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尊尊(吉林省長春新區(qū)吉大尚德學校 130000)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明確要求,將勞動教育納入中小學國家課程方案和職業(yè)院校、普通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ǎng)方案,提出要形成具有針對性、開放性、實踐性、綜合性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為此,廣大中小學教師要采取有效措施,通過開展勞動教育課程活動,優(yōu)化課程活動設計評價。
中小學教師將勞動課程中十個學習任務的各個勞動項目予以分解,結合各年段學生的具體身心發(fā)展狀況和特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為目標,按照實踐為重、育人為本的理念設計相應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化解勞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達到勞動教育的目標,實現(xiàn)立德樹人,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的目標。
勞動教育是以身體力行開展勞動實踐作為自身的應然狀態(tài)和本質訴求。陶行知曾說:“真知識是思想與行為結合而產生的知識。為了讓學生獲得知識,提升能力。”因此,必須對學生開展勞動教育,使其勞動和勞動觀念相結合,并通過創(chuàng)新、設計、操作等習得相關知識和技能,有效解決所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
勞動學習任務群既要“做”又要“會做”,這些都需要教師通過巧妙設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維持他們的動機,引導他們在勞動實踐的過程中感悟與體驗快樂和艱辛,領悟勞動的價值意義;聯(lián)結自身和人民群眾的感情,培養(yǎng)強烈的責任感,增強成就感、獲得感和榮譽感;磨煉他們的勞動意志,習得正確的勞動行為,引導學生形成優(yōu)良的道德思想品質與完善的人格。
勞動教育課程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系統(tǒng)性,要強化勞動知識和技能的統(tǒng)籌協(xié)調,使學生更好地將勞動的相關技能和理論知識相結合,推動新知與舊知形成關聯(lián),使點狀的技能知識形成一定關聯(lián),推動學生在技能知識的綜合運用、整合學習中,提升自身創(chuàng)造、遷移、反思、綜合、分析的能力。學習任務群從傳授知識技能開始,貫穿有效培養(yǎng)高階思維的整個過程,止于培養(yǎng)學生在勞動方面的正確觀念、堅毅精神和美好品質。
在勞動教育活動設計中,自主性原則是課程實施的靈魂。教師既要將對學生的科學指導融入學生自主活動中,又要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勞動積極性,讓廣大學生充分展示自我,尊重與發(fā)揮各位學生在小組中的重要作用。教師應指導、協(xié)助、推動勞動活動的設計和實施,只能提供必需的解釋、顧問、服務與指導,但不能指揮與主導學生該完成何種任務,該如何開展這項活動。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在教師的精心引導下,順利開展勞動活動設計和實施。
項目式設計指的是在勞動必修課堂教學中,師生圍繞某個特定主題或者任務,設計開展課堂實踐活動,使學生循序漸進地在某個勞動方面構建一定的技能和知識。學生在不同學段的勞動教育課程活動內容各不相同,小學低年段、中高年段分別開展日常家庭生活中比較簡單、比較復雜的勞動活動設計和實踐,初中重點開展校內勞動與復雜勞動等勞動實踐活動的設計,高中重點設計和開展與社會、社區(qū)關系密切的勞動活動。
滲透式設計指的是結合相關學科常規(guī)教學的具體情況,有規(guī)劃、有意識地設計勞動活動,立足學科教學開展勞動活動,以這些活動充實學科教學的素材。以“春季防潮”主題為例,密切聯(lián)系綜合實踐、藝術、技術、科學學科,低年級學生學習利用廢紙、干布等,設計出可以擦拭水跡的抹布形狀;中高年級學生學習如何進行衣物收納,如何使用防霉防潮器具,為家用電器、衣物制作防潮罩。初中學習設計地面、墻體防濕處理工具,借助廢紙材料制作不同類型的吸濕工具,為社區(qū)制作防滑防摔提示標牌和動畫。高中學習設計電器與家具養(yǎng)護防潮和食物收納防潮,設計學校、家庭空氣防潮對流優(yōu)化方案。
創(chuàng)設情境主題能夠結合社會、人文、經濟、自然等多個維度進行。以人文為例,傳統(tǒng)工藝、技藝是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生活生產中實踐和研究的智慧結晶,蘊含無窮無盡的勞動價值和教育意義。我國擁有豐富的非遺資源,這些為開展勞動活動設計提供了豐富資源。以河南省18個地市為例,均有國家、省市縣級別的非遺項目,這些都需要通過勞動教育進行創(chuàng)新與傳承,要將這些內容當作必要的情境線索,充分利用各種新興技術,設計傳統(tǒng)工藝的創(chuàng)新傳承活動。
首先,注重勞動過程評價,堅決杜絕“唯結果”導向的“拍照留念”式評價,可以嘗試構建勞動清單評價機制。清單中要清楚地列出具體的勞動內容不同程度的勞動要求。只要學生努力完成勞動清單中的要求和內容,就能證明他們的勞動效果和質量符合預期。
其次,側重評價內容的多維度。詳細來講,從評價內容來看,勞動教育課程評價不但要把握好學生的具體行為表現(xiàn),又應科學評價課程本身、教師教學能力和效果,與勞動教育基地情況,進而展現(xiàn)出多元化評價。
再次,勞動教育課程內容應該讓學生全身心參與,注意頭腦并用,以體力勞動為主,強化他們的體驗,讓學生自主掌控自己的身體,讓身體充分體驗、感知勞動教育活動的設計和實施,激發(fā)學生能夠參加這些勞動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
最后,強化勞動素養(yǎng)評價。勞動素養(yǎng)的評價涵蓋三方面:其一,從課程評價上引導學生掌握勞動課程學習的基本目標和基本內容;其二,從評價方面引導學生在勞動獲得中增強勞動技能,強化動手能力,借助習得的各種勞動技能化解學習、生活中的難題;其三,鼓勵學生在勞動中積極創(chuàng)造,在具體勞動創(chuàng)造中體驗其中的快樂和幸福。
通過勞動教育樹立學生的勞動意識、強化勞動觀念,培養(yǎng)勞動習慣,讓學生在勞動過程中增強勞動素養(yǎng),磨礪勞動品質??茖W指導舉行各類勞動實踐教育活動,引導學生熱愛、崇尚、善于勞動,構建五育并舉的綜合化、現(xiàn)代化教育體系,扎實開展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