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娟
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趣味課堂時,可以先根據(jù)教學內容開展趣味表演活動,以此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并使學生在表演活動中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與記憶,同時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交際機會,由此促進學生英語交際能力提升。首先,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的重點知識設計讀寫結合教學活動,以此幫助學生在閱讀中累積寫作素材,提升英語運用能力,促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其次,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延伸內容設計微課資源,并運用微課資源輔助教學,以此增加教學的多樣性,并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最后,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知識設置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并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又可以使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從而激活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當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時,才會對英語知識產(chǎn)生學習興趣,由此才能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英語技能。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趣味課堂時,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與教學內容設計趣味活動,以此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趣味,并使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掌握教學知識。教師開展趣味表演活動,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英語交際能力[1]。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My family”前,可以先將本單元的重點句型與上單元的重點句型結合起來制作情境視頻,如:學生A 帶著學生B 回家,學生A 運用上個單元的重點句型向家長介紹學生B,同時運用本單元的重點句型向學生B 介紹自己的家人。
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播放情境視頻,再讓學生講述情境中的句型,以此帶領學生復習舊知識,并引出新知識的學習。在學生對本單元的重點句型有一定的理解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組成五人小組,并結合本單元與上單元的句型設計情境,同時將所設計的情境表演出來。
又如,教師在教學“Look at me”的時候,就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尋找與教材內容相符的教學視頻。當發(fā)現(xiàn)沒有與教材內容相符的視頻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教材內容制作教學視頻,以視頻的方式將教學內容展現(xiàn)給學生。教師還可以播放符合教學內容的英語歌曲,并讓學生跟著英語歌曲的節(jié)奏,運用夸張的動作進行自我介紹。教師這樣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英語技能。
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是英語基礎技能,也能夠決定學生英語發(fā)展的重要能力。教師運用讀寫結合的方式開展小學英語趣味課堂,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并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教師根據(jù)教學的重點知識設計讀寫結合教學活動,并在活動中添加學生感興趣的材料,就可以使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并鍛煉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同時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2]。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In the library”時,就可以先帶領學生觀察教材中的插圖,并指點學生根據(jù)插圖內容理解教學內容,以此教授學生學習技巧,并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接著,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講解教學內容,以此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之后,教師可以由教學向外延伸,以此讓學生討論在public places(公共場所)不能做的事,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寫日記的方式介紹在公共場所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guī)則,以此進行有效的素質教育,并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
再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Let’s make a fruit salad”的時候,可以先播放與水果相關的英語兒歌,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接著,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兒歌的歌詞,并鼓勵學生閱讀歌詞,以此幫助學生了解教學的詞匯。之后,教師可以展示多種水果的圖片,并提問:“Do you like…?”,以此導入教學。在結束教學后,教師可以再播放水果兒歌,并鼓勵學生改寫歌詞。教師以此方式教學,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英語知識教學的時間是固定的。教師只有縮減教學的時間,并提高教學的質量,才能在有效的時間內達成多重教學目標。微課教學就是用時少、質量高的教學方式。教師運用微課教學輔助趣味課堂教學,可以縮減教學時間,并提高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教師根據(jù)教學延伸的內容設計微課資源,并以此輔助教學,能增加教學的有效性,并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3]。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I can play basketball”時,可以先在多媒體播放介紹多種運動的微課視頻,以此幫助學生快速地理解教學的詞匯。接著,教師可以在多媒體展示微課視頻中多種運動的圖片,并指著其中一項運動提問:“Can you play…?”,同時也可以提問:“Do you like…?”,以此幫助學生理解教學的重點句型,并加深對詞匯的記憶。
又如,教師在教學“Our new home”的時候,可以運用微視頻輔助教學,以此加深學生對介詞“in”的理解。在結束教學后,教師可以展示微課圖片,并提問:“What rooms are they?”,這樣就能教授學生study、bathroom等生詞延伸知識。當然,教師也可以運用微課資源對介詞“on、under”進行教學,這樣能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并使學生掌握豐富的英語知識,促進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學生可以通過合作學習形成合作意識與集體榮譽感,也可以通過合作學習掌握有效的學習技巧,還可以通過合作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態(tài)度。教師可以在小學英語趣味課堂中設置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并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競賽。這樣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就可以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學習意識與習慣。
例如:教師在教學“My day”時,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將學生進行分組,分配一個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帶著兩個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代入教材中的角色,以第一人稱講述一天的經(jīng)歷。這樣的活動可以使學生自主地鞏固教學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代入角色并講述一天經(jīng)歷的任務,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并使學生感受到合作學習的趣味性。教師同時可以開展小組競賽活動,并設置合作氛圍獎、進步獎、優(yōu)秀獎、表達清晰獎等獎項,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信心。
再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Our animal friends”前,就可以讓學生自由組成合作學習小組,并布置課前合作學習任務,同時對合作學習任務提出要求,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又能教授學生自主學習的技巧,還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開展搶答活動,并在活動中根據(jù)教學知識提出多樣的問題,以此驗證學生的小組合作成果,并使學生獲得合作學習的成就感。教師以此進行教學,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
教師想要緊跟素質教育的步伐開展小學英語知識教學,就需要以培養(yǎng)并發(fā)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進行教學,這樣才能為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供幫助,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科學合理地根據(jù)學生的興趣與需求,開展小學英語趣味課堂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參與教學和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為提升學生學習能力與英語技能打下基礎,同時促進學生學習意識、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習慣的形成。
綜上,通過以上方式,可以提高小學英語趣味課堂教學的效率,并達到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教師如果長期以此開展小學英語趣味課堂教學,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并為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