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興,李曉明,陳 宇,王若飛,周亞兵
(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焦作 454003)
光面工程機械輪胎系列產(chǎn)品主要適用于兩類特定作業(yè)條件:一是用在巷道工作的鏟運機及類似環(huán)境工作的工程機械上,適用于井下礦產(chǎn)的開采、運輸、隧道建設等惡劣環(huán)境下作業(yè);二是用在筑路機械上,適用于高速公路攤鋪瀝青路面和路基的壓實作業(yè)。
本工作主要介紹9.00R20NHS井下礦用光面全鋼工程機械子午線輪胎的設計。
根據(jù)ETRTO—2017《歐洲輪胎輪輞技術組織標準手冊》及客戶需求,選取9.00R20NHS井下礦用光面全鋼工程機械子午線輪胎的技術參數(shù)如下:標準輪輞 7.00T,充氣外直徑(D′) 1 054 mm,充氣斷面寬(B′) 260 mm,標準負荷 4 375 kg,標準充氣壓力 825 kPa。
在充氣狀態(tài)下,輪胎充氣輪廓大于輪胎模具尺寸,充氣輪廓與模具尺寸的比值用膨脹率表示。由于子午線輪胎冠部有周向不易伸張的帶束層箍緊胎體,充氣后輪胎的外直徑膨脹率(D′/D)較小,參考相同結構、類似規(guī)格(12.00R24,13.00R25和14.00R20,下同)輪胎的D′/D平均值,本次設計D′/D取1.003 8,D取1 050 mm。
B是一個重要的參數(shù),應慎重選取,B取值大容易引起并胎現(xiàn)象,B取值小不滿足標準,參考相同結構、類似規(guī)格輪胎的斷面寬膨脹率(B′/B)平均值,B′/B取1.020,B取255 mm。
b和h是決定輪胎胎冠主要形狀以及成品接地印痕的關鍵參數(shù)。確定b和h后,再確定胎冠采用多段弧還是一段弧以及多段弧是否相切,最終確定胎冠的形狀及其對胎面耐磨性能、牽引性、轉向性及生熱等多項使用性能的影響[1]。井下礦用光面輪胎系列要求b較大,因此可適當增大b。本次設計取相同結構、類似規(guī)格輪胎的b/B平均值0.902,根據(jù)已經(jīng)確定的B,b取230 mm,胎冠曲線采用相切的兩段弧設計。
h對輪胎接地印痕的影響較大,增大h可以降低胎肩與地面的接觸應力,減小h可以增大胎肩與地面的接觸應力。為保證輪胎與路面在b范圍內(nèi)有最大的接地面積,一般h/斷面高(H)為0.03~0.05,本次設計h取10 mm。
C是指上下胎踵之間的垂直距離,以使用輪輞寬度為基礎進行確定,對于子午線輪胎,適當增大胎圈寬度,輪胎充氣后,輪胎的應力應變會往胎肩方向移動,從而減小胎圈損壞的風險[2]。結合設計經(jīng)驗,小型工程機械輪胎胎圈寬度比輪輞寬度大0~6.35 mm(0.25英寸),本次設計C取184 mm。d依據(jù)輪輞類型和輪輞標定直徑確定,保證輪胎胎圈部位與輪輞裝配后緊密不漏氣且裝卸方便,本次設計d取510 mm。
斷面水平軸又稱斷面中心線,位于斷面最寬處,是負荷下法向形變的最大部位,如何保證輪胎從充氣狀態(tài)至負荷狀態(tài)下H1/H2保持不變是設計的重點和難點。輪胎在使用過程中,如果斷面水平軸往胎冠方向偏移,容易引起胎肩部位應力集中,如果斷面水平軸往胎圈方向偏移,容易引起下胎側應力集中,兼顧胎圈和胎肩應力分布找到最優(yōu)H1/H2非常重要[3],參考相同結構、類似規(guī)格輪胎的H1/H2平均值,本次設計H1/H2取0.753,H1為116 mm,H2為154 mm。
輪胎輪廓如圖1所示。
圖1 輪胎輪廓示意
胎面花紋采用超厚光面花紋設計,根據(jù)《中國輪胎輪輞氣門嘴標準年鑒》,花紋代號為L-5S,可提高井下等惡劣工況下輪胎的耐磨性能,花紋深度為51 mm。胎肩增加測深溝標識(見圖2),上下模各3個,均勻錯開。
