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榮
酷暑盛夏,氣候炎熱,正是中暑、感冒、急性腸胃炎等疾病高發(fā)時節(jié)。一部分體質較弱的人,每到酷暑便會出現(xiàn)胃腸道不適、乏力倦怠、頭暈頭痛等癥狀。預防疾病,可從飲食做起。
蓮子有養(yǎng)心安神、健脾止瀉、益腎固精作用。如虛煩驚悸、失眠不寐、脾虛泄瀉、食欲不振、腎虛遺精等癥,均應提倡適當多吃蓮子?,F(xiàn)代研究證明,蓮子除含有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外,還含有荷葉堿、金絲草苷等物質,對治療神經衰弱、慢性胃炎、消化不良、高血壓等有效。
夏氣通于心,暑熱逼人,催生煩躁,易傷心血。此時,可食用少量蓮子心,蓮子心的味道雖然比較苦,但可以清心火,是養(yǎng)心安神的佳品,亦可壯腸胃。
綠豆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濕的作用,非常適合夏天出現(xiàn)濕熱郁滯、口干口渴、小便赤熱、便秘、目赤腫痛等癥狀的人群食用。但也要提醒的是,綠豆性寒,容易損傷胃氣,所以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
中醫(yī)認為,豌豆性味甘平,有補中益氣、利小便的功效,酷暑出汗量大,耗傷中氣,故易感神疲力乏,用豌豆益氣除乏。中醫(yī)典籍《日用本草》中有豌豆“煮食下乳汁”的記載,因此,哺乳期女性多吃點豌豆可增加奶量。此外,豌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原,食用后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有潤膚的作用,皮膚干燥者應該多吃。此外,豌豆中富含的粗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保持大便順暢,起到清潔腸道的作用。
夏季,人體的損耗大,應季蔬菜茄子中含有維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能夠延緩人體衰老。茄子是為數(shù)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在它的紫皮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P,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替代的。
與普通鴨蛋相比,咸鴨蛋中部分蛋白質被分解為氨基酸,由于鹽腌,使蛋內鹽分增加,蛋內無機鹽也隨之略增,含鈣、鐵量比雞蛋、鮮鴨蛋都高,夏季電解質丟失較多,可食用咸鴨蛋補充。
冬瓜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痰、除煩止渴、祛濕解暑等功效。冬瓜富含胡蘿卜素、多種維生素、粗纖維和鈣、磷、鐵等微量元素,且鉀鹽含量高,鈉鹽含量低,對于需要低鈉飲食需求的高血壓、腎病、浮腫等患者,尤為適合。三伏天適當吃些冬瓜,不但解渴消暑、利尿,還可使人免生疔瘡。冬瓜對皮膚亦有好處,并可保持形體健美。
苣,又名萵苣筍、萵筍、千金菜。中醫(yī)認為,萵苣性味苦、甘、涼,入大腸、脾、胃經,有清熱利尿、通脈下乳之功效。萵苣含有大量植物纖維素,能促進腸壁蠕動、通利消化道,是便秘患者的最佳食料。
山楂里含有的三萜類烯酸和黃酮類這兩種成分,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降低血壓、促進膽固醇排泄、降低血脂的作用。用生山楂煎湯,輔以藿香、蘇葉、荷葉等,可化濕代茶。此類茶飲可以芳香化濕助運,改善疰夏的相關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