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墮蟬”與“棲鳥”:李商隱禪意的人生書寫

      2022-11-15 08:13:37李謨潤王捷翔
      文藝評論 2022年4期
      關(guān)鍵詞:佛寺李商隱

      ○李謨潤 王捷翔

      唐代文士大夫多與佛禪有著或深或淺的淵源,對佛禪的接受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就李商隱而言,其對佛禪的體悟絕不僅是單純對佛理的理解,更是出于對政治生命、現(xiàn)實情感的深刻解讀,從而完成其禪意的人生書寫。學界對李商隱詩歌的佛理禪趣研究,已有相關(guān)成果,但多直接從佛理層面切入。[1]直接闡說李商隱詩中所含佛理禪趣,固然是一方面,然僅從此點來認識意蘊多維的李商隱及其詩歌,似嫌不足。

      筆者認為李商隱對佛禪的向往與其政治生涯并行不悖,二者無法剝離。李商隱一生深陷“牛李黨爭”漩渦,久居下僚,抑郁失志。此種遭際促使其迫切需要一種調(diào)和劑來中和其境遇中的不安與苦痛。此種調(diào)和劑,便是佛禪。李商隱頻繁游歷佛寺,為其人生構(gòu)筑起了一道佛禪的屏障,又因其卓異的文學稟賦與多難的人生經(jīng)歷,賦予其生命歷程書寫的獨特性。

      一、李商隱游歷佛寺考述

      李商隱的佛禪淵源,與其一生的游宿佛寺經(jīng)歷緊密相關(guān)。李商隱現(xiàn)存直接描述游宿佛寺的詩文并不多。通過對其《五月六日夜憶往歲秋與徹師同宿》《安平公詩》《上河東公啟》等詩文的辨析,參《宋高僧傳》《佛祖統(tǒng)紀》等佛教文獻,結(jié)合劉學鍇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文末所附《李商隱年表》[2]等前人研究成果,可梳理考訂出李商隱一生游歷佛寺大致情形。

      幼年游歷佛寺情形。李商隱3歲至6歲隨父在浙東觀察使駐地越州,7歲至10歲隨父在浙西觀察使治所潤州。浙東觀察使轄下越、臺、明、溫等州及浙西觀察使轄下潤、杭、常、蘇等地多伽藍名寺,商隱幼年或曾隨父游歷此地佛寺。商隱在其《上河東公啟(一)》中自述其自小與佛寺結(jié)下的不解之緣:“兼之早歲,志在玄門,及到此都,更敦夙契?!盵3]應含有商隱自幼年開始就喜游佛寺在內(nèi)的舉動,而自大中五年(851)入梓川幕之后則更加頻繁地游寓佛寺之意。其《上河東公啟(二)》又云:“伏以《妙法蓮華經(jīng)》者,諸經(jīng)中王,最尊最勝。始自童幼,常所獲持?!盵4]更顯示出幼年的商隱隨父在越州幕期間或曾隨父游臺州國清寺并獲持《妙法蓮華經(jīng)》且常加誦習一事:《妙法蓮華經(jīng)》為天臺宗最重要教義經(jīng)典,臺州天臺山國清寺為本宗圣地——隋代智者大師的道場,臺州距離越州并不遙遠。

