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期待到構建:李大釗政黨觀的歷史嬗變(1912-1921)

      2022-11-24 11:25:00孫夢琳俞小和
      關鍵詞:黨爭李大釗資產階級

      孫夢琳,俞小和

      (合肥師范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合肥230601)

      近代以來,中國政黨政治主要起源于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對西方政黨理論的學習與借鑒。民國初年,在西方資產階級政黨移植到中國的過程中,暴露出諸多問題,為挽救新興的政黨,李大釗對政黨發(fā)展提出批評與建議。但在1915年后,隨著國際形勢的轉變、中國革命的發(fā)展,李大釗逐漸對資產階級政黨失去信心。他開始將視線轉移到無產階級政黨,尋找與中國國情相適應的政黨發(fā)展道路,逐漸構建馬克思主義政黨觀。以下是對1912-1921年李大釗政黨觀的基本內容及其發(fā)展變化過程進行探討,以求教于學界。

      一、李大釗對資產階級政黨的理想期待

      政黨是一種古老的歷史現(xiàn)象,但現(xiàn)代意義上的政黨是資產階級革命獲得勝利以后才出現(xiàn)的。對現(xiàn)代政黨的產生,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政黨起源于階級斗爭,是階級和階級斗爭發(fā)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1]由于中國政治經濟的特殊性,現(xiàn)代政黨并未出現(xiàn)在中國,直到近代以后,中國被迫打開國門,面向世界,政黨理論隨之輸入。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知識分子開始接觸西方資產階級政黨學說,并逐漸對政黨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1907年李大釗進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系統(tǒng)地學習了西方先進的政治、經濟、法律等知識,閱讀了大量的西方憲政與民主理論。[2]受民主自由思想的影響,李大釗開始向往資產階級的民主政治,對資產階級政黨給予高度的認可和贊賞。在1912年至1915年期間,立志通過研究政治以挽救中華民族的李大釗,積極關注中國政黨的發(fā)展方向,形成了對政黨的初步認識。

      李大釗肯定了政黨在政治中的積極作用。在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衰敗之際常常伴有黨禍現(xiàn)象的發(fā)生,并且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和“黨”有關的詞語往往蘊含著貶義色彩,如“朋黨”、“黨羽”、“結黨營私”等。這使國人往往談黨變色,害怕、忌諱政黨的存在。這為封建頑固勢力攻擊資產階級政黨及政黨政治提供條件。為了維護新生的政黨政治,李大釗以史為例,指出在古代便有“唐之清流,宋之蜀、洛、朔,明之東林、復社”等愛國黨派,[3]如今民主共和已經建立,國人更應該以這些愛國利民的黨派人士為榜樣,正確看待現(xiàn)代政黨,積極建勛立業(yè)。同時,李大釗強調了資產階級政黨在資產階級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資產階級政黨與中國古代的黨派不同,在資產階級民主政治中政黨如果運用得當,不僅不會引起動亂,還能夠推動民主政治的繁榮發(fā)展。[3]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是依托于資產階級政黨的存在與發(fā)展;而資產階級政黨是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產物,政黨的建立與活動是以民主精神為標準,為轉移的。因此資產階級政黨的發(fā)展能夠推動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進步,而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則為資產階級政黨的發(fā)展提供制度保障,兩者相輔相成。李大釗通過對資產階級政黨與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制度關系的揭示,向時人論證了政黨發(fā)展前途與國家發(fā)展命運的關系,闡釋了政黨的積極作用。這有利于化解民眾對政黨的偏見,捍衛(wèi)資產階級政黨在民主政治體制中的尊嚴,為現(xiàn)代政黨觀的傳播與發(fā)展奠定思想和輿論基礎。對于資產階級政黨在政黨政治中的重要性,孫中山也給予肯定,他指出:“欲求有完全國家,必先有完全議院,必先有完全政黨?!盵4]

