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波
(中海石油寧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 315812)
600 萬t·a-1常減壓裝置(簡稱Ⅱ常)設計加工原油為低硫重質曹妃甸原油,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以加工重質原油秦皇島32-6、勃中25-1、曹妃甸等原油為主。在裝置摻煉重污油、高氯原油期間,突然出現低溫部位腐蝕速率加快現象,通過在線測厚系統(tǒng)監(jiān)測,600 萬t·a-1常減壓裝置常一線餾出管線腐蝕速率達到4.51 mm·a-1,其中腐蝕速率峰值階段腐蝕速率達到6.65 mm·a-1,折合全年腐蝕速率為2.4 mm·a-1。同時在線測厚系統(tǒng)顯示,常頂循抽出管線最近2 個月腐蝕速率最大達到了2.0 mm·a-1,明顯高于前期運行水平(0.27 mm·a-1),在該腐蝕速率狀態(tài)下,必然造成設備壽命減少嚴重,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并提出解決措施,
對常一線測厚腐蝕監(jiān)測平臺數據進行分析,2019年7月前,其腐蝕速率不明顯,7月份常一線腐蝕速率略有上升,達到0.69 mm·a-1,8月份開始至9月中旬,常一線腐蝕速率明顯上升,約達到4.51 mm·a-1。
對常頂循測厚腐蝕監(jiān)測平臺數據進行分析,其腐蝕速率變化趨勢與常一線腐蝕速率變化趨勢基本接近,在2019年8月以后腐蝕速率變化也明顯上升,腐蝕速率約為1.82 mm·a-1。
從離線測厚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在探頭安裝位置,手工檢測數據11.1 mm,與腐蝕監(jiān)測系統(tǒng)誤差約0.1 mm,因此,腐蝕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在線測厚數據能反映管道實際壁厚。從兩次檢測的數據分析,管道底部壁厚減薄趨勢較為明顯,減薄厚度約為0.1~0.2 mm。
2.1.1 高氯原油影響
2019年5月開始至9月,裝置常摻煉加工高氯(勝利)原油,摻煉量根據調度指令進行調整操作,摻煉量約為30.0 ~60.0 t·h-1。通過摻煉,裝置常壓塔各側線,主要是常頂石腦油、常頂循、常一線等輕質油側線氯含量數值明顯偏大。
2.1.2 輕污油回煉影響
罐區(qū)輕污油分析數據顯示,其氯含量普遍較高,特別是6月后回煉的輕污油,其氯質量分數均大于50 mg·kg-1,且含有較多的黑色機械雜質。氯含量如此高的輕污油長時間回煉裝置,勢必增加常壓塔腐蝕壓力。
對常一線氯含量異常偏高的時間節(jié)點進行分析,氯含量較高的時候主要是裝置摻煉加工罐區(qū)污油回煉以及加工勃中25-1 和摻煉高氯原油期間。
裝置摻煉加工高氯原油期間,對常一線氯含量平均值進行分析。由結果可以看出,裝置摻煉加工高氯原油期間,常一線氯含量基本處于較低水平。6月28日至7月4日氯含量高主要是受輕污回煉影響,停輕污回煉后,7月2日氯質量分數降低至2~3 mg·kg-1??梢姡R痪€氯含量偏高的可能原因,與摻煉高氯原油無直接關系,主要與罐區(qū)輕污油回煉有一定關系。
2.2.2 常頂循氯含量數據
針對常頂循油氯含量,對裝置摻煉加工高氯原油和罐區(qū)輕污油回煉期間的氯含量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常頂循氯含量在輕污油回煉期間,氯含量數值明顯大于高氯原油摻煉期間的數據。
2.2.3 常頂油氯含量數據
針對常頂油氯含量,對裝置摻煉加工高氯原油和罐區(qū)輕污油回煉期間的氯含量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裝置摻煉高氯原油和輕污油回煉期間,其氯含量數值均較大。
