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史載祥治療難治性發(fā)熱三法*

      2022-11-15 17:33:13劉妙顧煥柳翼史載祥
      河南中醫(yī) 2022年1期
      關鍵詞:生金三陽姜湯

      劉妙,顧煥,柳翼,史載祥

      1.北京市豐盛中醫(yī)骨傷專科醫(yī)院,北京 100031; 2.中日友好醫(yī)院,北京 100029

      難治性發(fā)熱又稱頑固性發(fā)熱,目前尚無統(tǒng)一診斷標準,一般指經(jīng)歷各種退熱治療措施(包括抗生素、激素或中藥等)超過7 d,發(fā)熱仍難以控制,或發(fā)熱不退、熱退不顯、退而復熱。其所謂難治,是由于病情復雜,或經(jīng)歷失治、誤治后,導致臨床診治十分困難,使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手段難以奏效,十分棘手[1-2]。隨著現(xiàn)代疾病譜的不斷演變,臨床證候亦變得更加復雜多樣,這使中醫(yī)對難治性發(fā)熱的辨證更加困難[3]。

      史載祥教授為國家級名老中醫(yī)、中日友好醫(yī)院中醫(yī)大內科主任,從事中西醫(yī)結合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50余載,學驗俱豐,臨床擅用經(jīng)方治療多種疑難雜癥,特別是對難治性發(fā)熱的治療,多效如桴鼓,頗具特色[4-6]。筆者有幸?guī)煆挠谑份d祥教授,今結合臨床驗案,總結史教授臨床治療難治性發(fā)熱所創(chuàng)立的解熱三法,即清解三陽退熱法、培土生金宣熱法、灌腸逐瘀導熱法,以饗讀者。

      1 清解三陽退熱法

      清解三陽退熱法是指發(fā)熱病機涉及太陽、陽明、少陽三陽,針對病機所確立之法?!秱摗分?,小柴胡湯治少陽樞機不利解三陽之熱,白虎湯通治陽明病及三陽合病之熱。史教授結合臨床實際,用葛根湯加石膏與大柴胡湯合方創(chuàng)立清解三陽退熱法,更加適合現(xiàn)代疾病譜中難治性發(fā)熱的治療。清解三陽退熱法用藥基本方:葛根、麻黃、桂枝、芍藥、生姜、大棗、柴胡、大黃、枳實、黃芩、半夏、生石膏。

      典型病案:尉某,男,45歲,2013年7月1日初診。患者于2013年6月4日診斷為胃黏液腺癌,2013年6月21日行腹腔鏡輔助下胃癌根治術,術后出現(xiàn)持續(xù)發(fā)熱,體溫39~40 ℃,予抗生素治療后無明顯好轉。經(jīng)會診,予麻杏薏甘湯合六君子湯加味,服后患者發(fā)熱仍不解,遂于2013年7月1日請史教授會診?;颊呖滔掳Y見:發(fā)熱已近10 d,體溫39~40 ℃,發(fā)熱時伴有寒戰(zhàn)、頭暈、頭痛、耳鳴、重聽、口苦咽干、口大渴、無汗、腹脹痛、便干、舌暗紅、苔白濁膩根厚、脈弦滑。中醫(yī)辨證:邪在三陽,經(jīng)腑同病。給予清解三陽退熱法治療,方用葛根湯加石膏與大柴胡湯合方:葛根30 g,生麻黃10 g,桂枝 12 g,赤芍15 g,生姜15 g,大棗15 g,柴胡15 g,生大黃(后下)15 g,枳實15 g,黃芩15 g,半夏15 g,生石膏(先煎)100 g。3劑,日1劑,水煎服,早晚分服。

      2013年7月3日二診:患者服藥后熱勢已挫,體溫降至37.8 ℃,惡寒漸輕卻汗出不暢,腹脹好轉,大便得通,耳鳴、重聽已消失,口已不苦??滔氯杂袣舛蹋喟导t,苔白膩微黃根厚,脈弦滑。依原意加量緩進,生石膏加至120 g,柴胡加至25 g,大黃加至30 g,麻黃加至15 g,繼服3劑?;颊叻幒髸澈?,熱退寒罷,體溫降至正常,后患者再次出現(xiàn)體溫波動,癥狀同前,復以清解三陽退熱法,投葛根湯合大柴胡湯,次日熱退。2周后隨訪,患者訴病情穩(wěn)定,未再發(fā)熱。