      玉陽學道后期游歷佛寺情形。商隱10歲時因父親去世返歸鄭州,15歲至18歲曾赴河南府濟源縣玉陽山學道。在玉陽學道后期,商隱或曾由玉陽山沿河北上赴北青蘿河一帶游寺訪僧。其《北青蘿》云:“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5],茅屋訪僧,當屬游寺。此詩,《玉谿生詩集箋注》《李商隱詩歌集解》未系年。北青蘿,《玉谿生詩集箋注》未注?!独钌屉[詩歌集解》注曰:“北青蘿,在濟源縣王屋山中,義山早年曾在王屋山分支玉陽山學道?!盵6]北青蘿,不明所指。岑參有《南池夜宿,思王屋青蘿舊齋》云:“早年家王屋,五別青蘿春?!盵7]青蘿,與王屋山聯(lián)系在一起。據(jù)《元和郡縣圖志》卷五,王屋山在河南府王屋縣,與河南府濟源縣玉陽山有一條濟水相連。玉陽山,為王屋山分支,在濟源縣西。唐王屋縣,即今山西陽城縣?!叮ㄍ危╆柍强h志》卷三:“北青蘿水,出縣南五十里底柱山,南流……入濟源縣界,繞王屋村,東經(jīng)口頭廟土崖底入黃河?!盵8]據(jù)此,知北青蘿為河流名稱,為唐代濟水的一段,在王屋境內(nèi)稱北青蘿河,濟源境內(nèi)為南青蘿河。從詩題透露出的輿地信息并結(jié)合商隱科舉入仕后長年入幕的行蹤,商隱或許因在玉陽學道未能滿足其心靈需求,轉(zhuǎn)而赴北青蘿河游寺訪僧,其時間則應在玉陽學道后期。

      進士及第釋褐入仕前游歷佛寺情形。商隱于大和三年至大和七年(829-835)入令狐楚天平軍節(jié)度使與河東節(jié)度使幕,大和七年至大和八年(835-837)入崔戎華州幕。商隱入崔戎華州幕期間,據(jù)其《安平公詩》云:“公時載酒領從事,踴躍鞍馬來相過。仰看樓殿撮清漢……辟支佛去空留靴”[9]述其曾與眾從事隨安平公崔戎一同游寺。

      赴弘農(nóng)尉時游歷佛寺情形。商隱于開成二年(837)進士及第,開成四年春為秘書省校書郎,尋出為陜、虢觀察使(治陜州)轄下弘農(nóng)尉。商隱赴任弘農(nóng)尉,途經(jīng)陜州,渴望與好友同游陜州回鑾寺。其《次陜州先寄源從事》云:“離思羈愁日欲晡,東周西雍此分涂。回鑾佛寺高多少,望盡黃河一曲無?”[10]表達出對源從事的思念以及渴望游回鑾寺的急切心情。

      丁母憂期間游歷佛寺情形。商隱于開成五年歲末至會昌二年春(840-842)入周墀華州幕,尋為秘書省正字,同年冬因丁母憂去職賦閑在家。據(jù)李商隱大中元年(847)五月六日由京赴桂途中所撰《五月六日夜憶往歲秋與徹師同宿》一詩透露出的信息推斷,李商隱于會昌四年(844)丁憂賦閑在家時應曾游鄠縣草堂寺訪僧徹并與之同宿。詩中提及“紫閣相逢處”之“紫閣”,即唐京兆府鄠縣終南山之紫閣峰,其下有始建于姚秦時的草堂寺。詩題中的徹師,據(jù)陶敏《全唐詩人名匯考》考,為知玄弟子僧徹。[11]由詩中“三年問訊遲”之“三年”逆推,即為會昌四年。據(jù)此,知商隱會昌四年秋曾游鄠縣草堂寺并與僧徹同宿。

      入鄭亞桂州幕時游歷佛寺情形。商隱于大中元年二月至大中二年三四月間(847-848)入鄭亞桂州觀察使幕。大中元年冬,商隱奉鄭亞之命前往江陵,撰有《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尚書》。詩中云:“佞佛將成縛,耽書或類淫。”[12]述其頻繁出入佛寺禮佛敬佛,癡于研習佛典的習尚。大中二年三四月間,商隱離桂北歸,途經(jīng)澧州,與崔八同游藥山寺訪融禪師,有詩《同崔八詣藥山訪融禪師》。

      為盩厔尉時游寺情形。商隱于大中二年初冬回至長安,選為盩厔(今陜西周至)尉。據(jù)其《贈從兄閬之》《訪隱》等詩,商隱尉盩厔時常游佛寺。其《贈從兄閬之》云:“幽徑定攜僧共入,寒塘好與月相依?!盵13]寒塘月下,攜僧共入幽徑,漫談佛理人生,其地當在佛寺。《訪隱》中云:“路到層峰斷,門依老樹開。月從平楚轉(zhuǎn),泉自上方來?!盵14]山間訪隱,對象或即為僧侶,因為僧侶本身就是出世的隱士。

