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鯉2號屬鯉形目鯉科,是從建鯉后代群體中選育的水產新品種,2021年通過了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在相同的養(yǎng)殖條件下,與建鯉相比,該品種12月齡魚生長速度平均提高了17.7%;體長與體高的比值平均為3.1,保持了建鯉的長體形特征。適宜在我國建鯉養(yǎng)殖主產區(qū)人工可控的水體中養(yǎng)殖。
1.形態(tài)特征。建鯉2號為長體形,頭較小,口亞下位,呈馬蹄形,上頜包著下頜,吻圓鈍,能伸縮。全身覆蓋較大的圓鱗。體色略泛金黃色,隨棲息環(huán)境不同而有所變化,通常背部青灰色,腹部顏色較淡、泛白;臀鰭和尾鰭下葉帶有橙紅色??陧?對,頜須長約為吻須長的2倍。
2.人工繁殖。建鯉2號繁殖一般在春季進行,當水溫升至16~20℃時進行催產。親本應引自建鯉2號繁育指定的良種場,雌魚2齡,體重在1.5公斤以上;雄魚1齡,體重在1公斤以上。性腺發(fā)育良好的雌魚腹部膨大、柔軟、有彈性,泄殖孔稍突出、紅潤;雄魚用手輕壓腹部有乳白色精液從泄殖孔流出。雌、雄親魚配比為(1.0~1.5)∶1。常用的催產藥物為促黃體素釋放激素類似物。使用后產生效應的時間與親魚性腺成熟程度和水溫密切相關,通常為18小時左右。受精卵經過3~5天孵化出膜,孵化時間與水溫負相關。孵化3天左右,魚苗卵黃囊基本消失,腰點(鰾)出現,能平游。水泥靜水孵化池中的魚苗需在3天內出售或下池培育,魚苗培育池中的魚苗此時需投喂豆?jié){。
3.苗種培育。魚苗培育池清塘后,將苗池水深調整為0.5~0.7米。放苗前3~5天,池中每畝施發(fā)酵腐熟糞肥200~500公斤或綠肥200~300公斤。魚苗下塘應選擇在晴天,地點應選擇在上風處,每畝放養(yǎng)密度為20萬~30萬尾。魚苗經15~20天培育至全長3厘米左右的夏花魚種時,可準備出池。魚苗出池前,應拉網鍛煉2~3次,拉網前停喂飼料1天。用拉網將魚苗圍入網中,估算苗種數量,觀察苗種生長情況,密集10~20分鐘后再放回池中。
4.成魚養(yǎng)殖。建鯉2號可采用單養(yǎng)、主養(yǎng)、混養(yǎng)和套養(yǎng)等多種模式養(yǎng)殖。養(yǎng)殖周期一般為12~24個月。大規(guī)格魚種一般早春放養(yǎng),當年夏花在5—6月放養(yǎng)。放養(yǎng)規(guī)格要整齊,50~150克/尾規(guī)格的魚種,池塘放養(yǎng)密度為1000~1500尾/畝。配合飼料的日投飼量一般為魚體重的1%~3%,投飼量應根據天氣、水質、水溫和魚的攝食情況進行調整,日投飼次數為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