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明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因此,在小學時期,大力開發(fā)和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能夠不斷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小學時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明確其對學生成長所發(fā)揮的巨大價值,在開展小學教學工作的過程當中,不斷探索,建立多樣化,層級化的實踐課程資源體系,為促進和培養(yǎng)綜合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撐。
學校的圖書館、教室,以及各種小型文化活動都是非常豐富的校內資源,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本校的特點開展靈活多樣的綜合實踐課程活動,以滿足學生多方面的需求。通過將課堂學習與實踐有效結合,學生在自主實踐當中能不斷增強學習能力,能夠了解社會、關注社會、形成較強的分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能夠與外界有效聯系在一起。
在開展教學工作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立足于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要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學校已有的學習資源開展一系列實踐活動,有效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1]。例如,在進行古典故事內容課程的講述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學校圖書館查閱該故事的相關書籍,并且把書中比較有意思的故事情節(jié)記錄下來,然后,通過讀書分享會的方式,由學生發(fā)表自己對本篇文章的見解和體會。這樣,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種方式不僅符合教學的要求,同時也能夠很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避免了傳統的枯燥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主動探索,主動學習,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課程知識。這種實踐活動既符合教學目標,同時又能積極體現本校特色。
家庭是除校園之外,學生學習的最為重要的活動場所。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及家庭氛圍會對其學習能力及生活體驗產生極大影響。因此,不同職業(yè)和不同經歷的家長,是可以充分利用和發(fā)掘的學習資源。在開展實踐活動過程中,家庭和學??梢哉归_合作,讓家長作為學生的第二任老師,積極參與到學生實踐課程活動中來,利用自己的專長為學生開展指導,讓學生在日常的家庭生活當中,通過實踐活動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在家庭當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在無形之中得到提升。因此,家長可以作為學生的第二任老師,在家庭生活當中積極地開展相關教育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去理解和體驗生活。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一些從事個體經營的家長可以將自己的店面作為孩子技能體驗的主要場所。例如,對于一些從事蔬菜種植的家庭來說,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到自家的大棚蔬菜基地去進行參觀,在參觀過程當中,向孩子講述關于蔬菜培育的相關技術和管理知識等。除理論知識的教學之外可以積極地引導孩子參與活動,帶領孩子進行蔬菜地澆水、除草、施肥等活動。相較于傳統的課堂講授方式,這種方式更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在實踐中增長知識和才干。除了知識層面的提升外,學生還能夠通過辛勤的勞作,體會到父母在日常勞作當中的繁忙和辛苦,提高學生尊老愛幼的道德情感,這就會在無形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每個人都離不開社會,周圍的社會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成長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個人的行為也在時時刻刻影響著周圍的社會環(huán)境。因此,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教師要以各種社會時事熱點為主題,引領學生關注社會的焦點時事,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心與使命感,以社會中的大小見聞,來影響和提升學生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讓他們懂得尊重社會,適應社會,要積極努力地去學習,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
學生在校園中學習知識,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去適應社會,改造社會,造福社會。同樣,學生參加的相關實踐活動也離不開豐富的社會資源做依托。因此,良好的教學成果是為了服務社會,而良好的社會資源也是為了不斷地提升教學質量。在開展綜合實踐課程活動當中,必須要積極利用相關的社會資源。例如,南京的鹽水鴨享譽全國,不僅極大地帶動了南京的產業(yè)發(fā)展,同時也使得南京的美食文化流傳于全國各地。因此,可以開展美食覓源的活動,通過調查問卷了解人們對于鹽水鴨的了解程度及喜愛程度,通過走訪觀看鹽水鴨的制作過程,更好地了解鹽水鴨制作工藝及其味道獨特的原因,這不僅能夠使學生了解家鄉(xiāng)的美食文化,同時能夠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美食的情感,加強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在這一路的走訪調查過程當中,學生與他人交往的能力、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得到極大的提升。
小學語文課本當中有許多關于各地人文地理歷史介紹的文章。例如,在對杭州的描寫有這樣一句話:“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在進行該課程內容的講授時,教師可以率先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前任務,讓學生去搜集有關杭州美景的圖片,以及有關杭州人文資源的一些介紹,在課堂分享會上,鼓勵學生將自己所查到的學習資源與大家進行分享。除有關杭州美景的信息搜集之外,有關杭州美食、杭州文化信息的收集也可以,同時對于信息搜集和整理比較全面的學生給予適當的獎勵。學生通過網絡、書籍查閱的方式進行信息收集,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收集和分析資料的能力,同時也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對祖國美好山河的強烈憧憬,使學生在優(yōu)美的文字描述當中,仿佛置身于杭州美麗的山水之間。
