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麗 潘海華
1南方醫(y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 廣東 廣州 5105152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及現(xiàn)代語言系 香港 999077
提要 本文綜合考察性質形容詞做謂語和補語時“很”的分布,發(fā)現(xiàn)“很”的有無與句尾焦點能否語音實現(xiàn)相關。光桿形容詞如果是強調對比焦點,無需“很”的出現(xiàn),自身可以構成一個音系短語從而實現(xiàn)為焦點,句子完句。光桿形容詞如果是信息焦點,如沒有"很”的出現(xiàn),自身不能構成一個音系短語,不能實現(xiàn)為焦點,句子不能完句。“很”的功能是與光桿形容詞構成一個句法短語,從而成為一個音系短語,滿足完句條件。據(jù)此本文提出漢語完句條件受到基于焦點的語音制約?!昂堋痹谛稳菰~謂語句的分布與功能體現(xiàn)了漢語“話題-說明”結構的一個形式要求是“說明”部分要實現(xiàn)焦點。
漢語性質形容詞做謂語常常需要加一個“很”,例如:
(1)a.小華很漂亮。 b.?小華漂亮。
(2)a.A:翠翠很漂亮。
b.B:也不是很漂亮,一般的漂亮。
自然語境下例(1)a是好的,例(1)b不好。一種主流觀點認為例(1)a中的“很”是一個功能范疇,但具體表達什么語法意義存在很大爭議:時態(tài)(tense)(顧陽2007等),系動詞be(張伯江2011),為了形成一個動詞投射(V-project)(Grano 2012),為了把形容詞提升為謂語(Huang 2006;He和Jiang 2011),語義上表達肯定(positive)(Kennedy 2007;Liu 2010);在語用層面使句子成為“謂語焦點句”(“話題-說明”結構)(樸正九2016)。另外一種觀點則認為“很”就是一個程度副詞/量度范疇,與“非常、極其”等表程度的副詞沒有區(qū)別,沒有必要單獨處理(伍雅清和祝娟 2013;熊仲儒和楊舟2020)。
以上兩種觀點一般不涉及語音,沒有討論“很”同時存在弱讀和強讀兩種形式,兩種讀法之間存在怎樣的關聯(lián)。后一種觀點忽略了“很”與其他表程度的副詞如“非常、特別”等的不同:“非?!钡瘸潭雀痹~總是重讀,表程度高;“很”則有輕讀和重讀兩個語音形式,重讀的“很”表程度高,輕讀的“很”語義幾乎洗白,主要是一個功能范疇(當然具體什么功能還在討論中)。前面一種觀點則只關注“很”是功能成分,認為“很”語義被洗白了(semantically bleached),忽略了弱讀的“很”其實也存在弱的表程度的意義。如例(2)中兩個“很”弱讀,但仍然引發(fā)較弱的程度高的意義。從而也忽略了這個現(xiàn)象提示的弱讀強讀兩種形式之間的可能聯(lián)系。另外,以上觀點基本上都只考慮性質形容詞做謂語的情況,而沒有系統(tǒng)考慮在其他句法位置的情況。
我們考察性質形容詞做謂語、補語、定語和狀語四種分布,發(fā)現(xiàn)四個位置上形容詞前是否需要加“很”出現(xiàn)不對稱性。在定語和狀語位置上形容詞前可以沒有“很”,在謂語和補語位置上則需要前加一個意義弱化的“很”,否則整個句子覺得不完整。(1)形容詞做表語時“很”也是需要的,例如“新娘看起來很幸?!?。有兩種分析方法。一種是把“新娘看起來很幸?!狈治鰹椤翱雌饋硇履锖苄腋!?,這樣可以與形容詞做謂語處理為同類現(xiàn)象。另外一種是把“看起來”處理為系動詞類謂詞性成分,有了謂詞性成分還需要“很”,則說明“很”與謂詞性成分無關,“很+形容詞”結構只是處于句尾,這樣就與形容詞做補語處理為同類現(xiàn)象。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形容詞做謂語和補語兩種情況。例如:
(3)a.做定語:很漂亮的女人;漂亮的女人 b.做狀語:很高興地說;高興地說
c.做謂語:房間很干凈;*房間干凈 d.做補語:字寫得很好;*字寫得好