      按語:本案癥見發(fā)熱無汗,伴有寒戰(zhàn)、頭暈、頭痛,提示證屬太陽;口大渴、腹脹痛、便干提示,本證又涉及陽明經(jīng)腑同病;而口苦咽干、耳鳴、重聽又提示,病在少陽。故辨為邪在三陽,經(jīng)腑同病。采用清解三陽退熱法,予葛根湯加石膏與大柴胡湯合方。方中葛根湯發(fā)太陽營衛(wèi)之汗為先,生津舒筋于后,不使熱邪傳入陽明,正如清代王晉三言:“仲景治太陽病未入陽明者,用以驅邪,斷入陽明之路?!盵7]方中大柴胡湯和解與通下并行,解少陽、陽明之邪,并重用生石膏喻白虎湯之意,以解陽明經(jīng)熱。諸藥相合,共奏宣散太陽表邪、清瀉陽明之熱、運轉少陽樞機以解邪熱之功。

      2 培土生金宣熱法

      臨床上單純的邪熱壅肺發(fā)熱較易辨治,可予麻杏石甘湯,此為清宣肺熱以治發(fā)熱的常用方劑[8-9]。若上焦寒熱夾雜,本為虛寒肺痿而夾有肺熱者,若不明經(jīng)方合方之法,則往往令人束手無策。史教授針對復雜病機,采用《金匱要略》治療肺痿“培土生金”的甘草干姜湯與《傷寒論》“清宣肺熱”的麻杏石甘湯合方,即培土生金宣熱法,臨床用于治療上焦寒熱錯雜之發(fā)熱證,療效明顯。培土生金宣熱法用藥基本方:炙甘草、干姜、麻黃、杏仁、生石膏。

      典型病案:部某,男,69歲,2014年9月3日初診。患者2011年8月于北京某醫(yī)院診斷為“右頰部鱗狀細胞癌”,行右頰部頜頸聯(lián)合根治術。2013年患者惡性腫瘤繼發(fā)肺部轉移行放療治療。自2014年7月11日行肺部惡性腫瘤放療后出現(xiàn)發(fā)熱,體溫最高38.5 ℃,發(fā)熱一般為上午,下午和晚上減輕。又就診于該院,給予抗生素及醋酸潑尼松治療,癥狀緩解10 d后,再次出現(xiàn)發(fā)熱,伴咳嗽、咳痰,仍服前藥治療后,癥狀緩解不明顯,考慮放射性肺炎,予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等抗生素以及糖皮質激素治療,體溫不降反升,最高達39.6 ℃,遂于2014年9月3日請史教授會診??滔掳Y見:發(fā)熱,晝重夜輕,發(fā)熱時伴全身骨關節(jié)疼痛,汗出惡風,鼻流清涕,咳嗽,咯大量白色黏痰,惡心,納呆,頭暈,耳鳴,口干苦,右肋痛,失眠,大便日2次,質稀,舌淡,苔厚膩,右脈沉細微,左脈無(既往曾行冠狀動脈造影及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辨證為少陽膽熱兼太陰脾寒,予柴胡桂枝干姜湯。治療3 d后,體溫降至37 ℃,但第4天體溫又回升至39.4 ℃,表現(xiàn)為弛張熱,仍有汗出,惡寒,咯白色黏痰,夾有泡沫,痰量較前減少,但喘勢加劇,足冷,小便清長,苔褐膩,部分灰黑,脈象同前。證屬上焦寒熱夾雜,本虛寒肺痿而夾有肺熱。遂予培土生金宣熱法,方用甘草干姜湯合麻杏石甘湯:炙甘草15 g,炮姜 8 g,麻黃10 g,杏仁18 g,生石膏(先煎)120 g。7劑,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颊叻幒蟾邿岬猛耍瑑H余低熱(37~38 ℃),加用半枝蓮30 g,白英30 g,白花蛇舌草30 g等清熱解毒抗癌之品,以兼顧其原發(fā)病。2周后隨訪,患者訴服藥后體溫逐漸下降至正常范圍,未再發(fā)熱。