      李大釗主張以良性黨爭為政黨活動準則。民國初年,政黨發(fā)展迅猛,數量激增,黨爭現(xiàn)象隨之而起。由于黨爭現(xiàn)象頻繁發(fā)生,引起了時人的爭論。有人認為黨爭是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現(xiàn),黨派每多進行一次競爭,國家文明就會多進一步;[5]但也有人認為黨爭將會消耗國家,破壞社會的安定,[6]最終招致禍亂。面對時人對黨爭的懷疑,李大釗解釋到“政治善良之國,必有兩大政黨各抒其政見,以為競爭。此興彼仆,此仆彼興,故常以一方立于執(zhí)行地位,一方位于監(jiān)督地位”。[7]以維護國家根本利益為目的的黨爭是民主政治發(fā)展的常態(tài),也是發(fā)揚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現(xiàn),這將有利于政黨政治朝著民主化、科學化方向發(fā)展,有效避免專制壟斷的發(fā)生。李大釗對良性黨爭給予高度贊同并寄予期望,認為政黨是民主政治的主要載體,政黨之間相互競爭、相互監(jiān)督、更替執(zhí)政是民主政治發(fā)展的常態(tài)。李大釗對良性黨爭作用的論證有力地沖破“政黨禍國論”的不良影響。同時,孫中山在上海國民黨茶話會的演說中對黨爭進行界定,指出政黨為謀求國家的發(fā)展進步、人民的幸福安樂,用正當的方式進行競爭,這是黨爭。相反,為謀取個人、團體利益進行無德競爭則是私爭。[8]孫中山鼓勵政黨開展良性黨爭,認為“一國之政治,必賴有黨爭,始有進步。”[8]李大釗與孫中山對黨爭的看法都是從國家利益出發(fā),劃清了良性黨爭與不良私爭的界限,為當時社會上畏懼黨爭、不明黨爭本質的人士撥開認識上的迷霧,為政黨政治樹立信心。

      李大釗主張以維護政治安穩(wěn)為政黨活動目標。作為一個滿懷愛國熱情的有志青年,李大釗希望各黨派能從國家利益出發(fā),求同存異,攜手共進,以形成政治合力維護國家的和平穩(wěn)定。李大釗以辛亥革命的勝利為例,指出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夠迅速成功,是因為立憲派與革命派相互配合,擱置分歧,齊力并進,最終取得革命的勝利。反之,革命能否成功,將不可預測。[3]辛亥革命勝利的經驗使李大釗明白若政黨之間因意見不同,分散發(fā)展,政黨力量就會隨之削弱,各黨最終將無所成;若政黨之間能夠最大限度的謀求共同目標,形成強大的政治合力,將有利于國家的穩(wěn)定與統(tǒng)一。然而,在民國初建之時,百廢待興,人民仍處于水火之中,李大釗還未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只能將民族復興的希望寄托于現(xiàn)存的袁世凱政府。年輕的李大釗從學理出發(fā),真切的希望政黨與政府之間能夠調和矛盾,彼此合作,以達到維護政治穩(wěn)定和社會安定的目的,從而未能認清以袁世凱為代表的舊軍閥反動統(tǒng)治的本質,采取了擁護袁世凱政府的態(tài)度。這表現(xiàn)出此時的李大釗政治思想的幼稚與不成熟。直到1914年后,袁世凱政府相繼解散國會,出賣國家主權,暴露出復辟倒退的反動統(tǒng)治本質,這使李大釗立即投身于反袁的革命斗爭中,其政黨觀念也隨著革命形式的變化而產生變化。

      年輕的李大釗對資產階級政黨政治的熱烈向往,使其在資產階級政黨移植到中國時給予學理上的期待和美好憧憬。

      二、李大釗對民國政黨的徹底失望

      資產階級政黨在移植到中國的過程中,未能適應中國政治社會的發(fā)展,出現(xiàn)諸多令人不滿的行徑。李大釗為鞏固新興政黨的發(fā)展,對民國政黨進行嚴厲批判,以圖匡正政黨行為。但1915年后,隨著中國政治形式的變幻,理想的政黨模式同民國各黨派的現(xiàn)實狀況的矛盾,使李大釗逐漸認清民國政黨爭權奪利的本質,喪失了對民國政黨的期望,展現(xiàn)出李大釗政黨觀念的進一步發(fā)展。

      李大釗批評民國政黨缺乏“黨德”。政黨若要發(fā)揮組織和領導的作用,使政黨活動產生重要影響以實現(xiàn)政黨目標,必須要通過一定的紀律手段,約束政黨成員,凝聚政黨力量。但是中華民國誕生于社會大動蕩之中,社會環(huán)境惡劣,未能及時建立約束政黨及其成員行為的較為完整的法律制度,致使政黨活動缺乏紀律與“黨德”。因此在政黨開展活動時,常常“怪狀百出,擲硯打罵處于神圣之議會,跳囂揪叫處于代表之議員,金錢運動惟利是視,權力轉移惟勢是依?!盵9]李大釗認為政黨活動出現(xiàn)混亂無序的現(xiàn)象主要是因為政黨成員未能徹底擺脫封建專制思想的侵害,使“黨德”和民主精神難以在政黨內普及。針對這一現(xiàn)象,李大釗提出用“立憲”精神修正政黨活動的主張。在現(xiàn)代民主機制中,政黨競爭易形成政治對抗,為使政治對抗有序運行,則需要“立憲”精神的引導。政黨在組織運行時,領導干部應以身作則,將民主精神灌輸于政黨成員之中,提高黨員的道德修養(yǎng),將政黨對抗控制在一定規(guī)范內??梢娎畲筢撘芽吹矫駠鴣y象叢生的政黨現(xiàn)象,但仍希望通過思想改造使政黨活動走上正軌,以維護來之不易的民主政治。但民國各黨在權利的攀附之下,不顧民生,只爭意見卻不爭政見,“此黨戴為魁首者,彼黨將視為盜賊;彼黨倚為柱石,此黨將目為公敵;羌內怒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盵3]民國政黨不講“黨德”,相互污蔑、傾軋的現(xiàn)象,使李大釗倍感失望。

