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永麗
(南寧市中醫(yī)醫(yī)院,廣西 南寧,530001)
妊娠期糖尿?。℅MD)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妊娠期疾病,現(xiàn)代臨床調查研究[1]指出妊娠期孕婦葡萄糖需求量及胰島素抵抗增加與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之間的矛盾與該疾病的發(fā)生存在密切聯(lián)系,但目前仍未完全闡明該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同時指出高糖高脂飲食、肥胖及高齡孕婦等人群發(fā)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更大。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后會對孕婦及胎兒身體健康造成嚴重損害,且往往還會產(chǎn)生一系列長期不良影響。近些年來相關方面的調查研究[2-3]顯示,中高強度的運動對妊娠期糖尿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妊娠前及妊娠期間合理開展體育運動能夠有效改善孕婦身體健康狀況,使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風險降低。同時,還能夠使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使用量明顯減少。以上研究結論提示,對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給予其運動指導,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對促進患者身體恢復及改善其預后具有積極意義。
韓金芳等[4]指出妊娠期糖尿病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即A1GMD 與A2GMD。其中,前者是指發(fā)病后不需要進行藥物即可使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圍內,又稱為飲食控制型GMD,該類型GMD的發(fā)生與胰島素生成細胞的自身免疫破壞所引發(fā)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有關;后者則是指發(fā)病后需要通過藥物治療使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圍內,該類型GMD 的發(fā)生則于肌細胞對胰島素抵抗等因素有關。劉彪[5]指出孕婦機體所需葡萄糖及胰島素抵抗會隨著妊娠的進展而增加,但是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會降低;但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分泌不足等因素對于運動療法均不會產(chǎn)生影響,通過運動療法能夠使活化的肌細胞攝取的葡萄糖增加,改善妊娠期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從而對血糖進行有效控制,降低相關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風險。另外,循序漸進的增加體育運動強度,能夠增加活化的肌細胞吸收的葡萄糖量。
現(xiàn)代社會人們已經(jīng)普遍認識到身體健康與運動鍛煉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等指出合理開展運動鍛煉能夠使非妊娠人群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從而使血糖水平穩(wěn)定在正常范圍內,并且同樣能夠有效控制妊娠人群的血糖水平。有關研究[6]指出,在GMD 治療過程中除藥物外,運動、營養(yǎng)等方法同樣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指導孕婦合理開展體育鍛煉能夠使妊娠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有效降低,使孕婦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tài)。同時,妊娠期定期開展體育鍛煉,能夠使孕婦機體葡萄糖代謝得到有效改善,從而使胰島素抵抗降低,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進而使胰島素使用量減少或停止胰島素治療。
