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平
(新疆烏魯木齊市第八十七中學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不過在中考的壓力下,大多學生對于體育的學習都是以中考為基準,只進行中考項目的訓練,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并不高,這對于體育學習效率的提升便會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同時訓練的不到位,學生很容易在運動中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這對學生的身體健康會造成影響。因而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的內(nèi)容和方法也需要不斷更新,不過整體來講,初中生在體育課堂中的參與度和訓練強度并不高,因而教師還應當通過多樣化的方式開展體育課堂,提升學生的體育水平。
在當今時代發(fā)展下,隨著國家對體育事業(yè)重視程度的增加,各個學校都開始完善自己的體育教學體系,諸多初中也都依據(jù)學生的發(fā)展情況,開設了多樣化的體育項目教學。同時,初中體育教師也在對體育項目和體育教學發(fā)展予以探索,完善體育課堂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nèi)容,以期為學生提供更為高效地體育課堂教學。不過,從當今初中生對體育的認知來看,諸多學生對體育課堂學習的熱情還不夠,只有肆意的玩耍才能夠激發(fā)學生體育課堂學習的興趣;而如果讓學生進行統(tǒng)一的學習,則會消磨學生對體育課程的熱情,大多學生對于規(guī)范性的體育運動也比較反感。比如說,在跑步運動以及熱身流程的完成時,大多學生的表現(xiàn)都極其敷衍。這樣對學生體育學習效果會產(chǎn)生極為不利的影響,這邊需要學生增強自身對體育的認知。另外,在當下體育教學中能夠發(fā)現(xiàn),大多初三學生都會利用體育課程進行中考體育項目的訓練,而在訓練中只是以中考的標準為導向,有時并沒有真正掌握不同運動項目的動作要領和基本技能。比如說,在進行乒乓球?qū)W習的時候,中考的要求是要連續(xù)擊球30個,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動作進行一一調(diào)整,但是在實踐中為了得分學生總是會以自己習慣或者舒服的姿勢隨意進行運動,這樣其實會使得考試也喪失了意義,學生雖然進行了鍛煉,從根本上來講卻是無效的體育運動。因此,加強初中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對學生的體育興趣以及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都具有重要意義。
2.1 課程體系的規(guī)范。體育也是一種課程,并不是給予學生肆意玩耍的時間,而是通過固定的體育運動給予學生學習上的放松,通過身體的訓練來轉(zhuǎn)移學生學習的焦慮。因而構建高效的初中體育課堂最為首要應當關注的因素便是課程體系的規(guī)范,其課程內(nèi)容不僅要包括體育運動,還應當包括體育理論教學、體育運動技能教學等諸多方面,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引導學生掌握更多的體育基礎知識和技能,充分挖掘?qū)W生在體育學習上的天賦和潛力,為國家選取更多優(yōu)秀的運動員。
2.2 師資力量的健全。教師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引導者,雖然素質(zhì)教育倡導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但是依舊離不開教師的重要引導。因此高效初中體育課堂的構建,師資力量的健全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強大的師資力量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教師不僅能夠向?qū)W生傳授更多的知識,還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學生發(fā)展的體育運動訓練計劃,這才會對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產(chǎn)生促進作用,也能夠充分挖掘?qū)W生的體育運動潛力。
2.3 教學方法的豐富。高效體育課堂的構建是指體育教學的高效性,而高效性的體現(xiàn)最為重要的還應當是學生的課堂接受程度,因此教師教學方法的豐富對高效課堂的構建也會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完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方法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便能夠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熱情,同時不同的教學方法會給予學生更為新奇的體驗,有時對一些重復的訓練便更容易接受。另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增加課堂的針對性,能夠讓每名學生都接受到適合自己的教學,進而便能夠促進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
2.4 素質(zhì)訓練的加強。高效體育課堂是能夠利用有限的時間更加系統(tǒng)地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體育運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節(jié)體育課程都注重加強基礎的素質(zhì)訓練,這樣才能夠為學生今后的體育項目訓練奠定基礎,也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因而在初中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過程中,還應當關注素質(zhì)訓練的強度,從而為學生的體育鍛煉奠定重要基礎。