      李大釗批判民國政黨組織松散?!罢h的組織是國民一種政治的團體,就是全國國民中依共同的志趣,共同的精神,構成協(xié)同的能力,而營政治生活的團體?!盵10]嚴密的政黨組織能夠凝聚全體成員的共同目標與精神信仰,形成政黨的政治向心力與凝聚力,以促進政黨發(fā)展。然而,一方面從民國政黨成員構成來看,階級錯雜,組織松散。民國建立后,集會、結社活動合法化,使各種社團紛紛成立。這雖有利于傳播民主思想,但黨派成員數量激增,階級復雜,容易造成各黨團所代表的階級性質和階級利益不明確。黨團性質的復雜易使執(zhí)政黨在制定方政政策時,招致不同陣營成員的攻擊與反駁。這既不利于方針政策的有效開展,也易使政黨陷于狹隘的派系斗爭。這是民國政黨在開展政黨活動時出現(xiàn)相互指責、彼此謾罵的混戰(zhàn)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此李大釗提出嚴厲批評,指出“民國以來的政黨......既無政黨之精神,亦無團體的組織”,若將改造中國的希望寄托于他們身上,不外乎“盼日頭由西邊出來一樣”。[11]另一方面,從政黨成員質量來看,民國政黨成員良莠不齊,不利于政黨形成政治合力。政黨的先進性在于政黨成員是由階級中優(yōu)秀分子組成,因此政黨在吸收成員時應該依據嚴格的章程,以保障政黨的先進性。但民國政黨在吸收黨員時并不注重考察黨員的質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國民黨在吸收新黨員之時,“青年之士子,跋扈之武人,市儈之商販,皆摻雜與其中,對于大官闊佬,則不問其是否同情,預寫文憑,強之加入?!盵12]可見民國政黨成員來源廣泛,質量不一,雜湊在一黨之中,不能形成堅強的政治合力,以維護政黨的純潔性與先進性。對此現(xiàn)象李大釗批評到,“共和國有所謂政黨者矣,于是集烏合之眾,各豎一幟,以渙汗人間......”[3]

      李大釗批判民國政黨脫離群眾。隨著民國政黨的畸形發(fā)展,李大釗已看清民國各黨爭權奪利的本質,意識到民國政黨根本無法承擔起建立民主政治的重任,對其徹底失望。一方面,李大釗揭示民國政黨貪污腐敗,不顧民生疾苦。民國政黨自成立之后打著民主共和的旗號,將政黨作為收斂民脂民膏的工具?!霸囉^此輩華衣美食,日搖曳于街衢,酒地花天......此輩蠅營狗茍,坐擁千金,以供其賄買選票者......”[3]然而生活在動蕩中的民眾往往食不果腹,居無定所,更有妻離子散,餓殍橫野的凄慘現(xiàn)象。[3]政黨的奢淫生活與民眾貧苦現(xiàn)狀的劇烈反差,徹底粉碎了李大釗對民國政黨的期望。李大釗所要建立的政黨應是代表民眾的利益,盡心竭力為人民謀幸福的政黨,而民國政黨的腐敗現(xiàn)狀使李大釗喊出“吾儕小民,固不識政黨之作用奚疫似,但見吾國今之所謂黨者,敲吾骨吸吾髓耳。夫何言哉!夫何言哉!”[3]的悲憤之言。另一方面,李大釗批判政黨爭權斗勢,脫離人民群眾。李大釗剖析到民國政黨在權利的驅使之下對所謂的“政敵”給予攻擊,一旦政權在握,以“良知正義”為最初動機的政黨隨著環(huán)境地位的改變,就只以爭權奪利為行動目標,將人民群眾遺忘。[3]民國各大黨派在權利的蠱惑下,只知“鉆營運動爭權攘利”,不顧民生發(fā)展,使廣大民眾對民國政黨失去原有的信心與期待。正如時人所言,民國政黨失勢的原因之一便是政黨“不以國家生存,社會安寧,人民幸福三點為基礎,而以政黨機關為個人的敲門磚。”[10]

