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紅
整本書閱讀是由教師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后,以學生自主閱讀、生生互助閱讀和家長陪伴閱讀形式展開的。在閱讀中,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幾次交流討論,同時相應設計一些適合低年級學生完成的閱讀單,通過課堂討論交流和完成閱讀單兩種形式來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對此,我做了如下嘗試。
導讀的目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只要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就好。導讀課一般可以從書籍中的精彩片段、人物形象、作者經歷、插圖或者相關的影視作品等方面入手。在導讀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亟探o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如了解該書的封面、作者以及出版社等。對作者的了解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書籍,知道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如在介紹《木偶奇遇記》時,可通過封面向學生展示匹諾曹的形象,匹諾曹那長長的鼻子很容易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欲望。在介紹《笨狼的故事》這本書時,可由學生熟知的灰太狼引出笨狼,接著讓學生讀幾個有關笨狼的故事,學生在聽故事中閱讀的興趣自然被激發(fā)出來。
共讀的形式主要是生生共讀、親子共讀和師生共讀,其中師生共讀尤為重要。如在閱讀《笨狼的故事》時,我設置了一張閱讀單,閱讀單的內容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故事中你覺得笨狼做的哪些事情特別搞笑,請羅列出來。第二部分是:笨狼真的很笨嗎?你覺得他是一只怎樣的狼,說說理由。通過學生閱讀單的回饋,教師很快能掌握學生閱讀的情況,課堂上讓學生再次講講書中的內容,探討故事主題。
又如每周固定幾天我為學生閱讀,學生聽著文字,享受著故事,如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閱讀《木偶奇遇記》時,我讓學生觀看電影。學生將文字與畫面結合,別提多有趣了。除此之外,我還通過閱伴APP的使用,掌握學生的閱讀情況。
除了教師的帶領閱讀,還可以請家長陪伴學生閱讀。在學??梢猿闪⑿〗M讀書隊。在閱讀中,學生之間可以對書中的故事內容進行交流,進而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學生閱讀書籍后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讀完一本書后,讓學生交流閱讀后的收獲是很有必要的。低年級的學生往往對故事內容感興趣,對此教師可以設計問題,讓學生各抒己見,在交流中升華主題。還可以設置閱讀單,讓學生圍繞閱讀單設置的問題進行交流;還組織講故事比賽、知識競賽、選擇文中精彩文段進行朗讀比賽等,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
《笨狼的故事》中出現(xiàn)了許多成語和謎語,學生非常喜歡。于是,我特意設計了一堂知識競賽課,主要針對書中出現(xiàn)的成語和謎語進行出題,學生學習的興趣非常濃厚,在理解成語中,也加深了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在閱讀《木偶奇遇記》后,我設計了一個問題:“你覺得匹諾曹是一個怎樣的木偶?”圍繞這個問題,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這樣交流討論的方式,不僅讓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心中所想,而且也能讓教師掌握學生的閱讀情況。
對低年級整本書閱讀活動的探索帶給了我許多新的思考。教師應該在低年級學生心中點燃一盞閱讀的燈,時時照亮他們的閱讀之路。