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 曹津源
愛的小橘子
魯小莫
他去邊區(qū)支教,為期一年。一年后,他的消息漸淡,偶爾通電話,說起歸期,總是支支吾吾。她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鄉(xiāng)間小路上,經(jīng)別人指點,遠遠看見那所破舊的教室,她的心,猛地跳動起來。
在教室外的空地上,一群孩子大聲笑鬧。一個扎兩個角辮的女孩子手里舉著小橘子,尖著嗓子喊:“誰還想聞?”一群孩子,爭先恐后地叫:“給俺聞,給俺聞!”女孩將小橘子湊到大家的鼻前,每個人都認真地抽抽鼻子。女孩得意地說:“這是俺姑姑捎來的,誰也甭想吃。”
當她走近時,孩子們一下子安靜下來。他們瞪著懵懂的眼睛,仿佛她是天外來客。她將頭扭向教室,一瞬間,眼睛濕潤了。他出現(xiàn)在教室的門口,黑瘦,頭發(fā)亂蓬蓬,披一件黃舊的軍大衣。他也怔住了,不相信似地看著她,眼里有驚喜掠過。
兩人的談話是艱澀的。門外的北風呼呼狂叫,門縫不時吹進細細的黃沙。那天晚上沒電,一支蠟燭隔在中間,燭光飄忽不定。他的談話斷斷續(xù)續(xù):“是說好了一年……這里的一切剛剛就緒……剛收了十多個學生……”她的心里一陣苦澀,她舔干渴的嘴唇,忽然覺得連眼淚都沒了。
“篤篤”,輕輕的敲門聲。他起身開門,是白天那個扎著羊角辮的女孩。女孩將手從背后伸出來,遞到他面前,說:“老師,給你?!笔且恢稽S澄澄的小橘子。他笑了,推回女孩的手,說:“老師不要,你自己留著吃?!迸⒉蝗莘终f,將橘子放在他手里,轉(zhuǎn)身就走。
他看看手里的橘子,無聲地嘆口氣。他將橘子放在她面前,說:“你吃吧,解解渴。”她說:“學生送給你的,你吃吧?!彼謱㈤僮油苹貋?,她推過去。一只小小的橘子,在兩個人面前推來推去。她發(fā)現(xiàn),橘子上有一個白色的斑點,那是腐爛的痕跡。他拿起橘子,剝開,取出一瓣放在嘴里,其余的給她。他的動作極快,但她還是看得清楚,他將腐爛的一瓣放在嘴里。
她的眼睛漸漸濕潤。一個小小的橘子,告訴了她,為什么他無法離棄這里的孩子,為什么自己無法離開他。
綜合運用多種手法描寫人物,是使人物血肉豐滿、個性鮮明的重要途徑。
文中的“他”是一位誠實憨厚、不怕艱苦、熱愛農(nóng)村兒童、獻身邊區(qū)教育的青年,文章沒有將“他”概念化,臉譜化,而是綜合運用多種手法描寫人物,讓主人公“他”富有感人的藝術魅力。
1.景物描寫。“破舊的教室”“門外的北風呼呼狂叫……燭光飄忽不定?!笨窠械娘L,肆虐的沙,飄忽的光……面對如此艱苦的辦學環(huán)境,“他”卻選擇了堅守和擔當,這里的景物描寫具有“以物襯人”的反襯作用。
2.外貌描寫。文章通過“她”的所見描寫“他”的外貌——“黑瘦,頭發(fā)亂蓬蓬,披一件黃舊的軍大衣”,只用十幾個字,就將人物艱苦樸素、事業(yè)為上的精神表現(xiàn)了出來。
3.細節(jié)描寫。作者用較多文字描寫“小橘子”,架構起“舉橘”“聞橘”“送橘”“讓橘”“吃橘”“議橘”這一形象化的線索。一只小橘子勾連傳達著豐富的信息:邊區(qū)農(nóng)村兒童物質(zhì)的匱乏和精神的富有,當代青年價值觀、愛情觀的多元化和合理選擇,艱苦的辦學條件和當代青年的社會責任感……小橘子這個“道具”所承載的感情,完全超出了親情戀情的范圍,被賦予了更深廣的社會意義,引起了讀者對破解當代社會熱點問題的深沉思考。小橘子這個細節(jié),成為全文構思鏈條中最活躍的元素,成為動人心弦、照人前行的亮點,顯示出作者把脈時代的熱誠和善用細節(jié)的匠心。
4.動作描寫。當讀到“他”“動作極快”地將腐爛的一瓣橘子“放在嘴里”而不是棄之一旁時,我們都會和“她”一樣“眼睛漸漸濕潤”。這一 “吃”,“吃”出了“他”與邊區(qū)農(nóng)家學子深厚真摯的感情,也“吃” 出了“他”對“她”略顯“笨拙”的無聲之愛,“吃”出了“她”淳樸愛情觀的回歸和堅定的托付終身的決心。
5.語言描寫?!笆钦f好了一年……這里的一切剛剛就緒……剛收了十多個學生……”斷斷續(xù)續(xù)的一句話,正是“他”執(zhí)著堅守扎根邊區(qū)的樸素表達。