以上情況表明在人們的認知和語感中并非同一現(xiàn)象,應該分兩類考慮。本文暫不討論有沒有“很”都可以的句法位置(定語和狀語);需要加“很”的位置(謂語和補語)是本文討論的對象。謂語和補語位置上都需要有“很”,關于謂語位置上需要“很”有很多解釋,如需要有系動詞、時態(tài)投射、動詞投射、表“肯定”的語法意義,或者需要讓句子成為一個謂語焦點句,而這些在補語位置是不需要的。因此,“很”的功能需要重新考慮。“很”的問題反應了漢語完句條件的問題。前人已經(jīng)關注漢語與英語完句條件的不同。英語完句需要“時制”范疇和主謂一致關系,漢語則可以通過其他范疇完句,如“焦點范疇”(Tang 和Lee 2000;Tang 2001;胡建華和石定栩2006等)和“量度范疇”(熊仲儒和楊舟2020)。形容詞做謂語和補語的共同之處,是都位于句尾。信息結構按照從舊到新的排列原則,信息焦點通常也位于句尾。因此本文聚焦句尾位置,綜合考察“很”在謂語和補語位置的分布與焦點的關系,結合“很”的弱讀強讀兩種讀音,分析其功能和意義,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討論漢語句法的完句條件。
學界普遍認為句尾是漢語信息焦點的默認位置,漢語可以較大規(guī)模使用語序手段把信息焦點放在句尾(Duanmu 1990;LaPolla 1995;Xu 2004等)。例如“把”字句就是通過語序調整使賓語前置,動詞短語放在句尾成為信息焦點(陸儉明2016等)。學者們很少討論一個問題:一個成分放在句尾就能自動成為信息焦點嗎?張慧麗等(2017)、張慧麗和潘海華(2019)的分析表明,一個成分居于句尾是否成為信息焦點,還要看這個成分是否能獲得整個句子的語調重音,即核心重音(Nuclear Stress)??缯Z言的研究表明,自然語境下句子語調重音的分配是句法結構和節(jié)律結構共同作用的結果(Liberman 1975;McCarthy 和 Prince 1993;Calhoun 2010;Zubizarreta 2016等)。首先,只有句法上的短語(syntactic phrase)才能成為一個音系短語(phonological phrase),從而拿到短語重音(phrasal stress),而句法地位是詞的成分則無法獲得短語重音,即“短語-重音原則”(Stress-XP)(詳見Selkirk 1984,1986;Truckenbrot 1999,2006等)。其次,如果一個句子有多于一個短語重音,節(jié)律結構的右向偏向原則(right-branching bias)會把最右邊的短語重音加強為整個句子的核心重音。
這樣,對于一個句尾成分來說,只有獲得了短語重音,才會獲得整個句子的核心重音,進而實現(xiàn)為信息焦點。這就要求該成分在句法上是一個短語,而不能是一個光桿詞。下面我們來分析性質形容詞做補語的情況。例如:
(4) a.今天沒太陽,衣服曬得干嗎? b.(曬得干)。
(5) a.我去陽臺看了一下, b.衣服曬得(非常干)。
c.衣服曬得(很干)。 d.?衣服曬得(干)。
例(4)不需要句尾形容詞成為信息焦點,說話人關心的是動作的可能性和能力,因此焦點和重音都在動詞“曬”上,句尾形容詞“干”輕讀。相比之下,例(5)需要句尾信息焦點。作為例(5)a的接續(xù),例(5)b和例(5)c都是好的,例(5)d不好。前者句尾“非常干”“很干”作為句法短語可以拿到短語重音,進而實現(xiàn)為信息焦點,而后者句尾“干”作為光桿詞拿不到短語重音,不能實現(xiàn)為信息焦點。(2)小括號表示句法短語,同時也是音系短語。性質形容詞做謂語表現(xiàn)出一致的情況,例如:
(6)a.誰漂亮? b.(小華漂亮)。
(7) a.昨天哥哥結婚了, b.新嫂子(非常漂亮)。
c.新嫂子(很漂亮)。 d.?新嫂子(漂亮)。
