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治療皮膚病新進展

      2022-11-27 02:18:46宋洪彬劉躍華
      中國麻風(fēng)皮膚病雜志 2022年4期
      關(guān)鍵詞:舒尼肥大細胞增生癥

      宋洪彬 劉躍華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皮膚科 中國醫(yī)學(xué)科學(xué)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xué)院,北京,100730

      激酶(kinases)是一組參與細胞磷酸化的酶。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s, TKs)是激酶的一個亞類,分為受體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 RTKs)和非受體酪氨酸激酶(non-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 nRTK)[1]。RTK包括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受體(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PDGF)等19個亞家族[2]。

      作為信號級聯(lián)反應(yīng)的重要介質(zhì),TKs通過控制細胞分裂、代謝、遷移、細胞-細胞和細胞-基質(zhì)黏附、細胞存活和凋亡等發(fā)揮生物學(xué)功能[3]。盡管TKs活性在正常細胞中受到嚴格調(diào)控,但由于基因突變、過表達和自分泌、旁分泌刺激而活性異常升高,觸發(fā)RAS-ERK、PI3K-AKT、IP3-Ca2+和DAG-PKC等信號通路,誘發(fā)腫瘤[4,5]。因此,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yrosine kinases inhibitors, TKIs)是潛在的抗癌藥物。TKIs是以RTK為靶點的小分子藥物,可與三磷酸腺苷競爭性結(jié)合激酶域結(jié)合位點,以阻止或減少TKs磷酸化,抑制腫瘤生長。由于TKs具有多種免疫調(diào)節(jié)途徑,TKIs還可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6]。甲磺酸伊馬替尼(Imatinib mesylate, IM)是第一個開發(fā)并投放市場的TKI,于2001年獲得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和歐洲藥品管理局批準。自IM問世以來,TKIs藥品種類不斷增加,并出現(xiàn)第二代TKI,如達沙替尼(Dasatinib)、尼洛替尼(Nilotinib),以及多靶點TKIs,如舒尼替尼(sunitinib)、米多司他林(Midostaurin)等。

      本文綜述TKIs治療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黑素瘤、肥大細胞增生癥、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征等皮膚腫瘤及增生性皮膚病的療效、不良反應(yīng)。

      1 TKIs在皮膚科的應(yīng)用

      1.1 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 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DFSP)是一種罕見的軟組織腫瘤,占所有惡性腫瘤的0.1%[7]。90%以上DFSP具有特征性t(17;22)(q22;q13)[8],可導(dǎo)致膠原1α1(COL1α1)和PDGFβ基因融合,激活Ras-MAPK和PI3K-AKT-mTOR通路,導(dǎo)致細胞生長失控[9]。

      IM可用于術(shù)前縮小腫瘤。部分不可切除或腫瘤已轉(zhuǎn)移或損毀手術(shù)的DFSP患者經(jīng)IM治療后,擁有了手術(shù)機會,能夠完全切除腫瘤[10]。臨床顯示,IM治療DFSP客觀緩解率約50%[11]。Ugurel等[12]應(yīng)用IM治療14例晚期原發(fā)性或局部復(fù)發(fā)性DFSP,結(jié)果1例(7.1%)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 CR)、7例(50.0%)部分緩解(partial response, PR)、5例(35.7%)穩(wěn)定(stable disease, SD),1例(7.1%)進展(progressive diseases, PD)。Navarrete-Dechent等[13]綜述2002年9月至2017年10月期間應(yīng)用IM治療的152例DFSP患者,發(fā)現(xiàn)8例(5.2%)CR,84例(55.2%)PR,42例(27.6%)SD,14例(9.2%)PD。且400 mg/d與800 mg/d治療IM療效相當。

      然而,約10%DFSP對IM治療無效[13]。部分對IM治療有反應(yīng)的患者可產(chǎn)生耐藥。IM耐藥時,可考慮舒尼替尼等多靶點TKIs。

      舒尼替尼對IM抵抗的DFSP患者有效,其結(jié)合能力是IM的10倍,可作為IM耐藥的二線治療藥物[12]。研究顯示,舒尼替尼不僅可抑制PDFGR,還可靶向VEGF1-3、KIT、集落刺激因子-1受體和FMS樣酪氨酸激酶-3(FLT3)[14]。Fu等[15]應(yīng)用IM治療95例DFSP患者,其中30例患者出現(xiàn)耐藥,改用舒尼替尼,疾病控制率為80%(包括CR、PR和SD)。