      入東川幕時游寺情形。商隱于大中五年七月至大中九年歲末(851-855)入柳仲郢東川節(jié)度使幕(治梓州)。在梓州,商隱于慧義寺刻石寫經(jīng)。其《上河東公啟(二)》云:“今年(即大中七年)于此州長平山慧義精舍經(jīng)藏院,特創(chuàng)石壁五間,金字勒上件經(jīng)七卷?!盵15]刻石寫經(jīng),當時常出入此寺。其《明禪師院酬從兄見寄》《華師》等詩,亦證商隱在梓期間常游寺訪僧。商隱另有《奉寄安國大師兼簡子蒙》。安國大師,據(jù)《全唐詩人名匯考》,同為僧徹。[16]《李商隱詩歌集解》據(jù)本詩與另詩《五月六日夜憶往歲秋與徹師同宿》詩中均有“天涯”字眼,系此詩于入桂幕時,應誤。上文所考商隱會昌四年秋丁母憂期間曾游鄠縣草堂寺并與僧徹同宿,時稱“徹師”;后詩則名“安國大師”,語氣顯見不同,側(cè)面說明僧徹地位的變化與駐錫佛寺的不同。安國寺,在唐長安右街長樂坊。僧徹,據(jù)《佛祖統(tǒng)紀》卷四三,于宣宗大中八年勅充右街僧錄,掌管長安右邊街坊佛寺及眾僧事宜。又,《宋高僧傳》卷六僧徹本傳:“(徹)初居法乾內(nèi)寺……尋充左右街應制。每屬誕辰,升麟德殿法座講談?!盵17]述及僧徹敕充右街僧錄后方駐安國寺并登壇講經(jīng),其身份地位較駐草堂寺時更為尊貴,故有“安國大師”之稱。商隱后詩稱僧徹為“安國大師”而非“徹師”,當非作于桂州幕時。參僧徹充僧錄時間及考慮商隱大中九年之后的行蹤,詩或撰于大中八年至大中九年歲末間李商隱思子返京赴安國寺聽講旋即返回梓州后所作。

      充鹽鐵推官時游歷佛寺情形。大中九年歲末或大中十年年初,商隱隨柳仲郢返回長安,隨即奏充鹽鐵推官,大中十二年罷,尋病卒。充鹽鐵推官期間,商隱與長安大興善寺高僧知玄往來并出入此寺;商隱臨終之際,發(fā)愿削發(fā)做知玄弟子。《宋高僧傳》卷六知玄本傳:“有李商隱者……久慕玄之道學。后以弟子禮事玄,時居永崇里,玄居興善寺?!盵18]興善里,在唐京城長安。商隱臨終之際撰《別智玄法師》,可證商隱從梓幕返京后時常出入興善寺并寺與僧知玄交游。

      綜上考述,李商隱除短暫任秘書省校書郎、秘書省正字、弘農(nóng)尉、盩厔尉、鹽鐵推官外,一生絕大部分時間為幕府掾?qū)?。其《上河東公(二)啟》述及自大和三年(829)入幕以來的大半生頻游佛寺情景:“雖從幕府,常在道場。”游、宿佛寺,成為李商隱的生活習尚,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以禪觀照個體自我的孤獨

      前已詳述李商隱一生游歷佛寺之情形,佛禪已成為商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亦使其久已沉淀的孤獨感得以釋放。在商隱的心靈世界,其孤獨雜糅著仕途境遇的不平與現(xiàn)實情感的波折,而禪心的寂、定、空、凈恰讓此種孤獨書寫成為可能。