例(6)中焦點和重音在“誰”和“小華”,句尾成分“漂亮”輕讀。例(7)b和例(7)c作為例(7)a的自然接續(xù),信息焦點在句尾,句尾成分“非常漂亮”和“很漂亮”作為短語都是好的,例(7)d“漂亮”作為光桿詞不好。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例(5)b和例(7)b中“非?!毕鄬τ谛稳菰~重讀,例(5)c和例(7)c中“很”相對于形容詞輕讀,這是因為一個短語內部哪個成分更重也受到句法信息的制約。一般來說,非句法核心獲得重音(Non-head Stress)(Duanmu 1990)。(3)短語重音的本質是相對輕重,即短語內兩個成分一個相對輕,一個相對重。這可能也是為什么短語重音以短語為單位而不是以詞來單位來分配,因為一個句法短語內一般有兩個成分,句法核心和非核心。句法信息為輕重的分配提供了原則:句法核心為輕,非句法核心為重。一個光桿詞(包括單音節(jié)和雙音節(jié))內部一般不能再分為兩個句法成分。如果能分為兩個成分,也是因為這個詞是從短語演變而來,句法信息還比較清楚,例如“粉碎”。一個漢語字組如果只是雙音節(jié),沒有句法分支,就失去了輕重分配的原則,內部沒有輕重交替,仍然是光桿詞。例如“打擊”?;蛘咻p重音模式凝固,則成為詞重音,例如漢語“漂亮、干凈”等輕聲詞,一律為左重。例(5)b和例(7)b中短語“非常干”“非常漂亮”均是形容詞短語(AP),句法核心分別是“干”和“漂亮”,因此“非常”作為非句法核心獲得重音,例(5)c和例(7)c中短語“很干”和“很漂亮”的句法核心是功能詞“很”,因此“干”和“漂亮”作為非句法核心獲得重音。
不過,上述分析需要回答幾個問題。問題一:如果“很”是程度副詞,那么為什么說在例(5)c和例(7)c中是一個功能范疇呢?我們從語音尋求線索和證據(jù)?,F(xiàn)代漢語中有兩個“很”,一個重讀,一個輕讀。重讀時是一個程度副詞,與“非?!钡瘸潭雀痹~相同,本文稱為“很1”。弱讀的“很”本文稱為“很2”,這時“很”程度意義弱化,其功能主要是構成一個短語,因此是一個功能范疇,即一個句法核心。例如:
(8)a.吃得很1好。 b.吃得很2好。
例(8)a中“很1好”是一個AP,形容詞是句法核心,因此“很1”獲得重音。這個用法雖然存在,但很少使用。例(8)b“很2好”是一個“很2P”,因此形容詞“好”作為非句法核心獲得重音。(4)這兩個“很”分化出不同的句法功能,而不僅僅是214調連讀變調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區(qū)分為兩個“很”。
問題二:作為功能范疇的“很2”從哪里來? 前人相關文獻沒有討論這一問題,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為沒有關注兩個“很”語音上的差異和聯(lián)系。兩個“很”語音相同,不同之處僅僅是一個強讀,一個弱讀,且弱讀的“很”仍然保留一定程度意義。我們認為“很2”從“很1”演變分化而來,是程度副詞語法化的結果(語法化的結果常常是語音上的弱讀),而不是如不少文獻分析的,是為了實現(xiàn)“tense”“V-project”等語法功能插入的。
問題三:“很2”從“很1”演變分化而來的驅動力是什么?我們認為是焦點結構的驅動:句尾形容詞需要成為信息焦點。在謂語和補語位置,“非常漂亮”“很1漂亮”這樣的“程度副詞+形容詞”結構,重音在副詞。這樣的重音模式,實際上是副詞成為焦點,突出某種屬性的程度?!昂?漂亮”,重音在“漂亮”,“很”弱讀,這樣的重音模式,實際上是形容詞成為焦點,整個句子表達某物具有某種屬性(詳細分析見后文)。因此,我們認為“很1”到“很2”的演化可能是焦點從程度副詞轉移到形容詞這樣的焦點轉移(focus shift)驅動。演化的結果用不同的重音模式來區(qū)分:“程度副詞(包括“很1”)+形容詞”使用左重模式,“功能詞很2+形容詞”使用右重模式(見例(8)a和例(8)b)。
前人研究已經(jīng)觀察到,在某些情況下,沒有“很”,光桿形容詞謂語句也可以足句。例如:
(9) a.張三(高嗎)? b.張三(高了)。
c.張三(不高)。 d.張三 (高——)。
e.張三(高),李四(矮)。 f.張三高。
這些句子并不相同。在例(9)a-例(9)c中,雖然沒有“很”,但分別增加了別的成分,如“嗎”“了”“不”等。這些成分與形容詞“高”分別構成一個句法短語或者更復雜的句法結構,從而使謂語部分能夠獲得語調重音。而在例(9)e-例(9)f中,則是真正的光桿形容詞做謂語,不過這只有在特定語境/句式中才可以出現(xiàn)。例(9)d作為對例(9)c的否定時才可以足句,通常形容詞“高”延長;例(9)e整個句子是兩個小句對舉;例(9)f只有在回答“張三和李四誰高”或者作為對“李四高”的否定時才足句。根據(jù)我們的觀察,補語位置也基本表現(xiàn)出一致性。例如:
(10)a.在那里玩得(開心嗎)? b.?玩得(開心了)。
c.玩得(不開心)。 d.玩得(開——心)。
e.玩得(開心),吃得(痛快)。 f.玩得開心。
其中例(10)d中形容詞是雙音節(jié),語音延長主要體現(xiàn)在第一個音節(jié)“開”上。
對于以上現(xiàn)象,我們仍然從焦點結構來分析。前文提到句尾信息焦點實現(xiàn)的關鍵是句法短語,因為句法短語才能成為一個音系短語,從而負載短語重音。音系短語的關鍵是韻律邊界(prosodic boundary)。(5)Féry(2013)認為音高變化、元音延長等語音凸顯(通常認為是重音的表現(xiàn))也是韻律邊界的表現(xiàn)??梢娭匾襞c音系短語兩個范疇緊密相關。音系短語的邊界常常體現(xiàn)為重音,或一個成分自身的時長延長。自然語境下韻律邊界常常受制于句法邊界,因此音系短語常常從句法短語派生,其表現(xiàn)為基本上對應于句法邊界,但二者并非一一對應的關系(Selkirk 1984,1995;Truckenbrodt 1995,1999等)。不少跨語言的研究表明,焦點結構也會影響韻律邊界重組(Chichewa語:Kanerva 1990,Hyman 1999,Downing等2004;漢語:Chen 2004;韓語:Jun 2011;多種語言:Büring 2010,F(xiàn)éry 2013)。例如在相關研究比較多的Chichewa語中,原位焦點(in-situ focus)與音系短語存在系統(tǒng)一致對應:自然語境下的信息焦點句(寬焦點句或者VP焦點句),句子通常為一個音系短語,見下例(11)a,小括號表示音系短語邊界。但窄焦點和對比焦點自成短語(phrasing),自身產(chǎn)生韻律邊界,從而句子分裂為多個音系短語,見下例(11)b和例(11)c。
(11) 焦點與自成短語(Focus and phrasing )(Kanerva 1990:98)(6)Chichewa是聲調語言,例(11)中元音上標符號表示高調。Kanerva(1990)等提出該語言韻律邊界的表現(xiàn)是詞匯和語法高調的實現(xiàn),以及倒數(shù)第二個元音的延長(penultimate vowel lengthening)等。
a.What did he do? (寬焦點/VP焦點)(broad focus/VP focus)
1SBJ-REENT. PAST-hit 9.house with 3.rock
‘S/he hit the house with a rock.’
b.What did he hit with the rock? (賓語焦點)(object NP focus)
c.What did he do to the house with the rock? (V焦點)(V focus)
(A-na-méeny-aF) (nyuúmba) (ndí mwla)
上述分析也適用于漢語相關現(xiàn)象。例(9)d-例(9)f和例(10)d-例(10)f都是強調焦點,可以自成短語,因而不需要加“很”。與例(9)a-例(9)b和例(10)a-例(10)b中“高”相比,例(9)d中“高”和例(10)d中“開心”音長顯著拉長,例(9)f中名詞“張三”和例(10)f中“玩得”音高顯著提高,可為“自成短語”的語音表現(xiàn)。(7)林茂燦(2012)的研究結果表明,漢語信息焦點與強調對比焦點的語音實現(xiàn)是不同的。信息焦點主要使用音長,對比強調焦點主要使用音高。實際上例(9)d和例(10)d句尾糾正性強調焦點也可以使用音長,但比信息焦點的音長更長,可以稱為超長音長。例(9)a“張三高嗎”可以省略疑問詞“嗎”,這時“高”是一個表疑問的焦點,可以自成短語,其語音表現(xiàn)也可以是“高”顯著拉長,并負載一個疑問調。
很顯然雖然都是光桿形容詞,例(9)e和例(10)e句中形容詞并沒有顯著拉長。我們認為,對舉結構中兩個名詞和兩個形容詞分別構成對比焦點,對比焦點身份讓他們分別自成一個音系短語。但是正因為每個短語都是焦點,所以不可能每個短語都重讀(避免重音沖突(stress clash))。這時節(jié)律結構發(fā)生作用,每個小句中最右邊的短語重音強化為整個小句的語調重音。因此自然語境下兩個分句的語調重音分別落在形容詞上,例(9)e分別落在“高”和“矮”上,例(10)e分別落在“開心”和“痛快”上,表現(xiàn)為相對重音。