3.1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運動類型及運動時機董翠芳等[7]指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以進行有氧運動、伸展運動等多種形式的運動鍛煉。其中,有氧運動是指連續(xù)、重復的鍛煉機體大肌肉群,比較常見的有氧運動形式主要包括慢跑、游泳、散步等;伸展運動的常見形式主要有瑜伽、太極等。另外,抗阻力訓練也是常用的無氧運動鍛煉方式,比較常見的形式主要有啞鈴等。對于孕婦來說,妊娠前及妊娠期間無論是否確診GMD 均應開展規(guī)律性的運動鍛煉,并且妊娠中、晚期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和喜好隨意選擇以上任何運動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妊娠晚期胎兒的不斷成長會使孕婦腰椎及背部肌肉承受巨大的負擔,因此在此階段應避免進行負重運動,防止引發(fā)胎盤早剝等一系列不良事件。黎長虹等[8]的調查研究顯示,現(xiàn)階段大多數(shù)孕婦最容易接受的運動方式是散步,而這一運動方式也確實適合應用于整個妊娠期。散步屬于有氧運動,該方式便于實施,且能夠對孕婦心肺功能、機體抵抗力及睡眠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另外,妊娠期孕婦機體荷爾蒙水平的變化可引發(fā)韌帶松弛,因此還應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開展相應的伸展運動。
3.2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運動強度張紅梅[9]指出GMD 患者的運動強度因人而異,應根據(jù)孕婦實際情況合理確定。若GMD 患者因職業(yè)等因素在妊娠前長期久坐,則應開展低、中強度的運動鍛煉;若GMD 患者在妊娠前經(jīng)常運動,則可開展中、高強度的運動鍛煉。不過目前全球多數(shù)國家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建議妊娠期GMD 患者運動強度以中等強度為宜,并根據(jù)孕婦身體狀況等因素進行適當調整。對于不能耐受中等運動強度的孕婦,可指導其開展低強度運動鍛煉。需要注意的是在開展中等強度運動前后,應先指導孕婦進行充分的熱身運動與放松運動,從而避免引發(fā)肌肉酸痛。
3.3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時間及頻率洪程銘等[10]指出孕婦每周的中等強度運動鍛煉不低于3 次,最好每天都進行一定時間的運動鍛煉,一周運動累積時長應達到150min 以上。另有研究[11]認為GMD 患者每天進行中等強度運動鍛煉的時間應達到20-30min。目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尚未提出明確的運動鍛煉開始的最佳時間,但大部分人認為應盡早開始,如孕前或孕早期。對于這一問題,我國專家學者建議餐后開展運動鍛煉,運動時間最初可設定為10min,之后循序漸進延長至30min,運動過程中可適當休息,每周運動鍛煉3-4 次為宜。
3.4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運動體位孫建華等[12]指出GMD 患者在進行運動鍛煉時可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采取適當體位,如站立位、仰臥位、坐位等。妊娠晚期進行運動鍛煉時不宜采用站立位,這是因為孕婦妊娠晚期子宮體積增大,會使孕婦腹部承受較大的負擔,容易使身體失去平衡造成意外傷害。坐位、四足體位適用于整個孕期,且可以進多種類型的體育鍛煉,但四足體位不宜長時間保持,防止對頸椎造成損傷。另外,孕晚期應避免采用仰臥位,長時間保持該體位會使子宮增大對下腔靜脈造成壓迫,從而對靜脈血回流產(chǎn)生不良影響,容易引發(fā)仰臥位綜合征。此外,彭婷婷[13]指出整個孕期也可以采用側臥位開展運動鍛煉,且最好左右側臥位交替進行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
3.5 不同妊娠時期的運動鍛煉劉省燕[14]指出不同妊娠時期可根據(jù)孕婦實際情況指導其采用不同的方式開展運動鍛煉。孕婦妊娠初期一般會出現(xiàn)一系列早孕反應,如乏力、惡心、嘔吐等,缺乏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因此該階段應開展低強度、小幅度的運動鍛煉;妊娠中期若孕婦未出現(xiàn)運動禁忌癥,則應指導其開展中等強度、幅度適中的運動鍛煉,使孕婦機體抵抗力的增強,改善其心肺功能,從而減輕妊娠晚期孕婦心臟負擔加重所引起的不良癥狀;妊娠晚期孕婦無法自如活動,因此該階段應以舒展運動為主,避免進行中高強度的運動鍛煉,同時引導孕婦進行盆底肌訓練,指導其學習掌握分娩呼吸技巧,為經(jīng)陰試產(chǎn)做準備。
3.6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開展運動鍛煉的注意事項吳仁清[15]指出GMD 患者的運動原則與普通人群相同,但在制定運動處方及開展運動鍛煉之前,應對患者病情及身體情況進行全面評估,確保孕婦無任何運動禁忌癥。運動鍛煉初期應對孕婦進行全程監(jiān)督和指導,運動過程中若孕婦出現(xiàn)不適癥狀,如頭暈、胸悶、陰道流血等,應立即休息,若癥狀無明顯緩解則立即送醫(yī)治療。另外,為避免出現(xiàn)低血糖,還應使用便攜式血糖檢測儀對孕婦運動過程中的血糖水平進行監(jiān)測,若GMD 患者正在接受胰島素治療,則應在運動鍛煉開始前對其血糖水平進行測量,并據(jù)此確定運動時間、強度等指標。若孕婦不適合開展室外運動,可指導其進行室內上肢運動。
總而言之,妊娠前及妊娠期合理開展運動鍛煉,可使孕婦GMD 發(fā)生風險降低,同時堅持進行規(guī)律性的運動鍛煉還能夠有效控制GMD 患者的血糖水平。在GMD 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應用運動療法,合理制定運動處方,安排運動方式,對疾病的治療及患者身體的康復具有促進作用,有利于改善最終妊娠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