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其軍
新課標背景下對初中育人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成為了教育教學的主要任務,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也受到了更高的關注,加強體育課程改革,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使體育教學可以充分發(fā)揮好自身應有的育人效果成為目前初中體育教師重點研究的問題。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體能素質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基于此,文章以新課標為研究背景,分析了初中體育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具體探討了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實踐對策。
1 引言
初中體育課主要是以體育運動項目為教學內容,以訓練學生的體能素質與體育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但在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對體育鍛煉的興趣不高、體育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欠佳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初中體育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導致教學的目標難以順利實現。因此,新課標對初中體育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以滿足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需求為目標的高效的體育課堂,要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yōu)化體育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從而保障初中體育課程教學的質量。
2 新課標背景下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新課標是現階段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發(fā)展中國家對于基礎教育進行的規(guī)范性指導以及提出的質量方面的具體要求,在新課標下基礎教育階段各個學科的教學都應該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其中,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有利于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課程并未受到學校及師生的高度重視,主要是沒有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導致課程教學質量相對較低。在新課標下對初中體育教學的質量以及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給出了明確的要求和指導,按照這些要求和指導進行教學改革可有效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其二,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以往的初中教育階段,受到嚴重的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學校及教師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學科知識的教學上,而忽視了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導致學生體能素質及體育素養(yǎng)的發(fā)展受到影響,通過提高了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學生能夠接受系統(tǒng)化的體能訓練以及接受專業(yè)化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效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3 新課標背景下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3.1 對體育教學重視不夠基礎設施建設不足
新課標下重點強調了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并對體育教學的質量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是從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情況上來看,教學有效性不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學校對體育教學的不重視,體育教學所需的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就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之一。主要是學校的教育理念沒有轉變,未能形成德智體美全面培養(yǎng)的育人理念,忽視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導致在體育教學方面的投入相對較少,一些重要的基礎設施,比如體育教學場地、器材等嚴重不足,學生在進行體育項目訓練的過程中受到場地器材不足的影響而無法順利完成體育訓練,影響了學生的學習體驗,也影響了體育教學的質量。因此,在新課標下,初中體育教學要想提高有效性,關鍵要解決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的問題。
3.2 教學模式老舊學生主體性不強
從目前新課標對于初中體育教學的具體要求來看,其強調在體育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形成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理念,也就是在體育教學中構建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和需求出發(f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生理及心理的發(fā)展情況、體育素養(yǎng)的發(fā)展需求等等,從而合理的設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案,確保教學的內容是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的難度使學生能夠承受了的,教學活動是以學生為主體能夠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然而,從目前的初中體育教學的情況來看,教學模式相對老舊,仍然是采用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設置都是根據體育教師的主觀意愿以及教學經驗來定,教師并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況和需求,而且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也是被動的參與,缺乏主動參與的動力,導致嚴重影響了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因此,體育教師應迎合新課標的相關要求,對教學模式加以優(yōu)化,提升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3.3 教學方法單一學生興趣不強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興趣為驅動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體育訓練也是新課標對初中體育教學提出的一項具體要求。學生的學習興趣決定了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能夠積極與教師配合、互動,從而推進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但是,現階段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相對較低,主要由于初中體育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單一枯燥,往往都是采用直接灌輸加反復訓練的教學方法,體育教師先將本節(jié)課要講的體育項目的理論知識和基本的運動技能灌輸給學生,然后讓學生模仿訓練,反復訓練,有時一兩個動作學生要反復訓練一節(jié)課,枯燥的內容以及單一乏味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逐漸對體育項目訓練失去了興趣,影響了學生的體育學習效果。
3.4 體育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有待提高
初中體育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也是影響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新課標下對初中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內容上要求不斷豐富,增加一些新的體育運動項目,在教學方法上要求不斷創(chuàng)新,采用靈活多樣且有趣的教學方法來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項目訓練,提高學生體育運動技能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綜合的體育素養(yǎng),使學生能夠逐漸形成良好的終身體育意識,并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能夠根據自身情況科學的選擇鍛煉項目不斷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但是,現階段部分初中體育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水平與專業(yè)素養(yǎng)還不能滿足新課標下體育教學質量的要求,因此,要求體育教師也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標準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和素養(yǎng),為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提供保障。