2.5 教學設施的完善。教學設施是教學的基礎,也是教學的后勤保障設施,缺少教學設施,教師的教學計劃再完善也難以實施,因而初中在進行體育高效課堂構建的過程中,教學基礎設施的實時更新與完善也極為重要,學校應當為體育課程提供基礎的信息技術設備,增加校園的運動器械,進而給予學生體育學習最好的支持,也能夠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
3.1 構建科學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體育事業(yè)在我國的地位越來越高,諸多初中也開始增加每周的體育課程比例,因此構建科學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極為重要。一方面,教師應當針對每周學生的課程安排和休息時間安排等諸多方面,合理設置體育課程的時間,比如說,可以將體育課程安排在周三,在經(jīng)歷兩天的學習后,學生會感受到疲憊,此時戶外訓練則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放松,會起到良好的過渡作用,也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接下來的學習中。同時,體育課程也可以安排在周五的最后一節(jié),學生在快要周末的時候往往心比較散,此時安排一節(jié)體育運動便能夠解決課堂教學效率低的問題,并且教師也可以依據(jù)學生一周的體育運動情況進行總結,向?qū)W生布置一些課后訓練作業(yè),從而更好地提升初中生的體育運動水平。另一方面,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可以采取基礎加專項的訓練模式,學校可以將學生的體育課程集中化,每節(jié)課進行基礎項目訓練以后可以讓學生自由進行專項訓練。比如說,初中生一周兩節(jié)體育課,教師可以利用一個月進行一次體育理論的講解,然后在其他體育課堂上,先按照班級帶領學生進行基礎運動,像拉伸運動、跑步等,然后讓學生依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從而提升專項體育訓練的效果,也能夠保證學生至少會掌握一種完整的體育技能。
3.2 提升初中體育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引導者,因而加強初中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還應當注重體育教師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一方面,學校可以給予教師專業(yè)化的培訓,擴大體育教師的隊伍,招聘更多優(yōu)秀的全面性的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比如說,可以聘請專業(yè)的運動員來向教師進行動作的傳授以及規(guī)范,也可以向教師傳授最新的體育精神和體育政策。同時專業(yè)的運動員還可以為教師講解一些實際訓練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樣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便能夠?qū)⒗碚撆c實踐進行更為充分的融合。另一方面,學校還應當鼓勵教師之間進行交流溝通,不僅要與本校體育教師進行溝通,還應當積極汲取外校以及網(wǎng)絡中的體育教學經(jīng)驗,從而加強高效體育課堂的構建。比如說,在對初中生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可以安排教師分管不同班級的基礎訓練,然后每個教師根據(jù)自己的特長選取專項教學項目。在課后教師應當針對不同學生的基礎訓練以及專項訓練情況進行總結分析,進而實現(xiàn)因材施教,推動學生更好地發(fā)展與進步。
3.3 加強課堂師生互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體育是一項戶外教學活動,理論教學只占據(jù)微小的比例,但是無論是理論教學還是戶外教學,教師都應當注重課堂師生互動的加強,這樣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更好的體育教學氣氛。一方面,在進行理論教學的時候,信息技術可以與理論進行充分融合,以此來拉近學生與體育之間的距離,這樣對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具有重要的影響。比如說,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運動視頻以及實際比賽的播放,然后向?qū)W生進行詢問和拓展性提問,像籃球運動,教師可以詢問學生“你們了解的籃球比賽都有哪些?你是否觀看過完整的籃球比賽?籃球比賽的機制是什么?”等,進而便能夠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的充分融合。另一方面,在戶外運動訓練中,教師更應當注重課堂的互動,這主要是由于在戶外學生的注意力更容易分散。比如說,在對籃球運動技能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向?qū)W生講解運球技術的要點,接著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和模仿,讓其提出自己的疑問;同時,在教師進行運球技術示范以后,教師應當逐一對學生的動作進行指導,還可以讓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進行演示,這樣便能夠加強課堂中的師生互動,進而便會有利于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