      民國政黨的現(xiàn)狀使李大釗清楚地意識到民國政黨無法承擔起挽救中國的重任,也無法成為中國政治的核心力量,那么中國未來民主政治的發(fā)展該依靠誰?中國的政治又該走什么道路?諸多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直擊李大釗等先進知識分子,為了回答這些問題,以李大釗為代表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開啟了新的探索。

      三、李大釗對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的科學構建

      對民國政黨的失望,并沒有讓李大釗對政黨政治產生懷疑、悲觀。對政黨政治的崇信,反而有利于李大釗進一步尋找與中國政治相適應的新型政黨。正當李大釗為中國政治的發(fā)展尋找新的中心力量時,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引起了李大釗對民主政治的新認識、新思考。通過十月革命的研究,李大釗認為“俄羅斯之革命,非獨俄羅斯人心變動之顯兆,實二十世紀全世界人類普遍心理變動之顯兆......”[13]十月革命是世界無產階級及無產階級政黨興起的特殊代表,預示世界無產階級及無產階級政黨發(fā)展的普遍性,影響著世界革命的發(fā)展方向。“今吾更將依俄國革命成功之影響,以厚我共和政治之勢力,”[13]俄國無產階級政黨同李大釗信仰的政黨理念與運行模式相近,這為他能夠在中國建立一支無產階級新型政黨樹立了榜樣與信心。隨著對俄國無產階級政黨認識的加深,李大釗將俄國革命同中國革命相聯(lián)系,開始構建中國無產階級的建黨理論。在1921年前后,李大釗對無產階級政黨的認識已有較為完善的發(fā)展。

      其一,主張構建無產階級性質的政黨。恩格斯指出:“要使無產階級在決定關頭強大到足以取得勝利,無產階級必須......組成一個不同于其他所有政黨并與它們對立的特殊政黨,一個自覺的階級政黨?!盵14]無產階級只有組織成獨立的無產階級政黨,才能代表無產階級行動,為無產階級謀利,而無產階級政黨的建立是無產階級在政治上成熟的標志。無產階級政黨是能夠有效團結和凝聚無產階級的力量,是代表無產階級的利益,體現(xiàn)無產階級意識的,蘊含著強大革命力量的政黨組織。俄國十月革命就是在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下徹底地粉碎封建專制統(tǒng)治,將民主、自由、平等的權利全部收回到人民手中,開辟了一條通往民主政治的新道路。李大釗肯定了新興的無產階級政黨的歷史功績,明確在中國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他向國人介紹了俄國布爾什維克政黨——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通過聯(lián)合全世界無產階級以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資產階級政權,以建立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為目的政黨。俄國無產階級政黨與李大釗理想的政黨是一致的,這激勵著他要在中國建立一支俄式的無產階級政黨。在建黨前夜,李大釗急切呼吁要在中國建立一個代表“平民的勞動家的政黨”即無產階級政黨來領導中國革命?!爸袊鳦派的朋友,那好不趕快組織一個大團體與各國C派的朋友相呼應呢?”[11]這表現(xiàn)出李大釗在中國建立俄式無產階級政黨的熱枕與期待。

      其二,主張建立具有嚴密組織的政黨。李大釗認為民國政黨失敗的根源在于民國政黨“既無政黨精神,亦無團體組織”,[11]而十月革命取得勝利的原因之一就是俄國無產階級政黨有著嚴密的組織。無產階級的階級性質決定了無產階級政黨必須具備嚴密的組織,因為“無產階級在爭取政權的斗爭中,除了組織外,沒有別的武器?!盵15]這使李大釗意識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中國,要進行社會的根本改革必須要建立一個具有根本改造社會的強大力量的精密組織。只有這樣的政黨才能夠真正凝聚民眾力量,推翻一切反動統(tǒng)治。政黨的組織是否“強固嚴密”關乎政黨及國家的前途命運,而無產階級政黨則是鐵的紀律的革命組織,對組織建設有著嚴格的要求。在中國建立組織嚴密的無產階級政黨,那么注重團體的組織和訓練具有重要意義。在1921年3月,李大釗迫切地呼吁:“中國現(xiàn)在既無一個真能表現(xiàn)民眾勢力的團體,C派的朋友若能成立一個強固精密的組織,并注意促進其分子之團體的訓練,那么中國徹底的大改革,或者有所附托!”[11]在后來參加中共一大的代表中,只有北京的兩個代表是選舉產生,可見由李大釗等人在北京成立的共產黨小組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已實行選舉制度,這表示北京共產黨小組“已形成了嚴格的組織紀律和必要的規(guī)章制度?!盵16]