焦點的分類可以有多種。根據(jù)轄域,可以分為寬焦點和窄焦點;根據(jù)功能,可以分為自然焦點(信息焦點)和對比強調焦點等。Féry(2013)提出一個焦點從弱到強的等級。最弱等級是寬焦點信息焦點,接下來是各種窄焦點、焦點標記詞關聯(lián)的焦點,最高等級是對比強調焦點等。弱焦點更傾向對應于無標記性重音模式和/或者無標記性句法結構,強焦點更傾向對應有標記性重音模式和/或有標記性句法結構。核心重音在句尾的右重模式是無標記重音模式,任何其他重音左移的語音模式(包括句尾使用絕對重音的右重)是有標記重音模式。一般SVO句式是無標記性句法結構,而分裂結構、對舉結構等是有標記性句法結構。不管哪種分類,都表明了兩種焦點在語音和句法表達上的差異。
漢語性質形容詞做謂語和補語的表現(xiàn),同樣體現(xiàn)了弱焦點和強焦點在句法表現(xiàn)和語音表現(xiàn)上的差異。弱焦點自身不能產(chǎn)生一個韻律邊界,必須是一個句法短語,由句法短語實現(xiàn)為音系短語。“很”的功能,是構成一個句法短語,從而形成一個音系短語。因此弱焦點句的句法表現(xiàn)是需要一個弱讀的“很”,語音表現(xiàn)是形成尾重的無標記性重音模式。
強焦點自身可以產(chǎn)生韻律邊界從而成為一個音系短語,強焦點重音的分配,不受句法結構的制約,可以分配給任何一個句法成分,可以是詞,甚至是一個音節(jié)。這時光桿形容詞可以成為焦點,“很”不是必須。因此強焦點句的表現(xiàn)是標記性句法結構——加焦點標記詞或者使用對舉結構,或者標記性重音模式——使用句尾絕對重音。
這一分析可以合理解釋“很”在謂語與補語位置上的統(tǒng)一分布和表現(xiàn),也可以解釋兩種讀音模式的“很”并存,且表功能的“很”語義弱化但并非洗白,二者在語音和語義上都有關聯(lián)的事實。
從例(5)和例(7)我們看到,“非常”與“很2”的共同作用是它們都構成一個句法短語,但二者的焦點結構不同,重音位置不同,所表達的語義也不同?!俺潭雀痹~+形容詞”的焦點和重音都在程度副詞,語義表達為“強調某種屬性的程度”。“很2+形容詞”的焦點在形容詞,語義表達為“具有某種屬性”。兩種句子語義的不同也體現(xiàn)在其否定形式的不同。焦點在程度副詞,否定通常是對程度的否定,否定成分“不(是)”在程度副詞前,見例(12)。焦點在形容詞,否定通常是對某種屬性的否定,否定成分“不”在形容詞前,見例(13)。否定位置和否定句式的不同,進一步說明“很2”程度意義弱化,語義幾乎洗白。例如:
(12) 焦點在程度副詞:突出某種屬性的程度
a.小華非常漂亮。 b.小華不(是)非常漂亮。
c.旗升得非常高 d.旗升得不(是)非常高。
(13) 焦點在形容詞:突出具有某種屬性
a.小華很2漂亮 b.小華不漂亮。
c.旗升得很2高 d.旗升得不高。
Liu(2010)提出謂語位置上的“很”是為了語義上表達肯定(positive),在有的情況下“肯定”顯性表現(xiàn)為“很”,在有的情況下則是隱性的。這一分析仍然沒有考慮為什么補語位置并不需要語義上表達肯定,但“很”仍然是必需的,所以從語義上不能解釋“很”在謂語位置和補語位置的一致分布。
我們認為,還是要從焦點來分析這個現(xiàn)象。“很”在謂語位置上客觀上確實起到了“肯定”的作用,但這是焦點轉移和重音轉移造成的語義層面的效應,而不是為了表達“肯定”而在某些句式中插入“很”,在某些句式中不插入。例(13)c的否定形式是例(13)d,說明不只是謂語位置,補語位置“很”也表達了肯定。這種平行表現(xiàn)應該是焦點轉移后實現(xiàn)的共同的語義效應。
另外一個方面,如果說“很”為了表示肯定,為什么不使用表達肯定的“是”?現(xiàn)代漢語常用“是”來表達肯定性“判斷”,例如“張三是英雄”“張三是上海人”。實際上形容詞做謂語除了表示判斷,還表示描述性。從下頁例(14)可見,英語使用同一個句式,既表達描述,也表達判斷命題,漢語則使用不同的句式區(qū)分了“描述性”和“判斷性”:“是”用來表達判斷,“很”則用來表達描述。這也從另一方面支持了本文的分析:“很”不是為了表達“肯定”的插入成分,而是從程度副詞演變而來,語義上天然適合表達“描述性”。
(14)a.Mary is pretty.