      商隱幼年喪父,孤兒寡母,過早承受了世態(tài)炎涼和人世辛酸。“浙水東西,半紀漂泊。某年方就傅……四海無可歸之地,九族無可倚之親?!盵19]可知商隱對孤獨的敏銳感自幼便根植于心。入仕早年,商隱充滿激情,于《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中曾言:“早歲思東閣,為邦屬故園……公先真帝子,我系本王孫?!盵20]以李唐王室子孫自居,隱然含有報效國家之意。開成年間所作《行次西郊作一百韻》中云:“我愿為此事,君前剖心肝。叩頭出鮮血,滂沱污紫宸?!盵21]敘其見唐王朝日漸衰落、民不聊生而痛心疾首并表達出愿為唐王朝鞠躬盡瘁的決心。其《安定城樓》,借賈誼、王粲、莊子與惠施的典故,抒發(fā)其遠大志向與抱負。從上述詩中,可見商隱早年意氣風發(fā)、壯懷激昂的心態(tài)。然其積極用世的理想終成泡影,商隱于大中五年夏任國子博士時所作《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自謂其雖身有才華,然不得志于君主,不逢時于幕府,其間表露的因仕途不幸而產(chǎn)生的悲痛顯而易見,懷才不遇的孤獨感也油然而生。

      因此,李商隱便常以佛禪觀照個體自我的孤獨。其《上河東公啟(二)》云:“雖從幕府,常在道場……二百日斷酒,有謝蕭綱;十一年長齋,多慚王奐?!盵22]謂其自大和三年入幕以來身在幕府而時常接觸佛禪,自母親去世11年以來長齋,從妻子去世以來二百日斷酒,雖“有謝蕭綱”“多慚王奐”,但持齋斷酒應是無可置疑的,可見其內(nèi)心苦痛。商隱大中七年所編《樊南乙集》序文謂其自幼喪父,科場與仕途困頓,長年漂泊在外,與家人聚少離多,一生沉居下僚。母親、妻子等親人及令狐楚、王茂元、崔戎、盧弘止等對己有提攜知遇之恩的師友相繼去世,連番打擊,故深生出家之念:“始尅意事佛,方愿打鐘掃地,為清涼山行者?!盵23]梓幕期間,商隱在慧義寺還有刻石寫經(jīng)的舉動。當商隱以幾乎貫穿一生的佛禪念想來審視其本就漂泊不安的生命歷程時,個體生命的孤獨感與參透佛理后的寂定感便得以深化與體認。

      “墮蟬”與“棲鳥”,是李商隱在表達孤獨之感時常用的在視覺上具有極強沖擊力的意象。蟬,以餐風飲露為生,被視為高潔的靈物,也常以之喻坎坷不幸的身世。商隱有《蟬》詩,以蟬棲居高樹,空自悲鳴,喻其宦途梗泛,一生窮困潦倒。鳥,亦為漂泊奔波的生靈,偶爾也需樹枝棲息。商隱另有《流鶯》詩,以流鶯自喻,卻表達出無枝可依的苦痛?!皦櫹s”與“棲鳥”一詞,源出其《五月六日夜憶往歲秋與徹師同宿》:“紫閣相逢處,丹巖議宿時。墮蟬翻敗葉,棲鳥定寒枝。萬里飄流遠,三年問訊遲。炎方憶初地,頻夢碧琉璃?!盵24]慨嘆自己如同“墮蟬”般的生命進程,一直沒有綠葉汁液的浸潤、滋養(yǎng);又似“棲鳥”般的人生,一直沒有找到一枝可供棲息的溫暖樹枝;與自己一直相伴的,只有“萬里漂流遠”的羈旅漂泊、無所歸依的苦狀?!皦櫹s”與“棲鳥”,極具視覺的沖擊力,寫盡一生的坎坷與苦痛。

