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厲逸如(長沙市周南中學高三1914 班) 指導點評老師/羅曙
“不需要你認識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進祖國的江河?!边@句歌詞恰到好處地說明了我們做“靈魂加減法”的應有方式。
首先,給靈魂做“減法”,減去那些令人眼花繚亂、不知伸向何方的枝葉,保持內心的安寧與淡定,持守自己的追求與方向。被人群裹挾著前行,在嘈雜喧鬧中聽不見內心的聲音,往往容易迷失自我。此時,我們可以這樣給靈魂做“減法”:關閉通訊軟件,把耗費在虛擬世界的時間騰出來,把耗費在無意義寒暄客套中的時間騰出來,與自己對話,聆聽心靈之音,還自己一份“聽潮起潮落、看云卷云舒”的自在。
給靈魂做減法,在獨處的孤獨中,更明晰地觀照世界,更清楚地認識自我,追逐真正屬于自己的夢想?!捌埲招拢杖招?,又日新”,在一天天向上的行進中,積蓄自己面對世界的力量,提升精神境界和靈魂的高度。
當然,“減法”并不意味著與世隔絕、袖手旁觀。減去浮華、喧囂的同時,我們還要“加”。正所謂“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恬淡無我中,更要有為擔當。無論是程開甲為國鑄核盾隱姓埋名40 年,還是樊錦詩終生扎根莫高窟,抑或是鄧稼先、袁隆平、張富清……他們不約而同減去了內心對名利的渴望,但都加上了對自我、對社會、對祖國的責任與擔當;他們不在意鮮花和掌聲,埋頭于事業(yè),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奉獻自己的一生。正是這群“貌似傻傻的人”做著“看似天真的事”,成就了國家的輝煌,推動了民族復興的進程。
給靈魂做“減法”,減去無謂的喧囂,給自己留一份安寧與清醒,積淀自己的底蘊與力量。給靈魂做“加法”,加上一份責任與高遠,讓無盡的人們和無窮的遠方都與我們息息相關、心心相連。或許,這就是靈魂的“加減法”應有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