      按語:該患者基礎病是口腔癌肺轉移,經(jīng)多次放療后,出現(xiàn)放射性肺炎,經(jīng)多種廣譜強力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治療,但體溫不降反升,其中醫(yī)病機錯綜復雜。史教授先和解少陽、溫脾化飲、平調寒熱,予柴胡桂枝干姜湯,然后采用“培土生金宣熱法”,方用甘草干姜湯合麻杏石甘湯。首診癥見發(fā)熱,惡心,納呆,頭暈,耳鳴,口干苦,右肋痛,大便日2次,質稀等,辨為少陽膽熱兼太陰脾寒之證,故予柴胡桂枝干姜湯。二診癥見發(fā)熱反復,仍有汗出,惡寒,咯白色黏痰,夾有泡沫,痰量較前減少,但喘勢加劇,足冷,小便清長,苔褐膩,部分灰黑等,遂辨為上焦寒熱夾雜之證,本虛寒肺痿而夾有肺熱。故予培土生金宣熱法,方用甘草干姜湯合麻杏石甘湯。

      甘草干姜湯見于《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shù),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湯以溫之。”此為上焦陽虛,肺中虛冷而痿。肺為嬌臟,熱則氣燥,使肺臟燥熱而痿,冷則氣沮,使肺臟治節(jié)不用。該患經(jīng)反復放療,放射線屬外感六淫之邪中熱邪,但并不同于單純熱邪致病特性,具有殺傷性及攻擊性,故屬“火熱毒邪”[10],反復應用,可灼液耗氣傷津,氣陰兩虛,陰損及陽,升降失司,損傷肺絡,致肺熱葉焦而發(fā)為肺痿[11]。上焦陽虛不能化氣,氣不攝津,則見頻吐涎沫;上焦虛寒,肺冷氣沮,水液直驅下焦,故小便清長,此即“上虛不能制下故也”之意[12]。

      甘草干姜湯中炙甘草甘溫補中,干姜辛溫散寒,辛甘合用,重在溫脾陽以復肺氣,即“培土生金”,此乃虛則補其母之法。本方取理中湯之半,雖主治虛寒肺痿,其根本在于胃陽虛衰。正如丹波元簡所言:“此證雖云肺中冷,其源未嘗不由胃陽虛乏。”同時配以麻杏石甘湯清宣肺熱、開表散邪。如此,脾肺得溫,邪熱得散,上焦寒熱錯雜得消,其頑固性發(fā)熱可除。

      3 灌腸逐瘀導熱法

      《傷寒論》治療外感熱病創(chuàng)立土瓜根及大豬膽汁外導法,開“導法”之先河,被稱為灌腸治法的始祖[13]。桃核承氣湯治療太陽血熱互結,蓄于下焦之證。史教授認為,瘀血阻絡,郁于血分,日久化熱,則為瘀血發(fā)熱[14],繼承《傷寒論》外導法與逐瘀法,創(chuàng)立灌腸逐瘀導熱法,即以桃核承氣湯灌腸,適用于瘀血內阻,腑氣不通之證,并可與辨證內服藥合用,為臨床治療難治性發(fā)熱提供了新的治療方法,經(jīng)臨床驗證,療效顯著。灌腸逐瘀導熱法灌腸用藥基本方:桃仁、桂枝、炙甘草、芒硝、生大黃。

      典型病案:李某,男,57歲,2017年11月28日初診。患者于2017年11月9日行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術后回腸造瘺口排氣排便良好。2017年11月19日出現(xiàn)輕度腹痛、腹脹,伴有嘔吐,行胸部CT示:雙下肺炎癥病變,雙側少量胸腔積液。腹部CT示:小腸明顯積氣擴張。初步診斷為:麻痹性腸梗阻,回腸造口狀態(tài),直腸術后,直腸惡性腫瘤。2017年11月20日出現(xiàn)間歇性發(fā)熱,體溫最高38.7 ℃。血常規(guī):白細胞18.47×109·L-1、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N)15.87×109·L-1、N% 85.9%。給予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奧硝唑抗感染,及營養(yǎng)支持、胃腸減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對癥治療。治療3 d后復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10.48×109·L-1、N% 86.2%,但患者仍有發(fā)熱,體溫波動在38.5 ℃左右,仍需用非甾體類抗感染藥退熱,于11月28日請史教授會診。患者刻下癥見:間歇性發(fā)熱,不惡寒,口干、口苦,舌質暗,有齒痕,苔黃膩,脈弦。辨證:病在下焦,氣血瘀滯,寒熱如瘧。治療:①灌腸逐瘀導熱法,方用桃核承氣湯加味:桃仁15 g,桂枝12 g,炙甘草10 g,芒硝(另包)8 g,生大黃(后下)20 g,黃芪 30 g,莪術15 g。3劑,日1劑,水煎后灌腸。②口服柴胡桂枝干姜湯:柴胡20 g,桂枝15 g,干姜15 g,天花粉30 g,牡蠣(先煎)30 g,黃芩15 g,炙甘草10 g。3劑,日1劑,早晚分服。2017年11月30日復診:患者采用前法服藥3劑后,體溫下降,未再服用退熱藥,監(jiān)測體溫最高37 ℃。灌腸方灌腸2劑后發(fā)現(xiàn),瘺口引流袋排氣增多。故效不更方,內服方將柴胡加至30 g,余藥量不變,日1劑,分3~4次口服。