      IM對DFSP療效顯著,可用于術(shù)前縮小腫瘤,以及部分不可切除或腫瘤已轉(zhuǎn)移或損毀手術(shù)的DFSP;對IM耐藥者,可考慮應(yīng)用舒尼替尼這一多靶點TKIs。

      1.2 肥大細胞增生癥 肥大細胞增生癥(mastocytosis,MC)是以肥大細胞在皮膚或其他組織器官異常增生為特征的一組疾病。根據(jù)2016年WHO對MC的分型和診斷標準[16],分為:皮膚型肥大細胞增生癥(cutaneous mastocytosis,CM)、系統(tǒng)性肥大細胞增生癥(systemic mastocytosis,SM)、肥大細胞肉瘤。CM又分為色素性蕁麻疹、彌漫性皮膚肥大細胞增生癥和皮膚肥大細胞瘤三種主要類型;SM又分為:惰性SM、隱匿性SM、SM伴血液系統(tǒng)腫瘤、侵襲性SM、肥大細胞白血病。

      目前認為,MC與KIT突變密切相關(guān)。KIT(CD117)是一種III型RTK(受體酪氨酸激酶),KIT酪氨酸激酶結(jié)構(gòu)域的功能獲得性體細胞突變,特別是D816V KIT突變,發(fā)生在超過90%的成人SM中,可異常激活KIT結(jié)構(gòu)域并自磷酸化[17],導(dǎo)致腫瘤發(fā)生。

      米多司他林(Midostaurin)是第一代KIT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可靶向FLT3, KIT, KIT D816V, PDGFRα/β, VEGFR2, PKC。DeAngelo等[18]應(yīng)用米多司他林治療26例晚期SM患者,結(jié)果總緩解率和主要緩解率分別為69%和50%,68%的患者骨髓中肥大細胞浸潤減少≥50%,且療效持久,2例患者在長期隨訪中獲得CR,包括1例肥大細胞白血病患者和攜帶KIT D816V和FLT3突變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中位總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和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分別為40個月和41個月。Gotlib等[19]進行了一項全球、單臂、開放臨床試驗,應(yīng)用米多司他林治療89例晚期SM患者,結(jié)果總緩解率和主要緩解率分別為60%和45%。無論KIT D816V是否突變,均觀察到臨床療效,OS中位數(shù)和PFS中位數(shù)分別為28.7個月和14.1個月。

      IM被批準用于治療KIT D816V陰性突變或未知KIT突變的成人SM。因為KIT D816V陽性突變將導(dǎo)致該蛋白的酶結(jié)構(gòu)域發(fā)生構(gòu)象變化,阻止與IM結(jié)合,對IM產(chǎn)生耐藥[20]。Jia等[21]報道1例KIT K509I突變SM,行子宮肥大細胞瘤切除術(shù),并應(yīng)用IM治療6個月,全身皮損消退,子宮肥大細胞瘤無復(fù)發(fā)。Lim等[22]應(yīng)用IM 400 mg/d治療27例SM患者,最終評價22例,結(jié)果總緩解率為18%(D816V突變17%,無D816V突變33%),中位緩解持續(xù)時間19.6個月,6例SM合并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患者(均為KIT D816V+)對IM治療無反應(yīng)。Pagano等[23]應(yīng)用IM治療17例SM患者,結(jié)果總緩解率為29%(1例CR,4例PR,均為KIT D816V陰性患者)。另有研究者應(yīng)用IM 100 mg/d先后成功治療3例D816V陰性突變CM兒童患者,所有患兒瘙癢和皮疹完全消退,且停藥后無復(fù)發(fā)[24,25]。

