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文峰,張?zhí)m蘭,胡懿,施文婷,黎桃敏,彭杰寶,梁志毅(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廣東省中藥配方顆粒企業(yè)重點實驗室,廣東 佛山 528244)
甘草在我國有“十方九草”之說,被稱為中草藥的國老[1],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脹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L.的干燥根和根莖。其性平,味甘,歸心、肺、脾、胃經(jīng),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的功效[2]?,F(xiàn)代研究表明,甘草主要含有三萜類、黃酮類、多糖類、香豆素類、二苯乙烯類等化學(xué)成分,具有抗腫瘤、抗菌、抗病毒、調(diào)節(jié)免疫、肝臟保護、抗纖維化等多種藥理活性[3-7]。
甘草配方顆粒是由甘草飲片經(jīng)水提、濃縮、干燥、制粒等現(xiàn)代制劑技術(shù)制成的一種顆粒劑,具有易于攜帶、免煎易服、療效確切等優(yōu)點。甘草在各類復(fù)方配伍中較為常見,目前關(guān)于甘草化學(xué)成分和藥理作用的研究報道較多[3-8],尚無甘草飲片與其相關(guān)制劑質(zhì)量相關(guān)性研究的報道。本研究采用UPLC 法分別建立甘草飲片、水煎液、配方顆粒的指紋圖譜,并比較三者UPLC 指紋圖譜之間的相關(guān)性和差異性,探討甘草配方顆粒制備過程中有效成分的量值傳遞情況,以期為其生產(chǎn)過程的質(zhì)量控制和臨床安全有效用藥提供依據(jù)。
Agilent 1290 型超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公司);XP26 型百萬分之一天平、ME204E 型萬分之一天平(瑞士METTLER TOLEDO 公司);Milli-Q Direct 型超純水系統(tǒng)(德國Merck 公司);SODA-12 型噴霧干燥儀(上海大川原干燥設(shè)備有限公司);LGS20 型干法制粒機(南京迦南科技有限公司);YRE-501 型旋轉(zhuǎn)蒸發(fā)儀(鞏義市予華儀器有限責(zé)任公司);DLSB-5/20 型低溫冷卻液循環(huán)水泵(鄭州長城科工貿(mào)有限公司);KQ-500DE 型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
甘草苷(批號:111610-201908,純度:95.0%)、甘草酸銨(批號:110731-202021,純度:96.2%)(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甘草素(批號:wkq18030505)、異甘草苷(批號:wkq18042008)、芹糖甘草苷(批號:wkq19021306)(純度≥98%,四川省維克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乙腈、甲醇為色譜純(德國Merck 公司),磷酸為色譜純(天津市科密歐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水為超純水,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甘草藥材(編號S1 ~S15)經(jīng)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魏梅主任藥師鑒定為正品,均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的干燥根和根莖,其中S1 ~S8 來源于甘肅,S9 ~S15 來源于內(nèi)蒙古。甘草飲片(Y1 ~Y15)由15 批甘草藥材按照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甘草項下飲片炮制規(guī)定炮制[2];甘草水煎液(T1 ~T15)由15 批甘草飲片按照《醫(yī)療機構(gòu)中藥煎藥室管理規(guī)范》的相關(guān)煎煮要求制備;甘草配方顆粒(P1 ~P15)由水煎液經(jīng)濃縮、干燥、制粒等步驟制得。
色譜柱:Acclaim RSLC 120 C18柱(100 mm×2.1 mm,2.2 μm);流動相:乙腈(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脫(0 ~1 min,5%~27%A;1 ~2 min,27%A;2 ~10 min,27% ~46%A;10 ~16 min,46% ~64%A;16 ~24 min,64% ~95%A;24 ~25 min,95%A);柱溫:30℃;流速:0.3 mL·min-1;進樣體積:1 μL;檢測波長:237 nm。
