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仙
古人云:“紅袖添香夜讀書?!比松類芤庾钕硎艿氖虑?,莫過于枕上讀書。古往今來,讀書人都喜夜讀,夜深人靜之時,擰亮一盞燈,斜倚于床頭,聞著淡淡的書香,捧上一本心儀的書隨性翻閱,無塵世之紛擾,無案牘之勞形,一顆心完全歸屬于自已,怎么想都是一種人生的至美享受。
“三更有夢書當枕”,說白了,也就是枕旁放了幾本書而已。何止是枕旁,連沙發(fā)上、茶幾上、床頭柜上都堆滿書本。我很喜歡這樣一句古詩“年年歲歲半床書”,讓人一下子就聯(lián)想起“坐擁書城,不啻南面稱王”這句妙言,形象地描寫出一個愛書人的心態(tài)和癡狀。
古人把“枕上”作為讀書的大好時間,想一想不無道理。一般來說,白天忙忙碌碌,精力不易集中,城市的各種喧囂聲是很難排除的干擾。只有靜謐的夜晚,讓人的心靈寧靜、淡泊,沒有了喧擾,這時候最適合讀書。
枕上讀書,是很多喜歡讀書的人的習慣吧。奔波忙碌的一天,晚上回到家,沒有家務等著,沒有俗事瑣事煩心,即使有,也可以拋開去,晚飯后,洗漱完,泡上一杯茶,躺到床上,打開臺燈,輕松隨意,讀喜歡的書。這是生活中最幸福最開心的時刻。
枕上讀書,隨意舒心,隨手拈來,率性而讀,或一目十行,或細細品啜,“夜雨孤燈亂翻書”“一窗昏曉送流年”……讀累了,熄燈掩卷,閉上眼睛,思想如脫韁野馬,翱翔于碧海藍天,那嫩楊新柳、婉約桃紅、杏花江南、古道塞外,便都在薄薄的夢里。
夜讀,可體味到“一盞孤燈夜讀書”的境界,冥然而懷“幾間茅屋閑臨水”的心態(tài)?!白x書伊何,會我者多,一與心會,自笑自歌……”漫步書林幽徑,神怡氣爽,向智者求教,與哲人閑聊,寵辱皆忘,惟書香襲袖,滋潤心田。其間蘊含幾多警思,幾多啟迪,幾多喜怒哀樂。讓你或擊節(jié)長嘆,或臨窗沉思,或掩卷品味。審視生活的真諦,獨酌人生的原汁原味。從而,面對一個真實的自我。
夜守書齋,把白天的喧囂和煩躁拋向九霄,心之犁悄然開鏵。我向往古人描繪的“床頭亦有閑書卷,伸手拈來倦即休”的讀書雅境。日復一日,我漸漸地迷上了這午夜讀書的幽境。人世匆匆,有忙不完的公事和私事,爭不完的功名和利祿。唯有這午夜讀書,如魚游于水,鷹翔于空,神游書海,與幾千年的古人對話,與哲人相廝守,是一種超凡脫俗的萍逢,聆聽先哲們的諄諄教誨,走上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一窗明月的夜晚,倘徉于書海之中,任情感一瀉千里奔騰澎湃,讓思想海闊天空縱橫馳騁,這是一種妙不可言的美。讀著、讀著,讀出滿紙芬芳,讀出心靈的舒展。夜守書齋,靜靜讀書,使我不為塵俗所染,不為市井所掠,進入了一種淡泊、幽遠、寧靜、“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人生境界。
我想,對一個愛書人來說,有半床書伴眠是最快樂的事了。有人說過,書是案頭之山水,對我來說,書更是案頭之鮮花。夜夜有書相伴,只怕夢也是香的。而一旦缺了它們,就像是疏梅少了窗月,美食少了海鹽,天空少了彩霞,青山少了綠水。
“一窗明月半床書”。在不知不覺中,書落枕邊,枕書而眠,擁書入夢,嘴角掛著安然詳和,真是“書當快意讀,伴書好入夢?!贝藭r,三兩聲夢囈將作為余興未盡的注腳。
是夜,斜倚于床頭,輕輕地翻動書頁,窗外的秋葉隨風沙沙而落,留下的是累累碩果。葉的使命,原本是為了帶來枝頭的蔥翠和果實的芳香,那么,書給我們帶來的則是精神的富有和思想的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