      米多司他林對于KIT突變,尤其是含KIT D816V突變的SM患者療效顯著,而IM用于治療KIT D816V陰性突變或未知KIT突變的SM患者。

      1.3 惡性黑素瘤 惡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 MM)是最具侵襲性、最致命的皮膚癌[26],盡管僅占皮膚癌的5%,但它卻是皮膚癌死亡的主要原因[27]。MM最常見的是BRAF突變,約占MM 35%~40%[28]。KIT突變型MM是一種罕見亞型,最常見于肢端、黏膜和長期日曬損傷皮膚。目前,MM臨床試驗研究的KIT抑制劑包括伊馬替尼、尼洛替尼、達沙替尼和舒尼替尼[29]。

      體內(nèi)外研究均顯示,IM可導(dǎo)致MM細胞凋亡[30]。Guo等[31]應(yīng)用IM治療43例KIT突變轉(zhuǎn)移性MM患者,結(jié)果所有患者中位PFS為3.5個月,6個月PFS為36.6%;疾病控制率為53.5%,其中PR 10例(23.3%),SD 13例(30.2%)。Wei等[32]回顧分析應(yīng)用400 mg/d IM治療78例KIT突變轉(zhuǎn)移性MM患者,結(jié)果所有患者的中位OS和中位PFS分別為13.1和4.2個月;客觀緩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別為21.8%和60.3%。

      尼洛替尼可結(jié)合并抑制ABL/BCR-ABL、DDR、KIT、PDGF和幾種EPH受體激酶的激酶結(jié)構(gòu)域,其效力比IM強[33],并對外顯子9、11和13 KIT突變保持活性。Delyon等[34]應(yīng)用尼洛替尼治療25例不可手術(shù)的KIT突變MM患者,6個月后最佳總緩解率20%,疾病控制率56%,但僅限于外顯子11或13突變的患者,其中2例IIIC期患者分別緩解3.6年和2.8年,1例IV M1b患者緩解2.5年。Guo等[35]應(yīng)用尼洛替尼治療42例KIT突變晚期MM患者,結(jié)果總緩解率為26.2%(11例,均為PR),20例(47.6%)SD,10例(23.8%)PD,1例(2.4%)療效不明,中位PFS和OS分別為4.2個月和18.0個月;11例有反應(yīng)的患者中10例外顯子11突變,4例L576P突變。故Guo等認為在治療晚期KIT突變MM時,尼洛替尼表現(xiàn)出與IM相似的活性,但在治療外顯子11突變(包括L576P)MM時尼洛替尼表現(xiàn)出更高活性。

      舒尼替尼是幾乎所有外顯子9細胞外段和外顯子11 JM段突變的KIT抑制劑,還可抑制PDGF、VEGFR及FLT3[36]。Minor等[37]應(yīng)用舒尼替尼治療12例MM患者,最終評價10例(4例KIT突變),1例CR 15個月,2例PR(1個月和7個月),僅有KIT擴增或過表達的6例患者中有1例PR。Decoster等[38]應(yīng)用舒尼替尼治療39例晚期MM患者,共4例(13%)PR,8例(26%)SD。雖然少數(shù)患者獲得長期的疾病控制,但舒尼替尼在難治性晚期MM患者中表現(xiàn)的活性有限。

      達沙替尼也是一種KIT抑制劑,且同時靶向Src家族激酶(c-Src,YES,LCK和FYN)、BCR-ABL、PDGFR-β和EPHA2。Kalinsky等[39]應(yīng)用達沙替尼Ⅰ期治療51例KIT+和野生型KIT(KIT-)黏膜、肢端和慢性日光損傷型MM,結(jié)果3例(5.9%)PR(全部為KIT-);Ⅱ期治療22例KIT+ MM,4例(18.2%)PR。因此,KIT+ MM對達沙替尼應(yīng)答率較低[39]。

      IM用于治療KIT突變MM患者;尼洛替尼在治療外顯子11突變(包括L576P)MM時,療效優(yōu)于IM;而舒尼替尼和達沙替尼治療KIT突變MM方面療效欠佳。

      1.4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征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 HES)是一組異質(zhì)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計數(shù)>1.5×109/L)及器官受累。原發(fā)性HES與PDGFRα/β易位,或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1有關(guān)。

