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旭娣 潘帶好 陳潔文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是常見腦血管疾病,具有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對患者生命安全構(gòu)成嚴重威脅[1-2]。靜脈溶栓是治療AIS 的主要方法,能夠開通血管、恢復血流,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既往研究顯示,AIS 患者發(fā)病至溶栓時間越短,神經(jīng)功能恢復越好[3-4]。因此,如何在有效的時間窗內(nèi)給予患者科學有效治療,盡快為患者開通血管恢復血流,改善神經(jīng)功能,成為目前重點關(guān)注問題。護士在AIS 靜脈溶栓流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而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合格且經(jīng)驗豐富的護理人員,能夠大大提升AIS 患者靜脈溶栓率,縮短到達急診至靜脈溶栓給藥時間,使靜脈溶栓藥物的應用更加快速、安全。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卒中綠色通道專職護士在AIS 患者溶栓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21 年4 月-2022 年1 月收治的AIS 綠色通道溶栓患者80 例,以隨機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該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編號:IRB-2021-029)。觀察組年齡43-82 歲,平均年齡(63.87±5.12)歲;男34 例,女6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1 例,高中16 例,專科及以上13 例;對照組男26 例,女14 例;年齡69-85 歲,平均年齡(64.12±5.16)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 例,高中17 例,??萍耙陨?1 例;兩組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有可比性(P>0.05)。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5]診斷標準;年齡>18 歲,發(fā)病時間≤6 h;首選治療方案為靜脈溶栓;患者或家屬簽定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有溶栓禁忌證或拒絕接受治療檢查者;來診時生命體征不平穩(wěn),需進行緊急搶救者;病案資料不完整者。
1.3 方法對照組采取綠色通道護理流程:患者預檢分診后報告醫(yī)生,啟動綠色通道,遵醫(yī)囑執(zhí)行各項治療護理。觀察組采用卒中綠色通道專職護士護理模式,具體實施如下:(1)組建卒中綠色通道專職護理小組。由1 名急診搶救室護士長、5 名??谱o士組成護理小組。(2)卒中綠色通道專職護士穿專用馬甲及臂帶,采用FAST 評估法對患者進行快速評估,懷疑卒中且發(fā)作時間≤6 h,立即開啟綠色通道,通知急診醫(yī)生同時通知腦科??漆t(yī)生。(3)CT預警,護送患者行CT 檢查,并將CT 圖像手機錄像上傳至腦卒中微信群。(4)CT 完畢護送患者至搶救卒中床位,測量體重。(5)行床邊PT 快速檢查、指尖血糖檢查、開通靜脈通道、抽凝血等血標本。(6)腦科醫(yī)生得到家屬知情同意溶栓后,卒中綠色通道專職護士立即在搶救室取溶栓藥物,遵醫(yī)囑進行藥物溶栓。(7)溶栓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神志、肌力、生命體征及并發(fā)癥等內(nèi)容并記錄。
1.4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各項時間指標、神經(jīng)功能恢復情況和患者滿意度。(1)記錄兩組患者從急診至CT 檢查時間、床邊PT 檢驗出報告時間、凝血檢驗出報告時間、就診-應用靜脈溶栓藥物時間。(2)于溶栓前和溶栓后14 d 后采用神經(jīng)功能缺損量表(NIHSS)[6]評價患者神經(jīng)功能,包括感覺、意識、凝視等11 個條目,總分0-42 分,得分高表示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越嚴重。(3)采用紐卡斯爾護理滿意度量表[7]從健康教育指導、護理幫助、溝通能力等19 個項目調(diào)查患者滿意度,采用1-5 分評分法,滿分19-95 分,≥77分表示非常滿意,58-76 分表示滿意,39-57 分表示一般滿意,≤38 分表示不滿意。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 處理數(shù)據(jù),以(x ± 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以n(%)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P<0.05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各項時間指標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各項時間指標(±s,min)