      李商隱個體自我的孤獨感,在佛禪映照之下,亦顯得苦痛無比。其《題白石蓮花寄楚公》:“白石蓮花誰所共,六時長捧佛前燈??胀ヌμ\饒霜露,時夢西山老病僧。”[25]“誰所共”、“長捧”表達了獨自一人的孤單落寞;“空庭”、“苔蘚”、“霜露”則營造出凄冷空寂的氛圍。雖獲棲息之地,然終未能擺脫時常侵襲而來的孤獨,故時時夢見西山病僧。《歸來》:“舊隱無何別,歸來始更悲。難尋白道士,不見惠禪師。草徑蟲鳴急,沙渠水下遲。卻將波浪眼,清曉對紅梨。”[26]商隱東川歸后,舊隱之地物是人非,昔日道友禪師已難尋,惟蟲鳴急促,渠水遲遲。在清曉寂寞中對此鮮艷紅梨,聞見之間足有令人悲者?!秳e智玄法師》云:“云鬢無端怨別離,十年移易住山期。東西南北皆垂淚,卻是楊朱真本師?!盵27]謂己長期寄幕,與所愛之人分離,漂泊無依。十年來奔走東西,遭逢不平,窮途垂淚的孤獨無助有甚楊朱。

      經(jīng)佛禪潤澤的孤獨,亦常與寂定之態(tài)及明凈空靈之感相伴而生。所謂寂定之態(tài),是指心不馳散,平靜安定的狀態(tài)。正如其《七月二十九日崇讓宅宴作》,述己仕途困頓,心早已與嵩山松雪相約,渴望復歸寂定之態(tài)。其《明禪師院酬從兄見寄》謂世路艱險,當立心本原,皈依佛門,擺脫束縛,摒棄塵喧,重回平靜安定。其《贈從兄閬之》云:“悵望人間萬事違,私書幽夢約忘機。荻花村里魚標在,石蘚庭中鹿跡微。幽徑定攜僧共入,寒塘好與月相依。城中猘犬憎蘭佩,莫損幽芳久不歸。”[28]謂世間萬事皆違本心,故期遠離世俗,共入佛寺,攜手僧侶,以達忘機之境。所謂明凈空靈之感,是指內(nèi)心的澄明透澈與心無滯物、靈動無礙的自在境界。正如《五月六日夜憶往歲秋與澈師同宿》中所云:“炎方憶初地,頻夢碧琉璃。”[29]初地,指清涼之地,即佛寺的代稱;碧琉璃,為佛教七寶之一,以其明澈無瑕、晶瑩剔透常喻參禪悟道所達之境。此二句詩,說明商隱往年秋天與僧徹談禪時獲得的空靈明澈之感,甚至在羈旅途中的宦海浮沉里對論禪所獲的明凈空靈體驗念念不已。又如《憶匡一師》云:“無事經(jīng)年別遠公,帝城鐘曉憶西峰。爐煙消盡寒燈晦,童子開門雪松?!盵30]回憶多年前游歷京城某寺曾與匡一法師徹夜談佛,次日一早開門所見漫天雪景:潔白冰雪掛滿枝條,漫天白雪鋪滿大地,整個天地一片潔凈、空靈、晶瑩,多年之后還一直沉浸在此種談禪境界之中?!斗罴陌矅髱熂婧喿用伞罚骸皯浄钌徎ㄗ?,兼聞貝葉經(jīng)。巖光分蠟屐,澗響入銅瓶。日下徒推鶴,天涯正對螢?!盵31]大師著蠟屐登山,汲取山泉入瓶,何等清澈、澄明、剔透。詩中此種場景,或許是商隱游寺聽講后陪同安國大師登山取泉的實際經(jīng)歷,或是回想追述安國大師所達的空明境界,抑或?qū)Π矅髱煷朔N澄明空靈境界的向往追求。

      三、以禪入詩的自我表達

      以禪入詩,將禪意與詩境巧妙結(jié)合,是中國古典詩歌創(chuàng)作中一種獨特而富有魅力的表現(xiàn)手法。李商隱一生頻繁游歷佛寺,接觸佛禪,其詩歌創(chuàng)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佛禪影響。體現(xiàn)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表現(xiàn)為引禪語,融禪相,化禪境,完成了豐富蘊藉的自我表達。