3.4 注重體育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體育并不是一味地復制教師的動作,也蘊含著諸多的體育理論,因而教師在進行高效課堂構建的過程中也應當注重體育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對此,教師應當在動作示范之前,先對動作進行分解,對每一個動作背后的內(nèi)涵和理論進行深入的剖析,平衡理論與實踐的體育教學比例,從而便能夠促進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理解。比如說,在對基礎動作進行講解的時候,教師直接示范看起來很簡單,通過教師的示范能夠掌握基本的動作形態(tài),但是動作的細節(jié)卻無法良好地掌握,并且諸多學生在進行模仿的過程中卻不得要領,這樣對學生體育運動技能的學習會造成諸多阻礙;此時,教師便可以對動作的理論進行講解,通過細致地理論說明,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每個動作的關鍵和具體的細節(jié),像起跑的技術,其要領首先需要單膝跪蹲,然后在預備時將臀部移至稍高于肩部的位置,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起跑動作,如果只是示范學生可能無法對動作具體的位置予以掌握,而細致的理論講解再結合教師的實踐示范,進而便有利于體育課堂高效性的加強。
3.5 將游戲嵌入到體育課堂教學。體育課堂是對學生的放松,通過身體的訓練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但是一些體育運動訓練也會顯得有些枯燥,這樣便會降低學生體育學習的熱情。對此,體育教師可以將游戲嵌入到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游戲來進行體育動作的重復,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便會進行運動技能的反復訓練,以此提升體育學習的整體效率。比如說,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蹲蘿卜游戲來鍛煉學生的蹲起能力,由教師開頭學生進行接力,喊到哪個小組便要進行蹲起,如果小組成員的動作不到位或者蹲起得不夠及時,全組成員都需要接受懲罰,這樣不僅能夠訓練學生的蹲起能力,對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競爭精神都會產(chǎn)生較為重要的影響。
3.6 運用分組、分層教學,實施因材施教。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其身體素質(zhì)以及訓練接受程度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因此初中體育教學時,教師應當注重分組和分層教學的運用,積極實施因材施教。一方面,初中體育分組教學可以體現(xiàn)在學生興趣的劃分,依據(jù)不同學生的興趣對其進行專項的訓練,使得學生在初中學習期間至少可以掌握一項完整的體育運動技能。比如說,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乒乓球、羽毛球、籃球、足球等多項運動項目,學生可以從這些相關的專項運動中挑選一項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在一項運動技能達標以后便可以重新選擇其他運動項目進行學習,這對于學生運動技能的培養(yǎng)和加強具有重要作用,同時還能夠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堅定的信念,有助于學生體育精神的形成和發(fā)展。另一方面,在不同項目的訓練中,教師也應當對學生的水平和身體素質(zhì)予以細致的劃分,對不同特點的學生采取不同的體育專項教學方案,這樣便能夠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發(fā)展與完善,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訓練的過度或者無效。
3.7 完善初中體育課堂評價體系。教學不僅在于教與學,教學的評價也極為重要,因而初中體育教師還應當注重課堂評價體系的完善。對此,一方面,初中體育教師在每節(jié)課后都應當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身體素質(zhì)以及體育運動技能的變化等進行反饋和總結,并對學生的日常運動參與情況予以實時掌握。比如說,教師可以在課余時間開設線上教學平臺,帶領學生進行運動,也可以讓學生隨時隨地進行運動技巧的學習;并且通過學生的觀看情況也能夠?qū)W生的體育學習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從而制定出更加專業(yè)化的體育教學方案。另一方面,教師應當注重對不同學生的評價方式,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盡可能多使用正向的激勵性話語,善于發(fā)掘?qū)W生各方面的優(yōu)勢,多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以及的學生,如果學生存在的不良行為要進行及時、妥善地糾正,這才會促進學生體育技能的快速提升。
綜上所述,體育在當今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諸多學校都開始加強體育訓練的強度,無故不得占用學生的體育課程。目前,對于初中生而言,對體育課程雖然有著一定的熱情,但是如果集中訓練便會顯得興趣缺缺,這些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會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因而在當今時代的發(fā)展下,初中教師應當加強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要保證課程體系的規(guī)范、師資力量的健全等多重因素。對此,初中體育教師可以加強自身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也應當構建科學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同時還可以采用多樣化的體育教學方法,完善體育教學的評價體系,進而便能夠有利于初中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以及初中生身體素質(zhì)和心理素質(zhì)的有效提升,也能夠為今后學生的發(fā)展奠定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