b.瑪麗很漂亮。(描述性) c.瑪麗是漂亮的。(判斷命題性)
Chao(1968)提出漢語是“話題-說明”結構,之后漢語界基本上都接受這一說法。沈家煊(2017,2018)進一步強調漢語沒有語法主語。英語“主語-謂語”結構,主語和謂語之間受到時態(tài)和主謂一致的制約?!霸掝}-說明”結構,“話題”和“說明”兩部分一般認為通過“相關性”(aboutness)連接(Reinhart 1981;Jacobs 2001;Féry 2013)。問題是這種相關性在語法上如何體現(xiàn)?有什么制約條件?
我們認為,形容詞謂語句現(xiàn)象不僅涉及句尾焦點,還涉及到“話題”和“說明”兩部分的連接問題。樸正九(2016)已經(jīng)注意到這一關聯(lián),提出形容詞謂語句中“很”的作用就是使句子成為一個謂語焦點句(即“話題-說明”結構)。但樸文沒有進一步討論,為什么“很”能使句子成為一個“話題-說明”結構?換言之,“話題-說明”結構兩個部分的連接條件是什么?為什么“很”能滿足這個條件?我們仍然從焦點和音系短語來討論。漢語界一般認為,話題可以通過添加“啊吧呢呀”等詞來界定(劉丹青2016)??梢蕴砑印鞍“赡匮健?,其實正是韻律邊界的體現(xiàn)。“話題”有韻律邊界標記,在西方文獻中也有類似發(fā)現(xiàn)。仍以Chichewa語為例,Kanerva (1990)、 Downing等(2004)和 Cheng和Downing(2011)等研究表明,Chichewa語“主語-謂語”結構在語調層面通常是一個韻律短語,即主語和謂語之間沒有韻律邊界,見例(15)a;但如果主語話題化,后面會產(chǎn)生一個韻律邊界,整個句子為兩個韻律短語,見例(15)b。
(15) 主語vs.話題(Subject vs.Topic) (Downing等2004)
6-parent 6SBJ-RECENT.PAST-give 1.child 10.money 10.of 1-sister 1. her
‘The parents gave the child money for her sister.’
9-chief 9SBJ-RECENT. PAST-give 1. child 10 clothes
‘The chief gave the child clothes.’
可見,“話題-說明”結構與說話人的韻律組織密切相關。如果要表達“主語-謂語”結構,就把整句組織為一個音系短語;如果要表達“話題-說明”結構,就把整句組織為兩個音系短語,話題后插入一個韻律邊界。基于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漢語“話題-說明”結構是否成立,需要滿足一定的語音條件。其一,一個成分放在句首要成為話題,后面需要有一個韻律邊界。即一個“話題-說明”結構需要至少有兩個韻律短語:“話題”和“說明”部分各自要成為一個韻律短語。在這一假設下,我們再來看漢語形容詞謂語句。例如:
(16)那個店怎么樣?