      首先,是以禪語入詩。李商隱以禪語、禪義入詩,含蓄表達了當下的體驗與感覺。如“世界微塵”之語,本文所指世界微塵,是指感受到大千世界由無數(shù)細微如塵粒般的小千世界構(gòu)成,每粒微塵即一方小千世界;個體之人在大千世界里如同微塵一般數(shù)量眾多,也似微塵一樣渺小而微不足道。《北青蘿》云:“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落葉人何在,寒云路幾層。獨敲初夜磬,閑倚一枝藤。世界微塵里,吾寧愛與憎?!盵32]述己訪僧不遇,惟見寺院落葉滿地,寒云路遠,不覺獨敲閑倚,頓生世界微塵之感:人在大千世界里如同微塵一般渺小,個體生命中的愛恨情仇更不足道。又《安平公詩》云:“仰看樓殿撮清漢,坐視世界如恒沙?!盵33]描述自己跟隨崔戎一同游歷佛寺,置身佛寺,眼望世界,感受到大千世界中如有無數(shù)恒沙微塵般的小千世界。如“苦?!敝Z,商隱一生坎坷,久居下僚,漂泊流離,因而在頻繁接觸佛禪時,逐漸體認了佛家教旨中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等萬般皆苦即為苦諦的觀念,從而引起其求諸佛、菩薩脫離苦海的念想?!端驼閹煻住吩疲骸翱嗪C酝救ノ匆?,東方過此幾微塵。何當百億蓮花上,一一蓮花見佛身。”[34]直言其人生如同無邊的苦海,經(jīng)歷了無數(shù)劫難,本需有人指點迷津而無人救度,期望臻師早日成佛,拯救含自己在內(nèi)的蕓蕓眾生。如“瞬間即永恒”之義,“剎那”是佛教所言時間的最小單位,是心念起動的時間單位,即一瞬間。生與滅,都在一剎那;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均為不可控之物,唯有度過的每一個瞬間或剎那,才是永恒?!额}僧壁》云:“舍生求道有前蹤,乞腦剜身結(jié)愿重。大去便應欺粟顆,小來兼可隱針鋒。蚌胎未滿思新桂,琥珀初成憶舊松。若信貝多真實語,三生同聽一樓鐘?!盵35]此詩是商隱剎那間對佛法有所感悟而發(fā)。商隱身處佛寺進而產(chǎn)生了關(guān)乎佛理與心性的種種聯(lián)想,過去、現(xiàn)在、未來都無分別,聆聽鐘聲也就在那一剎那。這實際上,已經(jīng)泯滅了時空界限,故能將三生放入聆聽鐘聲的一剎那。這是商隱體悟佛法的一剎那,對于其思想所能達到的境界而言,也是一種永恒。

      其次,以禪相入詩。即以禪觀照世界的方式賦予詩歌以特殊意象。李商隱創(chuàng)制了不少無題詩,朦朧多義,有如寫意畫,后人猜測其意旨有如參禪,故這一類詩也被后人稱為禪詩。商隱以禪觀照世界的方式影響了其賦詩的意象選擇。其詩歌意象,大都偏于清麗淡雅而又略帶感傷色彩,常用“暮霞”“碧蘚”“夢雨”“哀箏”“露氣”“碧落”等意象入詩。如《無題》:“白道縈回入暮霞,斑騅嘶斷七香車。春風自共何人笑,枉破陽城十萬家?!盵36]詩中選用“暮霞”即晚霞這種絢麗多姿而又極為短暫的意象,營造了感傷惆悵的氛圍,抒發(fā)女子沒有知音賞識的悲哀?!吨剡^圣女祠》云:“白石巖扉碧蘚滋,上清淪謫得歸遲。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玉郎會此通仙籍,憶向天階問紫芝?!盵37]詩中連用“碧蘚”與“夢雨”兩種皆含凄清特征的意象,傳達出圣女淪謫未歸的落寞與無所依托的惆悵?!稛o題》:“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溧陽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墻看。歸來展轉(zhuǎn)到五更,梁間燕子聞長嘆?!盵39]用“哀箏”的意象,傳達出東家貧女年紀漸大卻尚未婚嫁的惆悵?!懂斁溆袑Α罚骸懊苓兤疥柦由咸m,秦樓鴛瓦漢宮盤。池光不定花光亂,日氣初涵露氣干。但覺游蜂饒舞蝶,豈知孤鳳憶離鸞。三星自轉(zhuǎn)三山遠,紫府程遙碧落寬?!盵39]連用“池光”、“花光”、“日氣”、“露氣”等清麗而略帶浩渺朦朧特征的意象,表達出愛情失意或政治失意之惆悵。

