葉綠素含量顯著高于Cd 脅迫處理(CK2),噴施MT 表現(xiàn)出對Cd 脅迫的緩解效應。 其中,MT50處理的棉苗葉片的葉綠素含量顯著高于CK2, 而第3 天和第9 天MT200處理的棉苗葉片的葉綠素含量則與CK2相比無顯著性差異。 表明Cd脅迫下,適宜濃度的MT 能夠提高棉苗葉片的葉綠素含量,增強棉苗的光合能力,提升棉花的干物質(zhì)質(zhì)量。
圖5 各處理棉苗葉片葉綠素含量(SPAD 值)的比較
如圖6 所示, 處理后第6 天時,CK1的葉片Pn為10.61 mol·m-2·s-1,Cd 脅迫處理(CK2) 的僅為3.40 mol·m-2·s-1, 顯著下降了67.95%(P<0.05);處理后第9 天時,CK1的葉片Pn為16.93 mol·m-2·s-1,CK2的Pn為10.37 mol·m-2·s-1,較CK1顯著下降38.75%(P<0.05)。 在處理后第6 天時, 與CK2相比,MT10、MT25、MT50、MT100和MT200處理的Pn分別顯著增加40.88%、66.47%、98.24%、57.65%和60.29%,其中50 μmol·L-1MT 處理最高。 在處理后第9 天時, 與CK2相比,MT10、MT25、MT50、MT100和MT200的Pn分別顯著增加了30.47%、35.49%、51.59%、43.78%和31.53%, 其中50 μmol·L-1MT處理表現(xiàn)最佳。說明適宜濃度的MT 處理能夠提升Cd 脅迫下棉苗葉片的Pn。
圖6 各處理棉苗凈光合速率(Pn)的比較
如圖7 所示, 處理后第6 天時,CK2棉苗的Gs較CK1顯著下降51.64%; 第9 天時,CK2的Gs較CK1顯著下降50.36%。 在處理后第6 天,與CK2相比,MT10、MT25、MT50、MT100和MT200處理棉苗的Gs分別顯著增加52.61%、72.54%、101.04%、88.6%和46.11%;其中,50 μmol·L-1MT 處理最高。 在處理后第9 天時, 與CK2相比,MT10、MT25、MT50、MT100和MT200處理棉苗的Gs分別增加了26.87%、48.02%、62.38%、14.75%和4.15%; 其中,50 μmol·L-1MT 處理最高, 且與MT10、MT100、MT200處理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梢?,MT100和MT200處理棉苗的Gs沒有上升反而下降, 尤其是處理后第9天時MT100和MT200處理棉苗的Gs較CK2增長比例較低,且與CK2之間無顯著差異。 說明適宜濃度的MT 處理能夠提高棉苗的Gs, 且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
圖7 各處理棉苗氣孔導度(Gs)的比較
如圖8 所示,CK2處理棉苗的Tr在處理后第6天時較CK1顯著下降85.99%, 在處理后第9 天時顯著下降57.14%。 處理后第6 天時,與CK2相比,MT10、MT25、MT50、MT100和MT200棉 苗 的Tr分 別 增加79.17%、102.56%、160.22%、122.23%和53.84%;其中,50 μmol·L-1MT 處理最高, 并與CK2、MT10和MT200存在顯著性差異。 在處理后第9 天時,與CK2相 比,MT10、MT25和MT50棉 苗 的Tr分 別 增 加4.69%、21.19%、27.45%, 而MT100和MT200棉苗的Tr分別下降4.59%和15.94%。 可見,隨著MT 濃度逐漸上升,MT100和MT200棉苗的Tr沒有繼續(xù)上升反而下降。說明一定濃度的MT 處理能夠提高棉苗的Tr,且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而高濃度MT 處理則可能會加重Cd 脅迫對棉苗Tr的抑制作用。
圖8 各處理棉苗蒸騰速率(Tr)的比較
如圖9 所示,在Cd 脅迫下,單株根長與單株根系表面積均明顯降低。 在單株根長方面,CK2較CK1顯著降低46.09%; 在單株根系表面積方面,CK2較CK1顯著降低46.89%。 而噴施一定濃度的MT,表現(xiàn)出對Cd 脅迫的緩解效應,以噴施50 μmol·L-1MT 處理效果較佳, 單株根長較CK2顯著提升33.32%,單株根系表面積較CK2顯著提升43.91%;而噴施高濃度(200 μmol·L-1)MT 處理的棉苗單株根長與單株根系表面積與CK2并無顯著差異。 說明不同濃度MT 處理對Cd 脅迫下棉苗地下部生長指標的促進作用表現(xiàn)出與地上部生長指標相似的變化趨勢,即一定濃度范圍內(nèi)有顯著效果、高濃度(200 μmol·L-1)無顯著效果。
圖9 各處理棉苗根系長度和表面積的比較
