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佳慧
蘇州的紅色歷史,從這條小巷開始。這里是紅色歷史的見證者,也是黨史教育愈發(fā)嘹亮的舞臺。
中共蘇州獨立支部舊址
五卅路邊上海戰(zhàn)役指揮機關(guān)舊址
能將歷史追溯到公元前五百多年的子城,見證了屬于蘇州太多的第一次。這里誕生過蘇州第一個公共體育場、第一座城市公園(蘇州公園)、第一座電影院、第一座圖書館……更重要的是,這片歷史悠久的區(qū)域,也誕生了紅色的星星之火。紅色號角在這里吹響,早就“有跡可循”。
1918年,一戶人家從上海搬到了蘇州子城里的九如巷。這家人的到來,也將為蘇城帶來新的氣象。
搬入九如巷的是教育家張冀牖一家。和他一同住進子城的,還有他的四個女兒,著名的張家四姐妹。張冀牖是安徽合肥人,張家是當?shù)孛T望族,曾祖父是晚清洋務(wù)運動杰出代表、淮軍主將、歷任兩廣總督和代直隸總督的張樹聲。但身為少爺?shù)膹埣诫唬瑢Ψe攢財富無甚想法,成了民國著名教育家。
1921年,居住在子城的張冀牖在“五四運動”后接受了不少新思想,變賣了部分家產(chǎn)準備創(chuàng)辦樂益女中,普及女子教育。當時,九如巷附近的蘇州公園、五卅路、章太炎故居等都還未建造,人們把這一帶稱為皇廢基。1923年,張冀牖在這片“人氣不旺”的區(qū)域,為蘇州樂益女中建了新校,并在這里親手種下了一棵雪松。
樂益二字,取 “樂觀進取,裨益社會”之意。由于深受新思想浸染,張冀牖思想開明、愛惜人才、熱心辦學,創(chuàng)辦了樂益女子中學后,以高于上海中學平均水平的薪資,延攬上海等地具有民主思想和科學精神的人士主持校務(wù)、擔任教師。
同時,在動蕩歲月中,樂益女中的辦學實屬不易。1924年,學校為了避開戰(zhàn)爭而遷往上海寶山路辦學。也正是此次上海之行,讓張冀牖結(jié)識了上海景賢女中的校務(wù)主任侯紹裘。張冀牖十分仰慕侯紹裘能堅持民主、科學精神的辦學精神。次年便赴松江聘請侯紹裘擔任樂益女中校務(wù)主任,主持樂益女中與平林中學(張冀牖創(chuàng)辦的另一所學校)兩校校務(wù)。這位業(yè)務(wù)能力精湛的老師侯紹裘還有一個身份——年輕的中共黨員。
1924年7月,中共黨員葉天底也應聘到校任美術(shù)教員,并積極投身蘇州的革命活動。1925年5月,中共上海區(qū)委批準成立中共蘇州支部,決定由應邀到樂益女中任校務(wù)主任的中共黨員侯紹裘負責開展黨的工作。1925年8月,侯紹裘與中共黨員張聞天來到蘇州,很快與已在蘇州任教的葉天底建立聯(lián)系,同時,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團員張世喻、徐鏡平和進步教師王芝九等也一起到樂益女中任教。同年9月,侯紹裘、葉天底、張聞天在樂益女中成立了由3人組成的中共蘇州獨立支部。樂益女中也從此出現(xiàn)了從未有過的蓬勃氣象。子城里的女校,成為古城“紅色火種”的核心地。
也是在1925年,上海發(fā)生了震驚全國的“五卅慘案”,由此,國內(nèi)迅速掀起一股反帝熱潮。在蘇州,各界愛國人士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下也投身到這場運動中來,蘇州各界共募捐近2萬元送往上海。
五卅運動進行時,張冀牖也接受進步教師的建議,停課十天,師生們分赴各個城門口和火車站,并沿途募捐。為支持上海工人罷工,學生們還自編自演了節(jié)目,張冀牖更是邀請了馬連良、丁伶等名人義演募捐。
五卅運動后期,上海返還了剩余捐款,在蘇州各界聯(lián)合會的號召組織下,樂益女中師生和蘇州工人學生一起用這筆捐款填平了皇廢基空地,翻修了公共體育場旁由言橋南至十梓街的道路,最終把貫通南北的小路開拓為大馬路,并取名“五卅路”,立碑紀念。如今,行走在五卅路,駐足于蘇州公園的五卅路紀念碑前閱讀這段紅色碑文,曾經(jīng)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依舊能在內(nèi)心蕩氣回腸。
波瀾奮進也預示著犧牲。中共黨員在蘇州的活動引起了當局的注意。1926年初,在當局多次施壓下,樂益女中校董會被迫以經(jīng)費為由,在學期結(jié)束時辭退了侯紹裘、葉天底等人。中共蘇州獨立支部的成員們也遭到反動勢力的殘酷迫害,無數(shù)先烈倒在半途,獨立支部前三任書記相繼犧牲。
蘇州子城,見證了紅色號角的響起,見證了革命前輩的犧牲,也更見證了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1949年4月,解放軍百萬雄師突破國民黨軍隊的長江防線,向江南地區(qū)進軍。4月27日,蘇州解放。5月8日,解放軍第三野戰(zhàn)軍在金城新村成立上海戰(zhàn)役臨時指揮機關(guān),解放軍三野副司令員粟裕、參謀長張震在臨時指揮部指揮上海戰(zhàn)役。在五卅路邊的金城新村,指揮部下達了一道道命令。5月27日,上海宣告解放。五卅路148號(原金城新村內(nèi)),也成了人們所銘記的上海戰(zhàn)役指揮機關(guān)舊址。
子城,是蘇州人難以割舍的歷史印記。2020年,蘇州市委、市政府在中共蘇州獨立支部舊址上規(guī)劃建設(shè)蘇州市黨性教育實訓基地,利用原有場地和建筑遺跡重建樂益女中。2022年,中共蘇州獨立支部舊址暨蘇州市黨性教育實訓基地開放試運行。這里通過展陳和實景課堂等表現(xiàn)形式,重現(xiàn)了1925年中共蘇州獨立支部的成立過程及其重要意義,并運用實踐活動體驗、小劇場、臨展等形式,打造了獨具蘇州特色的黨史課堂,為全市各級黨組織以及大中小學師生開展黨性教育和黨史學習提供現(xiàn)場服務(wù)。在如今的中共蘇州獨立支部舊址和樂益女子中學舊址里,這棵近百年的雪松依然蒼勁青翠,成為這段紅色歷史的見證者。紅色號角在這里吹響,也在這里愈發(fā)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