      Cools等[40]應(yīng)用IM治療11例HES,9例出現(xiàn)持續(xù)3個月以上緩解,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恢復(fù)正常。隨后16例HES患者中9例檢測到FIP1L1-PDGFRα融合基因,應(yīng)用IM治療后5例可持續(xù)3個月以上緩解。

      IM還可治療伴有PDGFRα重排、FIP1L1-PDGFRα融合基因的骨髓增生性HES合并淋巴瘤樣丘疹病[41,42]。

      1.5 其他皮膚病 此外,部分研究顯示IM對嗜酸性筋膜炎、系統(tǒng)性硬化癥、皮質(zhì)類固醇難治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具有治療效果[43,44]。

      2 不良反應(yīng)

      文獻報道,IM的不良反應(yīng)包括胃腸道不適、水腫、乏力、貧血、白細胞減少和皮疹[10,45,46]。舒尼替尼最常見不良事件是厭食、乏力、血小板和中性粒細胞減少[37,38]。達沙替尼常見不良反應(yīng)包括惡心、疲勞、貧血、呼吸困難、胸腔積液等[47]。尼洛替尼最常見的不良反應(yīng)是惡心、疲勞、皮疹、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丙氨酸轉(zhuǎn)氨酶升高或膽汁淤積[34]。米多司他林一般耐受性良好,大多數(shù)不良事件是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反應(yīng)[18]。

      3 總結(jié)

      綜上,本文所述第一、二代TKIs在腫瘤治療中的應(yīng)用越來越廣泛,已應(yīng)用于部分皮膚腫瘤(如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黑素瘤、肥大細胞增生癥等),可延長生存期,且耐受性好。IM對DFSP療效顯著,也可用于治療KIT D816V陰性突變或未知KIT突變的SM患者,及KIT突變MM患者;另外,尚可用于治療HES、嗜酸性筋膜炎等。若DFSP對IM耐藥,可考慮應(yīng)用二代TKIs,如舒尼替尼;但舒尼替尼和達沙替尼治療KIT突變MM療效欠佳。尼洛替尼在治療外顯子11突變(包括L576P)MM時,療效優(yōu)于IM。米多司他林對于KIT突變,尤其是含D816V KIT突變的SM患者療效顯著。但亦應(yīng)注意藥物相關(guān)不良反應(yīng)及耐藥性。第三、四代TKIs,如普納替尼(ponatinib,第三代)、瑞普瑞替尼(Ripretinib,第四代)尚未見用于皮膚腫瘤的報道,有望未來用于皮膚腫瘤。

      猜你喜歡
      舒尼肥大細胞增生癥
      舒尼替尼對結(jié)腸癌細胞Notch信號通路及細胞凋亡的影響
      腎癌舒尼替尼耐藥細胞株ACSUR的建立及其生物學(xué)特性研究
      《大鼠及小鼠原代肥大細胞表面唾液酸受體的表達》圖版
      巨大淋巴結(jié)增生癥2例并文獻復(fù)習(xí)
      舒尼替尼聯(lián)合NK細胞對腎透明細胞癌細胞株的協(xié)同殺傷作用及其機制
      自擬乳癖立消湯治療乳腺增生癥100例
      肥大細胞在抗感染免疫作用中的研究進展
      化瘀消癖湯治療乳腺增生癥245例
      肥大細胞與腎臟疾病
      蘋果酸舒尼替尼對體外膀胱癌5637細胞系增殖的影響
      昔阳县| 凉山| 昭觉县| 青田县| 班玛县| 庐江县| 凤冈县| 右玉县| 周宁县| 海南省| 盐山县| 九江市| 永德县| 镇沅| 乌拉特中旗| 光山县| 荆州市| 遂溪县| 达州市| 洛隆县| 札达县| 赫章县| 彭山县| 宜都市| 樟树市| 东兰县| 高台县| 合作市| 旺苍县| 汝南县| 邳州市| 青冈县| 昌江| 蕉岭县| 象山县| 车险| 云安县| 大丰市| 贵南县| 丹东市| 华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