      其三,主張建立能夠緊密聯(lián)系群眾的政黨。五四運動后,在中國知識分子的意識中普遍形成:“上層社會力量顯得何等微不足道,在人民群眾中所蘊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是真正的驚天動地、無堅不摧”。[17]這為建立一支能夠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政黨奠定了良好的群體意識和社會基礎。正如李大釗所說,“改革的事業(yè),亦斷非一手一足之力,自然還要靠著民眾的勢力。”[11]因此,李大釗要求建立一支強有力的無產階級政黨,以將馬克思主義理論深入地、廣泛地傳播到人民群眾之中。陳獨秀也提出:“社會中堅分子,應該挺身出頭,組織有政見的、有良心的、依賴國民為后援的政黨”。[18]一個政黨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是否堅實和廣泛,是這個政黨政治力量強弱和社會影響是否廣泛的基本標志。中國的勞工群眾占中國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在全國人口中占主要位置,[19]就要求無產階級政黨密切關注工農群眾并與人民群眾建立緊密的關系,通過對人民群眾的影響和團結,擴大無產階級政黨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李大釗認為“民眾的勢力,是現(xiàn)代社會上一切構造的唯一的基礎”。[11]在建黨之前,李大釗就注重組織群眾、發(fā)動群眾,開展了許多群眾工作,如調查礦工生活、解決婦女問題、給鐵路工人講課等,和人民群眾建立了密切的關系,這為日后中國共產黨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李大釗注重中國無產階級政黨與人民群眾的緊密聯(lián)系,這回答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革命依靠誰、為誰的根本利益而奮斗的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中國共產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宣言》中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應當是無產階級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大群眾組織起來為無產階級之利益奮斗的政黨”,“黨的一切運動都必須深入到廣大的群眾里面去”。[20]密切聯(lián)系群眾是中國共產黨的力量之源,更是中國共產黨不同與其他黨派的重要體現(xiàn)。

      在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之前,李大釗對政黨的認識處于一個變化發(fā)展的過程。但李大釗對政黨認識的過程并不是孤立、偶然的,而是對中國復雜的政治局面的特殊反映,折射出這一時期中國民主革命的發(fā)展特點及國人普遍的心理動向。五四運動后,中國一大批知識分子開始轉向接受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道路,而李大釗更是率先扛起了馬克思主義的旗幟,嘗試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中國革命的發(fā)展,期望建立一個真正的無產階級政黨,以將根本改造社會的重任予以托付。這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的基礎,為中國革命事業(yè)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正如王滬寧在紀念李大釗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所指:“李大釗同志為建黨所作的重大貢獻,使他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盵21]

      猜你喜歡
      黨爭李大釗資產階級
      李大釗《青春》
      金橋(2022年9期)2022-09-20 05:51:36
      與李大釗一起就義的路友于烈士
      文史春秋(2022年3期)2022-06-15 01:48:48
      李大釗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共早期領導人李大釗英勇就義前后
      文史春秋(2019年11期)2020-01-15 00:44:30
      論宋代八行取士
      唐宋時代的科舉與黨爭——內藤湖南“宋代近世說”中的史實問題
      古代文明(2015年4期)2015-10-15 07:28:13
      1920—1927年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對民族資產階級的認知及影響
      看徐光啟如何周旋于黨爭
      黑龍江史志(2014年9期)2014-11-25 22:25:15
      謠言·黨爭·浮華之風
      毛澤東對資產階級軍事思想的批判汲取
      軍事歷史(1996年5期)1996-08-20 07:21:18
      改则县| 德兴市| 勐海县| 兴安盟| 三都| 耒阳市| 大同市| 军事| 梧州市| 图木舒克市| 兴海县| 沐川县| 莱芜市| 贵南县| 渭源县| 株洲县| 石渠县| 威海市| 祁东县| 景洪市| 山阳县| 南投县| 正阳县| 兴义市| 抚松县| 古丈县| 孝昌县| 沂水县| 金坛市| 南溪县| 武冈市| 满洲里市| 景泰县| 巢湖市| 凤山县| 平乐县| 福州市| 九龙县| 陇南市| 新闻| 大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