取甘草苷、異甘草苷、芹糖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銨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 mL 分別含81.700、76.930、76.930、107.310、136.191 μg 的混合對照品溶液(甘草酸重量=甘草酸銨重量/1.0207)。
2.3.1 甘草飲片供試品溶液 取甘草飲片粉末(過三號篩)約0.1 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50 mL,密塞,稱重,超聲處理(功率250 W,頻率40 kHz)30 min,取出,放冷,再稱重,用70%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2.3.2 甘草水煎液供試品溶液 精密吸取混合均勻的甘草水煎液3 mL,置25 mL 量瓶中,加70%乙醇適量,超聲處理(功率250 W,頻率40 kHz)30 min,取出,放冷,用70%乙醇定容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2.3.3 甘草配方顆粒供試品溶液 取甘草配方顆粒,研細,取約0.1 g,精密稱定,照“2.3.1”項下方法制備,即得。
2.4.1 專屬性試驗 分別精密吸取空白溶劑、混合對照品溶液及供試品溶液,進樣測定,結(jié)果如圖1 所示,供試品溶液色譜在與對照品溶液色譜相應(yīng)的保留時間處具有相同的色譜峰,且空白溶劑無干擾,表明該方法專屬性良好。
圖1 專屬性試驗UPLC 色譜圖Fig 1 UPLC chromatogram of specific test
2.4.2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2.2”項下混合對照品溶液,連續(xù)進樣6 次,計算得各成分峰面積的RSD均小于3.0%,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4.3 穩(wěn)定性試驗 取甘草飲片(編號Y1),精密稱定,按“2.3.1”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分別于制備0、4、8、12、24 h 后進樣測定,以3 號峰、6 號峰、10 號峰為參照峰,計算得各共有峰相對保留時間和相對峰面積的RSD均小于3.0%,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 內(nèi)穩(wěn)定性良好。
2.4.4 重復(fù)性試驗 取甘草飲片(編號Y1)6 份,精密稱定,按“2.3.1”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進樣測定,以3 號峰、6 號峰、10 號峰為參照峰,計算得各共有峰相對保留時間和相對峰面積的RSD均小于3.0%,表明該方法重復(fù)性良好。
2.5.1 指紋圖譜的建立 分別取15 批甘草飲片、水煎液和配方顆粒樣品,按“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進樣測定,記錄色譜圖。采用國家藥典委員會頒布的“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2012 版”對色譜圖進行匹配,形成共有模式圖,并分別建立對照指紋圖譜R1、R2、R3,見圖2 ~4。經(jīng)過比較分析后確定甘草飲片、水煎液、配方顆粒的UPLC 指紋圖譜基本一致,均有12 個共有峰。通過與對照品圖譜對比,確定2號峰為芹糖甘草苷,3 號峰為甘草苷,5 號峰為異甘草苷,6 號峰為甘草素,10 號峰為甘草酸。
圖2 15 批甘草飲片的UPLC 指紋圖譜堆疊圖Fig 2 UPLC fingerprints of 15 batches of licorice pieces
圖3 15 批甘草水煎液的UPLC 指紋圖譜堆疊圖Fig 3 UPLC fingerprints of 15 batches of licorice decoction
圖4 15 批甘草配方顆粒的UPLC 指紋圖譜堆疊圖Fig 4 UPLC fingerprints of 15 batches of licorice formula granules
2.5.2 相似度評價 將15 批甘草飲片、水煎液、配方顆粒UPLC 指紋圖譜導(dǎo)入“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2012 版”軟件,計算各批次甘草飲片、水煎液、配方顆粒UPLC 指紋圖譜與其對照指紋圖譜的相似度,結(jié)果見表1。15 批甘草飲片、水煎液、配方顆粒UPLC 指紋圖譜與其相應(yīng)對照指紋圖譜(R1、R2、R3)的相似度均大于0.900,表明不同批次甘草飲片、水煎液、配方顆粒的主要化學(xué)成分組成基本一致,質(zhì)量較為穩(wěn)定。