      再次,以禪境入詩。即將禪境融入人生之境。禪詩好用寫意手法,因此商隱在其無題詩中常以一種明凈空靈的思維與意象營造一種既如夢似幻又至純至美的意境。

      或營造迷離朦朧的夢境。如《錦瑟》云:“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40]詩中巧妙利用“莊生夢蝶”典故與想象陽光照耀藍田玉山繽紛絢爛的景象,營造出一種迷離朦朧、如夢似幻的意境,傳達出詩人既迷戀不已又無限悵惘的神思與心緒。又如《無題》云:“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41]用巫山神女的典故營造甚為縹緲之境,突出表達相遇的如夢似幻。

      或營造仙氣繚繞的水境。如《一片》云:“一片非煙隔九枝,蓬巒仙仗儼云旗。天泉水暖龍吟細,露畹春多鳳舞遲。榆莢散來星斗轉(zhuǎn),桂花尋去月輪移。人間桑海朝朝變,莫遣佳期更后期。”[42]儼然描繪了一派仙氣繚繞的祥瑞之氣。

      或營造清冷空寂的月境。如《無題》有云:“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盵43]斜月空照的清冷氣氛,寂寥之境顯見。又,《無題》:“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盵44]長夜獨吟,月光清寒,襯托出孤寂的心境。

      或冰雪與月夜交融的空靈澄澈的境界。如《無題》:“紫府仙人號寶燈,云漿未飲結(jié)成冰。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瑤臺十二層?!盵45]冰雪、月夜交融,營造出一種空靈澄澈的境界。

      結(jié)語

      李商隱在其奔波的生命里完成了禪意的人生書寫,其實質(zhì)是為己漂泊不安的生命行旅尋求一絲超脫與獲得一種自洽。李商隱禪意的人生書寫離不開其幾乎貫穿一生的訪寺經(jīng)歷,亦關(guān)涉到其本身對孤獨的深切理解及對朦朧空靈的藝術(shù)追求?;诖?,李商隱如“墮蟬”、似“棲鳥”的靈魂得以尋覓到一方心靈的棲息地。

      猜你喜歡
      佛寺李商隱
      為什么要像李商隱一樣寫詩
      中華詩詞(2023年9期)2024-01-27 11:43:34
      嘲桃
      石榴
      兒童繪本(2020年10期)2020-06-01 07:49:07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紅巖春秋(2019年12期)2020-01-03 06:19:12
      敦煌吐蕃佛寺隆福寺及藏經(jīng)洞之探究
      西藏研究(2018年4期)2018-10-30 01:12:24
      古交千佛寺戲曲碑刻淺論
      中華戲曲(2018年2期)2018-08-27 10:05:48
      意靜不隨流水轉(zhuǎn),心閑還笑白云飛——佛寺山水楹聯(lián)
      中國三峽(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論李商隱《夜雨寄北》的“朦朧美”
      嫦娥
      唐代幽州地域的佛寺及其分布
      光泽县| 邮箱| 福建省| 阳朔县| 吴堡县| 凉城县| 济阳县| 澎湖县| 富川| 百色市| 崇礼县| 本溪| 兴安县| 丹凤县| 两当县| 丽江市| 顺义区| 凤山市| 集贤县| 丽水市| 海宁市| 张家港市| 上高县| 增城市| 陆河县| 永吉县| 会同县| 灌云县| 江阴市| 会同县| 华池县| 新野县| 阜平县| 夏河县| 青海省| 时尚| 博兴县| 古交市| 花莲市| 银川市| 襄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