      患者服新藥1劑后,訴汗出較前方明顯,體溫基本正常,遂停藥。12月5日隨訪,患者體溫正常,可進少量流食。復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7.18×109·L-1、N% 77.3%。2周后隨訪,患者訴體溫未再上升。

      按語:本案患者病機復雜,虛實夾雜、腑氣不通,瘀血內阻。史教授采用灌腸與口服并用的治療手段。灌腸予桃核承氣湯,此即灌腸逐瘀導熱法;口服予柴胡桂枝干姜湯,和解少陽,溫脾化飲,平調寒熱。

      桃核承氣湯見于《傷寒論》,“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此之下焦)……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碧液顺袣鉁凑{胃承氣湯減芒硝用量,加桂枝、桃仁而成。方中桃仁活血化瘀,配伍大黃蕩實泄熱,祛瘀生新,更有桂枝辛溫以溫通血脈,血脈得溫而通,瘀血得下,則熱隨血出而愈[15]。

      本案患者舌質暗是應用本療法辨證的要點,揭示出血瘀發(fā)熱的本質,結合患者麻痹性腸梗阻之現(xiàn)狀,其瘀血內阻,腑氣不通之證確鑿,故用灌腸逐瘀導熱法,方用桃核承氣湯灌腸。方中加莪術,意在破積聚、行瘀血以助退熱;加黃芪,意在補氣升陽,促進腸蠕動,以助力通腑瀉濁。同時,患者以間歇性發(fā)熱為主,伴口干、口苦等癥,提示患者兼有邪伏少陽、脾虛不運、津液不化之證,故予柴胡桂枝干姜湯內服,以和解少陽,溫脾化飲,平調寒熱,體現(xiàn)了《傷寒論》中“陰陽自和者,必自愈”的治療思想。

      4 小結

      難治性發(fā)熱中醫(yī)病機較為復雜,這也是現(xiàn)代疾病譜的特點之一。腫瘤發(fā)熱在難治性發(fā)熱中比較具有代表性,本文總結史教授治療難治性發(fā)熱三法,針對復雜病機,并不局限于腫瘤發(fā)熱。史教授認為,運用經(jīng)方治療難治性發(fā)熱的關鍵在于精準辨證。臨證時,當從整體出發(fā),明確邪正關系,處方時當謹守病機,方證對應,既遵循中醫(yī)學整體觀念、辨證施治的基本特點,又強調更為精準的辨證與個體化治療,方可顯示出中醫(yī)藥治療的優(yōu)勢。望本文可為中醫(yī)藥治療難治性發(fā)熱提供啟示。

      猜你喜歡
      生金三陽姜湯
      Assessing edge-coupled interdependent network disintegration via rank aggregation and elite enumeration
      口腔潰瘍 喝點姜湯
      “培土生金”治則的臨證經(jīng)驗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05:31:28
      戴永生培土生金法治療小兒咳嗽驗案2則
      Thinking o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by Regulating Lung-Intestinal Axis Microecology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臺州姜湯面
      大土三陽書畫作品
      一碗姜湯
      讀寫算(下)(2016年11期)2016-05-04 03:44:10
      我為爺爺煮姜湯
      快樂語文(2016年29期)2016-02-28 09:03:39
      深泽县| 娄烦县| 甘泉县| 建昌县| 太仆寺旗| 通渭县| 东宁县| 称多县| 枞阳县| 荥经县| 牟定县| 无极县| 兰考县| 乐至县| 子洲县| 荔波县| 灵台县| 博野县| 灵丘县| 门源| 鄯善县| 集安市| 乌审旗| 望都县| 汉源县| 姜堰市| 丹东市| 抚宁县| 华亭县| 延安市| 徐闻县| 通州市| 广南县| 平山县| 夏津县| 萍乡市| 宜良县| 庆安县| 合川市| 勃利县| 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