對常頂污水水質進行分析。由結果可以看出,常頂污水氯離子趨勢未見明顯升高,同時結合常頂污水鐵離子數也未明顯增加,常頂系統(tǒng)腐蝕不明顯,間接表明常頂油氯含量數據偏高的原因,不是常頂油含有無機氯引起,主要為常頂油中含有大量有機氯引起。
對常壓塔上部常一線、常頂循等抽出溫度進行分析,結果如圖1、圖2所示。由圖1發(fā)現,常一線餾出溫度(進汽提塔溫度)控制偏低且有波動,餾出閥后管線可能存在未滿管運行,存在氣相兩相流。
從圖1、圖2可以看出,7月至8月常一線餾出溫度控制有波動且溫度控制較低,最低時約為130.0 ℃。同時對比兩幅圖可以看出,常一線出汽提塔抽出溫度大于進汽提塔溫度,可見常一餾出管線內介質處于未滿管自流輸送的狀態(tài),存在氣液兩相流,不利于管線防腐。
對常壓系統(tǒng)側線腐蝕原因進行分析,初步判斷為罐區(qū)輕污油氯含量高回煉二常裝置后,是引起常一線、常頂循抽出管線腐蝕明顯的主要原因。裝置在摻煉高氯原油期間,雖能明顯增加常壓系統(tǒng)側線氯含量明顯增加,但腐蝕不明顯;7月底至9月初裝置多次加工勃中25-1 原油,期間均摻煉罐區(qū)高氯含量污油,為進一步進行分析排查,需對勃中25-1原油氯含量進行分析。
1)電脫鹽系統(tǒng)運行,提高注水比例至5.0%,降低脫后原油鹽含量。
2)提高除鹽脫氯注水比例,盡可能降低常頂循油返塔氯含量。
3)結合塔器側線收率情況,適當降低常、減壓爐出口溫度控制,降低原油中有機氯分解反應生產無機氯進而帶來腐蝕。其中常壓爐出口溫度由360~365 ℃降低至355~360 ℃,減壓爐出口溫度由360~375 ℃降低至355~365 ℃。
4)摻煉加工期間,對常壓塔各側線氯含量進行跟蹤分析。
1)罐區(qū)輕污油回煉要求回煉至脫后原油換熱處,避免直接回煉常壓塔。
2)罐區(qū)輕污油回煉前,對氯含量、硫含量等參數數據進行跟蹤分析。
3)結合常頂油氯含量情況適當調整輕污油回煉量。
從常一線腐蝕速率變化可以看出,措施制定實施后,常一線腐蝕速率減緩明顯,2020年全年腐蝕速率降至0.13 mm·a-1。
從常頂循腐蝕速率變化可以看出,措施制定實施后,常頂循腐蝕速率減緩明顯,2020年全年腐蝕速率降至0.1 mm·a-1。
對常壓塔常一線、常頂循腐蝕速率明顯增加的實際情況,結合分析總結,經數據分析認為常壓系統(tǒng)低溫腐蝕主要受罐區(qū)高氯含量的污油回煉影響,同時摻煉加工高氯原油也有一定影響。以當時腐蝕速率,設備必定無法運行完整周期,存在泄漏風險。經優(yōu)化調整后,低溫部位設備腐蝕速率明顯降低,運行至周期結束。對應措施取得了較為明顯效果,結合裝置工藝生產情況,在防腐工作方面計劃及建議如下:
1)從檢修情況分析,常一線塔壁餾出水平管段是整條附塔管線腐蝕最嚴重部位,雖然管道壁厚已經提高,但使用壽命還是達不到一個生產周期,給安全生產帶來嚴重隱患,建議將直管段材質升級為雙相鋼材質。
2)罐區(qū)輕污油量雖較少,但回煉期間對常壓塔影響較大,建議對罐區(qū)輕污油在進裝置前進行脫氯改造,改善輕污油品質。
3)罐區(qū)輕污油回煉前,必須對其相關腐蝕指標進行化驗分析。
4)做好測厚腐蝕監(jiān)測平臺的監(jiān)測,建議將各腐蝕數據組態(tài)至DCS 或PI 系統(tǒng)中,并設置報警,實現對管線腐蝕情況進行實時監(jiān)測。
5)加強工藝巡檢,對腐蝕明顯的常一線,在腐蝕速率未明顯減低可控時,要求班組人員對其進行專項檢查并記錄。
6)對供裝置原油進行氯含量等腐蝕項目進行分析檢測,了解掌握各相關數據,以便指導生產。
7)在原油罐容允許以及下游預加氫對原料滿足的情況下,對高氯原油摻煉量與各側線氯含量情況進行對比,確定較為合理的摻煉比例。
8)秦皇島32-6 原油摻煉高氯輕污油加工期間,裝置內常頂油回煉暫停,避免高氯含量常頂油在常壓塔上部長時間循環(huán)。
9)繼續(xù)摸索操作運行管理,在摻煉加工高氯原油期間,結合產品收率及原油有機氯分解溫度,優(yōu)化加熱爐出口溫度控制,降低有機氯分解轉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