圖2 胎肩測深溝標識示意
胎面采用3層設計,包括上胎面、中胎面、下胎面(見圖3),上胎面和中胎面采用耐磨性能好的專用配方,下胎面采用低生熱配方,可降低輪胎使用中的生熱[4]。
圖3 胎面結構示意
胎體采用0.25+6+12×0.225HT鋼絲簾線,運用薄膜-網(wǎng)絡理論[5]計算胎體簾線應力,得到胎體安全倍數(shù)為13,輪胎的耐疲勞性能和耐磨性能滿足要求。
帶束層采用4層結構。1#帶束層為過渡層,簾線角度一般相對大一些,常用范圍為50°~60°,本次設計1#帶束層使用3+9+15×0.175+0.15HT鋼絲簾線,角度為55°。2#和3#帶束層為工作層,是帶束層結構中主要承受應力的簾布層,簾線角度常用范圍為15°~22°,本次設計2#和3#帶束層使用3+9+15×0.22+0.15HT鋼絲簾線,角度均為18°。4#帶束層為保護層,一般采用高伸長率和高抗沖擊型鋼絲簾線,常用角度范圍與工作層接近,本次設計4#帶束層使用3×7×0.20HE鋼絲簾線,角度為15°。運用彼德爾曼公式[5]計算帶束層簾線應力,最終得出安全倍數(shù)為10。
胎圈采用常用的六邊形結構,排列方式為5-9-6,鋼絲直徑為Φ1.65 mm,未纏繞錦綸包布前鋼絲圈內(nèi)直徑為526 mm,安全倍數(shù)為4。
子午線輪胎胎圈結構部件種類多,相對于斜交輪胎比較復雜,本次胎圈填充膠采用雙復合結構,分為硬三角膠和軟三角膠,填充膠擠出后采用冷敷貼方式組成胎圈組合件。
胎圈加強層使用鋼絲簾布加強,采用U型包方式。
胎側采用三復合結構設計,降低耐磨膠端點打褶的風險,且因為用于井下,路況惡劣,胎側容易被割傷,對胎側厚度進行了加強設計(見圖4)。
圖4 胎側施工示意
成型采用一次法兩鼓成型機,胎體伸張值取1.5%計算平寬,帶束層伸張值取3%計算輔鼓周長。成型預定型寬度為510 mm,定型寬度為400mm,超定型寬度為310 mm。
采用1 473.2 mm(58英寸)雙模熱板式硫化機硫化。由于本次設計為超加深光面花紋,為縮短硫化時間、提高生產(chǎn)效率,模具需額外增加模套設計,可以顯著提高硫化速度。
硫化機采用RB9001型硫化膠囊,硫化膠囊拉伸高度為675 mm,預定型高度為400 mm,定型高度為280 mm。
輪胎裝配標準輪輞,標準充氣壓力為825 kPa,按照GB/T 521—2012進行測試,測得D′為1 055 mm,B′為257 mm,輪胎充氣外緣尺寸滿足相應設計要求及國家標準要求。
成品輪胎物理性能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成品輪胎物理性能測試結果
從表1可以看出,成品輪胎的物理性能滿足國家標準要求。
輪胎靜半徑(輪胎充氣后,在負荷狀態(tài)下其中心到接地端的距離)和負荷斷面寬與負荷的關系曲線如圖5所示,輪胎接地面積與負荷的關系曲線如圖6所示。
圖5 輪胎靜半徑和負荷斷面寬與負荷的關系曲線
圖6 輪胎接地面積與負荷的關系曲線
針對輪胎靜半徑、負荷斷面寬和接地面積隨負荷的變化曲線,用多項式擬合出變化曲線,具體如下。
靜半徑隨負荷變化的曲線方程(x1為負荷,y1為靜半徑)如下:
負荷斷面寬隨負荷變化的曲線方程(x2為負荷,y2為負荷斷面寬)如下:
接地面積隨負荷變化的曲線方程(x3為負荷,y3為接地面積)如下:
根據(jù)上述各曲線方程建立數(shù)學模型,用于輪胎靜負荷性能的分析和研究,結果均滿足設計要求。
9.00R20NHS井下礦用光面全鋼工程機械子午線輪胎生產(chǎn)工藝穩(wěn)定,外形美觀大方,質量合格,成品輪胎的充氣外緣尺寸、物理性能和靜負荷性能均滿足國家標準及相應設計要求。該產(chǎn)品的成功研發(fā)完善了我公司產(chǎn)品圖譜,是小規(guī)格井下用途系列輪胎的重要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