表1 甘草飲片、水煎液和配方顆粒UPLC 指紋圖譜的相似度評價Tab 1 Similarity of licorice pieces,decoction and formula granules
2.5.3 對照指紋圖譜的比較 將15 批甘草飲片、水煎液和配方顆粒指紋圖譜生成的對照指紋圖譜R1、R2、R3 導(dǎo)入“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2012 版”軟件,結(jié)果見表2、圖5。與甘草飲片相比,水煎液和配方顆粒的相似度分別為0.994 和0.993,水煎液和配方顆粒指紋圖譜相似度為1.000,表明甘草飲片、水煎液與配方顆粒成分基本一致,指紋圖譜相關(guān)性良好,在提取、濃縮、干燥、制粒過程中,其主要成分無明顯變化。
圖5 甘草飲片對照指紋圖譜(R1)、水煎液對照指紋圖譜(R2)和配方顆粒對照指紋圖譜(R3)Fig 5 Reference fingerprints of licorice pieces,decoction and formula granules by UPLC
表2 甘草飲片、水煎液、配方顆粒對照指紋圖譜的相似度評價Tab 2 Similarity of reference fingerprints of licorice pieces,decoction,formula granules
2.6.1 共有峰相關(guān)性分析 采用SPSS 26.0 軟件,以15 批甘草飲片、水煎液和配方顆粒共45 個樣品各特征峰的“峰面積占比”值(各特征峰峰面積占特征峰總面積的比例)為變量進行皮爾遜相關(guān)性分析,結(jié)果見表3。甘草飲片、水煎液、配方顆粒12 個共有峰均具有極顯著的正相關(guān)性。
表3 甘草飲片、水煎液、配方顆粒指紋圖譜共有峰的相關(guān)性分析Tab 3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ommon peaks in fingerprints of licorice pieces,decoction and formula granules
2.6.2 熱圖聚類分析[10]以12 個共有峰的峰面積為變量,采用對數(shù)歸一化法,以Euclidean平方距離為度量標準,利用HemI 1.0 軟件對15 批甘草飲片、水煎液和配方顆粒UPLC 指紋圖譜進行熱圖和聚類分析,結(jié)果見圖6。熱圖聚類分析結(jié)果顯示,甘草飲片、水煎液和配方顆粒中化學(xué)成分組成一致,45 批樣品可聚為3類。Y1 ~Y3、Y5、T1、T3 ~T5、T9、P1、P2、P4、P5、P9 聚為一類,Y4、Y6 ~Y15、T2、T6 ~T8、T10 ~T15、P3、P6 ~P8、P10 ~P15 聚為一類,P3 單獨聚為一類。表明飲片、水煎液、配方顆粒三者之間無顯著性差異,且水煎液與配方顆粒的內(nèi)在成分含量更為接近。
圖6 甘草飲片、水煎液和配方顆粒UPLC 指紋圖譜熱圖聚類分析圖Fig 6 Heat map cluster analysis of UPLC fingerprint of licorice pieces,decoction and formula granules
2.6.3 主成分分析 采用SPSS 26.0 軟件,對15批甘草飲片、水煎液和配方顆粒共45 個樣品各特征峰峰面積的標準化值進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結(jié)果以特征值>1 為標準提取得到3 個主成分[11],計算得特征值和方差貢獻率見表4,主成分因子載荷矩陣見表5。由結(jié)果可知,前3 個主成分累積貢獻率為82.807%,表明提取的3 個主成分能反映甘草指紋圖譜的大部分信息。主成分1 的特征值為6.205,方差貢獻率為51.705%,載荷較高的峰有峰1、芹糖甘草苷、甘草苷、異甘草苷、甘草素、峰7、峰8、峰9、甘草酸,表明這9 個峰主要反映主成分1 的信息;主成分2 的特征值為2.608,方差貢獻率為21.733%,載荷較高的峰有峰11,表明這個峰主要反映主成分2 的信息;成分3 的特征值為1.124,方差貢獻率為9.369%,載荷較高的峰有峰4、峰12,表明這2 個峰主要反映主成分3 的信息。由圖7 可知,甘草飲片與其他樣品距離較遠,表明甘草飲片水提液中的化學(xué)成分與飲片中的化學(xué)成分存在一定差異,這可能與溶劑極性有關(guān);水煎液與配方顆粒樣品相互交錯,距離較小,表明甘草水煎液與配方顆粒之間差異較小[12]。
圖7 甘草飲片、水煎液和配方顆粒UPLC 指紋圖譜主成分得分圖Fig 7 PCA score plot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UPLC fingerprint of licorice pieces,decoction and formula granules