4 新課標背景下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對策
4.1 加大體育教學重視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離不開學校的支持,校領導要對新課標的內容和要求進行深入解讀,了解新課標對于體育教學的具體要求,也能夠認識到體育教學對于目前素質教育發(fā)展的重要性,同時也能夠了解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從而能夠從思想上轉變傳統(tǒng)的育人理念,加大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度。不僅如此,學校還要做好體育教學重要性的宣傳,提高各學科教師對體育教學的重視,體育教師能夠提升自身的責任意識,認真開展好每一節(jié)體育課,而其他任課教師也能夠重視學生的體育學習,不占用體育課程時間,學生也能夠認識到體育學習對自身成長成才的重要性,端正體育學習的態(tài)度。在此基礎上,學校還要加大對體育課程教學的投入力度,因體育課程教學多數是在室外,需要專門的體育場地和體育教學器材,如果場地器材不足勢必會嚴重影響體育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學校要加大對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投入力度,通過投入足夠的資金,為體育課程教學提供充足的場地和體育器材等基礎設施,為體育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提供基礎性保障。
4.2 優(yōu)化教學模式提高學生主體地位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要注重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體育項目學習以及開展體育項目訓練,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及提升學生學習效果,進而實現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提高學生主體地位需要進行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要求體育教師能夠將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主體的體育教學模式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的體育教學模式,這就需要體育教師能夠對學生的情況、興趣、需求等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再結合所了解到的信息合理的設計教學內容、規(guī)劃教學環(huán)節(jié)。例如:在進行有關中長跑方面的內容教學時,體育教師轉變以往按照自身主觀意愿以及教學經驗的方式來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模式,而是能夠通過有效的途徑來對學生基礎的體能、興趣需求以及發(fā)展需求進行調查和了解,比如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學生在長跑方面的興趣,通過基礎的體能測試來掌握學生身體素質的相關信息,然后體育教師在根據各項數據以及信息進行綜合分析,了解學生身體素質所能承受的訓練強度以及學生的興趣特點,合理的選擇教學內容以及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在具體的教學中,也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自主思考、主動嘗試和探索,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以及適合自己的訓練方法,讓學生在體育學習和訓練中收獲成就感和幸福感,對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有很大幫助。
4.3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學習和訓練興趣對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意義重大,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和趣味性來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具體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其一,采用趣味性的體育熱身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體育熱身是體育項目教學以及體育訓練的基礎準備活動,每堂體育開始之前體育教師都會帶領學生做好熱身運動,一方面是為了舒展身體提高身體柔韌度和靈活度,避免在體育訓練中受到傷害,另一方面是為了能夠調動學生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和熱情,使學生進入到運動的狀態(tài)中。但是傳統(tǒng)的體育熱身運動主要是以集體跑步的形式進行,形式枯燥很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參與熱身的積極性不高,影響了熱身的效果會對接下來的體育教學產生影響。因此,體育教師可以采用武術、游戲、街舞以及健身操等具有趣味性的熱身形式代替常規(guī)的跑步熱身,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參與熱身運動的積極性,也提高了體育熱身的有效性。其二,采用游戲、競賽等互動性強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體育教學中,如果單純的讓學生進行體育技能的反復訓練,很容易讓學生失去體育學習和訓練的興趣,因此體育教師可以將競賽以及游戲等引入課堂,開展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例如:在進行籃球的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采用分組對抗訓練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參與訓練的積極性和熱情。也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訓練學生的傳球、投球等技能,相對于傳統(tǒng)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其三,采用鼓勵式教學方法。初中生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的體育訓練,在各類體育項目的訓練中會存在很多動作不標準不規(guī)范的問題,如果教師采用批評的教育方法,會嚴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因此,體育教師可以采用鼓勵式教學方法,比如給予學生“你真棒!”“有進步!”等語言上的鼓勵以及肯定性的眼神鼓勵等等,增加學生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的自信心也有利于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4.4 重視師資培養(yǎng)提升教師專業(yè)水平
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教學水平是保障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此,結合新課標的相關要求,學校要加大對體育教師專業(yè)教學水平的考核力度,并根據體育教師的綜合情況制定完善的體育教師培養(yǎng)計劃,應該體育改革發(fā)展的相關要求,不斷提升體育教師的專業(yè)體育技能水平以及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讓體育教師能夠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的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另外,作為體育教師,也要注重自我提升與自我完善,能夠對新課標的相關內容與相關要求有準確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學的過程中嚴格的按照有關要求標準要求自己,從而能夠發(fā)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包括體育技能方面的專業(yè)性以及體育綜合素養(yǎng)等,另外,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是保障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學能力包括的內容較多,比如與學生溝通的能力、組織開展體育訓練及體育教學的能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能力等等。學校應該為體育教師提供多種學習渠道,包括專業(yè)學校進修、學術交流等等,使體育教師能夠一邊開展教學、一邊自主研究教學改革、一邊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水平。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下重點強調了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并對體育教學的質量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是從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情況上來看,教學有效性不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受到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的影響、受到教學模式老舊以及教學方法單一的影響,還受到體育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足的影響等等,因此,初中學校以及體育教師要加大對新課標下體育課程改革的重視,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不斷提升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教學水平,實現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鳳凰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