6.心理描寫。“她”開始帶著疑慮和不安而來,先是“忽然覺得連眼淚都沒了”,后來一瓣橘子使“她”“眼睛漸漸濕潤”,終于明白“為什么他無法離棄這里的孩子,為什么自己無法離開他”,這些心理描寫凸顯“他”高尚精神的感化力。
7.側面描寫。文章描寫了“一群孩子”爭相聞橘子、“一個扎兩個角辮的女孩子”發(fā)出“誰也甭想吃”的“狠話”后“送橘”的動人場面。這些側面描寫具有“以人襯人”的作用,從中我們讀出了“他”對農(nóng)村兒童的深情付出,讀出了“他”與學生的親密無間……
上述描寫手法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交融互補的,這些手法的綜合運用,構成了個性化的感人場面。例如結尾兩段,語言描寫(“你吃吧,解解渴”)、動作描寫(四個“推”)、細節(jié)描寫(橘子上白色斑點)和神態(tài)與心理描寫(“她的眼睛漸漸濕潤”)結合著寫,讓“他”這位支援邊區(qū)教育的熱血青年形象深深地感動著讀者。
遨游“字?!眾Z冠記
卞思琪
“耶!我們贏啦!”“哈哈哈!太好啦!”我們在舉行猜字謎比賽呢!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方塊漢字玲瓏奧妙,有著獨特的魅力。這不,一場妙趣橫生的比賽正在進行。
比賽前,我們組的隊員個個摩拳擦掌,興奮不已,恨不得長出一雙透視眼,能透視桌上那張倒扣著的紙——紙上有題目呢!哪怕早10秒思考也好?。∥覍㈩^靠近桌子,希望能偷看到一點題目,可那紙緊緊挨著桌子,啥也看不見。
“3,2,1開始!”陳老師話音剛落。我們迅速將紙翻了個仰面朝天,認認真真讀題?!肮?,原來是這種題目??!”小梅拍了拍胸脯,信心滿滿地說。前四題,賽前看過的書上都有,我們早就研究過了,簡直是送分題!作為隊長的我“刷刷刷”寫完了答案。嗯,檢查一遍——無誤!
繼續(xù)攻克下一題……咦?“要一半,扔一半”是啥?。课乙еP頭,皺緊眉頭,瞇著眼睛,冥思苦想。“會不會用的是拆字法?”小晶瞪大眼睛問我。對!“一半”的意思一定是把“要”和“扔”各取一部分!小晶這么一點撥,我們茅塞頓開,迅速得出謎底——“奶”??梢徊ú牌揭徊ㄓ制穑骸耙贿吺羌t,一邊是綠,一邊喜風,一邊喜雨。”看見這么長的題目,我們一下子慌了神。“鎮(zhèn)定,要鎮(zhèn)定!”我緩過一口氣,托著下巴,緊盯題目??墒窍肓死习胩欤X袋里好像剛剛被“大掃除”似的,什么都沒有?!翱欤】斓綍r間了,做不出趕緊跳到下一題吧!”小秋不耐煩了,急忙說道。
陳老師居然還放“暗招”!她讓電腦發(fā)出“嘀嗒,嘀嗒”的聲音。這“嘀嗒”聲好像怪獸一般一步一步逼近我,似乎下一秒就要將我吞掉;又好像定時炸彈,下一秒就會爆炸……我趕緊從慌亂中回過神來,這時小秋茅塞頓開,雖然故作鎮(zhèn)靜,但聲音里充滿驚喜:“這不就是我嗎——綠色是禾苗的顏色,紅色是火的顏色——”小晶也激動地壓低聲音,接過話題:“是啊,禾苗生長需要雨水,火焰燃燒需借助風力——”小秋揭開謎底:“禾與火結合,不就是我名字中的‘秋’字嘛!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是‘秋’,小秋有功!肯定對!”我興奮地握住雙拳,一臉自信。
我長呼一口氣,瞟了瞟其他組成員:他們有的緊閉雙眼,有的仰面朝天,有的咬著嘴唇,有的抓耳撓腮……
“嘀嗒”聲驟停,陳老師現(xiàn)場收卷、批卷。答卷一張一張批下去,到了我們組,只見1個勾,2個勾,3個,4個……90分!我們組遙遙領先,引來一陣歡呼:“奪冠啦——”
中國漢字似大海般廣闊深邃,一撇一捺都是故事。比賽結束了,我等少年會更努力地在“字?!敝绣塾?,探尋更多漢字的秘密。
點 評
仿作綜合運用外貌、語言、動作、細節(jié)等描寫方法,記敘了一場猜謎比賽,凸顯“我們組隊員”活潑機靈、善于動腦、合作自信的可愛形象;四個以“有的”領起的排比句描寫對手的神態(tài),構成生動的側面描寫,使讀者讀后仿佛身臨其境,能會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