表1 比較兩組各項時間指標(±s,min)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n=40)觀察組(n=40)急診至CT 檢查時間14.20±8.96 5.55±3.46*急診至床邊PT 檢驗出報告時間31.28±10.52 22.8±6.90*急診至凝血檢驗出報告時間81.4±21.57 70.08±12.18*就診-應用靜脈溶栓藥物時間47.20±14.29 28.16±6.1*
2.2 比較兩組NIHSS 評分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NIHSS 評分(±s,min)
表2 比較兩組NIHSS 評分(±s,min)
注:與組內(nèi)比較,*P<0.05;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n=40)觀察組(n=40)感覺干預前1.57±0.18 1.55±0.16干預后0.89±0.12*0.46±0.09*#意識干預前5.17±0.54 5.13±0.52干預后3.26±0.34*1.28±0.15*#凝視干預前1.49±0.22 1.47±0.20干預后0.76±0.13*0.35±0.08*#語言干預前2.35±0.23 2.30±0.21干預后1.34±0.19*0.87±0.14*#組別對照組(n=40)觀察組(n=40)視野干預前2.39±0.25 2.37±0.23干預后1.54±0.18*0.67±0.12*#上肢運動干預前6.22±0.56 6.19±0.54干預后3.73±0.41*2.18±0.35*#下肢運動干預前5.98±0.42 5.96±0.40干預后3.61±0.34*2.07±0.16*#面癱干預前2.43±0.23 2.41±0.20干預后1.86±0.19*0.52±0.11*#組別對照組(n=40)觀察組(n=40)共濟失調(diào)干預前1.57±0.21 1.55±0.19干預后18.73±2.36*11.28±2.15*#干預后0.89±0.12*0.38±0.10*#構(gòu)音障礙干預前1.38±0.25 1.36±0.21干預后0.87±0.18*0.51±0.11*#視聽空間忽視干預前1.59±0.14 1.56±0.12干預后0.97±0.13*0.53±0.09*#總分干預前29.98±3.24 29.85±3.20
2.3 比較兩組患者滿意度見表3。
表3 比較兩組患者滿意度n(%)
AIS 發(fā)病較急,靜脈溶栓作為AIS 治療的重要手段,能夠有效減低患者致殘率和致死率。但AIS 靜脈溶栓治療受治療時間窗限制,治療過程中由于溶栓物品配備不齊全、各項檢查等待時間過長等因素影響,常會導致患者錯失靜脈溶栓時機,增加患者的致殘率[7,8]。因此,急需進一步探討優(yōu)化急診靜脈溶栓流程以縮短靜脈溶栓時間。
常規(guī)綠色通道護理流程未規(guī)范統(tǒng)一的急診綠色通道處理流程,導致患者救治時間延誤,難以取得理想的急救護理效果[9-10]。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急診至CT 檢查時間、床邊PT 檢驗出報告時間、凝血檢驗出報告時間、就診-應用靜脈溶栓藥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干預后NIHSS 中感覺、意識、凝視、語言等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卒中綠色通道專職護士能夠縮短AIS 患者溶栓治療時間,改善神經(jīng)功能損傷,提升患者滿意度。田衛(wèi)平等[11]研究結(jié)果表明,在AIS 患者溶栓治療中采取卒中綠色通道專職護士,能夠縮短靜脈溶栓治療時間,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與本研究結(jié)果具有一致性,進一步證實卒中綠色通道專職護士的應用效果。究其原因認為,采取卒中綠色通道專職護士護理模式,護士作為AIS溶栓治療的第一反應者,同時也是救治流程的管理者、協(xié)調(diào)者和領導者,對整個診療過程進行監(jiān)督,通過強化培訓,組建專業(yè)的卒中綠色通道專職護理團隊,對AIS 患者進行全程護理干預。卒中專職護士接受過專業(yè)的溶栓培訓,由其對患者進行預檢診斷,對疑似卒中患者進行預篩查,能夠減少分診評估時間,為患者搶救爭取寶貴時間[12]。提前通知各部門做好準備,可減少檢查延誤時間,實現(xiàn)救護流程銜接,盡早準備好溶栓物品,減少患者用藥時間的延誤,有助于縮短靜脈溶栓各環(huán)節(jié)時間,提高溶栓效率,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由卒中專職護士對患者進行全程管理,充分體現(xiàn)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能夠更好地評估、觀察其病情,保證患者各種治療措施及時到位,促使患者盡早恢復,從而提升患者滿意度。由于此模式開展時間較短,且納入樣本量有限,卒中綠色通道專職護士護理模式的長期效果仍待在今后研究中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延長觀察時間進行深入探究。
綜上所述,卒中綠色通道專職護士在AIS 患者溶栓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良好,能夠縮短靜脈溶栓治療時間,促進患者神經(jīng)功能恢復,從而提升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