在數學課程的講述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將一些數學知識的傳授轉化為一些數學小游戲,將枯燥的數字轉化為數學活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可以將班級上的學生分為若干組,每一組隨機派出一名學生從1 ~10之中進行隨機數字的挑選,然后,老師再任意報出一個數字,最后,將每組學生抽出的數字進行數學運算,誰能夠以最快的方式計算出老師所報出的數字,那么該組就取得勝利。這樣,在學生之間的有效競爭之中,不僅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同時也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小組當中的每一個成員為了保證自己小組勝利,都在進行努力計算。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結意識也得到了極大提升,有效活躍了原本枯燥的數學教學課堂氛圍。
小學科學課程除最基本的科學理論知識之外,還有各種各樣有趣的科學小實驗。因此,教師可以把這些有趣的小實驗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積極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觀察事物以及分析事物的能力,為學生鍛煉思維邏輯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打下良好基礎。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做氣球提水杯的實驗,用打火將紙片點燃,并且迅速放入杯子中,然后,用氣球迅速壓住杯口,隨后將氣球慢慢提起,讓學生仔細觀察所發(fā)生的現象。通過實驗,學生會發(fā)現,當氣球壓住杯口時,杯子當中所燃燒的紙片開始熄滅,同時氣球末端開始向杯子內鼓出,待提起氣球時杯子也被提起來了。這正是由于杯子內燃燒產生高溫,使得空氣受熱膨脹,部分氣體溢出杯外,從而使得空氣密度減小,而氣球壓住杯口,杯內氧氣不足,紙片熄滅,最終導致杯子內部冷氣收縮,杯中的壓強也變小了。而正是由于氣球內部的壓強大于杯內的壓強,從而使得氣球膨脹,杯子便能被提起來了。這些有趣的科學小實驗能夠讓學生感覺到科學的樂趣,從而培養(yǎng)他們探索科學、發(fā)現科學的精神,使得整個的課堂教學充滿科學氣息。
體育課程是增強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因此,加強體育課程活動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對于學生的綜合發(fā)展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開展體育教學時,教師不應該一味按照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那樣,只是簡單帶領學生做活動體操以及簡單的體能提升活動等,教師要不斷豐富體育課堂的內容。例如,在體育課堂中,教師可以將普通的跑步內容改成接力賽的形式,將學生分為若干組,讓學生自己分析組內各成員體育綜合情況,確定好適合跑每一棒的最優(yōu)人員。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之間的有效競爭意識被無形之中展現出來,同時通過接力比賽的方式,小組內同學之間的團隊意識和凝聚力也得到了極大提升。他們在完成體育活動的同時懂得了團結伙伴,增強了合作競爭意識,懂得與同伴分享勝利的喜悅,同時也懂得失敗時彼此安慰。因此,在課程活動當中,有效提升了學生的競技意識,從而促進了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教學的主要目的不僅是提升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更為重要的是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學生能夠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育工作。要將日常生活當中的榜樣人物和積極分子案例作為教學材料,讓學生從日常生活當中感受道德之美,從而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在開展思想道德課程內容時,教師要將課程內容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講授有關于尊老愛幼的教學內容時,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回到家之后,主動選擇幫父母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可以是幫父母捶捶背、洗洗腳,或者是在廚房幫父母洗碗、擇菜等。并且將自己所做的這些小事在課堂上進行分享,讓學生們分享自己在完成這些小事時心里的感受和想法,讓學生感受到父母工作的不易,讓他們懂得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更加敬愛自己的父母,要主動為父母分擔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個懂得感恩,孝順父母的好孩子[2]。將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使思想品德教學工作能夠更高質量完成。
在小學的美術課堂上要充分尊重學生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在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時,不僅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具有個性的繪畫創(chuàng)作,同時要能夠給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動手操作活動,使藝術資源能夠有效與實踐活動進行結合,從而不斷加深學生對于美的理解。因此,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工作時,要充分抓住美術課堂當中的課程活動資源進行開發(fā)與利用。例如,在布置美術作業(yè)時,允許學生以各種藝術形式展現自己所喜愛的東西,可以是手工制品,也可以是一幅畫,還可以是一些生日賀卡。在布置課程任務時,不設定作業(yè)完成的方式,使得每個學生的個性能夠得到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潛能能夠得到有效的開發(fā),以此來充分保護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讓他們在美術課堂當中感受美的同時能夠積極地去創(chuàng)造美。
綜上所述,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去提升教學工作質量。因此,在開展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充分利用和開發(fā)各種有效的活動課程資源,在理論教學當中有效融入課程實踐,使學生在無形之中提升創(chuàng)造能力、思維能力、道德情懷等,為其今后的發(fā)展和進步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