a.*(衣服漂亮) b.(衣服)(非常漂亮)。
c.(衣服)(很漂亮)。 d.(衣服)(不漂亮)。
例(16)a不好是因為“漂亮”作為句法核心跟“衣服”構成一個句法短語,從而整個句子只有一個音系短語?!耙路彪m然放在句首,但后面沒有韻律邊界,不能成為話題。而例(16)b-d可以組織為兩個句法短語,“衣服”后可以有韻律邊界,因而可以成為話題。這與劉丹青(2016)提出的對于“話題”的界定相符合:例(16)a中“衣服”后不能插入“啊吧呢呀”,因而不是話題;例(16)b-d中“衣服”后可以插入“啊吧呢呀”,因而是話題。
其二,在沒有其他焦點結構干擾下,節(jié)律結構會自動給最右邊的短語分配全句的語調重音。這就意味著,說明部分比話題部分語音上要更顯著,即整體右重。這與“話題-說明”結構的信息安排也是一致的。話題部分后常常跟著焦點,說明部分其實就是焦點部分。例(16)a不好,也是因為“漂亮”作為句法核心拿不到重音,重音分配給了“衣服”。這與“衣服”的話題地位不符,與“漂亮”的焦點地位也不符。即例(16)a中句法結構分配的重音模式不能滿足句子信息結構的要求。
現(xiàn)在我們可以回答樸正九(2016)遺留的問題,為什么“很”可以讓句子成為一個“話題-說明”結構?原因在于“很”讓句子成為兩個句法短語,從而成為兩個音系短語,并進而形成整體右重的重音模式,滿足了“話題-說明”結構的語音條件。
其三,有學者提出話題與焦點通常是從左到右的線性排列,而非層級結構(Pereltsvaig 2004)。我們提出,不同于英語類“主語-謂語”結構的層級結構,“話題-說明”結構可以處理為線性結構。例如:
(17)a.(張三)(高嗎)? b.(花)(紅了)。
例(17)中“了、嗎”等句末詞,不需要考慮它們的層級結構,在這里都與形容詞構成一個音系短語。
以上語音條件都與焦點結構密切相關,因此漢語“話題-說明”的連接受到焦點結構的制約:焦點結構不能實現(xiàn),則句子不能完句;焦點結構實現(xiàn),則句子可以完句。
孫崇飛等(2019)使用ERP手段考察了漢語“詞類-語義”組合違反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漢語簡單及物句中存在的詞類違反不會阻斷詞匯-語義的整合加工過程,從而提出印歐語的語形句法本質決定其句子“以形制義”,側重主謂形態(tài)一致;而漢語的語義句法本質決定其句子“以義統(tǒng)形”,側重事件語義連貫。本文研究表明,在形容詞謂語句中,漢語并不能完全“以義統(tǒng)形”,還要受到焦點與語音條件的制約,這體現(xiàn)了漢語“話題-說明”結構語法化的形式要求。
根據(jù)以上分析,“很”的分布和功能與焦點能否實現(xiàn)有關。焦點的實現(xiàn)有語音基礎,即要求實現(xiàn)焦點成分與音系短語/短語重音的匹配關系。強調焦點自身可以形成音系短語,光桿形容詞作為強調焦點可以足句,“很”不是必須;自然語境下光桿形容詞自身不能形成音系短語,加“很”后形成一個“很P”并實現(xiàn)為信息焦點,從而足句。同理,其他句法成分如“了、不、吧”等與形容詞結合會構成一個句法短語或者是更復雜的句法結構,這樣就會含有一個句法分支,滿足相關的音系條件,從而可以足句。
“很”的弱讀和強讀兩種語音形式存在重要關聯(lián)和功能分工。語音弱化的“很2”并非單純的插入成分,而是從語音不弱化的程度副詞“很1”分化而來?!昂?”與性質形容詞構成一個句法短語,從而產(chǎn)生完句效應。在這一點上,“很2”與“很1”等程度副詞功能相同?!昂?”與“很1”不同的是:“很1”作為句法非核心可以吸引重音,表達了強調程度的意義;“很2”作為功能范疇不能吸引重音,重音轉移到后面形容詞,從而使句子獲得“肯定”和“描述”意義。
“很”的分布與功能揭示了一個事實,漢語“話題-說明”結構中“話題”和“說明”兩部分連接的一個必要條件是“說明”部分要獲得重音以實現(xiàn)焦點,這是因為“話題-說明”結構與焦點密切相關。前人文獻已經(jīng)提出焦點在漢語完句方面的作用,本文分析進一步揭示了語音條件在焦點實現(xiàn)并進而滿足句子完句條件中的重要性,從而提出漢語“基于焦點的語音允準”的觀點:漢語句子的合法性受到基于焦點結構的語音條件的制約,焦點語音實現(xiàn)則句子可以足句,焦點不能語音實現(xiàn)則句子不能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