Cd 作為對生物毒性最強的重金屬污染物之一,嚴重影響植物幼苗的生長發(fā)育[21-23]。 過量的Cd會影響葉綠素合成,抑制光合作用,進而減少光合產(chǎn)物積累,造成植株矮小[7-8]。本研究表明,75 μmol·L-1的Cd 處理顯著降低了棉苗的株高、 葉面積和干物質(zhì)質(zhì)量,表現(xiàn)出顯著的抑制作用,與Cd 脅迫對小麥、玉米等作物的抑制作用程度相近。 MT 作為一種有效的抗氧化劑,其噴施可以提高植株的抗氧化能力,促進相關基因表達,緩解逆境脅迫對植株的傷害。 呂怡穎等[24]發(fā)現(xiàn)外源MT 可緩解Cd 脅迫對煙草的毒害。 根系是響應Cd 脅迫的重要器官,其形態(tài)也受到Cd 脅迫的影響,這種形態(tài)結(jié)構(gòu)的變化對減少Cd 的吸收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發(fā)現(xiàn)Cd 脅迫下噴施MT 能夠緩解Cd 對棉苗的傷害,隨著MT 濃度的上升其效力呈現(xiàn)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趨勢,其中50 μmol·L-1的外源MT 能夠有效緩解Cd 脅迫對棉苗株高、葉面積、干物質(zhì)質(zhì)量和根系的抑制,甚至與無脅迫條件下的棉苗相近。 這與李亮等[25]研究得出的緩解Cd 脅迫對紫蘇根系發(fā)育抑制作用的適宜MT 濃度相近。 因此,適宜濃度的MT 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Cd 對棉苗生長的抑制作用。
葉片是植株光合作用的重要部位,為植株提供光合產(chǎn)物與能量,保證了植物的正常生長發(fā)育。 Cd脅迫會破壞植株的葉綠體結(jié)構(gòu), 抑制氣孔開放,使光合作用受到嚴重抑制[26]。 葉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礎,其含量的變化可反映光合作用效率的高低[27]。 李玲等[28]研究表明,高濃度Cd 會抑制棉花葉綠素的合成和光合作用,進而使棉株的生長受到抑制。而外源MT 能夠促進植物葉片光合相關基因的表達,保護葉片的光合系統(tǒng)[29]。 本研究發(fā)現(xiàn),75 μmol·L-1的Cd 脅迫對棉苗葉綠素含量、Pn和Gs具有極強的抑制作用; 噴施一定濃度的MT 能緩解Cd 脅迫傷害,隨MT 濃度的升高表現(xiàn)為一定濃度范圍內(nèi)有顯著效果、高濃度無顯著效果,其中50 μmol·L-1的MT 的緩解效應最強, 暗示MT 可能影響光合作用。同時發(fā)現(xiàn),MT 對Cd 脅迫下葉片的Tr也具有相似的緩解效應, 且也是在50 μmol·L-1時緩解效應最佳。
外源激素對作物生長的調(diào)控一般存在劑量效應。 本研究發(fā)現(xiàn)當外源MT 濃度達到100 μmol·L-1時,其對Cd 抑制棉苗光合作用、氣孔導度和蒸騰速率(圖7、圖8)的緩解效應開始下降。此前對外源MT 緩解鹽脅迫下棉苗生長發(fā)育的研究也得到高濃度緩解效應減弱的結(jié)果, 但是緩解效應最優(yōu)的MT 處理的濃度達到了200 μmol·L-1[30]。 因此,認為外源MT 緩解Cd 抑制棉苗光合作用的效果與其濃度密切相關。
棉花是Cd 污染農(nóng)田重要的先鋒作物[3-5,31-32]。但Cd 也會對棉苗的生長發(fā)育產(chǎn)生不利影響[6-7,31]。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50 μmol·L-1的MT 能夠促進Cd 脅迫下棉苗的生長和光合作用,且效果顯著。 煙草研究中發(fā)現(xiàn),100 μmol·L-1的MT 處理能顯著緩解Cd脅迫對幼苗發(fā)育的抑制作用[24]。 可見,對于不同植物,適宜濃度MT 對Cd 抑制植物幼苗生長發(fā)育的緩解效應均可達到顯著水平。 因此, 針對一定Cd污染程度的棉田, 噴施適量MT 促進棉苗發(fā)育、壯苗具有可行性。 日后應進一步在Cd 污染區(qū)開展大田研究, 明確MT 對Cd 污染區(qū)棉花產(chǎn)量的影響效應。
本研究條件下,75 μmol·L-1Cd 脅迫抑制棉苗的光合作用,緩解Cd 抑制作用的適宜MT 濃度為50 μmol·L-1。 噴施50 μmol·L-1的MT 可緩解Cd對棉苗光合作用的抑制,減輕對根系的傷害以及植株干物質(zhì)積累量的下降程度; 噴施小于25 μmol·L-1的MT,緩解Cd 對棉苗光合抑制的效果明顯降低;大于100 μmol·L-1的MT 處理,對棉苗Cd 脅迫的緩解效應也顯著降低。 據(jù)此初步認為, 施用MT 能有效地改善Cd 脅迫條件下棉苗的生長狀況,增強其光合作用能力、根系發(fā)育,從而提高棉花耐鎘性,但具體濃度還有待進行多點、多品種試驗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