表4 UPLC 指紋圖譜主成分分析特征值及方差貢獻率Tab 4 Eigenvalues and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UPLC fingerprint
表5 UPLC 指紋圖譜主成分因子載荷矩陣Tab 5 Principal component factor loading matrix of UPLC fingerprint
2.6.4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別分析[13]采用SIMCA 14.1 軟件,以15 批甘草飲片、水煎液和配方顆粒共45 個樣品各特征峰單位峰面積(峰面積與取樣量的比值)為變量進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別分析,結(jié)果見圖8 ~9。由模型參數(shù)可知,數(shù)據(jù)矩陣的解釋率參數(shù)R2X(cum)=0.953,模型區(qū)分參數(shù)R2Y(cum)=0.714,模型預(yù)測參數(shù)Q2=0.609,均>0.500,表明該數(shù)學(xué)模型穩(wěn)定可靠[14]。45 個樣品可分成3 類,以VIP 值>1 為提取標準,得到甘草苷、芹糖甘草苷和峰12 是影響分類的主要標志性成分。
圖8 甘草飲片、水煎液和配方顆粒UPLC 指紋圖譜OPLS-DA 得分圖Fig 8 OPLS-DA score plot of UPLC fingerprint of licorice pieces,decoction and formula granules
中藥配方顆粒是基于中藥現(xiàn)代化、國際化形勢下對傳統(tǒng)中藥飲片的一種補充[15]。首批160 個中藥配方顆粒國家標準經(jīng)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頒布,已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實施,中藥配方顆粒國家標準的落地執(zhí)行將有助于實現(xiàn)安全性、有效性等多方面的整體質(zhì)量控制。目前關(guān)于中藥配方顆粒與其飲片、水煎液的對比研究,大多以單一成分的量值傳遞進行評價,無法全面反映其整體的質(zhì)量傳遞情況。中藥指紋圖譜技術(shù)是國際公認的中藥以及天然藥物質(zhì)量控制最為有效的手段,是評價中藥優(yōu)劣、真?zhèn)舞b別、質(zhì)量控制和譜效關(guān)系研究的有效方法。目前應(yīng)用指紋圖譜技術(shù)結(jié)合化學(xué)計量學(xué)方法評價中藥及其相關(guān)制劑質(zhì)量已成為行業(yè)研究熱點。
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頒布的甘草配方顆粒國家標準選用的藥材基原為甘草,因此,僅對基原為甘草的甘草飲片、水煎液、配方顆粒指紋圖譜相關(guān)性進行研究。研究結(jié)果表明,甘草飲片、水煎液、配方顆粒的HPLC 指紋圖譜均有12 個共有峰,其對照指紋圖譜間的相似度均大于0.99,且各共有峰均成顯著正相關(guān),說明三者的化學(xué)組成基本一致。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均表明水煎液與配方顆粒的質(zhì)量更為相近,OPLS-DA 篩選出3 個導(dǎo)致三者質(zhì)量差異的標志性成分,其中峰12 未被指認,后期可采用高效液相-質(zhì)譜聯(lián)用技術(shù)對其進行分析??傮w來說,甘草配方顆粒在其生產(chǎn)過程中,其主要成分并未發(fā)生明顯變化,飲片、水煎液、配方顆粒三者間的質(zhì)量基本一致。在配方顆粒國家標準研究中會對成品的穩(wěn)定性進行考察,且飲片在適宜條件下保存的質(zhì)量也較穩(wěn)定,故猜測飲片和配方顆粒放置一段時間后,甘草飲片、水煎液、配方顆粒的質(zhì)量基本不會發(fā)生變化,但還需后續(xù)進行實驗驗證。將指紋圖譜技術(shù)應(yīng)用于中藥配方顆粒的生產(chǎn)過程監(jiān)控,克服了單一成分信息量不全的缺點,能較全面地反映甘草飲片、水煎液和配方顆粒間的化學(xué)成分傳遞情況及其相關(guān)性和差異性,可為甘草配方顆粒的質(zhì)量控制及臨床使用提供參考。
圖9 甘草飲片、水煎液和配方顆粒UPLC 指紋圖譜VIP 值Fig 9 VIP of UPLC fingerprint of licorice pieces,decoction and formula granu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